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839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朱允炆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北平确实是个敏感之地,一旦营造新都出现差池,先期投入的海量国孥就打了水漂,朕也会发怒,抓一批官员。如果太子出了问题,朕还会杀一批官员。他们这是见不得朕好啊。”
  霍邻上前一步:“皇上,新都营造范围太大,想要破坏不太容易。为了避免雷火与烛火,北平城已挖通了水道,每处施工场地都配有水缸,且安排了救火兵丁,即便有人火攻也无济于事。”
  刘长阁、汤不平连连点头。
  要知新都营造施工不同于过去,他们采取的是五个时辰轮班制,并不分昼夜,哪怕是大晚上出了火灾,民工与匠人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
  新都是一个大局,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撼动,除非民工暴动,匠人造反。可朝廷对这些匠人、民工是极好的,工钱从不短缺,粮食供应充足,吃饱干活拿钱,还不会挨鞭子,他们有什么不满意的,谁会在生活得正有盼头的时候选择干一件掉脑袋的事?
  “新都工程整体无忧,若古今势力想要做出惊天动地之事,唯有针对在北平的太子。还请皇上下旨,接太子回京师以保无忧。”
  霍邻请求。
  刘长阁、汤不平附议。
  朱允炆在宣纸之上写下几个字,搁下毛笔,平静地说:“太子在北平,正在跟着姚广孝、宋礼等人观察京师的建造,一时之间也不便回来,他的安危你们无需担忧,有沈宸、杨溥在,没有人能轻易伤害到太子。”
  沈宸,这个刺杀过帖木儿,杀出包围大军的勇猛之人,在回到京师后被提拔为侦察千户。朱文奎出行在外,当老子的朱允炆怎么可能放松他的安全工作,虽没有派出安全局高层跟随,却选派了以沈宸为首的侦察兵随行保护,在明处更有安全局与北平镇守将领保护。
  想要刺杀朱文奎,难度不亚于刺杀朱允炆。
  朱允炆没打算召回朱文奎,刘长阁只好请旨给北平沈宸等人送信,说明情况,加强警备与保护,朱允炆应许。
  十一月底,大雪越过长江,飘落在金陵城中。
  一辆马车停在了羊市桥旁,汤不平掀开帘子,朱允炆走了出来,雪花飘舞着,沿街的商贩并没有收摊,游走的行人与百姓也没有匆匆回家,而是悠闲惬意,享受着雪日的别样风情。
  朱允炆走过桥,汤不平扣门。
  林玥见来人是汤不平与朱允炆,两人都是便服,只微微欠了欠身,算是行礼,邀两人入内。
  “朕听说长风这几日身体不太好,太医可来过?”
  朱允炆询问。
  林玥有些惊讶,一个孩子病了,竟然惊动了朱允炆,还值得他亲自来一趟?
  “找过太医,太医说无碍,只是出汗后冷着了。”林玥连忙解释,带路至丛佩儿所在的院子,喊了一嗓子:“丛姐姐,皇上来看你了。”
  朱允炆白了一眼林玥,一点都不会说话,丛佩儿有什么好看的,自己是来看庞长风,庞大郎的。
  丛佩儿推门走了出来,给朱允炆行了个礼,说了句:“大郎睡了,皇上还是请回吧。”
  朱允炆只是笑着没说话。
  汤不平见状,连忙喊住转身要走的丛佩儿:“莫要失礼。”
  丛佩儿理都不理汤不平,推开门就走了进去,还在房间里回了句:“我行过礼了。”
  汤不平有些无奈,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知道丛佩儿怨自己将庞焕调走,两年连个音信、死活都不知道,可她不知道,庞焕这两年换来的结果对大明是何等的重要。
  “庞焕有消息了。”
  朱允炆说了一句。
  门顿时开了,丛佩儿连忙走出来,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看着朱允炆,双手抓着衣襟,即有期待,又有紧张:“可是他来信了?”
  朱允炆装着样子在袖子里掏了掏,又伸出毫无一物的手:“没有来信。”
  “你?!”
  丛佩儿顿时着急起来,眼泪都快下来了。
  朱允炆看着被欺负的丛佩儿,摘下随身的玉佩,丢给丛佩儿:“这是海商发现的一块暖玉,很是稀有,宫里也只有五块,这一块就给长风了,希望他早日康复。”
  丛佩儿抬手接住,稳且轻,看得出来,这两年里她的武艺并没有生疏。
  “我们不需要什么暖玉……”
  丛佩儿幽怨。
  朱允炆转身,背起手来:“明日一早,随朕去龙江船厂码头,你等的人——回来了。”
  丛佩儿听闻之后,愣住了,随后蹲下来,双手掩面,低声啜泣起来。
  朱允炆知道丛佩儿的苦,抬头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开口道:“你的男人是好样的!”
  丛佩儿抬起流泪的脸庞,灿烂地笑了出来。
  能得到朱允炆的肯定,庞焕一定是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至于是什么事,什么功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活着回来。
  “丛姐姐,这里有一份消息,我们要不要送安全局?”
  外面传来了楚芸的声音。
  楚芸抬头一看,见朱允炆、汤不平都在,丛佩儿还哭了,不由地心头一紧。
  丛佩儿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楚芸,你把情报给他们吧,我要去梳妆了,对了,等会让霓裳阁的掌柜来一趟,带上所有好看的衣裳。”
  楚芸惊呆了,梳妆,你这两年来啥时候认真梳妆过。还有,霓裳阁的成衣你不是不知道有多贵,他们只给王公贵族定制衣裳,咱们什么时候成王公贵族了,报上安全二局的名字,人家掌柜估计都不理睬。
  朱允炆点了点头,对楚芸说:“按她说的办,告诉霓裳阁的掌柜,但凡丛佩儿看中的,都送给她,再让胭脂轩送来点补妆之物,去玉器阁挑选一些头钗……”
  丛佩儿笑着谢过朱允炆,跑到房间里将熟睡的庞长风抱了出来,对朱允炆说:“皇上,你看看大郎他还没有一把金锁,是不是太寒酸了……”
  朱允炆恨不得一脚踹飞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接过楚芸递过来的情报,搭眼看了一眼,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问道:“这份情报从哪里来的?”
  楚芸认真地说:“不久之前,一个邋遢的乞丐与人起了冲突,说自己曾在齐王府做过差,还知道武当山藏着长生不老的秘密,被人取笑打了一顿。安全二局的人正好碰到,报来消息,请示是否更进一步调查。”
  汤不平恶狠狠地可瞪了一眼楚芸,长生不老对任何帝王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你拿出这个东西来,岂不是让朱允炆转而修炼入道,那谁来管理国事,谁来统治大明?
  糊涂啊!
  楚芸也委屈,自己根本就没想到朱允炆就在这里,情报就在手里,总不能藏起来不给他吧。
  朱允炆笑着说:“长生不老啊,怎么,张三丰还活着吗?”
  楚芸、汤不平等人不敢回答。
  张三丰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神秘至极的人物。
  按照一些史料记载,张三丰出生于宋末元初,因不饰边幅,又称为张邋遢。传说此人死了好几次,只不过每一次死都死不了,强行给自己加戏,道家说张三丰那不叫死,那是阳神出游,阳神回来之后,自然就活了。
  在大明朝建立之后,张三丰自称是“大元遗老”,也不知道这位时隐时现,行踪莫测的家伙为啥对大元那么执着,不愿自称是“大明新臣”。
  洪武一朝,张三丰活跃不活跃,很难说,但朱元璋确实寻找过张三丰,如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以华夷宾服,诏求张三丰,张三丰没来。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听说沈万三认识张三丰,强令沈万三去请张三丰,张三丰又没来。后来张三丰还在云南见到了发配的沈万三,还有传闻蜀王朱椿见过张三丰。
  各种说辞不一,但可以肯定一点,朱元璋找过张三丰但没找到过。至于朱元璋是想要求长生老,还是想要借张三丰的威名更好控制道教,这就是不得而知的事了。
  朱允炆是不相信死了的人还会复活的,也不太相信张三丰能活到洪武后期,更不相信什么长生不老。
  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之中,哪里有人真正的长生不老过?
  秦皇汉武死了,唐宗宋祖死了,就那些整日里嚷嚷着长生不老,白日飞升的道士,他们一个个不也得死?
  佛教在这一点上就比道教聪明,佛教说死是圆寂,他们追求的是死后去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得死了才能去,所以没有办法证明是不是存在。
  可道教非要说长生不老,这就有点闹心了,大家都眼睁睁看着你呢,老子死了,还有孙子也看着,你倒是真长生不老一次试试,真扑腾起来,挥挥手超脱地心引力,飞到天上让我们看看啊。
  极乐世界不需要佐证,人家说有就是有了。长生不老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没人看到过长生不老,这也就忽悠下极度自信、极度自恋,极度无知、极度白痴的人罢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佛教能压道教一头也不是没道理的。当然,如果帝王支持道教,是道教信徒,没事炼丹吃点金属化学物,道教也能压过佛教……
  朱允炆将情报还给楚芸,对汤不平说:“深入调查吧,齐王府做过事,很可能掌握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汤不平连连点头。
  安全二局只是情报刺探与打听,不负责行动。她们的潜藏不容易,暴露的损失难以弥补。
  齐王府丹阳子的弟子道空稀里糊涂被抓了,京师少了一个乞丐,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可正是这个乞丐,让局势变得更加迷乱……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佛门、道门,诡局
  道空看着摆满架子的刑具,不等汤不平审讯,全都交代了,齐王朱榑诅咒朱允炆,道士丹阳子帮忙做法事,丹阳子担心被齐王裹挟造反,去泰山找气运的时候溜了。
  这些旧事并不能让汤不平满意,毕竟齐王已经渣渣灰多年。
  道空怕疼,挨了一鞭子就开始哭诉:“我还知道武当山藏着金丹秘术《上天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直登仙界。”
  汤不平不为所动:“武当山就没一个长生不老的,传闻中还活着的张三丰,极有可能是有人伪装,借张三丰之名,壮大道教的影响罢了。安全局不需要这些,如果你没有更有价值的情报,那我只能挨个上刑了。”
  道空挣扎着,看了看那些骇人的刑具,脸色惨白地说:“别,别,我说,佛教教徒想要刺杀皇上……”
  “什么?!”
  汤不平打了个激灵,上前掐住道空的脖子,厉声呵问:“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若是你撒了谎,我会将你剥皮抽筋!”
  道空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在几乎死去的时候,空气终涌入肺部,连连呼吸,说道:“我没有撒谎,这是我亲耳听到的。”
  “在哪里听来的?!详细说!”
  汤不平厉声问。
  道空仔细讲述起来:“那是在建文七年初,我无处可去,就躺在江东门外的小巷里,天很冷,蜷缩在角落里。当时有几个人走在巷子里,说什么刺秃罗什么的没有成功,应该直接刺杀建文皇帝。”
  “把秃孛罗?”
  “对,就是这个名字。”
  “你如何知他们是佛教教徒?”
  “他们几个低声说了佛号,还说刺杀把秃孛罗的那个武僧武功太差,只修习了三年,若要由他们出手的话,定能成功……”
  “还有呢?”
  “后面没听清楚,他们走远了。”
  “该死!”
  汤不平愤怒不已,指着一名军士喊道:“把他看好了,血手阎罗就要回来了,这个人给他审讯我要最全面的情报!”
  “我可是都交代了啊……”
  道空哀求,却没有任何用。
  汤不平将审讯文交给刘长阁,刘长阁看得冷汗直下,僧人、道人,怎么突然之间都冒出来了?这其中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阴谋?
  道门暴露出长生不老《登天梯》,极有可能引起皇室注意,继而让道教护国。这对于道教的壮大极是有利。
  僧门参与了对把秃孛罗的刺杀,那个牛九竟不是古今的人,而是佛教的人?他们还想刺杀皇上,只是因为朱允炆限制了僧牒发放?
  原本还是清澈的一盆水,忽然混入大量泥沙,京师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皇上在看到长生不老时什么态度?”
  刘长阁询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