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448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王学新回答:“对于我们来说是可行的,不仅可行,而且必须可行!因为,这是我军守住运城的关键!”
  接着,王学新就把运城的形势跟苏教授分析了一遍,最后总结道:“所以,我们现在只有这几个选择:一是研发大口径火炮并实现自产,二是放弃运城,三是在运城与鬼子打一场消耗战!”
  苏教授考虑了一会儿,就自言自语的分析道:“短时间研发大口径火炮并实现自产,几乎不可能,同时因为华夏公路被封无法从国外进口。放弃运城不可能,这对八路军的军工是毁灭性打击,打消耗战也不可能,这对部队是毁灭性打击。所以……”
  “所以就只有最后一个选择!”王学新说:“提高火箭弹的精度,使它能有更远的射程,至少要有十几公里,其精度要求能压制得住鬼子的火炮!”
  苏教授微微点头认同了王学新的观点。


第799章 内行看门道
  沉默了一会儿,苏教授又问了声:“那么,王营长对提高火箭弹的精度有什么想法吗?我的意思是,有什么研发方向吗?”
  “当然!”王学新回答,然后就把V1导弹的想法跟苏教授大概的说了一遍。
  苏教授听了后不由“啧啧”称奇:“王营长此想法,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居然让火箭弹自行调整轨迹……路上我思考过多种方法,比如改良火药柱,又比如减少风阻,却从未想过使用这种方法!不过想想,如果用陀螺仪做到这点,也未尝不可。只是……”
  沉默了下,苏教授又说道:“飞机驾驶原本就不是易事,现在我们却要让这种火箭弹与飞机驾驶相结合,使其能自行驾驶自行稳定轨迹,恐怕……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苏教授能说出这番话,立时就让王学新对他的信心再添一分。
  王学新身为一个现代人,当然知道实现V1导弹的难点在哪里,如果苏教授一听这想法就信誓旦旦的说:“这方法好,肯定能实现”云云。
  那王学新就要发愁了,因为这证明他根本就浮于表面没看懂其中的奥秘。
  但现在苏教授却是一语就点出了要害,那也就是说苏教授并非沽名钓誉之辈而是有真本事的。
  于是王学新就点头说道:“教授此言有理,不过幸运的是,我军已经培训出一批飞行员,我们只需要从中选出几名优秀的飞行员,让他们配合我军实验并得出相应的数据,我想也只是时间问题!”
  “重点就是时间问题!”苏教授反问:“我们能有多长的时间?几个月,或是几年?”
  王学新略一估计,就回答:“可能只有几个月!”
  这是王学新根据目前的情况做出合理的估计,顽军那边虽说收复了郑州使鬼子在黄河南岸的形势恶化,但以顽军的尿性,能将其拖住几个月已经很看得起他们了,这还是在八路军不断进攻鬼子补给线的情况下,否则时间可能会更短。
  苏教授叹了一口气,说:“几个月,过于仓促,几乎不可能完成!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吧!”
  “先生尽力就好!”王学新说:“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也只有认命了!”
  苏教授皱起了眉头,他突然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
  因为他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这种装备没能及时研发出来并投入战场,那么八路军很可能只能放弃运城。
  而放弃运城对八路军的军工是毁灭性的打击,由些造成的后果就是八路军又将退回山区打游击无法与鬼子正面作战。
  这样一来,华夏战场总体向好的趋势就会再次恶化。
  也就是说,他的研发很可能直接关系到华夏的命运。
  这也是苏教授愿意冒险帮助八路军的主要原因,他其实一直都在关注着华夏战局……身为华夏高级知识份子如果不忧国忧民为华夏贡献一份力,那就辜负了他们一身所学了。
  原本苏教授更愿意帮助顽军的,因为他一直以为顽军才是抗战主力。
  但是渐渐的,他发现顽军就像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管是什么样的战役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虽然顽军都能为其找到合理的借口,但借口一多,就会让人怀疑,是不是这支军队本身就存在问题。
  比如说装备比不上鬼子……身在华夏公路与鬼子作战的远征军就是苏械师,装备比起鬼子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也是顽军的精锐之师,但还是被顽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连公路也被封锁了。
  反观八路军,虽然他们装备是确确实实比不过鬼子,不仅比不过而且相去甚远比顽军还不如。
  但八路军却从未以此为借口,他们凭借着这些有限的装备在华北地区打得有声有色的,一边战斗一边发展,现在还走出山区在运城与鬼子正面抗衡……这就说明了一点,华夏的未来在八路军而不是顽军。
  因此,苏教授认为,他们这些人才应该帮助八路军,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将侵略者赶出华夏,才能结束这场苦难结束这场战争。
  苏教授就是用这些言论说服其它研发人员的。
  在踏上完县机场这片土地时,他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没错……苏教授跳下汽车的那一刻,完县机场正爆发出一阵欢呼,人人拍手相庆互相道贺,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八路军协助顽军收复了郑州。
  这让苏教授很满意,八路军居然愿意在这时候协助顽军收复郑州,机场上下还会为顽军的胜利欢呼……这足以证明八路军的气度以及为国为民的心态。
  否则,他们就应该隔岸观火,巴不得鬼子与顽军打得越厉害越好。
  王学新倒是没想过这一点。
  也就是守住运城除了兵源、军工、财富等好处外,还有一些并不明显的好处……吸引人才。
  如果八路军没有走向正面,那凭什么与顽军竞争人才?
  绝大多数人都会看好顽军而不是八路军,当然也就不会站队八路军。
  八路军一旦走向正面战场而且还稳住了阵脚,那就是两回事了,尤其顽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时候八路军还能异军突起在正面步步进逼。
  这不是兵力多少或是装备优劣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希望的问题。
  顽军让人看不到希望,而八路军却恰恰相反。
  接着,王学新又与苏教授详谈了一些火箭弹尺寸样式的问题。
  苏教授原本想的,是以火箭弹为基础做出改进,但王学新却把它全推翻了。
  “苏教授!”王学新回答:“如果这款火箭弹,我们要将它结合上飞机的驾驶技术自行修正轨迹,我认为……我们不能拘泥于火箭弹,而应该向飞机方向靠拢!”
  苏教授略一思考,然后就大点其头:“说得对,是老朽欠考虑了!只要它能飞,而且能自行修正轨迹,那几乎就可以说已经成功了。因为只需要加上炸药,它就是一枚炸弹!所以,它在气动外形方面更应该是一架飞机而不是一枚火箭弹!”
  说着,苏教授就若有深意的看了看王学新,暗道这营长可不简单,能文能武是个人物。
  但是……
  那可不行!


第800章 设计
  研究人员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先后赶到了。
  之所以会这么密集,是因为情报人员考虑到一点:一旦某个人才逃了出来,顽军马上就会意识到八路军在召募人才,于是就会出动特务监视,那时难度就大得多而且也更危险了。
  因此,情报人员是不动则已,一动就几乎是同一时间行动。
  之所以会这么顺利,其实也是因为顽军的轻敌……顽军怎么也想不到,这些人才居然会同意去八路军的根据地发展,这不是傻了吗?重庆条件又好又安全,别人都挤破了头往这里钻,他们却要从这逃出去!
  再加上此时顽军在各个方向的战斗又多,分心之下就让人才拖家带口的“逃出”重庆了。
  研究人员一共二十三人,都是各个学校有名的高级知识份子,其中还有不少是留过学的,包括苏才明教授也是……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苏教授是日不落留学回来的。
  这似乎很正常,这时期华夏物理系倒是有,北大1913年开设的,可以说是华夏第一个开设物理学科的学校,但机械制造方面却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而未开设……确切的说是在苏才明那时代还未开设。
  因此,对于苏教授而言就只有出国留学才能学得到。
  其它人也差不多,有从高卢留学回来的、从鹰酱留学回来的,还有从鬼子那留学回来的,超过三分之一留过学。
  一众研究人员聚在一块儿,苏教授把王学新设想的V1导弹的方案一说,把这一个个“见多识广”的留学生们全都惊得目瞪口呆,结果还没开始研发就有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
  “我们,可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东西啊!”
  “如果这想法能成功,为什么日不落、鹰酱,还有许多列强,他们不研发呢?”
  “如果他们都研发不出来,我们能做得到吗?”
  ……
  他们的怀疑合情合理。
  毕竟此时的华夏与列强的工业基础相差十万八千里,说追赶都不配,现在却要一举赶超……这的确有些让人不敢相信。
  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华夏人才普遍对华夏没信心对自己没信心。
  他们在国外学习的时候看到了华夏与国外的差距,甚至还为这个差距所震惊,对华夏却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要不就是恨铁不成钢,时间一久就形成了刻板的印像,总以为华夏各个方面都不如国外,现在一听说这种连国外都没有的东西华夏却想自行研发,而且还是八路军,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一个叫和志民的教授,听苏教授介绍是从鹰酱那留学回来的,主修飞机制造与工程。
  听到这专业时,王学新不由在心里暗赞了一声苏欣的先见之明……王学新说的只是“提高火箭弹精度”,而苏欣居然能为他找到飞机制造专业的人才,这正是研发V1导弹急需的。
  但这个和志民的态度却有几分嚣张,他带着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嘴角还挂着一丝嘲弄:“营长同志,并非不才泼你冷水,而是这个项目对我们而言难度太大了。其它的不说,正如你所说形容的,这种火箭弹应该更像飞机,但飞机又岂是说造就造的?气动布局呢?外形设计呢?还有发动机呢?”
  见王学新没回答,他就接着说道:“飞机的生产,从设计到制作到试飞,再到最后飞上天空……仅仅是这些就远不是几个月之内能完成的,就更别说让它自动修正轨迹了。”
  王学新承认和志民说的是对的。
  飞机这东西与工业基础紧密相关,比如八路军,可能一个小小的螺丝都有可能将其难倒,生产飞机就显得有些好高骛远了。
  苏才明虽然也赞同和志民的说法,但他的态度却与和志民完全不同。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苏才明说:“而且,我们生产的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飞机,而是体积小、重量轻的飞机,说是模型也不为过。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把它当炸弹用,那就意味着不需要考虑安全性,只要求它能飞向目标有一定的精度就够了!”
  苏才明的话引来一部份研究人员的赞同,别人能生产出在天上重复飞而且还起飞降落的飞机,我们生产出一架能飞到空中的模型不算难事吧?
  “说得容易!”和志民笑道:“具体的设计呢?大小、尺寸等等,我们该按什么图纸生产?”
  众人听着不由愣了。
  他们虽然有学物理的也有学机械的,甚至还有飞机制造的,但都不会设计飞机。
  而且设计飞机这东西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出来的,它得在风洞前吹一吹获得相关数据并做出修改才成。
  王学新在这方面倒是有所准备,他不慌不忙的从包里取出一叠文件递到和志民跟前,说:“这是我闲来无事设计的东西,和老看看是否满意!”
  和志民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还叹了一口气。
  那表情就像是在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随便画点东西就以为能飞上天,飞机真要是这么容易设计,华夏至今还能没有一款自研的能飞上天的东西?
  因此,和志民甚至都不想接过王学新递来的东西,但见王学新举着手坚持,他也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勉强接过了文件随手翻了翻。
  但一翻之下却大吃一惊,他抬头看了看王学新,然后也不顾众人的眼光,当下就把文件往桌上一放,再端过煤油灯放在旁边仔细看了起来,接着又抽出笔拿过稿纸开始演算。
  和志民这是越算越吃惊,好半晌才抬起头来问王学新:“这,是你设计的?”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可以算是吧,鹰酱的研发人员也帮了不少忙!”
  王学新这是把锅甩给了鹰酱,其实这设计图和结构图,王学新是从系统那买来的,足足花了王学新上千万军工币,这肉痛的。
  不过当然,王学新不能说全是自己整的,否则就要被问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了。


第801章
  王学新给出来的是V1导弹的设计图。
  其实王学新还有更先进的导弹的设计图,只要有钱飞鱼导弹都没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4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8/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