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739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但如果是被这弹链来一下削掉一大块甚至直接削断呢?
  那就是两回事了吧!
  王学新其实早就想到这个……开玩笑,辛辛苦苦的整出一款防空导弹出来,怎么可能只能打飞弹而不能打飞机?
  八路军的“拉5”不是有航程的短板么?
  因为这个短板还总是受鬼子“零战”欺负,机场时常受到“零战”的威胁。
  如果机场下架着红旗61防空导弹能一圈圈的把连续细杆结成的铁圈打出去,看鬼子“零战”还嚣张!
  尤其鬼子的“零战”为了减轻机身的重量基本是“零”防御,这玩意在空中就算高速俯冲都能解体的,这要是被空中甩开的链条给来一下……
  那个酸爽!


第1357章 你懂的
  王学新因为红旗61的事在三家店耽搁了几天。
  这几天,几乎从早到晚都是忙着跟苏教授等人讨论、分析、规划,饿了就啃几口窝窝头,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上一会儿,醒了就继续讨论。
  地空导弹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虽然此时的八路军原则上已经具备了研发这款装备的基础:有了雷达、有了计算机技术,还有连续细杆战斗部等。
  但要把所有这些东西全整合在一起并不容易,其中时不时的还会突然冒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让王学新庆幸的是,这导弹估算的生产成本并不高,确切的说是对华夏而言不高。
  主要原因是华夏的人工成本很低,同时技术方面又不需要进口大多能自产,这就可以将成本尽可能降到最低。
  其实最大的优势还是军工企业是在八路军的控制下运行的,就像现代的国营企业一样完全不存在垄断的可能。
  在这方面,应该说是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各有各的优缺点。
  此时鹰酱的军工企业都是私企,也就是所谓的承包商。
  其运作方式是政府需要什么装备就让这些承包商竞标。
  二战时期鹰酱有五十多家承包商,政府一旦需要什么武器装备,这些承包商为了生存为了获得订单就会拼命压价,最终就是政府能用极低的价格获得令人满意的产品……如果产品不满意,承包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踢出局。
  这也是二战期间鹰酱军事装备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最夸张的时候能达到平均一个月一艘航母。
  但这样的私企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垄断。
  因为在生产和竞争的过程中,各企业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像,结果就是军工企业越来越少最终形成垄断。
  发展到现代,鹰酱的军工企业就由原来的五十多家集中在六大巨头手里了,而且这六大巨头还是分别垄断了不同领域:有些垄断了战机有些垄断了军舰,有些则是陆战装备等等。
  这时候私营企业的弊端就出现了:军工企业垄断了市场掌握了话语权,也就是反过来掌握了国家的命脉。结果就是价格随军企怎么说,一千多美元一个咖啡杯,上万美元一个马桶盖,这些都是小事,DDG1000驱逐舰的一发炮弹甚至高达70万美元……
  什么样的炮弹能一发70万美元?
  要是用这样的炮弹打敌人,怕是敌人还没打光国库已经被打空了吧!
  另外,不管是任何装备,飞机也好军舰也罢,同样的配置甚至更差的配置、更差的性能造价却是华夏的两三倍。
  为什么现代时鹰酱的军事装备会如此拉垮,身为科技强国的它造出的东西总是不尽如人意?
  其实资本家聪明着呢!
  他们不是造不出好东西,而是……如果一口气就把好东西造出来给国家,资本家赚什么钱?
  更赚钱的方法,当然是按照国家的报价偷工减料的造出一款低性能的飞机,其中就有很大的升级和改进的空间。
  至于想要升级和改进……得加钱。
  于是,原本定位可以“廉价”批量生产的F35,造着造着就变成了天价。
  而鹰酱政府对这种情况却又毫无办法,因为技术已经被这些军工企业垄断,除了它们能造之外别无分号。
  结果就是看似科技发达的鹰酱这个造不出那个也造不好,造出的东西看着很好却没有实战意义……总之就是各种烧钱却没整出多少有用的东西。
  而华夏却可以用比鹰酱少得多的军费对鹰酱实现各种赶超。
  所以全部是国有企业不行,全部是私有企业也不行,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应该在国家内各司其职达到一个平衡点。
  其中与国家命脉相关的行业一定不能全面私有化,比如通信、能源、军工、交通、农业等等。
  这些行业的每一项都事关华夏的生死,如果完全放开,仅仅只是一个小国也完全有能力倾全国之力掌握其中一项,就能轻松实现一个小国控制大国,接着大国就会因此分崩离析。
  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敢放开,仅仅只是因为控制国家的与这些私企老板是同一帮人,他们不可能把自己手里摇钱树让给其它人。
  比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有可能出售吗?
  掌握这个公司就意味着无限的财富和权力,一旦出售,换到的只是有限的财富,而且这些有限的财富还会因为失去权力而守不住……没有哪个傻瓜会做这样的事吧!
  同样,关乎鹰酱生死命脉的行业,比如交通、通讯、能源等等,也都是垄断在一小部份人手里,他们同样不可能出售,他们会死死把握住这些行业一边赚钱一边掌控着国家。
  它国想要进入这些行业进而撬动鹰酱卡住它的脖子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私有化……别国资金无法进入的私有化,还能叫私有化吗?这些私有化企业是由掌握国家的那帮人控制的,换而言之也就是国家控制的,那还叫私有企业吗?
  这是资本家发明的具有讽刺意味的名词:国家控制的私企!
  鹰酱的衰败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前是因为私企之间的良性竞争而走上颠峰,现在却是因为私企的垄断而走向衰败。
  可笑的是在鹰酱已经成为一个反例的情况下,网络上还有许多人以各种名义叫嚷着要将与国家命脉相关的行业私有化……
  这些行业私有化后会发生什么?
  结果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吗?
  最开心的会是谁?
  以前还没办法对付的华夏,一旦有一个与命脉相关的行业完全私有化,就只需要狂印美元就能掐住他的咽喉将其轻松打败!
  不要太爽了吧!
  现代的鹰酱其实已经发现垄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却无法解决。
  因为这已经不只是企业垄断的问题,更是国家的控制权已经落在这些企业手里的问题……一旦国家控制权和命脉都落在这些企业手里,还有谁能把他们扳倒?还有谁能对他们说不?还有谁能阻止他们继续保持垄断的优势地位?
  于是鹰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而且,如果无法从自身内部进行改革,那么……你懂的!
  鹰酱想要保持自己的财富和优势,就只能把别国搞垮把别国搞乱。


第1358章 敌我识别
  这天,王学新正在跟苏欣讨论飞弹基座的问题。
  王学新的想法是飞弹要装在汽车上,每辆汽车车厢后一左一右装上两枚。
  苏欣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团长,如果我们的飞弹是用来保护机场、火车站和仓库的,那为什么要把它们装在汽车上?用固定的发射架不就可以了?”
  王学新理解苏欣的想法,此时的八路军并不富裕,而且要用到汽车的地方很多,后勤部队还有许多是用马、用骡甚至用独轮车用人挑的,另外机械化部队要用到半履带汽车,雷达部队需要汽车,各个工厂发电也需要用到汽车发动机。
  虽说此时八路军可以自产汽车发动机,但随着八路军的发展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依旧是紧巴巴的不够用。
  在这情况下,八路军又增加一个需要汽车的防空飞弹部队……就让苏欣这个厂长为难了!
  但王学新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苏厂长!”王学新说:“我用汽车恰恰是为了节约资源,如果我们把汽车省下了,最终很可能会为此付出更多!”
  “怎么说?”苏欣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王学新,一脸不信的说道:“小王同学,你是唬我吧?汽车省下了还能变成一种浪费?”
  身边有几个人忍不住往这边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
  苏欣尴尬的低了下头,她意识到自己一时嘴快又叫出“小王同学”……平时因为身份问题,苏欣与王学新总是以“团长”和“苏厂长”互称,不过不经意间还是会叫错。
  “是这样的!”王学新没在意这些,他指着地图说道:“比如大同有火车站、飞机场,还有仓库,对吧?它们距离不远,有的两三公里有的五六公里,原则上需要三支防空部队才能防住……”
  苏欣“哦”了一声就明白了:“如果用固定发射架就一定得三支防空部队,但如果把飞弹装在汽车上,就可以用更少的防空部队防住这些单位!”
  “对!”王学新在地图上画着圈:“防空导弹装在汽车上能灵活机动,能机动就意味着它可以同时防两面,这在实战中就是能发挥出两倍甚至更多的战斗力,差不多就相当于有了两倍的防空飞弹。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敌人飞弹的来袭方向灵活的调整飞弹的位置,或者有某个点比如机场因为敌人的轰炸过于频繁导致飞弹用完了又暂时补充不上……”
  苏欣点了点头:“这情况,如果用固定发射架就很难补充,但用汽车机动就只需要从其它位置调动就可以了!”
  “是的!”王学新继续说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这种防空飞弹还可以用来打敌人飞机,如果我军地面部队在作战时需要防空呢?又或者是我军运输队需要防空呢?或者火车需要防空……都可以利用汽车的机动性布署,固定发射架就做不到这些了!”
  苏欣心下叹了一口气,她这时才发现自己有多无知,她总想着节省节省,却没想到这样的节省会造成更大的浪费甚至还会以前线战士的生命甚至整场战斗的胜利为代价。
  还好有小王同学在,否则这下可就要犯下大错了。
  想到这,苏欣就坚定的点了点头,说:“没问题!再苦再难,也要为飞弹配上汽车!”
  这时苏礼国面色苍白的走到王学新面前,说:“团长,咱们使用的马克3型雷达的精度大概在三百米左右,这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这不会有问题吧?”另一边正在为飞弹做详细设计的苏教授回过头来插嘴道:“我们的飞弹如果能达到八百公里的时速,三百米的距离对它而言不过就是一两秒的事,这么短的时间,就算雷达失去目标无法引导飞弹,飞弹也可以依靠惯性到达预定的位置命中目标吧!”
  苏礼国回道:“苏教授,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误差300米还会产生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方雷达很可能无法识别敌我,它会把目标当成我方拦截飞弹,而把我方拦截飞弹当成目标,这问题就大了!”
  这话把所有人都震住了,包括王学新在内。
  众人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想想还真是这样……如果雷达的误差是300米,当然就无法分辩距离300米的两个目标谁是谁。
  如果在这时出现敌我识别混乱而下达了错误的指令,那拦截飞弹就会在最后一秒改变方向,又因为飞弹装的是近炸引信,它很可能会在改变方向的那一刻就引爆。
  换句话说,拦截飞弹会在距离目标300米的距离被意外引爆。
  虽然此时还不知道这款装有连续细杆战斗部的飞弹杀伤距离是多少,但在300米外将目标击毁显然不现实。
  “我们需要精度更高的雷达!”苏欣想了一会儿就说道:“我们不是有X波段的地面测绘雷达吗?它的误差是150米!我们可不可以……”
  苏礼国摇头道:“首先我们现在还无法生产X波段雷达,其次150米也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就算用上这种雷达也无济于事!”
  王学新对此表示赞同。
  防空飞弹应该是距离目标越近越好,而不是在目标150米附近就会自动引爆……别说150米了,50米甚至10米都无法容忍,这会降低防空飞弹的命中率。
  想了想,王学新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正版的红旗61其头部装的是雷达半主动导引头,也就是红旗61头部有一个小型雷达,它能在最后阶段自主跟踪目标并做出反应。
  但此时八路军的工业水平还没到这个阶段……如果要让飞弹做出自主反应,就要在飞弹内装上一个小型处理器也就是小型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把馈给控制系统。
  而这小型处理器用的是晶体管。
  王学新的计算机这时才发展到电子管,更重要的是存储器体积和重量严重超标,如果要实现这功能就需要更大的体积的飞弹。
  因此,王学新就自作主张的把它换成了近炸引信……没想到却衍生出这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7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9/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