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449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问题是这时期八路军的工业基础……能生产出V1这种最原始的导弹就不错了,其它的玩意就一步步慢慢来吧!
  苏教授凑到和志民那问了声:“老和,怎么样?行不行?”
  和志民摇着头,在所有人都以为不行的时候,却不想和志民说道:“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什么?”苏教授一愣:“这也就是说行了?”
  和志民点头回答:“我目前还没发现破绽,就算是有缺陷,只怕也只是小问题!”
  众人立时就喜笑颜开,原本还以为是一大难题,没想到才刚提出来就解决了。
  王学新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不是不相信苏才明这批研发人员。
  事实上,王学新相信,有自己在旁边时不时提醒一下,再有苏才明这些人的学识,要将V1设计出来并不困难。
  然而,如果从零开始设计、试生产、试飞、改进、试飞,再改进……
  那还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研发出来?只怕抗战结束都未必出得来吧!
  要知道就算是以汉斯的技术和工业能力,也是断断续续的研发了四年才最终得以量产。
  王学新把这些耗时间的步骤都给省了,苏才明等人只需要按照图纸把这玩意给整出来就成了。
  实验室就设在完县机场里。
  王学新也不担心被鹰酱飞行员看到。
  王学新是这么对道格少校说的:“我们只是对飞机很感兴趣,你知道的,华夏还无法自产飞机,我们只是想弄明白飞机的原理。”
  因为研发人员制作的的确就是小型飞机,像模型一样的小型飞机,因此道格少校以及鹰酱飞行员居然一点都不怀疑。
  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苏教授等人需要什么工具需要什么材料,直接就去向鹰酱要就可以了……完县机场备有许多辗转从顽军那运来的飞机零件、蒙皮之类的,还有许多工具,甚至苏教授等人有不明白的地方还直接问地勤人员。
  鹰酱地勤人员那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时代的鹰酱飞行员对华夏可没有什么技术保密可言。
  这并不是说鹰酱大方,而是此时的华夏与鹰酱的差距太远太远了,以致于鹰酱根本就不认为华夏会是他们的对手于是没有半点防范之心。
  要是搁现代……当然就是各种技术封锁各种添堵。
  在研究小组紧锣密鼓的展开研发工作的时候,黄河南线的战局又有出现了新的变化。
  确切的说,不是“战局”有了新变化,而是“形势”或者说“环境”出现了变化。
  这天,就在王学新“不务正业”的与苏才明一干人在鼓捣着“飞机模型”的时候,一名通讯员就跑到王学新面前,报告道:“营长,唐主任让你到他办公室一趟!”
  王学新听着这话不由一阵疑惑。
  这段时间唐校长为了不影响王学新的研发工作,已经尽量把机场所有的事都担下了,大小会议也都没让王学新参加。
  因为唐校长也知道,研发工作十分紧迫,而偏偏研发又关系到运城的生死存亡,因此需要王学新全力以赴。
  所以,唐校长会让王学新去办公室,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发生。
  匆匆赶到办公室一问,才明白原来是自己早就料到的事……河南大旱。
  唐校长皱着眉头说:“营长,河南的问题严重了!鬼子占领了河南半数这地烧杀抢掠,百姓原本就苦不堪言,就指望着田里的小麦有些收成,谁想到一春无雨,小麦的收成还不足往年的两成!”
  王学新想知道随之而来产生的后果,就问了声:“鬼子怎么解决?”
  “还能怎么解决?”唐校长回答:“鬼子把那两成的小麦都抢得差不多了,人为的造出许多难民,然后鬼子又把这些难民往顽军地盘赶……”
  这是鬼子惯用的做法了,目的就是把难民的那一张张嘴赶到顽军那去吃饭,使原本就因受灾而粮草不济的顽军雪上加霜。
  接着唐校长又恨恨的说道:“顽军要是争气也就罢了,可顽军却偏偏以‘鬼子奸计’为由不让灾民入境,甚至还对灾民刀枪相向。一路上,这灾民是死伤无数惨不忍睹啊!”
  这些对王学新虽说都是已知的事,但真到这一刻发生时,那种紧迫的状态却是无法形容的,就好像灾民的惨景已一幕幕的出现在王学新的眼前。
  这要真说起来,是件很讽刺的事。
  一方面,华夏在鬼子侵略下军民死伤无数,此时正是用人的时候,这些灾民应该是华夏将来的生力军,顽军本该接收才对。
  但另一方面,顽军却上贪下腐,瞒报灾情、挪用公款、欺上瞒下……一系列中饱私囊的骚操作后,居然变成了重庆方面不知道河南的受灾情况,同时南线的指挥官又不希望事情被上头知道,于是就出现了这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幕:灾民被夹在鬼子和顽军之间两头都没有活路。
  接着唐校长又对王学新说道:“参谋长还在郑州与十二军军长协防,他希望能用你购买的粮食帮助这些灾民,他想听听你的意见!”
  参谋长说的那批粮食,指的就是王学新用鹰酱增援的款项购买的粮食。
  想当初,顽军还主动在中间用粮食从鹰酱那换了装备,现在这灾情一来,顽军只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反之,参谋长和首长就暗暗庆幸:“好在当时听了小东北的建议,用这笔资金购买了一大批粮食,否则,八路军只怕也要难过了!”
  但是……用这些粮食救济灾民,那不是要把粮食运到顽军那吗?
  王学新摇了摇头,这并不是好办法。
  粮食一运到顽军那,还不知道会被顽军私吞了多少。
  想了想,王学新就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粮食运过去,而是应该把灾民运过来!”


第802章 工作
  “把灾民运过来?”搞后勤出身的唐校长不由一惊:“营长,你可要想清楚喽,这……少说也有几十万灾民啊!”
  唐校长这是根据目前形势做出的分析,认为灾民只有几十万人。
  但王学新却知道,灾民远不只几十万人,史上42年到43年间,河南受灾人群达3000万人,饿死的就有300万人。
  此时河南灾情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唐校长还没见到接踵而来的蝗灾以及夏季大旱之后的情况。
  然而,几十万人对八路军根据地就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虽说八路军有粮食储备能够暂时渡过难关,但有句话叫“坐吃山空”,根据地的土地面积就那么大,再加上生产能力跟不上,养活八路军和本地百姓都困难,大伙儿还餐餐喝地瓜粥,长远来看怎么持续?
  但是王学新没有迟疑,他对唐校长点了点头,说:“就这样回复参谋长!”
  唐校长只能将王学新的话转发给参谋长,另外又发了一份给总部,因为这件事同时需要首长决策。
  首长看到了电报,额上的眉头就拧到一块去了。
  他不是不同情那些灾民,更不是不想救那些灾民。
  如果不想的话,就不会想着运粮食去了。
  但问题是华北容得下那么多人吗?
  王学新身为一个营长,也许可以单纯从感情方面去考虑问题,想着能救多少就救多少,但是身为一军的首长,他不得不从大局去考虑。
  如果因为这些灾民的涌入,而让根据地因为粮食问题陷入绝境……到时不但救不了灾民,反而还会把根据地军民都搭进去喔!
  首长想了想,就先发了个电报询问参谋长:“你在郑州,有没有统计过灾民的数量?”
  参谋长迟疑了下,然后回电:“没有详细的数字,保守估计首批就有三十万,这些还是实在过不下去逃出来的,万一像小东北说的那样,咱们根据地敞开了接收,只怕不下百万,将来可能更多!”
  听着这话,首长就更担心了。
  不下百万,而且还是保守估计,这可不是小事啊!
  在指挥部前来来回回的走了几圈,首长就给王学新发了封电报:“小东北,咱们在这事情上可不能感情用事喔!因为之前的粮食储备,咱们眼前接收灾民虽然没什么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长远的问题,往后怎么办?”
  王学新早就想好答案了,他回答道:“首长,咱们可以让他们工作!”
  “说的容易,能有什么工作?”首长回答:“咱们八路军已经开展过大生产运动,能开的地都差不多开完了,能干的活能做的生意,差不多都让人想了一遍了。你有没有想过,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到头来反而会害人害己哟!”
  王学新承认首长说的是对的,尤其八路军还在鬼子和顽军的双重绞杀之下,这前有狼后有虎的,一旦出现了粮食危机战士们连饭都吃不饱,鬼子乘机打进来那就一把火全烧了。
  但是……
  王学新当然有解决的方法,否则也不会提这个建议了。
  “首长!”王学新回答:“还记得咱们之前抓的俘虏叫叶蓬的吗?”
  首长一愣,然后马上就想起来了:“你是说那个伪军国防部长叶蓬?当初你非不让咱们枪毙他,说他有用。怎么?你找到用他的方法了?”
  王学新点了点头,回答:“可以这么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详细审问,他已经把我想知道的差不多都招了!”
  “哦,是什么?”首长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据他所知,这个叶蓬不过就是个挂名的国防部长,说是国防部长却只是写写稿做做反动演讲,啥秘密都不知道,居然还能让小东北给撬出点东西?
  王学新不慌不忙的回答:“首长,鬼子为了能就近供应军队的口粮、生活用品,以及城市基础生活设施,在许多地方建设了秘密工厂!”
  首长点了点头,这些他是知道的,这是鬼子为了节省运力的一种方式。
  原本鬼子的工厂都是建设在东北,那里更安全,设备也更完善。
  问题是在东北生产好的东西还需要用火车往南运,一路运送一路分配沿途所需的军队,等到了一线时东西都差不多分完了。
  于是鬼子就想,山西有那么多煤可供利用,又有大批的免费劳动力(百姓),为什么不把工厂设在山西呢让附近的部队自给自足呢?甚至还有余力可以为南方的前线运送物资……
  不久,许多设备就被搬运到山西,工厂也一家家建设起来。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主要是担心被游击队偷袭搞破坏,这些工厂大多是秘密建设而且远离城市……建设在城市内就没有秘密可言,建设在郊外再实行封闭化管理,也就是所有劳工都是只进不出,那就没几个华夏人能知道这些工厂的位置,于是游击队也就无法对它们进行针对性的偷袭。
  首长一听,马上就明白了王学新的意思:“你是说,叶蓬知道这些工厂的位置?”
  “当然!”王学新笑了起来:“首长,这些工厂的许多劳工就是叶蓬‘卖’给鬼子的,他当然知道位置!”
  原来,鬼子虽然抓了许多百姓进这种血汗工厂做苦工,但因为这工厂死亡率极高所以总是缺人。
  叶蓬这汉奸做的事,就是招摇撞骗用各种手段在民间征劳役,用几块铜板就将百姓骗进血汗工厂,转手就赚了一大笔。
  首长知道这些后,不由狠狠的一拳砸在桌面上,说:“这个叶蓬,不枪毙他难解我心头之恨!”
  王学新这时已经无所谓了,反正他已经得到想要的信息。
  至于叶蓬那……王学新完全可以跟他说:“你立的功可以抵九条命,但你犯下的罪却要死十次,现在死一回就成啦!”
  不过这不是重点,王学新接着说道:“首长,这些工厂有玻璃厂、罐头厂、还有砖厂、瓦厂、纺织厂……咱们要是能把这些机器抢到手,至少就能解决一部份灾民的工作问题吧?”


第803章 百团大战
  王学新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如果靠种地养不活这么多人,那就应该要发展工业。
  农业要看的是天时地利,能养活的人还极为有限。
  但工业就不一样了,尤其在华夏这片工业极为落后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点工业化,对顽军的手工业制品就是碾压……顽军其实并非没有工业,他们在抗战初期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
  但抗战打响后,顽军有一定工业化的沿海城市尽数落入鬼子之手,顽军只来得及将主要的军工及其相关的工业搬到重庆。
  之后,在鹰酱和毛熊的帮助下,重庆也恢复了一定的工业规模,比如纺织厂等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4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9/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