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24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你对我如此无礼,你以为本大将军不敢处罚你吗?”
  此时多尔衮心中怒发如狂,往日各旗都是以他为首,因为两白旗旗丁在巨鹿之战中受损很多,这几日多尔衮兄弟在各旗中地位快速下降。
  别的不说,就说往日议事,各旗主都是集于他的帐中,这两日却是换到岳托的正红旗大帐内。还有那些蒙古旗主,以往对他恭恭敬敬,可是眨眼间,那些人就全都换了一副嘴脸,这怎么不让心高气傲的多尔衮气愤?
  看多尔衮铁青着脸,古鲁思辖布也是吓了一跳,多尔衮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虽然眼下两白旗实力受损,却也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外藩蒙古旗主可以惹的,不由心下暗暗后悔。
  见两人黑了脸,一众旗主纷纷出来打圆场,岳托劝说道:“我们满蒙一家,区区言语之失,不要损了我们两家的和气。”
  他对古鲁思辖布喝道:“多棱贝子,你今日之语着实太过份了,还不快向奉命大将军赔罪?”
  古鲁思辖布见状赶紧顺坡下驴,赶紧向多尔衮谢罪,多尔衮哼了一声,盘算着回到清国之后,将来如何收拾这个蒙古蛮子。他要让众旗主看看,他多尔衮有能力与皇太极抗衡的,不是谁都可以对自己登鼻子上脸的。
  岳托对多尔衮道:“奉命大将军,这样吧,我们派出一部分兵马尾随,如果有机可乘,我们就上前攻击。如果明军军势严整,我们就不要轻举妄动。”
  多尔衮淡淡说道:“罢了,如各旗主所言,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以防卢象升、刘衍等人狗急跳墙,反噬回来。”
  多尔衮自然明白岳托的心思,他因两白旗实力受损而上位,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兄弟再立功劳。如果追击得胜,自己威望又竖立起来,那是岳托,济尔哈朗等人不愿意看到的。
  往日全军攻打卢象升、刘衍等人都极为艰难,派出一部分兵马有什么用?装装样子罢了。反正卢象升、刘衍等人率领残部撤退,己经对自己大军形不成威胁。自己就忍一忍,先解决别的问题。
  于是多尔衮说道:“卢象升、刘衍部己经不足为虑,他们如今已经败退,我军各部勇士士气大振,如此便要趁此锐气,立即解决高起潜的关宁军再说。”
  听了多尔衮的话,大帐内的众人却依然低头不语。
  虽然高起潜所部的战力肯定不如卢象升、刘衍所部,可是那也是数万生力军啊,如今满蒙各旗都折损严重,一旦进攻高起潜部久战不决,各旗的勇士又要折损一部分,得不偿失嘛!
  于是岳托看了看众人的表情,便开口说道:“奉命大将军,我军深入明国腹地,历经连番恶战,各旗勇士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依我之见,我军应当准备撤军为好,先将军中掳掠来的人口和钱粮物资运回去,这才是正理。”
  其余各旗旗主纷纷附和,此时众人已经不想再与明军作战了,打赢了没什么意思,反正现在军中的缴获已经不少了,可要是打输了,自己旗中的勇士就又要折损,任凭谁也不想再打了。
  多尔衮看着众人的“表演”,气得几乎要吐血,高起潜部的数万兵马近在咫尺,只要大军一拥而上,便可将其击溃,这样的战功众人都不要,只一心想要撤回去,众人竟然如此短视!
  一旁的多铎也是怒火中烧,看着众人的样子,便要暴起与众人对抗,却被脸色铁青的多尔衮拦住。
  “既然你们都不想打了,那就算了!”
  多尔衮看着众人冷声说道:“明日大军便拔营北归,只是回去之后,诸位可一定要向皇上解释,为何放着高起潜部不打!”
  岳托笑着说道:“奉命大将军放心,如果皇上因此而怪罪于你,我会站出来解释的!”
  此日下午,鸡泽。
  行辕内,高起潜正拿着一本书似乎看得津津有味,在他的下首两旁,关宁众将都在轻松地闲聊着。他们在聊天气,聊风景,聊女人。就是没人聊到几十里外的巨鹿战事,似乎那边的清兵与宣大、山东军都被人遗忘了一样。
  其实前屯卫总兵王廷臣与玉田总兵曹变蛟曾提议出兵,不过被山海关总兵马科一番话堵了回去:“……两位军门,如果奴贼真的在巨鹿被咱们给灭了,那我们关宁大军还有在辽东存在的必要么?恐怕到了那时,朝廷每年拨下的银钱粮米,也就不会再有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恐怕接下来的,便是朝廷拿我们开刀了吧?”
  马科的话当然不会这么直接,不过内中的意思便是如此。听了马科的话,王廷臣与曹变蛟也犹豫了,他们再有忠义之心,也要考虑整个辽东将门集团的利益。
  是啊,眼下是有机会将入关的清兵全灭,但灭了之后他们怎么办?以后他们辽东军阀集团还有在大明存的必要么?他们以后如何向中央政府要钱要粮?那海量的银两与粮米,还有可能到自己手中么?况且别的总兵不出兵,靠自己二人的军队,巨鹿那边几万的清兵,他们吃得下么,所以二人犹豫了。
  如此,高起潜执意不动,关宁军上下也乐得不动,由此形成了一个奇怪的静坐战争。几十里外,卢象升与刘衍的宣大、山东将士与数万清兵浴血奋战,几万的关宁大军却在一旁看好戏。
  明末这些沦丧的文人与武人集团,便如王八对绿豆,大哥不笑二哥。他们对上百姓如狼似虎,对上清军则贪生怕死,陷友军危亡而不顾。眼睁睁地将大明拖向沦亡的边缘,只为保住自己小小的私利。
  就在这时,一个哨探夜不收仓皇的冲了进来,嚎叫道:“监军、监军,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高起潜很不满意,尖声说道:“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那夜不收说道:“卢督臣己经往西面突围了,数万清军也正在向北行进,巨鹿那边的战事结束了!”
  如一声巨雷般,堂内众人“轰”的一声议论起来。
  高起潜眨巴眨巴眼睛,不敢相信,又问了一句:“巨鹿那边打完了?”
  “打完了!小的探查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卢督臣麾下的一队夜不收,据他们说,巨鹿一战斩首奴贼数千级,现在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所以各自撤退了。”
  此时,高起潜猛地站了起来,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个前来报信的夜不收,堂内的众人也是鸦雀无声。
  高起潜再也按纳不住内心的恐惧,重重跌坐位上。
  玉田总兵曹变蛟急忙说道:“监军,奴贼在巨鹿被卢督臣率部重创,如果奴贼不是已经无力再战的话,肯定不会主动撤走的,我军应该迎头痛击,再立新功!”
  高起潜猛地站起身来,他似乎用尽全身力气,尖叫出声:“快!全军赶往巨鹿一带,威胁清军大部!”
  “威胁?”
  众人顿时傻了眼,高起潜到现在这个时候,都不敢进击,还要继续在清军旁边跟着走?
  当日,高起潜部数万关宁军精锐挥师南下,远远的跟着清军一路北行。
  多尔衮见状怒不可遏,虽然明知道高起潜部不敢攻上来,可是一直被他这么吊着的话,军中各旗勇士肯定会心中惶恐,难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于是多尔衮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只好下令放弃一部分缴获和掳掠来的人口,全军轻装上阵,快速向北撤出长城。
  几天后,高起潜闻讯急忙率部赶来,缴获了这部分物资和人口,随后便高高兴兴的停止了尾随,转身便向崇祯帝报捷。


第一百九十章 捷报
  半月之后,京师。
  京师南面的宣武门外,一队明军夜不收飞马冲入城内,这队人马便是宣大、山东军派到京师的报捷人员。
  此时这些夜不收将士激动的挥舞着手中的红色三角旗帜,声嘶力竭的对着沿途的百姓大叫道:“大捷、大捷!宣大、山东军巨鹿大捷,斩首奴贼五千余级!”
  “大捷!大捷!宣大、山东军大捷!“
  宣大、山东军的报捷夜不收一路奔来,顿时引发全城轰动,无数百姓欣喜若狂的跟着这队夜不收在后面奔跑,人潮涌动之下,几乎所有听闻此事的百姓都是热泪盈眶。
  当捷报送到兵部的时候,一众兵部官员无不是目瞪口呆,突然,一个侍郎猛地回醒过来,然后一把拿起捷文,撒丫子就往皇城奔去,身后还有几个兵部的官员也回过闷来,纷纷跟在后面一路跑去。
  皇城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亲手接过捷报,只是看了一眼捷报封皮上的一行字迹,听闻兵部官员的转述,斩首奴贼五千级?这是真的?
  要是换做别人,王德化肯定是不相信的,可是这份捷报是督臣卢象升送来的,卢象升是绝不会谎报军情的,这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哪怕是杨嗣昌也不得不承认。
  “这是真的!”
  此时王德化紧紧的抱住这份捷报,好像生怕捷报飞走一般,然后哆嗦着朝乾清宫跑去,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
  突然一个不小心,王德化脚下一绊摔倒在地,不过此时王德化顾不上疼痛,敏捷无比的一下子又爬起来继续狂奔。
  乾清宫内,崇祯帝正在批阅奏章,长时间的审阅让崇祯帝的双眼酸涩难忍,可是手中的御笔却依旧不停,看得旁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心中发酸,眼泪差一点就要落下来了。
  “天杀的鞑子,该死的闯贼!皇爷日夜操劳,恨不得将一个时辰掰成八瓣过,可即便如此,天下依然动荡,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王承恩心中感叹着,正要开口劝一劝,让崇祯帝休息一会儿,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跑动的声响,似乎还有什么人的大殿外面呼喊着。
  此时崇祯帝也抬起头来,眉头紧锁的看向大殿门口,说道:“外面什么事?”
  “老仆去看看。”
  王承恩知道崇祯帝最忌讳在处理国事的时候被打搅,于是快步向大殿门口走去,还没到跟前,却见王德化一把推开大门,满脸喜色的冲了进来。
  “大胆!”
  王承恩当即呵斥了一声,虽然二人的级别是一样的,可是王承恩却是崇祯帝当信王时候的大伴,这份地位是任何人都比拟不了的。
  王德化这才注意到自己失态了,急忙跪在地上请罪。
  崇祯帝看了王德化一眼,然后又注意到大殿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侍卫和宫女,众人的脸上都挂着喜色,这是自己许久未见的喜悦,上一次见到这种笑容,记得还是自己登基的时候。
  此时王承恩也注意到众人的样子,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回头看向崇祯帝,又看向王德化,略带颤抖的声音说道:“何事?快说与陛下听!”
  王德化叩拜在地上,突然嚎啕大哭的说道:“启奏陛下!卢象升率部在巨鹿重创奴贼,一战斩首奴贼五千余级,大捷啊!”
  话音刚落,大殿外的众人纷纷跪在地上,随后不知众人的激动还是什么,纷纷痛哭了起来。
  崇祯帝慢慢的站了起来,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王承恩,只见王承恩此刻也跪在地上,然后用哭腔大声说道:“陛下,大捷啦!”
  旁边早有一名宦官从王德化的手中接过捷报,快步送到崇祯帝的手中。
  看着捷报上的字迹,崇祯帝激动的打开审阅起来。
  在捷报中,卢象升详细禀报了巨鹿之战的经过,不但盛赞杨国柱、虎大威二人的勇猛,更是着重称赞刘衍所部的悍勇,直言:“巨鹿恶战形势艰苦,几日之内,数万建奴轮番猛攻,若无灵山卫夏河寨前千户所防守官刘衍率领所部新军正面与敌死战,臣部恐难以力挽狂澜,……防守官刘衍及其麾下新军将士,实乃巨鹿大捷之首功!”
  “刘衍?”
  崇祯帝看到这里,也想起来之前刘衍在山东已经取得过一次大捷,那便是尧山山道大捷,虽然斩首不多,可是以刘衍的官职和兵力,已经算是不易了。
  “真是没想到,天下局势如此败坏,我大明却又现良将!”
  此时崇祯帝心中激动,先是命王承恩、王德化等人平身,然后对王承恩说道:“这刘衍、杨国柱、虎大威全都是大功臣,卢象升更是首功,朕要重重嘉奖他们!”
  王承恩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卢督臣及其麾下几位猛将,的确要重重嘉奖,如此才能激励天下的将士们,继续奋勇杀贼!”
  “嗯!”
  崇祯帝此时非常开心,坐下来继续看着手中的捷报。
  可是接下来,崇祯帝的心情便不是很好了。
  卢象升在捷报中顺便就弹劾了高起潜,直接弹劾高起潜拥兵不救。
  “……臣率领部下一万数千将士在巨鹿苦战数日,已经重创奴贼各部,使得奴贼各旗疲敝不堪、士气低落。监军高起潜坐拥数万关宁军精锐却久久不至,驻扎在鸡泽观望不前,以至于聚歼入关奴贼的战机平白落空,数万奴贼遭到重创之后安然北归……”
  崇祯帝眉头紧锁,然然想不到巨鹿之战还有这样的关节,虽然崇祯帝也对未能围歼清军感到遗憾,可是真要处置高起潜所部的话,万一激起兵变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明代中期以后虽然朝中的以文御武,武将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文官,可是到了现在,天下动荡不已,武将手中都是握有兵权的,所以遇到事情,崇祯帝杀文臣根本不会犹豫,可是对于武将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生怕会激起兵变。
  此时崇祯帝一时下不了决断,便将捷报交给王承恩看,然后又屏退了王德化和一众侍卫、宫女,传旨重赏众人。
  待到王德化带着众人千恩万谢的退下之后,大殿之内就只剩下崇祯帝和王承恩二人。
  王承恩看完捷报之后也是一脸震惊,不过与崇祯帝不同,王承恩对于朝中各派系的争斗很清楚,高起潜为何拥兵不救?自然是因为兵部尚书杨嗣昌与卢象升不和,另外一点……
  “自然是关宁军一众将领不愿意出兵,此战奴贼遭到重创,如果关宁军真的一击而中,将数万奴贼一举歼灭的巨鹿一带,那朝廷自此以后恐怕就再无东事了!”
  王承恩双眼微微眯了起来,心中明白,关宁军的一众将领肯定是担心东奴败亡之后,朝廷就不会再拨付关宁军海量的钱粮,甚至会开始裁撤关宁军各部,这些混账!
  虽然王承恩明白其中的关键,可是这些话却是不能对崇祯帝明说的。
  以崇祯帝的思想,相不相信这些另说着,就算相信,又能怎么办?崇祯帝除了能将高起潜抓回来议罪,一众关宁军将领一个都动不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意义?
  于是王承恩说道:“陛下,老仆虽然不懂兵事,但是也知道战场上纷乱,也许是高监军他们探马不力、消息不明,所以坐失战机了……”
  崇祯帝虽然没有亲临战阵的经验,可也不是傻子,高起潜所部探马不力?关宁军号称精锐,那么多的精悍夜不收,甚至是尖哨,巨鹿那边打得那么激烈,不知道?鬼才信!
  更何况,卢象升在捷报中已经提及,曾多次派人向高起潜求援,要求高起潜率部支援,一同围歼清军主力。可是高起潜却始终不予理睬,甚至卢象升派去的人马都如同石沉大海,不见了踪迹!
  崇祯帝看了看王承恩,虽然想的不像王承恩那么深,可是也能窥探到一二,此时崇祯帝眉头紧锁,许久之后说道:“还是先等等高起潜的奏报,看起如何说……”
  就在这时,王德化再一次跑来,手中多了一份奏报。
  “陛下!大捷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1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