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54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尔朱焕转头看向了李善,“当为后人计。”
  崔十一娘与尔朱焕的意思很明显,一个李德武是无所谓的,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今李善与李德武之间的关系已经有很多人知晓了……这层关系或许始终不会大白于天下,但终究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是知情的。
  李善自己可以不在乎,但日后消息小范围传开后,子嗣有可能在这方面被指责导致婚事、仕途的不畅。
  在古代,天地君亲师的枷锁毕竟是摆在这儿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一切都模糊后,或许会成为一笔糊涂账……父不慈,但子亦不孝。
  历史上的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后,不也要演一出父慈子孝吗?
  李善笑了笑,“当年就曾言,一切听凭母亲做主。”
  屋内众人,只有张氏是懵懵懂懂的,完全没听懂的她看见朱氏霍然起身,用铿锵有力的口吻道:“换衣,某请入宫觐见!”
  看着面容坚毅的阿家离去,崔十一娘看向了李善,后者笑着拾起桌上的水杯,随意泼在了地上。
  正如朱买臣之马前泼水。
  以母亲刚烈的性情,李德武这是想瞎了心,母亲或许会容忍李德武养伤,但肯定是要将人送回岭南去的。
  张氏正要追问,崔信恰好回府……虽然崔府距此不远,但一来因为担心女儿,而女婿连接领军,二来玄武门之变后,多有族人、亲朋上门求情。
  清河崔氏依附东宫的族人不少,而此次平叛,谁都知道最大的功臣是李善,而且传说李善求情,才使得附逆的中书令杨恭仁只问罪本人,未有连累家人。
  所以,崔信索性与妻子还是住在延寿坊的魏嗣王府,门口都是亲卫把守,那些帖子都递不进来。
  “你啊!”崔信一进门就神色不畅,盯着李善就要发牢骚。
  “父亲。”崔十一娘抢在前面说:“此战并无风险,郎君不过充数而已。”
  我是替你发牢骚,你居然……养了这么多年的小白菜彻底长歪了,崔信更是心堵,伸手点了点李善,却不想再说什么了。
  马周、尔朱焕已经悄无声息的出去了,李善扶着崔十一娘往后走,后者倒是饶有兴致,问起玄武门之变的内情。
  “到底出了什么事?”张氏抓住崔信一连串的问:“长安令李德武与怀仁有甚干系?”
  “还有,裴弘大附逆,这与怀仁有关?”
  “对了,那尔朱焕是何人,这两日登堂入室……”
  崔信咳嗽两声,一时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半响后才低声道:“李德武乃怀仁生父。”
  “什么?”张氏眼睛都瞪大了,“他不是裴家婿吗?”
  “今日刺伤李德武的就是裴弘大独女裴淑英。”崔信叹了口气,慢慢的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申国公之后……抛妻弃子,难怪朱娘子如此!”张氏听得柳眉倒竖,都要为朱氏鼓掌叫好了。
  “李德武数度陷害,怀仁却是奋勇而上。”崔信轻声道:“后裴弘大知晓后,马邑招抚苑君璋,顾集镇一战,皆有裴弘大手笔。”
  “怀仁投入太子麾下,故裴弘大才选了废太子,更怂恿其谋逆,借此诛杀怀仁。”
  张氏听得目眩神迷,哪里想得到自己的女婿的来历如此的复杂,这些年历经了无数坎坷……从一个无依无靠初至长安的少年郎,面对一门双相的河东闻喜裴氏,终能以秦王入主东宫而落幕。
  崔信一边说着,心里也一边在复盘……从当年山东战事开始,女婿的命运似乎就与夺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一次次的向上攀登,逼得废太子谋逆,逼得裴世矩引入外敌。
  好久之后,张氏才回过神来,突然想起一事,“你何时知晓?!”
  崔信还在想着回府时候在门口碰到的朱氏,不知道李德武有什么样的下场,听了这话略一沉吟道:“仁寿宫……”
  “啪!”张氏双目圆瞪,“那时候都已然定亲,定亲之时李怀仁尚在代地!”
  “定亲时候婚书上怀仁父祖性命空缺,你还说不济事,你那时候就知晓了!”
  崔信这才发现有漏洞,咧咧嘴小声说:“当时就提及,怀仁的确乃名门之后,也配得上十一娘……”
  “瞒了这么久!”张氏显然来了火气。
  老夫少妻,崔信不得不姿态低了下来,好言相劝。
  后院内,李善将玄武门之变的细节一一说完,笑着说:“若非马宾王、舅父,还真不能稳操胜券呢。”
  “颇为行险。”崔十一娘小声说:“若是天策府被攻陷,但尉迟恭已斩杀废太子……”
  李善收起笑容,面无表情的说:“那为夫也只能逃往江南了。”
  这是必然的,李建成、李世民一死,就没有成年皇子了,李渊不可能让战功累累的李善还在朝中的……李善也在只有杀了李渊篡位,与迅速遁逃之间做选择了。
  “好了,不想这些了,此次平叛,能保李家一甲子。”李善笑着说:“约莫正月中旬,为夫一定能赶回来。”
  突利可汗如今在并州嚣张的很,但再如何嚣张,在知道李善领军之后,肯定会收兵的……一方面是去岁泾州一战的被俘,另一方面也是气候因素。
  所以,应该不起大战,李善估计自己肯定能在年前赶回长安。
  崔十一娘笑了笑,换了个话题,“今日长孙婶婶登门,又送了好些婴儿用具来,一同登门的还有温氏。”
  李善嘴角抽了抽,所谓的温氏肯定是太原温氏女,也就是李靖的妻子……这一世,虽然有张仲坚,但李善始终没听说过红拂女。
  “不打紧吧?”
  “不打紧。”
  崔十一娘很清楚郎君与李靖有仇,也是刻意的切割,以免得陛下、太子心生疑窦,所以对温氏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
  李善想了想忍不住噗嗤笑出来,“真的不打紧……这次可不是为夫做的手脚,谁让他李药师没这个命呢!”
  这次可真的不关我的事了。
  此时,豳州新平,李靖心里那叫一个烦躁,那叫一个憋屈。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分派(上)
  “不会是怀仁。”
  “理应不是李怀仁,他非是这等人。”
  “魏嗣王虽与二兄有隙,但不会背后使阴损手段。”
  三个人说的三句话让李靖脸色颇为难看,在陇西李氏丹阳房,自从长兄李药王前隋病逝之后,就是以他李药师为尊,但这一房除了他之外出仕的三个人居然都非常明确的表示了这样的态度。
  第一句话是李楷说的,他称呼李善为“怀仁”,后两句话是李客师、李乾佑说的,称呼是“李怀仁”与“魏嗣王”。
  李靖心里憋屈,但还不能说什么……李客师、李楷如今都爵封县公,但都是得益于李善,李乾佑更是因为李善才得以起复,其子李昭德还与李善交好。
  李楷情真意切的解释道:“怀仁与二伯有隙,但向来直面,绝不会使这等手段。”
  “更何况如许多将领以及骑兵均被调离,此绝不是怀仁所能为之,必然是陛下、太子之命。”
  “若是陛下、太子不欲二伯建功,何必前日撤怀仁泾州道行军总管之职呢?”
  连续送来的诏书将李靖麾下的主要将领和几乎所有的骑兵都调走了,这让李靖愤慨,没有骑兵,只靠步卒,即使还能封锁突厥,但已经不能阻止突厥的突围了。
  李靖第一时间就是怀疑李善在长安做了手脚……可能性太大了,也有足够的理由,最好用的理由就是突利可汗尚在,就不能擒杀都布可汗。
  去年泾州一战,李善就是为此而放归突利可汗。
  两位胞弟与侄儿连续不断的辩解终于让李靖冷静下来,这位千古名将很快做出了最符合逻辑的判断,“应是河东有变。”
  “不错。”李客师点头赞同,“不然不会只调骑兵。”
  李楷没吭声,他能感觉到李药师心中的无奈、沮丧、愤怒。
  在当年李善三破突厥之后,李靖镇守代地数载,结果突厥调转头去攻灵州,等李靖被调到了延州道,好不容易捞到一场战功,却被天降的黑锅砸得头晕眼花。
  就这还没结束呢,河东有变,而李靖如今却出任泾州道行军副总管……呃,率兵赶赴河东的,除了魏嗣王李怀仁,还能有谁?
  被调走的绝大部分都是李善的旧部……呃,就是留下来的,也大半都是李善旧部。
  李楷也很是无奈,如果没有前几日闹的那一出……应该是李善主持这场战事,而李靖很可能被任命为河东统帅。
  但这一切如今都不可能了,李楷很清楚,至少在短时间内,二伯无力压制太子麾下那些大将,更别说苏定方、刘黑儿、侯洪涛、曲鸿这些怀仁亲信。
  此时已近黄昏,李靖倒是希望都布可汗投降,甚至已经遣派人手射箭书过去。
  但都布可汗也不傻啊,亲眼看见大批的唐骑滚滚向东撤离,他也猜到了可能是河东生变,但也有可能是唐皇希望放归自己,不使突利可汗能一统突厥,这时候怎么可能选择投降。
  此时已近黄昏,尚余六千兵力的突厥骑兵开始了突围,被驱使的战马撞翻了一座座战车,已经没有多少羽箭的突厥人放弃了他们擅长的穿插,采取了凶狠的冲阵,希望能杀出一条回家的道路。
  李靖面无表情的指挥,他还没有放弃,虽然心里知道……不管是为什么,陛下、太子调走骑兵和诸多将领,是有让自己放归都布可汗的用意的。
  惨烈的搏杀在新平县西南侧的渡口展开,步卒依托以数百战车组成的大阵死死的扛住突厥骑兵的冲击,李靖指挥兵力由北而下,试图将突厥驱逐入江……如果南下的兵力是骑兵,成功几率很大,但步卒的进攻威力就差多了,而且还有可能被突厥反向冲散。
  残阳如血,却有雪花飘落,李靖面无表情的听着又一批使者的话,然后扭过脸面无表情的看了眼李客师、李楷。
  李客师、李楷父子也很是无语,没想到自己也被抽调回京了,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因为李善。
  等他们赶回长安的时候,早已入夜,幸好城门还没有关,皇城也灯火通明,朱雀门大开。
  “此战你南下生擒罗艺,武功一战,你辅佐酂国公掌右军,理应晋升。”李客师小声说:“怀仁必为你请功……”
  李楷点点头,但神色有些为难,“孩儿资历不深,只怕……”
  “放心,回头为父与怀仁说清楚。”李客师笑了笑,他知道儿子在想什么。
  按道理来说,李客师、李楷爵位都是县公,但这一战李客师没什么功劳,而李楷却是立功的,但身为人子,李楷的爵位高过李客师,容易招世人所讥。
  而李楷又太年轻,如今也不过二十六岁,百泉是个上县,很难在职务上晋升。
  不过李客师考虑的是,自己的爵位肯定是要传给长子李嘉,李楷是三子,爵位高一些也无妨。
  在禁军的指引下,父子俩径直进了北衙禁军官衙,里面坐的黑压压的一片,李客师扫了眼过去,基本上都是两个派系的,要么是太子麾下,要么是魏嗣王麾下。
  早年李善与天策府众将的关系非常一般,但如今形势大有不同,仁寿宫、仁智宫两次救驾,这些将领也算是承李善的情,而且秦琼等不少将领的伤势都是李善亲自料理的。
  而此次先有平叛,后有御敌,秦琼、尉迟恭先后在李善麾下,关系日渐亲密。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是,大家都不傻,现在都看得出来,魏嗣王李怀仁早就投入太子麾下了,这两年是将废太子当猴耍呢。
  李客师、李楷一进门,这边尉迟恭高声招呼,那边侯洪涛、段志玄也在招呼。
  所有人都知道,李客师、李楷父子与李怀仁之间的亲密关系……即使有个李药师,也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情。
  李客师被尉迟恭、程咬金拽了去,李楷却笑着坐在了王仁表的身边。
  “孝卿兄。”李楷感慨道:“当年可曾能想到今日?”
  “虽不能料,但亦不意外。”王仁表哈哈笑道:“怀仁之才,你我早知。”
  王仁表在玄武门之变中也有立功,已经被拔为左武卫右郎将,算起来是连升四级。
  李楷低声问了会儿,确认之前李靖的判断没错,的确是河东生变,今夜点将,明日就要启程。
  “怀仁呢?”
  “还在宫内。”王仁表神色有些诡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4/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