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刑侦大明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宣大总督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918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7:40
  他们对闻安臣的观感现在好的不得了,都是平添了几分友善,而杨诚更是对闻安臣心存感激。
  只不过他们高兴了,牛昶畊却是怒声道:“你咋就这么肯定不是蓟镇的军兵干的?”
  他之前一口咬定是那个军兵干的,但现在却被闻安臣毫不留情的给驳斥了,而且理由非常充分,论断很是明白,让人根本无法反驳。这让他有些恼羞成怒,感觉自已当众被扫了面子。
  闻安臣倒也不急,只是淡淡笑道:“若作案的是军兵,还故意留下一件红胖袄告诉别人作案的是军兵,这不是给自已身上上套么?岂有这么傻的人?那奸人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此言一出,周围人都是纷纷点头,言道有理。
  牛昶畊正要反驳,忽然心里悚然一惊,暗道:“我这是怎么了?魔怔了不成?我这次过来,是为了给两个死去的人,给张家婶子争一个公道出来,要给两个死去的孩子一个结果,一个说法!这位闻先生说得有理啊,作案的很可能不是这个军兵,为何我还要这么坚持已见,跟人家作对?难不成就是为了我的面子?”
  想到此处,到了嘴边的话也吞了回来,他瞧着闻安臣,重重点头:“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说,俺现在该如何办?”
  闻安臣没料到他这次这么好说话了,竟然这就认同了自已的意见。错愕片刻之后,道:“现在要做的,便是把尸体放下,衙门的仵作要检验尸体,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的事情。稍后,我们回去张家的宅院里看看,现场理当还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你若是不放心,也可以留在这里瞧着,让其他人先回去。”
  “好!我便留在此处瞧着!”
  牛昶畊点头道,
  他确实是不大放心,闻安臣既然这么说,他也是求之不得。
  而后牛昶畊便是让众人回去,然后自已留了下来。
  眼见得这事儿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也似乎没什么热闹可瞧了,百姓们也纷纷散去。
  在这些围观的百姓中,有一些人,似乎若有所思,都是步履匆匆的往回走,似乎很着急的要回去做点儿什么。他们身份不一,有的是做货郎打扮,有的是打扮成颇有些身份的生意人,还有的则是穿着短衣,看着家境贫寒的普通百姓。
  但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其实他们真正的身份只有一个——其他势力安插在蓟镇的探子。
  这些探子,少说也有十几个,来自哪儿的都有,当然,多半都是京城来的。
  这里头,有张居正派来的,有张居正的政敌派来的,甚至还有内廷冯保的人,连锦衣卫的探子就夹杂其间。
  说白了,哪怕是很支持戚继光的朝廷和对戚继光极为信任的张居正,也不可能不对这位手握十几万雄兵而且镇守的蓟镇距离京城不过百余里的大将心中存有这么一丝忌惮。那么派人盯着,就很有必要了。
  看看戚继光是不是跋扈,是不是清廉,有没有什么异样的心思,这些从小事儿也都是能瞧出一二来的。
  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扫了一圈儿,戚金眼中杀意涌现,但接着就被他给强压了下去。
  对于这些人的存在,蓟镇的高层也都知道,不过知道了又能如何?还不是得忍着?戚金恨不得杀光了这帮人,但却不敢表露出来哪怕一丝一毫。
  围观的百姓散去,总镇府门口又是恢复了平静。
  蓟镇上下的官员都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第139章 礼遇
  方才那件事,他们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处置办法,但是平时戚继光经常告诉他们,让他们行事一定要谨慎,万万不可授人于柄,平白招惹祸端。是以方才他们都有些投鼠忌器。
  其实这件事的关键就在牛昶畊身上,只要是他被说服了,认同了闻安臣的观点,那这事儿就好办了。反之,哪怕是围观的百姓都觉得闻安臣说的有理,但牛昶畊就是不服,就是坚持已见,那事情还是不好办。
  当然,说服围观的百姓,让这些百姓信服也是很重要的。
  戚金让亲兵们把尸体抬进总镇府,放在一个偏院中,牛昶畊也跟着去。闻安臣冲牛昶畊道:“你先过去,我待会儿就去。”
  牛昶畊觉得闻安臣这人不偏不倚,只是根据事情本身讲话,是很公允的,也相信他,便点点头,跟着那些亲兵去了。
  审案断案本来是民政官员的事情,但在蓟镇,很多时候戚继光是军政一把抓,是以倒也是审过一些案子的,总镇府中也有这种场所可以安放尸体,可以审案,不过戚继光擅长的是打仗,这等事实非他之所长。
  “闻先生!”
  戚继光向闻安臣拱拱手笑道,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很是客气。
  闻安臣此时却是退后两步,深深一躬,郑重道:“在下拜见戚大帅,方才仓促之下,未曾拜见,颇有失礼,还望戚大帅海涵。”
  若是他只是刑房司吏而没有那个秀才功名,那现在就得下跪了,但他有了秀才的功名,那就免了跪拜。文武不同途,他这个读书人若是给武将下跪,传出去会被人骂的。
  “无妨,无妨。”
  戚继光亲手把他扶了起来,笑道:“这一次,多亏你了,本帅很是感激。”
  闻安臣赶紧连道不敢。
  闻安臣又说明了一下自已读书人的身份,听说闻安臣还有读书人的身份,戚继光本来心中淡淡的一丝不悦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此时心中对这个年轻人也是赞誉有加,此人年纪轻轻,却懂礼数,知进退,方才为蓟镇立下了一份大功但却丝毫不自矜。
  不但有本事,而且会做人。
  戚继光心中暗道。
  “走,咱们进去说话!”戚继光伸手一引,沉声道。
  他大步进了府中,闻安臣跟在后面,这总镇府极大,一路串门过户,很快,到达一处极大的院落。这院子正房便有五间,旁边厢房也不少。
  戚继光带着闻安臣来到偏厅,让他先坐,他下去换衣服洗漱。
  他离开之后,闻安臣便四下打量了一下这偏厅。
  戚继光确实是很儒雅,很文气的一个人,从厅中的摆设就能看出来。若是一般的武将,且不说府中会不会有花厅,便是有,只怕里面摆放的也都是刀枪剑戟之类的兵器,但这间花厅里,四壁上挂着的却是字画,并非是名家手笔,闻安臣一一看去,却发现这些字画都是戚继光自已写的。
  以他的清廉,想来也是买不起那些昂贵的名家字画的。
  还有一个博古架,上面摆放着一些摆件,闻安臣瞧着没几个古董,但都是风雅之物。
  约莫一刻钟之后,戚继光回来了。
  他换了一身家居的常服,宽袍大袖,乌黑的头发拿一根乌木钗子簪了,一派儒雅风流。
  他瞧见闻安臣在打量四壁的摆设,便笑道:“没什么稀罕东西,却是让你见笑了。”
  “戚帅您清廉自持,在下佩服之极,岂敢有丝毫不敬嘲笑之心?”闻安臣郑重道。
  “哦?”戚继光瞧着他,饶有兴趣道:“外面不少人可是都说我捞了不少银子。”
  “在下知道,这些话,在下都听说过。”
  闻安臣道:“但是在下知道戚帅您捞的那些银子都去哪儿了,不是进了您自已的私房,也不是被您挥霍掉了,而是去京城打通关节,为蓟镇的壮大和维持铺路去了。蓟镇能有今日的规模,和您在朝中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闻安臣说完,才发现自已似乎有点儿太激动了。自已和戚继光才是第一次见面,而且地位差距如此之大,这种话说出来,未免有些唐突冒昧。
  说实话,有点儿交浅言深的意思了。
  “我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因为他是戚继光,我就失态了?我初见到他,就会这般激动,以至于都不会说话了?这话岂是能轻易说的?不成,必须得放平了心态,存着这种情绪去做事,只怕只能坏事,万万不可如此。”
  闻安臣心中暗暗告诫自已。
  他暗地里深吸几口气,逐渐平复了自从见到戚继光以来就变得很是激动的心情,很快,就平静下来。
  他不由得有些庆幸,还好自已发现的及时,方才说的话只是有点儿唐突而已,还不至于让戚继光对自已忌惮或是厌恶。
  他却不知,他说完这一席话之后,戚继光对他真是刮目相看了。
  他经常在朝中活动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但却不应该是这么一个偏远州县的小小刑房司吏该知道的事情。而且看得惯他这种行为的人不多,就因为他给张居正送礼,而且每次都是一车一车送的重礼,还因此被人给诟病过。
  甚至就在蓟镇之中,也有人说闲话,并不理解戚继光的所作所为。
  但戚继光置若罔闻,当真是有点儿‘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意思。
  却没想到,今日,在这个年轻人口中,自已竟然做的这么好。
  这让戚继光找到一丝被认同的感觉。
  过去的他,无疑是孤独的。而现在,闻安臣说的这些话,让他有点儿遇到知已的感觉,当然,还源源上升不到知已的那种程度。
  戚继光在椅子上坐下,又下人送了茶水过来,他抖了抖袖子,笑道:“这些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
  先不问闻安臣为什么说这一番话而是先问他怎么知道这些信息——须知,要说出这番话来,至少需要对的他的所作所为颇为了解才成。闻安臣首先就不具备知道这些消息的资格和条件,戚继光这般问也是未尝没有意思试探和怀疑在里面,足见他的谨慎。
  “在下来了也有一段日子了。”闻安臣笑道:“时常跟人谈起,偶尔在城中溜达的时候,在酒楼饭铺里坐坐,也就能听到不少东西了。”


第140章 如何破?
  “还是行家啊!”戚继光哈哈一笑,冲着闻安臣点点头:“那等地方,是最能打探到消息的地方,一个地方,但凡是要有些异动了,总有许多蛛丝马迹显现出来,而酒楼饭铺里听来的那些话中,便是包含着这些线索痕迹。只不过,想要从中摸出想要的,有用的,准确的,却是难了。”
  “正是大帅说的这个道理。”闻安臣笑道:“在下破案子的时候,也是需要追寻线索,了解内情,是以在这块儿,倒也是有些心得。”
  “哦?看来闻司吏你手里经了不少的案子。”戚继光饶有兴致道:“本官忝为蓟镇总兵官,蓟镇军政民政都要统管,也审过一些案子,只是啊……”
  他有些尴尬的笑道:“本官实在不是这块材料,平日排兵布阵,便是几万人也调动的明白,梳理的清楚。但是一瞧见那些案子卷宗讼书,就是一阵头大,一个案子了不起也就是三五个人涉及其中,但他们的关系,本官就是觉得一阵迷糊,总觉得看哪个也像,看哪个也不像。”
  “你破了那许多案子,便挑着些跟本官说说?”戚继光道。
  闻安臣笑道:“那在下就献丑了。”
  蓟镇事务无数,戚大帅也是日理万机之人,此时却主动提出来听他讲案子,是不是真想听且不说,但至少人家拿出来的这个态度,就很是让人舒服,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他便挑着自已办过的比较精彩,比较扑朔迷离,千回百转的案子给戚继光详解了一遍。
  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把案子说了一遍,说的是秦州判官赵言志被毒杀一案和那厨房墙缝毒蛇滴毒案。第一个案子还则罢了,第二个案子听的戚继光拍案叫绝,连呼不可思议。
  “原来竟然是那毒蛇被热气熏蒸而滴毒,使得饮子里有了蛇毒!而那蛇毒竟然只是接触到伤口和血液才会有毒,而恰巧那人口中有了溃烂!喝,精彩,真真是精彩!本官今日也是长了见识了,你这案子,乃是真的,却是比说书先生们想出来的那些都要精彩许多!这些东西,本官还是第一次耳闻!”
  闻安臣笑道:“大人看的是打仗的兵书,学的是镇守边陲的本事,哪里还有时间关心这个?”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戚继光瞧着他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
  他忽然不说话了,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一见他不说话,闻安臣也赶紧住嘴,以为戚继光是想到什么重要事情,生怕打扰了他的思路。
  好一会儿之后,戚继光忽然轻轻拍了拍椅子的扶手,自嘲似的笑了笑:“诶,瞧我现在这记性,真是老了。”
  “你方才说的这个案子,我听过。”戚继光指着闻安臣笑道:“我说呢,刚才听的时候就觉得耳熟,好像是听过似的,果然听过!”
  闻安臣心里一动,道:“是听张相爷家的六公子说的?”
  他想起张四维家三小姐跟他说的那些话了,张静修既然把这件事儿四处宣扬,搞得京城中许多高官显贵的子弟都知道了。戚继光是张居正的心腹,也是时常出入张居正府中的,应该也是听过的。
  “没错儿。”戚继光笑道:“本官曾经听六公子说过,记住了这案子,只不过却没有记住你的名字。现在一提,却是想起来了。”
  而后,戚继光话题一转,不再和闻安臣扯这些闲话,直接问道:“闻司吏,你是破过许多案子的,很是有经验,你说今日这案子到底应该如何破?”
  他见方才闻安臣说话的时候不急不缓,胸有成竹,显然腹中早有定论,估计已经是想到一些法子了。
  “大帅过奖。”闻安臣笑了笑,却没直接说,而是问道:“大帅,不知这三屯营周围,住着多少军民百姓?”
  “去岁刚刚统计的,一共是十七万八千,其中,大部分都是寻常百姓。”戚继光显然对自已辖地内的情况非常了解,停都没停一下,毫不犹豫地便报出了数字。
  “听牛昶畊所说,那凶手这些时日,每晚都要去那姓张的孝子家中,通常都是半夜去,天还未亮的时候便离开,日日不缀,几乎未曾学过。而人的精力,可是有限的,晚上做了这些事情,白天总归是要休息休息。这便说明他家离着那牛家湾绝对不远,如此在时间上才来得及,若不然离得太远的话,他就要花上一两个时辰回来,哪儿还有多长时间睡觉,这时间全用在赶路上了,还要不要做别的事情了?”
  “还有一点,如果离着牛家湾太远的话,也不会如此清楚这姓张的孝子家中的情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3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2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刑侦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