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53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可以韩仲良、温彦宏参赞军机。”李渊建议道。
  “再使于志宁助温彦博打理粮草诸事。”李世民补充道。
  韩仲良即韩良,是李渊晋阳起兵的老人,时任太原司功参军,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天策府的重要人物,在兼任天策府长史之外,曾出任大理寺卿,后因夺嫡南下陕东道大行台出任左丞、户部尚书,半年前被调回长安,再次出任大理寺卿。
  温彦宏即温大雅,是温彦博的兄长,后世大名鼎鼎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就是出自他手,也是李世民的嫡系,早年就出任吏部尚书,后因夺嫡南下陕东道大行台。
  于志宁与韩良、温彦宏也差不多,都是李世民嫡系,后与屈突通共掌陕东道大行台,是李世民最坚实的后盾。
  不过李世民之前南征北战,一直是于志宁打理后勤的,比如武德四年李世民征讨刘黑闼,就是于志宁以陕东道大行台度支郎中的身份一手操办粮草的。
  如今李世民虽然还没行册封之礼,但都已经住进东宫了……自然是要让这些人捞些功劳。
  被传召入两仪殿的中书舍人崔信一边皱着眉头一边草拟诏书,眼角余光还扫着李善……说话不算话啊,昨晚还说不会再领军了,今天就主动请缨!
  “清河县公放心。”李世民笑着说:“怀仁如今亦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会再行险。”
  李渊咳嗽两声,想说些什么但想想还是什么都没说……就在昨天,他还听李善说了,崔信爱女若珍宝,若是临盆,我不在的话……
  诏书一份份的盖印……呃,用不着那么多信使,只需要两批,一批去河东,一批去豳州新平。
  走出承天门,李善心里挺幸灾乐祸的,李药师啊李药师,这次可不是我使的坏了!
  活该啊!
  “阿郎。”
  李善侧头看见贺娄兴舒,想了想低声问:“可有消息?”
  贺娄兴舒阴着脸摇摇头,“阿郎,请许随军。”
  “你……”李善犹豫了下,“如今已是中郎将……罢了,那就随军吧。”
  “多谢阿郎。”贺娄兴舒低声道:“尚有李三郎等数人,亦愿随军。”
  李善知道贺娄兴舒说的是那些代地世家子弟,都是自己亲卫出身,其中李三郎在玄武门之变时候斩杀王君廓遣派来的将领,也有功勋。
  “可。”李善拍了拍贺娄兴舒的肩膀,“无需太过焦急,突利可汗知孤手段,知孤心性,不敢妄为。”
  今日随李世民回长安的刘黑儿微微点头,魏嗣王李怀仁在草原上的名声可止小儿夜啼,主要是那一座座京观而来……而李善垒砌的第一座京观,就是雁门大捷。
  那一战中,欲谷设驱使云州、朔州民众攻城,无论男女老幼,一旦退却即刻斩杀,雁门关外血流成河。
  李善忍耐数日后,巧施妙计,率军出战,大败突厥,一路追至马邑,生擒欲谷设,垒砌京观,令人丧胆。
  所以,突利可汗可以数度大败唐军,可以劫掠财物、粮草,但不会肆意杀戮……没有必要用这种手段来激怒李善。
  这时候,苏定方也过来了,如今柴绍出任泾州道行军总管,李世民今日回京后,李渊即刻命苏定方执掌北衙禁军。
  李善让苏定方从北衙禁军中抽调人手,他们两人先后多次节制北衙禁军,虽然这次东宫谋逆,北衙禁军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但还是有不少旧部的。
  当然了,那些没有附逆的将领是最应该随军的,其中王仁表直接找到李善了。
  “行行行!”李善也是无奈了,自己最后一战了,结果李世民塞了好些来镀金的,自己这边也免不了。
  不仅是王仁表,温彦博的温振也找上门了。
  王仁表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虽然他嫡母同安长公主对他苛刻,但过世的父亲对他可是不错的……如今祁县被攻陷,也不知道家族如何了。
  温振也有同样的感受,太原温氏也是在祁县。
  李善不想再掰扯这些了,将事情全都丢给了苏定方……反正他领军,具体事务都是由苏定方主持的。
  走出北衙禁军官衙,看了眼已经清洗干净,看不到一丝血迹的地面,李善心里有些感慨。
  “今日流放。”一旁的王仁表提醒了句。
  不远处的门下省陆陆续续走出了七八人,官员定罪下狱,一般是刑部大牢或者大理寺的监狱,不过如果官员身份特殊,比如世家子弟,比如皇室子弟,比如外国使者,也有可能被囚于门下省。
  李善漠然的看着这一幕,王珪、韦挺、徐师谟、赵弘智都算是熟悉的。
  看了几眼后,李善冷漠的转过头,移开了视线,王仁表看着走在最后面的李德武投来的哀求眼神,嘴巴张了张,但还是没说什么。
  不过求仁得仁罢了。
  抛妻弃子,历史上类似的人也有,但你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那就要有失败后如此下场的觉悟。
  王仁表很清楚,自己这位好友重情分,对身边人都极好,但对敌人向来冷酷无情……李德武,应该算是敌人吧?
  这时候,李善幽幽的声音传来,“裴弘大呢?”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流放
  裴府。
  如今的裴府实际上已经不是裴家的了,前隋杨广迁都洛阳后,重建没多少年的长安城就荒废起来,再加上之后的战乱,靠北的府邸大都被没收,只赐予重臣、宗室子弟。
  武德四年裴世矩入关后,李渊赐下这座宅子,如果没有谋逆事,自然能传给子孙,但如今肯定是要被收回的。
  奴仆基本上都四散了,只有三两老仆尚在,侧屋的榻上,老迈的裴世矩正斜斜靠在上面,女尼打扮的裴淑英跪在地上,泪水滚滚而下。
  裴世矩附逆,而且是主谋之一,按道理来说应该下狱或囚于门下省,择时问斩……李渊、李世民恨之入骨,要不是突厥、薛延陀南下的时间点没有掐的太准,搞不好长安都要被攻陷了。
  不过裴世矩都这样了,医者探脉之后很确凿,撑不过半个月,李渊也挺无奈的,干脆将裴世矩赶回去……这其中也有李善的建议,毕竟他和裴世矩有了交易。
  “痴儿痴儿,此时落泪又有何用?”裴世矩似乎恢复了一些精神,脸颊上有着不自然的红晕。
  裴淑英却更是泪水难止,知道父亲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不过回光返照而已。
  要说被卷入这件事中的各人,最为懊悔的无过于裴淑英……她觉得,一切的起源都是自己坚持不肯改嫁。
  “流放岭南……由他们去吧,六弟应该也是今日启程。”裴世矩脸上没什么表情,既没有懊悔也没有沮丧,“那个孩子不要交于李德武,让六弟带在身边。”
  所谓的六弟指的是裴寂,这位虽然也附逆,但一来是被逼无奈,他心里也有数,李世民不会放过他的,因为刘文静之死,二来裴寂与李渊之间的私人关系很深。
  所以裴寂最后的下场是本人流放岭南,并没有问罪家人。
  “李怀仁其人,非赶尽杀绝之辈,你在河东选一地出家,此生也就如此了。”
  对于李善不会赶尽杀绝,裴世矩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原因很简单,裴宣机三子二女均流放岭南,长孙也不过就十七岁,庸庸碌碌。
  李善没有必要忌惮,没有必要斩草除根,裴家后人若无惊才绝艳之辈,很难再返北地,更不要说报仇了。
  但如李怀仁这等惊才绝艳之人,数百年间也找不出几人。
  裴世矩轻轻叹了口气,问道:“京兆战事如何?”
  裴淑英沉默的不肯说话,但裴世矩已经知道了答案,“如此英杰,如此英杰,陛下所言不错,实乃世间第一流。”
  “为父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裴世矩轻声道:“历经齐、周、隋、唐四朝,晚年与弱冠青年生死搏杀,倒也有趣。”
  “胜负只在一瞬间罢了,命不在我。”
  对于裴世矩引外敌入京兆,甚至有可能造成社稷半毁,大唐覆灭,这对后世人来说,这是大罪。
  在李渊、李世民这些大唐皇室成员来说,更是大罪,但在世家门阀之内,这种观点不能说不成立,但却算不上太大的罪过。
  就如李善曾经点评的那样,裴世矩这种世家门阀子弟,始终将家族传承、门楣视为第一位,至于国家……都未必能排在第二位,第三位。
  门阀制度,起源于两汉,成型于魏晋,但真正形成垄断却是在南北朝……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就是北魏孝文帝的定品排名。
  所谓的五姓七望正是出自于此。
  胡人为帝,门阀世家说不定得到的好处更多呢。
  就在李善走出朱雀门的时候,裴世矩在裴府的一个偏僻小屋内病逝,这位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凭借才能、心机有过无数传奇的人杰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间。
  除了最后时刻引胡人窥探长安之外,李善对这位老人并没有太多的厌恶和恨意,听了这个消息后也不过只愣神一二,不再理睬。
  倒是甘露殿内,虽然深恨之,但李渊得报后很是感慨,在他苟着的那些年,虽然品级并不比裴世矩低,但在权柄上要远远逊之,当时的他是仰着头看着裴世矩的。
  “裴弘大实是不智。”李渊轻叹道:“若是当年肯接纳,何至于此?”
  “如此英杰,又非裴姓,不会有鸠占鹊巢事,得此臂助,闻喜裴氏当百年无忧。”
  李世民咳嗽了两声,“父亲,其实……其实怀仁与裴弘大倒是有些惺惺相惜,毕竟之间并无仇怨。”
  “只是裴弘大知晓内情之时,李德武已然出手数次……此人之狠毒犹胜恶虎,当时怀仁虽已然爵封县公,颇有才名,但毕竟……”
  李渊点点头,那时候的李善没什么分量,县公……长安城内国公遍地,郡公处处,县公也只不过略为上得了台面罢了,自然不在裴世矩的眼中。
  但谁能料到如今呢?
  李渊颇多感慨,而李世民更甚之。
  现在想起来宛如隔世,李世民清晰的记得知晓内情后,自己在禁苑内遥望正在修建的弘义宫,觉得自己与李善同病相怜。
  如今,自己终与父亲重归于好,而李善却再也没有这种可能了。
  这时候,有宫人来禀,李渊刚开始还不在意,听完之后不禁嘴角动了动,侧头看了眼,李世民也有点无语。
  长安通化门外数里处,即将启程南下去岭南的犯人们正在与亲朋好友辞别……毕竟大都是世家门阀子弟,几乎哪一家的都有。
  太原王氏、京兆韦氏、赵郡李氏、弘农杨氏、天水赵氏……其中不少都与皇室连亲带故,去求情谁都不敢,但来辞别却是敢的。
  结果女尼打扮的裴淑英近前送别裴寂等几位裴氏子弟,突然掏出匕首捅向了李德武。
  哎,其实看到裴淑英的那一刻,李德武是欣喜若狂的!
  自从裴宣机死后,裴淑英说出那句“子不可弑父,但妻可杀夫”之后,李德武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逃出生天。
  连夜逃走,遁入平阳公主府内,那只是第一步,而现在是第二步。
  李德武只略为偏转身子,像是腿软一般矮了下来,肩膀被匕首捅了个正着。
  李德武心里很明白,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谋逆,自己身上只有个太子千牛备身而已……类似的人多了,但只有自己被流放,或许是因为岳父裴世矩的缘故,但好大儿的因素才是关键。
  现在被刺伤了……这时候逼着自己启程,那就是逼着自己去死啊!
  李善还能不出面求情吗?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这次不关我的事了
  当消息传来的时候,李善忍不住笑了。
  “若论无所不用其极,此人颇类裴弘大。”李善如此对马周说:“当年如此,此时亦如此。”
  马周没吭声,因为屋内还有朱氏、尔朱焕、崔十一娘与张氏。
  崔十一娘看了眼朱氏,“阿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3/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