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447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另一面,军长就组织起一支敢打敢拼的“敢死队”……这对军长而言同样不难,虽然顽军比较拉垮,但从一个军里挑出一支敢死队还是做得到的。
  到时,鬼子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军营、仓库、弹药库被八路军战机一通乱炸,还没等鬼子反应过来,敢死队再一拥而上,那是不是一开打就冲进城内打巷战了?
  巷战就更不用说了,城内的百姓受到鬼子的迫害,知道顽军打回来,只怕个个都会拿起武器同心协力把鬼子赶出去。


第797章 收复郑州
  事后的发展也像王学新估计的那样,就是实际情况要比王学新想像的要惨烈得多……主要原因是顽军很难得与鬼子面对面的打白刃战,在这方面无论是气势还是技术都远落后于鬼子,于是需要更多的人更长时间。
  收复郑州的战役是在三天后打响的。
  之所以只准备三天,是因为考虑到两方面:
  一,时间越短鬼子的准备时间也越短,尤其是此时,鬼子拿下郑州才几天,他们只顾着烧杀劫掠完全没有准备,等鬼子抢够杀够了,那就会安心在城内驻防了。
  二,时间越短就意味着能救的百姓也越多,同时,十二军攻入城内后也会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
  因此,虽说三天的时间十二军也准备不足,但军长还是咬了咬牙就把进攻时间定了下来。
  接着就派出情报人员混进城内、组织敢死队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所有这一切都瞒着贪腐司令,因为军长也不愿意其中会出什么差错。
  八路军这边的准备很简单,就是准备一批火箭弹,然后看着军长发来的报分配并认准位置,在进攻的凌晨起飞了所有的三十余架火箭战机。
  冈村宁次那边其实是能看到八路军战机起飞的,而且也派出了夜间战斗机拦截。
  但冈村宁次这次又误算了:他总以为八路军乘凌晨这时机起飞战机,目的地会是泌源和陵业两个机场,没想到八路军的战机半途一掉头就直奔郑州而去。
  这时冈村宁次才明白上当了,八路军的目标是郑州,而且很可能跟顽军协商好合作进攻郑州。
  冈村宁次第一时间就将电话打到了驻守郑州的野村大佐那,问:“你们做好迎击敌人的准备了吗?敌人马上就要反攻了!”
  “准备好了!”野村大佐挺身回答。
  但实际上野村大佐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就在不久前,他还在用百姓练习刀法取乐,并非武士家族出身的他,很向往拥有武士的荣耀,平时无法实现,只能以手无寸铁的郑州百姓为对像过一把瘾。
  冈村宁次马上就知道野村这回答只是敷衍他的,于是就骂了声:“混蛋,你以为我在开玩笑吗?八路军的飞机正在飞往郑州的路上,几分钟后就飞到你头上了。另外,城外也许早就埋伏好数以万计的顽军军队,他们会在轰炸后朝你们发起致命一击!”
  野村被冈村宁次这么一骂,当场就惊出一身冷汗……飞机轰炸?城外还有埋伏?
  野村没有多想,马上就朝副官叫道:“战斗准备!全部进入岗位……”
  还没说完,野村突然发现黑暗中亮起了几堆火焰。
  野村马上就明白了那是给空中的飞机指引方位,当即转变了命令:“马上熄灭火堆!”
  但一切都已经迟了,副官前脚刚走,空中就隐隐传来了飞机的马达声。
  接着就听“嗖嗖”的一阵乱响,一道道火光和爆炸声响彻城墙内外,鬼子的兵营、仓库、汽车站等,被炸得一片狼籍。
  其实更麻烦的还不是这些。
  这时代的房子大多是木房,而八路军那三十余架战机相当一部份是使用燃烧弹,燃烧弹一炸,立时就在城内引起了一处处火头,而且大有蔓延之势。
  这时,驻守在城内的鬼子就陷入两难的境地了:是救火还是组织防御?
  救火吧,兵力和弹药肯定很难运送到城头。
  组织防御吧,就只能任由大火烧毁弹药和仓库,甚至烧毁汽车、坦克。
  不管是选择哪一个,似乎都是死路一条。
  更糟的是,大火一起,再加上城外喊杀声一片,城内早就不堪迫害的百姓第一时间就暴起发难……反正左右都是死,还不如跟鬼子拼了痛快,赢了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这场仗从一开始就胜负已分。
  但鬼子的坚强却让人有些难以想像,或者也可以说顽军的战斗力让人不敢恭维……
  这场争夺战一直从凌晨打到了晚上九点,才最终将日军逐出了城区,整整打了十五个小时。
  而且还是军长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将援军派了进去,一遍一遍的命令:“只准前进不准后退!”,最终才成功收复。
  不过这场仗同时也让王学新很意外。
  顽军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还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收复郑州,这是素质和战斗力的问题,当然也有巷战的原因……巷战本身也是一个难题,除非是专门训练过巷战的侦察连。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减分项。
  但在这情况下,顽军居然能保持连续的进攻态势十五个小时而没有崩溃,这支军队的士气和战意的确不容小觑。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十二军的兵有许多都是召募自郑州,这也就意味着在城内被鬼子屠杀的百姓都是他们的老乡,甚至是他们的亲人。
  在这种国恨家仇的刺激下,谁还能不迸发出一些血性?
  郑州收复的那一刻,完县机场也爆发出一阵欢呼,战士们互相拥抱着庆贺。
  这是十分难得的一幕,顽军打了胜仗八路军也跟着庆祝,但原本这才应该是常态。
  王学新不太关心这些,郑州的收复在他的意料之中,没收复才会觉得奇怪。
  他更需要考虑的是将来。
  目前为止,是为运城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但王学新要在这段时间里整合出初代导弹,这或许并不容易。
  王学新考虑了一番,这其中最难的也许不是技术问题。
  因为从技术方面考虑,初代导弹其实并不困难……它其实就是用火箭发动机为推力,再结合了飞机的飞行技术。
  如果说有什么困难,那就是它是无人驾驶的飞机。
  而实现无人驾驶,则是依靠陀螺仪的感知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但它难就难在……陀螺仪感知到飞行状态后,要做出多大的反应?
  比如导弹被风吹偏了,陀螺仪感知到了状态,做出的反应是改变飞行姿态返回原航线。
  改变的量是多少?
  角度是多少?
  不能大也不能小,只要超出一分一毫,就有可能“矫枉过正”。
  而这,是需要通过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列出一组精密的数据,这可不是短期能实现的。


第798章 苏教授
  “营长!”
  就在王学新沉思的时候,唐校长带着一个戴着圆框眼镜满头白发的老者走进了办公室。
  王学新一看这老者,就知道对方是知识份子……这时代的知识份子很好认,要么就像是苏欣那样穿着学生装,要么就是如眼前这老者一般身着长衫脖挂围巾,手里还拿着一顶圆边帽。
  老者走进王学新的办公室,上下打量了王学新一眼,就从默不作声了,王学新甚至还隐隐感觉他在喉头发出一声冷哼。
  这让王学新有些奇怪,这素昧平生的,怎么就一上来就这态度了?
  唐校长也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老者不知道王学新是谁,就介绍道:“苏教授,这位就是王学新同志。这不,刚刚还打了一场大胜仗呢,协助顽军收复了郑州!”
  接着唐校长又向王学新介绍道:“苏才明苏教授,主研物理和机械类。”
  接着唐校长又加了句:“苏教授是研发人员公认的泰斗,而且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一接到我们的邀请就积极配合,还帮助我们邀请了十几个人才。营长,你要求的研发人员,可以说都是苏教授组建而且以苏教授马首是瞻!”
  说着唐校长还给王学新使了个眼色。
  王学新知道这眼色的意思,研发人员的领头人、泰斗,这几乎就决定了研发小组的层次和工作态度。
  所以,即便他有些脾气也得小心侍候着。
  王学新不敢怠慢,赶忙迎上去与苏教授握手道:“欢迎欢迎,苏教授,一路辛苦了!”
  苏教授很敷衍的应付了王学新一下,表情冷淡的回道:“王营长,我是因为贵军的邀请才决定参加的,原本我还以为贵军有什么装备研发之类的难题,这才鼎力相助。但途中听闻……我们要研究的是王营长提出的提高火箭弹的精度,老朽有几个问题,不知该问不该问?”
  “该问,当然该问!”王学新回答:“我邀请教授到这里,就是有许多问题需要互相讨论,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那好!”苏教授推了推眼镜,朝王学新投来犀利的目光,说:“首先,我想知道王营长是什么学校毕业,学的是什么专业,对火箭弹了解多少?”
  王学新一听这话就明白苏教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了,他是担心自己以及他邀请的好友及研发人员,带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不远千里的赶到这里受苦,最终却是因为一个对火箭弹一无所知的营长的拍脑袋的想法,且这个想法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
  王学新知道了这原因,心下也就坦然了,因为在这方面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苏教授对自己这番态度不完全是因为这些。
  王学新回答:“我没读过书,也没学过什么专业,就是在鬼子的兵工厂里干过几年对装备有些了解,至于火箭弹……”
  唐校长在旁边补充了一句:“火箭弹就是王营长研发的!”
  苏教授“哦”了一声,带着些意外的眼神望向王学新,问:“你们的火箭弹……不是从毛熊那引进的?”
  也难怪苏教授会这么想。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王学新研发火箭弹这事对于八路军、鬼子而言似乎不算什么秘密。
  但这是军事上的东西,而且对外保密,因此社会上的学者对此了解不多。
  另一方面,此时毛熊和各种火箭弹也已大批量用在战场上,尤其是“喀秋莎”,再加上八路军的装备一向很落后也没有工业基础,而且八路军的火箭炮又与“喀秋莎”极其相似,因此社会上的学者想当然的以为八路军使用的火箭弹就是毛熊援助或者购买的。
  唐校长笑了:“苏教授,咱们不仅不需要从毛熊那购买火箭弹,咱们还把火箭弹卖给毛熊呢!”
  苏教授一惊,讶异的望了望唐校长,又望了望王学新,满脸不信的问:“真有此事?”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确切的说是火箭筒,八路军使用的坦克,相当一部份就是我们用火箭筒换来的!”
  这话就更是让苏教授大跌眼镜了:“你的意思是说,火箭筒是八路军研发的?”
  唐校长哈哈大笑:“苏教授,研发火箭筒的人就在你面前!”
  苏教授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火箭筒……是王营长研发的?”
  王学新在苏教授面前难免沾了点酸气,他拱手回答道:“惭愧惭愧!准确的说,是我和鹰酱合作研发的,我们需要鹰酱的压电引信!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给教授引荐一下鹰酱的研发人员!”
  苏教授脸上阴晴不定,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点头说道:“如此,这问题就当老朽没说。其次,王营长是否有考虑过……提高火箭弹的精度,这个研发方向是否可行?”
  王学新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碰到行家了。
  研发人员,最忌讳的就是对军事一无所知,于是所学的知识与军事无法融为一体,最终就是想的跟做的不一样,做的跟想的又有差距。
  但是眼前这个苏教授,显然对装备有必要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是研究,比如他就知道“提高火箭弹的精度”并不实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4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7/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