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吉祥如意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25-05-01 18:25:08
  花姨娘的难题很快传到了花家,花大哥和花大嫂都跟着发愁,这样下去,大小姐的身体可怎么办啊!
  花家长子花卷经营花家的洋货铺子,每天迎来送来,见识多广,天南海北的客人都见过,他在一旁出主意,说道:
  “牛乳这个东西,不止是大小姐,有很多人喝了肚子都不舒服,有些人喝了就没事,这大概是天生的,不过,我认识一些西北那边的客人,他们有种做牛乳的法,。”
  “就是先把牛乳煮沸,凉下来,放入一种叫做天山雪莲,类似银耳般的东西,过一晚上,牛乳发酵,就会变得像嫩豆腐一样,因味道是酸的,就叫做酸奶。”
  “同样都是牛乳,做成酸奶之后吃了,胀气或者肚子不舒服就会少很多,我吃过这个东西,加入雪花洋糖,或者熬煮的果酱蜜饯之类的,味道还挺好。”
  花大哥和花大嫂听了,觉得可以试一试。
  次日,花大嫂就和花姨娘说了,“……这都是花卷的主意,出了事,姨娘可别怨我啊。”
  这种时候,都怕担责任,所以花大嫂说了实话,若是放在从前,定会说是自己想出来的法子,要邀功请赏,根本不会提花卷二字。
  说完,花大嫂把一小包东西给了花姨娘,“这是花卷从西北商人那里搞到的天山雪莲,使用的法子写在里头一个字条上了。”
  花姨娘打开纸包,里头有一块类似泡发的桃胶般、但颜色是白色的小东西。
  打开字条一瞧,花姨娘只是稍微认识一些字,上面的字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花姨娘怕搞错了做酸奶的方法,伤了大小姐,于是就把天山雪莲和字条都带到了张容华那里。
  花姨娘说道:“这是花卷从西北人那里学的法子,据说一些喝牛乳胀气的人,喝了酸奶后一点事没有,我实在没有其他法子了,这个你要不要试一试?”
  张容华看了字条,说道:“还挺有趣的,我亲自来做。”
  张容华把半罐子牛乳煮开,放凉,用凉白开冲洗天山雪莲,然后把天山雪莲泡在牛乳里,蒙上干净的纱布,放在温暖的房间自然发酵。
  次日,揭开盖子,里头的牛乳果然成了豆腐脑般的酸奶,张容华尝了一小口,酸的眉毛像蚯蚓一样扭动,“好酸,把桂花酱拿来。”
  张容华用桂花酱拌了酸奶,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还挺开胃。
  按照字条的方法,张容华用温水冲洗天山雪莲,然后把天山雪莲再泡进放凉的牛乳里,蒙上纱布,周而复始。
  这法子果然有用,张容华吃了之后,再也不胀气,也不窜稀了,而且吃了酸奶之后胃口大开,连饭都能多吃半碗呢!
  张容华说道:“花卷很有心,姨娘该好好赏他。”
  看到女儿面色红润,饭量也上来了,花姨娘当然高兴了,她将两匹尺头,一袋金馃子给了花大嫂,说道:
  “给花卷的,这孩子不错,见多识广,将来我们花家恐怕还要指望他呢。”
  花大嫂听了,面上笑嘻嘻,心里不高兴:花卷是养子,我还有三个亲生儿子呢,难道将来花家家业都要给了花卷?
  花卷得了礼物,在赖嬷嬷的引领下,去了花姨娘院里磕头谢礼。
  花姨娘见了花卷,很是喜欢,“都长这么大了,听说你会好几国语言,洋货铺子里都是你来操持,现在皇上开了海禁,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我们花家的生意定会越做越大……”
  花姨娘将花卷一顿夸赞,还留了花卷吃了中饭。
  见花卷被花姨娘看重,花大嫂更加嫌花卷了,就连花大哥也有防范之心,夜里洋货铺子关门盘账,花大哥借故要花卷回去休息,不让他碰账本。
  花卷见状,本来凉下来的心已经冻死了,他在酒馆喝闷酒,到了打烊,店家要关门,“走吧走吧,待会要宵禁了,五城兵马司的人要是看到咱们店这里还有灯火,等是要来查的。”
  花卷拿着剩下来的半坛子酒,走出店面,外头不知何时下起了鹅毛大雪,几乎一出门就白了头。
  路人都在往家里赶,花卷有家,却不想回家,家里人都不喜欢他——以前还有花椒妹妹为他说话,现在花椒进了颐园,据说最近还得了老祖宗的宠爱,青云直上,花卷仅有的一点牵挂都没有了。
  就在花卷踌躇着是不是干脆去旁边的似家客栈凑合过夜时,一辆马车在路边停下,坐在车辕子上赶车的人说道:“这不是花卷吗?喝多了?来,我送你回去。”
  花卷回头一瞧,正是鹅姐夫。
  作者有话要说:
  张荣华就是有点乳糖不耐受,用发酵菌改成酸奶就好了。舟有个朋友,喝牛奶放屁,喝酸奶屁事没有。
  给大家捋一捋张家东西两府的婚史,免得看混了。东西两府的原配全死了,目前都是继室。
  东府寿宁侯府:原配王夫人,嘉善大长公主的女儿。继室周夫人,出身庆云侯府(周太皇太后娘家)
  西府建昌侯府:原配孙夫人,会昌侯府的孙女(孙太后娘家)。继室崔夫人,永康大长公主的女儿。


第四十章 厚道人开解苦命人,聪明人猜中新媳妇
  鹅姐夫是个厚道人,花卷心下一暖,说道:“多谢,只是我现在不想回家。”
  一看花卷说话喷着酒气,手里还有个酒缸,又说不想回去,鹅姐夫一猜就晓得大概发生什么事情了,他弯腰,对着花卷伸出右手,说道:
  “来,上车,先进去暖和一下。里头有暖炉,我刚刚送了来寿家的回家,车上热乎着呢。”
  寒冬腊月,时而有醉汉醉倒在街头小巷,在睡梦中活活冻死,第二天冻得像根冰棍似的,鹅姐夫担心花卷出事。
  花卷上了马车,里头果然暖和,说道:“鹅姐夫,你就把我随便放到一家客栈就行了。”
  鹅姐夫说道:“这年底小偷强贼都要过年的,到处摸钱,客栈里也不太平,你这种喝多了、穿戴又体面的年轻公子,正是他们最喜欢的肥羊。”
  “你跟我回家。我的秋胡戏常年住在二门里,我儿子吉祥这几天都在东门该班,家里就我一个人,你就睡我儿子的床。”
  花卷苦笑道:“我不是什么公子,我就是个打杂的。”
  鹅姐夫一扬马鞭,说道:“不管是公子还是打杂,都要睡觉不是?走,咱们家去。”
  到了四泉巷,鹅姐夫搬出一个铜锅,把外头冻硬的羊肉切了片,撕了几片白菜叶子,和花卷一起涮肉涮白菜,把剩下的半缸子酒都喝了。
  酒能催的人敞开心扉,花卷把自己今天,还有这些天受的委屈全都说出来了。
  花卷的脸喝的红红的,“爹娘待我这些年,吃好喝好,还上过几年学,我若翻了脸,岂不是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我不孝?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今晚不回去,明天也是要回去的,可我真的不想再回去了,那不是家。”
  鹅姐夫是看大门的,看惯了人情世故,说道:“花家这样对你,无非是如今家大业大,嫌了你占据老大的位置,论理,老大继承家业,花家有三个儿子呢,都是三少爷的书童,如今都还没混出个名堂来,他们要为三个儿子盘算。”
  花卷摇头道:“我不要花家一文钱,都给花椒妹妹和三个弟弟也无妨,我可以赚钱养活我自己。”
  鹅姐夫说道:“既然这样,你就还宗吧,你自由了,花家也能放心偌大的家业给三个亲生儿子。”
  花卷依然摇头,“我父母不会同意的,当年他们成亲三年生不出孩子,请了咱们家庙怀恩观张道士算命,张道士说他们缺亲情缘,要先行善积德,去弃婴堂抱养一个,他们抱养了我,接连生了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倘若我离开花家,这亲情缘不就断了吗?”
  “正因如此,我父母现在捏着鼻子也得认我这个长子,他们不会放我走的。”
  鹅姐夫拍了拍花卷的肩膀,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什么亲情缘这是话是怀恩观张道士说的,那就让张道士改口,说你的生辰八字和花家犯克,正因你在,夺了三个弟弟的气运,你得离开花家,三个弟弟才能有大出息。”
  花卷还从未想过这些,说道:“张道士肯改口吗?我爹娘肯相信?”
  鹅姐夫笑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张道士得了好处,几句话的事为什么不干?再说这些年过去了,估摸张道士连当年自己说过什么话都不记得。花家夫妻当年听了张道士的话,才得了后来四个孩子,现在改口说犯克,张道士说的话,他们当然能听进去,恨不得马上把你赶出门。”
  花卷听了,就像即将窒息的人重新开始呼吸,连忙站起来,给鹅姐夫行礼,“我这一生,都仰仗鹅叔您了。我有些积蓄,大概二三百两,情愿都拿出来,送给张道士,权当给自己赎身。”
  鹅姐夫说道:“你这个实心孩子,别一下子把自己的底都抖搂出来,我帮你牵线,这到了年底,张道士会领着子弟到处往各个府里送年符,你就这样,先拿出五十两……”
  鹅毛大雪的夜里,花卷和鹅姐夫密谋如何得自由。
  次日,正是腊月初八,腊八节。皇帝会给大臣们赐腊八粥。
  张家是皇帝的舅舅家,自然得到了赐粥。
  按照规矩,御赐腊八粥摆在东府张家祠堂里,先供给祖宗。
  供了一天,到了晚上,东府就把御赐腊八粥送到了颐园老祖宗这里,就在松鹤堂开了家宴,东西两府主子们齐聚在这里,一起喝腊八粥。
  腊八粥在祠堂里供了一整天,已经冻成冰碴子了,在锅里隔水蒸热,刚好一人一碗。
  御赐的粥也是粥,味道也就那样,吃的是这份恩典和荣耀,老祖宗带着儿孙们吃粥,承恩阁里头,如意和蝉妈妈也在喝腊八粥。
  喝了粥,两人开始剥紫皮大蒜,面前有个酱菜坛子,坛子里有配好的醋和糖,要腌制腊八蒜。
  这是普通人家必备的开胃小菜,平时吃饺子或者吃面的时候捞出几颗绿绿的蒜瓣,更添风味,因一般在腊八这天腌制,所以叫做腊八蒜。
  如意一边扒蒜皮,一边把吉祥查到的石家家奴被卖到会昌侯府田庄的线索细细和蝉妈妈说了,“……等吉祥当完这五天的班,就去顺藤摸瓜的查。”
  蝉妈妈说道:“不着急,都等了四十六年了,还有什么不能等的——这跑腿的钱还是要给的,那一匹兰州羊绒布我拿出去换了钱,这是五两银子。”
  蝉妈妈塞给如意一个荷包,“收着吧,在外头打听事情,车马费、请人喝茶,吃饭吃酒都是要花钱的,吉祥五天才一休,这个年纪正是爱玩的,本该休息的时候却替我打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我应该谢他,这是我的谢礼。”
  相处这些日子,如意晓得蝉妈妈性格,就把银子替吉祥收下了。
  次日,如意踏雪去大厨房吃早饭,她一进去,就感觉今天的气氛和往日不同,每个人脸上都是笑脸,还都三三两两的围成一桌一桌的,兴奋的讨论着什么,饭堂里哄哄全是人声,就像误入了蜜蜂窝,每个人都在说话,就听不清人在说什么。
  红霞和胭脂已经在饭堂里坐着等着她了,她们抢了个好位置,靠近炉子的地方,最暖和了,饭菜凉的慢,吃到最后一口还是热的。
  红霞招手,大声道:“这里!在这里!”
  如意用一个红漆盘子,端着自己的份例,在桌子和人群之间左挪右闪的,好容易挤到红霞胭脂那一桌。
  如今如意升了二等丫鬟,饭食份例也提了,按照二等的来,每餐饭都有两个荤菜——以前三等的时候,只有一个荤菜。
  比如今天的早饭,如意的份例菜是一碗皮蛋瘦肉粥,一个肉包子,一个花卷馒头,一叠香油拌的疙瘩头小咸菜,和一个水煮鸡蛋。
  红霞和胭脂其他菜都是一样的,但粥是没有肉的小米粥。
  如意把份例菜摆在桌子上,问:“谁要皮蛋瘦肉粥?”
  红霞说道:“分我半碗——我只要皮蛋,不要肉。我的小米粥还没动,你想喝多少喝多少。”
  如意就拨了半碗皮蛋瘦肉粥给红霞,还用筷子把粥里头的皮蛋全给了她,“以前也没见你怎么喜欢吃皮蛋啊,今天是怎么了?”
  红霞用手拔开下嘴唇,“上火了,嘴巴长了个疔,吃皮蛋降火。”
  胭脂捂嘴笑道:“昨儿个晚上,她表弟赵铁柱送了一些腌好的羊肉串,等上夜的女人走了,我们在梅园烤羊肉串,她一个人就吃了十串,能不上火嘛,一晚上就长了个疔!”
  如意笑道:“昨天的腊八粥甜的很,又吃了羊肉这种发物,可不就长疔了嘛。我那里有干菊花,泡水喝最是降火,回头我给你送过去。”
  “多谢了。”红霞埋头吃皮蛋。
  她和胭脂一起来的,因嘴巴疼,吃的慢,胭脂此时已经吃完了,正空出了嘴,饭桌上就她一个人说话。
  “我今天一大早和红霞一起往松鹤堂送梅花枝,如今梅园除了绿萼梅,朱砂梅花和桃红宫粉梅花都开了,一片红云似的,可漂亮了。松鹤堂的芙蓉姐姐给了我们打赏,拿出一个钱匣子来,要我们两个抓,抓到多少就是多少,我和胭脂把双手张开,都捧出了一大把钱呢!”
  说完,胭脂就把两个布袋子拿出来,在手里摇的哐当响,“我们每个人都抓了快上百的钱。”
  在胭脂说话的时候,如意吃完了一个肉包子,喝了一口小米粥咽下去,肚子有了食物,不再饿了,如意就不紧不慢的拿起水煮鸡蛋在桌面滚了滚,把鸡蛋壳滚碎,慢慢的剥鸡蛋皮,说道:
  “正好,你们管着梅园,天天去松鹤堂送梅枝,天天都有打赏,加起来的打赏比月钱还高好几倍。”
  胭脂说道:“梅园又不止我们两个,我们不能霸着天天送,也要轮到别人几天,大家都有的赚才好。不过,今天凑巧,昨天腊八节,皇上除了赐腊八粥,还赐好多新钱,钱匣子里都是新钱,没有异味,全是铜钱的香气。”
  听到钱,如意来了兴趣,“打开让我瞧瞧。”
  胭脂就打开了布袋,全是棕绿色的新钱,干干净净的,如意拿出一枚,上面写着“弘治通宝”。
  这是弘治十六年,也就是五年前铸造的新钱。
  大明为了推行纸张印刷的宝钞,从宣德九年到弘治十六年,整整六十八年,朝廷官方都没有铸造过新钱,流通的都是以前的旧钱和民间私铸的钱,后来朝廷滥发宝钞,宝钞贬值,没了信用,印着十贯面值的宝钞换不到一个鸡蛋,成了擦屁股纸,所以,朝廷不得已,下令铸造新钱。
  以前的宝钞厂成了草纸厂,真的成了擦屁股纸了。
  所以,虽然是五年前铸的钱,但已经是最新的钱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176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吉祥如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