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越来越近!
今川了俊有些累了,毕竟五六十岁了,一口气跑这么远,着实要命。
今川满范正值中年,见老爹跑不动,就想拉着今川了俊跑,可背后追兵越来越近,今川满范咬了咬牙,松开今川了俊的手,不管不顾带人向前跑去。
“逆子啊!”
今川了俊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在最后关门舍弃了自己,独自逃命而去!
今川满范也有苦衷,与其全都死了,还不如留一个当种。
有当种觉悟的今川满范却没种,眼见距离密林已不到二十步,突然看到了一个人从密林里冒了出来,手中还端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咻!
扳机叩动,弩弦一颤,强劲的力道灌在纯铁的弩箭之上,承着星芒飞出,带出一线血光,去力不减,又刺入一个武士的肩膀之上,洞穿而出。
血顺着箭矢凝聚,滴落。
今川满范脚步踉跄,抬头看向前方。
如同一道黑色的浪潮,伴随着呼啸的海风,涌动而来。
哗啦啦的声音,一排排弩箭手前出,成扇形半包上去,中间处军队分开,走出一匹骏马。
盛庸抓着马鞭,冷冷地看着今川满范倒地而亡,将目光投向武士护卫的今川了俊身上,抬起手,轻轻挥了挥。
箭如蝗!
星光黯淡无光。
等岛津元丰带人赶至附近时,已经看不到今川了俊等人了,只有一堆如同刺猬的人,歪倒在路上。
岛津元丰凝眸看去,操持着日语喊道:“大明,我们将按约定离开。”
盛庸掏了掏耳朵,抬起马鞭指向岛津元丰,伴随着一排箭雨,说了句:“他刚刚是在骂我们吧?”
盛监点头。
没错,用鸟语给大明人说话,不是骂人是什么。
若是对大明恭敬,对大明心存畏惧,至少先学好官话再来打交道,再不济,你也找几个会官话的和尚、通事来说话,一个人在那瞎嚷嚷,明显有骂人之嫌。
岛津元丰如何都想不到,大明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就下了杀手!
来不及躲避,也无处可躲,大明的弩箭射程远,何况这群人距离明军已在百步之内,而且还是大量弩箭齐射,这玩意谁能挡得住。
盛庸根本就没打算与什么少贰、岛津合作,娘的,今川了俊的脑袋用得着你们来送,大明想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再说了,兄弟们要的是军功,放你们走,军功哪里来?
“杀!”
盛庸下达了军令。
咆哮的大明军队开始前进,为首的是长枪兵与弩箭兵混编军队,长枪兵手持长枪冲锋,解决残兵,弩箭兵则紧随在侧,随时提防着敌人动态,见有人拿起长弓,当即射杀。
岛津元丰这几百人,只跑出去六十余人,其他人全都折损在密林之外。
明军出动了,快速追击。
数里之路,很快便赶至。
杀红了眼的少贰满贞、岛津元久正在享受胜利,享受大仇得报的快感,可不成想,岛津元丰的残余军士跑了回来,爪哇一番,让少贰满贞、岛津元久脸色一变,连忙组织军士防备。
少贰满贞召来僧兵南赖:“你去与大明的人说,我们自己会撤退,若是他们不知好歹想要对我们动手,那就只能兵戎相见!到时,谁生谁死还未尝可知!”
南赖领命,只身前往游说盛庸。
不久之后,盛庸看着远处严阵以待的倭军,对身旁的盛监骂咧道:“娘的,火器被水师搬走一大半,咱们得省着点用,先把八牛弩推出来吧……”
南赖死了,原因不详。
后来修史时,史官问过盛庸,然后记录了一笔:
南赖叩头至,见盛庸凶戾,肝胆俱裂而死。
至于南赖到底怎么死的,那只能问盛庸了,是不是盛庸长得丑还半夜出来吓人,那就不太好解释了……
——
感谢踏雪横行打赏,这是大明的第二个盟主,开心,惊雪感谢之至!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初战,全歼
随着军令的传达,中军内一批军士推着八牛弩居前,近二百八牛弩车分散开来,如弯月列在原野之上。
百户卫端与军士赵察转动着八牛弩的绞轴,牵引绳通过一个个滑轮,将一张弓拉动,弓弦缓缓移至牵引扣处,一根粗大的弩枪搁置在矢道之上,瞄准了敌人阵营。
卫端目光中充满火热,眼前的八牛弩已非传统的三弓床弩,而是一种高度简化之后的一弓床弩,这种简化虽然削弱了杀伤威力与距离,但也赋予了床弩更为出色的操作性与机动性。
传统的八牛弩,需要人手二十余,添加滑轮改进之后,依旧需要四五人,精简之后,八牛弩就成为了双人武器。
最令卫端满意的,莫过于八牛弩有了脚。
匠学院改进了八牛弩的底床设计,将其设计为前一轮、后两轮的三轮推车,这种设计可以让人直接推行,战事紧急时,还可以在马后拖行。
虽然精简过,但八牛弩的杀伤力依旧不容小觑,三百步内可重创铁甲,五百步内,依旧是其天下。美中不足的是,八牛弩改进虽多,但每一箭的间隔时间依旧有些长,火铳都十轮,八牛弩未必能打三轮。
卫端听人说起过蒸汽机力大无穷尽,连船都能催着跑,曾梦想过给八牛弩安装蒸汽机,还壮着胆子给匠学院写过一封信。
只不过匠学院根本没理睬他,也没回过信……
后来卫端听人说起,蒸汽机很是庞大,并不是可以抬起来就走的笨重家伙,这才郁闷到家,感觉丢了人。
让卫端万万想不到,他不切实际的想法,并没有被匠学院丢到垃圾堆里,而是被重视起来,列入蒸汽机小型化的应用设想。
少贰满贞、岛津元久等待着,不见南赖归来,却看到了逐渐收拢包围圈的明军。岛津元久问过逃回来的军士,弟弟岛津久丰没有回来,很可能已被大明军士给射杀!
岛津元久愤怒地看着盛庸军队的方向,冲着少贰满贞喊道:“我要灭了明军,唯有如此,才算大仇得报!”
少贰满贞看向自己这一方,军士损伤并不小。
低估了今川了俊的力量,纵是突然袭击,他们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作战意志,加上今川氏人手本就占优,两家结盟才到八千军士,而今川氏有七千军士!
如果不是夜间突袭,如果不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少贰满贞不敢相信自己的军队到底还能存活下来多少。
这一战赢了,但也损失极大。
少贰满贞死了一个儿子,岛津元久死了一个侄子,他弟弟也被明军所杀,八千军士,直接战死的就有两千余,还有受伤失去战力的一千余,已经折损过半!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与完好无损的明军对抗?
少贰满贞愤怒不已:“大明,你们不守信用!”
信用?
盛庸说了,大明是守信用的,自己一诺千金,答应过南赖,你们想走可以,但需要“将今川的人头及其部将人头留给大明”。
那什么,今川了俊是你们的主将吧,少贰、岛津也是今川了俊的部将吧,既然如此,人头得留下吧。
你们没了脑袋会不会成为小鬼,那不是大明需要考虑的事,大明需要做的,就是连人带小鬼子,一并收拾干净。
“动手吧!”
盛庸听不到少贰满贞的怒吼,挥手之间,八牛弩的弩箭便飞了出去!
不同于弓箭,八牛弩并不朝天射,不依靠大仰角,无需等待弓箭下坠加速度,而是瞄准直射,这玩意力道足,直接飞就足够了。
近二百粗大的弩箭飞出,穿过中间空阔的一片空地,死亡的阴冷骤然降临至倭军营地。
“杀!”
震天的喊杀声,从西面、北面同时传出,大批明军开始冲锋,至百步外,弓箭开始覆盖,而大明火铳兵也纷纷站成三个队列,瞄准了倭军。
火光乍现,成为夜间闪烁的星。
铅子飞掠,寻找着温热的血肉。
少贰满贞、岛津元久面色惨白,那粗大的枪箭直洞穿了三五名军士,如一条吞人的巨蟒,贪婪地吃掉军士的性命!
那密集如雨的箭,从天而落,遮住了星辰!
那闪烁着光的古怪东西,似乎在喷出蛇信子,隔着百步就让军士摇晃着倒地。
反击!
反击!
少贰满贞厉声喊着,可倭人使用的是长弓,是近距离杀敌利器,根本无法威胁百步开外的敌人!
冲杀过去近战!
岛津元久指挥着军士作战,可军士一批批扑过去,又一批批倒在地上。
大明的火铳手从容不迫,虽然是三线战法,但实际动手的只有前面两线,第三线火铳手只是端着火铳并不出手。
随着火铳的几次迭代,火铳只需要换装铅子与火药,便可以实现连续发射,无需安装火药引线,无需点燃等操作,加上火药已小批量包装,只需要将火药倒入药室之中,将铅子与纸张一并塞入枪管里便可。
速度快,两线作战完全可以击杀并不密集的军阵冲击。
之所以保留第三线,是为了应对密集军阵,同时作为补充,当一二线火铳手受伤,没有顺利击发时,第三线便可“找补”出手,解决敌人。
岛津元久根本不认识火铳,也不清楚明军是如何杀伤了自己的军队,那喷了火光的东西神秘至极,隔着很远就能杀人!
眼看着又一批军士折损殆尽,岛津元久终于从仇恨之中清醒过来,倭军与明军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五十步以内,倭军还有希望。
五十步以外,那完全是大明军队的天下!
他们根本不冲杀过来近战,他们就这么远远的杀戮,用弓箭,用神秘的火器!
跑吧!
没有胜利的希望了,大明军队正在稳稳推进,如潮水一般正试图包围。
少贰满贞、岛津元久畏惧了,准备向东撤退。
盛庸敏锐察觉到了倭军撤退的迹象,下令军队加速包围,同时传令北面的楚智,分兵封锁倭军撤退的道路。
战争的安排不是固定的,它需要依据战况随时进行调整。
之前安排楚智居北,留倭军一线向东溃逃,逼迫其进入龟城以全军歼灭。
可现在局势不一样了。
最初的战争安排是应对今川了俊、少贰满贞、岛津元久的一万五千大军,可当下今川了俊的人被屠杀殆尽,而少贰满贞、岛津元久的兵力也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了放走少贰满贞、岛津元久的必要,将其一口吃掉才是最合适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