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450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第七百五十六章 收心
  二月中旬,李渊下诏,灵州总管襄邑王李神符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以平原郡公段德操为副,统辖灵州、会州、原州三州,驻军边疆以备突厥。
  这样规模的备兵是需要大量中低层将校的,兵部从河北、河东、江淮各地抽调将校,东宫顺理成章的将部分人手塞了进去。
  不过一直到三月中旬,东宫太子左卫率裴龙虔才以左领军将军的身份出京,在三月下旬抵达陇州。
  “五兄……”裴龙虔有些惊讶,裴宣机忙的脚后跟都要踢到后脑勺了,周围的小吏被使的团团转。
  “对对对,就这些布匹送过去,最后一次了……算了,待会儿某和殿下说。”裴宣机抬头看了眼,“九郎来了,听父亲提起过,是去原州?”
  “嗯,驻军平凉县。”裴龙虔点头道:“临行前,伯父嘱咐,路过陇州探望一二。”
  “父亲身体可还好?”裴宣机整理衣着,正色问道:“听说去年末患病?”
  裴龙虔也正色道:“去年末伯父患伤寒卧床,不过早已好转。”
  “那就好。”裴宣机轻松下来,笑道:“这一次九郎驻军原州,想必能再建功勋。”
  裴龙虔也是闻喜裴氏西眷房子弟,不过他这一支早在其祖父时期就已经家道中落,他年轻的时候甚至都难以日日饱腹,不过因为好勇斗狠有些名气。
  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李渊在太原招揽勇士,裴龙虔就是那时候来投的,晋阳起兵后,攻打关中,频频立功,虽然没能捞到一个爵位,但也得授上柱国,并且因为与裴寂同出一房的原因得以为太子心腹。
  太子左卫率,在东宫内的地位相当的高……再加上裴寂、裴世钜的原因,裴龙虔在李建成的麾下属于中坚力量。
  听到裴宣机的预祝,裴龙虔苦笑微微摇头,身子前倾,低声道:“伯父私下嘱咐,若战事不利,一定要护住五兄。”
  裴宣机大为惊讶,“不至于吧?”
  “难说的很,突厥去年在朔州吃了几场败战,受创颇重,颉利可汗狼狈北窜。”裴龙虔解释道:“如今代国公稳守雁门关,突厥难以攻入河东,必然大肆用兵于陇西、关内。”
  “武德五年,数千偏师就能攻破大震关,若是十余万骑兵来袭……”
  裴龙虔叹道:“说到底,还是邯郸王在朔州杀的太狠,杀的突厥丧胆。”
  “李怀仁啊。”裴宣机咂咂嘴,只看这几日的手段,就知道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自从那日与总管常达撕破脸后,李善跋扈的让裴宣机都无语了,刚开始还只是粮食、羊猪,后来又索要耕具、炊具,以及各式各样的东西,一要就是几百几千件,就刚才还送了一批布匹过去……
  常达如今权威大丧,长史杨则、别驾张世隆、司马蔺兴粲三位佐官颇有骚动,一时间明争暗斗不亦乐乎,而李善正好从中得利……反正他不在乎陇州总管府乱成什么样。
  最后的结果是,不管李善索要何物,要么是常达,要么是其他三位佐官,反正总有一方会应下……当然了,最后做事的都是裴宣机这个倒霉鬼。
  听到李怀仁这个名字,裴龙虔低声道:“其实之前太子有意举荐邯郸王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可惜陛下未能许之。”
  “为何?”
  “据说是因为邯郸王与突厥仇怨颇深,想想看他在代州……”裴龙虔摇摇头,“若是他出任,只怕突厥要举国来犯了。”
  裴宣机啧啧两声,的确不是省油的灯啊,到哪儿都能闹出事来……来了才一个月,就将平静了很久的陇州搅成一锅粥。
  “平原郡公段德操颇有韬略,但襄邑王……”裴龙虔叹道:“原本太子殿下是准备以管国公为主将。”
  裴宣机迟疑问道:“襄邑王毕竟曾镇守河东,出任并州总管,应该……”
  “也不过就一年多而已,还被突厥几乎打穿了整个河东。”裴龙虔嗤笑道:“如今宗室子弟中,除却秦王,最为善战的首推赵郡王,其次是任城王,呃,邯郸王也算一个。”
  毕竟是官宦子弟,裴宣机听得懂,李神符是宗室子弟,出任副职,那主将必定是宗室子弟,太子殿下也实在是挑不出什么人选。
  “一旦战事不利,小弟会遣派亲卫来报。”裴龙虔嘱咐道:“可沿汧水而下,在陇州、岐州边界观望。”
  裴宣机只能点头应是,见门外有小吏逗留,笑着起身道:“正要去拜访邯郸王,九郎一并去一趟?”
  裴龙虔虽然官职高于裴宣机,但在家族内部的地位是远不如的,谁让人家有个好父亲呢,不过他也希望能与那位传奇郡王攀上点关系。
  半个时辰后,山谷的小坡上,李善嘴角抽抽的看着这对兄弟……裴宣机也就罢了,你裴龙虔也对我这么热情干什么?
  难道是指望先打下交情,寄希望他日我再给闻喜裴氏西眷房留一丝元气?
  “几次去东宫,倒是未曾与龙虔兄叙话。”李善勉强笑道:“此次赴任,必能建功封爵。”
  “多谢殿下。”裴龙虔不想再说那些让自己烦心不已的战事,环顾四周道:“倒是好景致,这座村落颇为别致。”
  裴宣机抓了抓发痒的脸颊,他已经有半个月没来了,没想到简直是换了人间……废弃的村落恍然一新,全都是用红砖砌成的新宅,整齐有序的排列,笔直的道路四通八达,在俯视的视角中,就像是绘就在图纸上一般。
  黄昏时分,收工的青壮回到村落,忙碌的妇女让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穿着新衣衫的孩童在路上嬉闹,完全没了一个月前流民的模样。
  李善倒是没觉得什么异样,转而提起了灵州战局,“去岁末,草原大寒,今岁必然来犯,龙虔兄此去需谨慎小心,若要出战,不可贸然深入。”
  裴龙虔瞳孔微缩,“殿下觉得边境不稳?”
  “难以断言。”李善压低声音,小声说:“前几日听闻襄邑王与平原郡公不合,龙虔兄当知晓,襄邑王从并州总管转任灵州总管,然河东数次大战,频破突厥,只怕襄邑王有争功之心。”
  裴龙虔脸颊动了动,临行前魏征也是如此交代的,说到底还是李善在河东打的太好,将李神符衬托的黯然无光。
  几人在山坡上叙话,一旁的王君昊突然开口提醒道:“郎君。”
  三人转头看去,诧异的发现大量的村民正在向这边涌来,为首的是何方与几位老者,身后有裤脚还没放下的青壮,有应该正在生火做饭的妇人,还有蹦蹦跳跳的孩童。
  何方与几位老者攀上山坡,拜倒在地,行叩拜大礼,为首的老者用嘶哑的声音道:“殿下仁义,任凭驱使。”
  李善淡然而笑,与陇州总管撕破脸,为这些村民索要粮食、布匹,甚至打造了一座新村落,终于笼络住了这两千民众的心。
  说起来还真要谢谢裴宣机、常达了,李善刚刚抵达陇州还找不到突破口,而他们将这些人硬生生的塞来。
  两千民众,近千青壮,加上自己的名义,放在陇州,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了。
  山坡下的千余男女青壮孩童如风中弱草,纷纷拜倒在地。裴宣机心中震撼莫名。


第七百五十七章 理由(上)
  一个多月,山谷已然是蔚然大变,新建立的村落整齐有序,一部分是依托废弃的村落建立的,一部分是新建立的,李善的宅子位于正中央略为靠后的位置,前后两进落,面积不算小。
  李善懒散的坐在粗略打制的竹榻,随手摸到几根毛刺,不由的骂了几句,这是齐老三的手艺。
  “郎君。”外面传来朱八的声音。
  “让他们进来。”
  在日月潭的时候,因为苏定方入仕,王君昊总领护卫,所以李宅的护卫向来是曲四郎、张仲坚两人,不过如今在陇州,这两位的能力都比寻常亲卫要强得多,所以都被安排了管事,只留下朱八、赵大两人带队。
  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人是最早跟着李善的老人,另一方面他们在顾集镇一战受伤,朱八少了条左臂,赵大行走不便。
  进门的是那位老者与何方,一进来两人就败倒在地。
  “拜见殿下。”
  “起来吧。”李善笑道:“如今不怀疑孤诓骗你们了?”
  何方看模样有点羞愧难当,“殿下仁义,小人不该心疑。”
  “炎黄时期,无耕具,更无耕牛可用,但数千年之后,再以人力耕田,此乃苛。”李善笑骂道:“当日孤言自有办法,你们还不信。”
  老者苦笑道:“自古以来都是耕牛,谁想得到殿下能用马匹耕田……”
  李善花了不少精力来笼络这两千流民,不可谓不用心,但直到今日以新制的犁具、轭具驱使马匹耕田,对方这才真正归心……都担心李善真的要用人力耕田呢。
  “噢噢,何方性子直爽,看来是你疑心了?”李善哈哈大笑,转而叹道:“可惜难以推广。”
  老者点头赞同,马匹代替耕牛,虽然可行,但真的没办法推广。
  去年阿史那·社尔押送几万汉家青壮男女而来的时候,还带来了几百头牛,结果呢……先是被屯田的张公瑾要了一批,消息泄露后,并州总管李道宗亲自北上,硬生生的将剩下的全都抢走了,毕竟并州长史窦静当时正要行军屯。
  中国古代,无论南北西东,耕田用的都是耕牛,耕牛在农业社会的地位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这几乎与田地一样成为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
  但李善不这么看,他知道就在这时候,西方是用马匹来耕田的,关键还是犁具,正好当时代州多的是不能上阵的劣马,李善让齐老三招揽了些工匠、老农钻研。
  直到去年末,回到日月潭的齐老三在试验了几百次后终于成功了,关键之一的确是犁具,但最重要的还是轭具,因为两者的牵引力来源不同。
  耕牛的牵引力来自于肩膀处,而马匹的牵引力来自于前胸与前腿,所以轭具需要改制。
  不过试验成功之后,李善也不怎么兴奋,甚至压根就没想过要推广出去,中国始终用耕牛而不是用马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本。
  耕牛的价格完全没办法和马匹相提并论,就算是劣马也比耕牛高的多……即使不被挑选为战马,也能在运输上起到其他大型牲畜起不到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说,关中缺耕牛,但也缺马……因为耕牛不够,就让马匹去耕田,一般人还真想不到这种方式。
  而且如果用马匹耕田,也只能局限在北方,中原部分区域已经江南的水田,马匹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南方有水牛,难道还能有水马?
  也就是因为李善这几年依靠霞市、商路弄来了大批大批的马匹,也就他有这个资格用马匹来耕田……就连向来沉默寡言的张仲坚都私下说了,太过暴殄天物了。
  打个比方,你想给某个人后脑勺来个狠的,但找不到砖头,于是就从兜里取出了刚刚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还崭新的手机,还不是诺基亚,而是苹果……
  砸完之后还不算万事,放在你面前的还有数以千计万计的后脑勺,你兜里能买几个苹果啊。
  关于犁具的改制,李善也有点失望,在代州时候准备行军屯的时候他弄出了曲辕犁,结果才发现……早就有了,虽然效率不怎么样,还是长曲辕犁,但还真是曲辕犁。
  在历史长河中,各行各业,总有些人是会创新的,但受限于信息传播以及保密的原因,导致没有办法推广开。
  李善在几次失望之余,不得不在琢磨自己最拿手的……也是这个时代绝对没有传播开的,含有高技术含量的,沤肥。
  这个时代农家也施肥,长安城每日入夜后,各坊不许走动,但一批人能随意走动,而且还能出城……专门收粪便的夜香郎。
  不过施肥都是直接施肥,如果能沤肥,能使肥力更强……呃,李善前世虽然是农家子,也时常下田,但因为平日要上学,所以做的最多的就是捡粪沤肥。
  但是沤肥……李善不嫌弃臭,也不嫌弃别人用异样的眼光,但这个名声实在有点难听。
  李善心想以后自己在后世的绰号,除了“提灯男神”之外,不会还有个“沤肥郡王”吧?
  那就太操蛋了。
  与老者讨论了马匹耕田难以推广之后,李善话题一转,“予尔等布匹御寒,予尔等粮米饱腹,予尔等房屋居住……看来那日孤所言,你也是不信的。”
  “以为孤招揽你们,另有用意?”
  “将你们用以死士?”
  “或者带着你们造反?”
  李善伸了个懒腰,盘着腿坐在竹榻上,笑着说:“孤在长安,得圣人信重,与平阳公主交好,未依附东宫,亦非秦王一脉。”
  老者有些愕然,倒不是因为李善透露的这些信息,而是李善说话的方式……有点肆无忌惮啊。
  “之前听乐寿县男提及。”老者小心翼翼的说:“殿下为吾等与总管……”
  “与陇州总管常达闹了一场,也不是什么大事。”李善很是无所谓的说:“其实孤也清楚,马匹耕田只是个借口……说说吧,到底因为什么?”
  老者还沉得住气,何方却有些眼神闪烁。


第七百五十八章 理由(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4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0/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