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765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借鬼力赤与阿鲁台等人的手,去验证下大明的真正实力,对瓦剌来说是一件好事。鞑靼赢了大明,说明大明战胜帖木儿必然是存在侥幸因素,若是鞑靼惨败,瓦剌也可以趁势吃掉鞑靼,将势力范围延伸至蒙古高原的中东部。
  为了避免朱棣误判,偷袭瓦剌,马哈木给朱棣写了一封情深谊长的信,先是祝贺明军大胜,然后表示友好,最后说清楚,安乐王秃孛罗亲自带使团,去大明找你们皇帝去了,你可别乱来,我们可是大明册封的王爷,不是敌对势力。
  朱棣没空搭理瓦剌,西域太大了,加上冬日严寒,军士出征遭遇了不少困难,如何驻防军队,何处驻防,驻防多少,要不要修筑防御工事,这都是需要朱棣考虑的事。
  经过慎重考虑,朱棣决定给阿拉山口修一座城关,中间取城,两侧延伸十余里,修为长城,彻底卡住这一条东西通道,也好为驻防军士提供一个长期居所,不至于整日吹黑风而无法休息。
  孛罗城距离阿拉山口不远,西北是阿拉山口,南面就是天山与天山之眼伊塞克湖,地理位置极是重要,朱棣与刘儁、杨荣等人商议,决定在孛罗城修筑军营,作为军队主力的驻扎之地。
  随着西域版图越来越清晰,朱棣开始谋划卫所设置方案,委鲁母作为都司所在地,阿拉山口设置所,孛罗城设两个卫,亦力把里城、阿拉木图、塔拉兹等设卫。
  有一个棘手的地方,让朱棣很是难以抉择:
  塔什干。
  目前,塔什干处在大明的控制之下,但包括杨荣、刘儁在内,众人皆主张不在塔什干设卫所,驻留军士。换言之,他们想要舍弃塔什干。


第九百三十五章 对马岛的北风吹(三更)
  杨荣不是不知道朱允炆对土地的渴望,对疆域的渴望,但塔什干太过特殊了,特殊到了很难长期占领。
  塔什干最大的特殊,就在两个字:
  太远。
  从亦力把里城至塔什干,足足有两千四百多里,若是从委鲁母算,快四千里路了,如此遥远的距离,想要控制着实困难。
  如果只是距离,大明军队还可以克服,毕竟西域距离京师七八千里都能控制,何况是两千多里?但问题是,塔什干是一座孤城,孤悬在外的孤城,而且还是一座无险可守的孤城。
  塔什干处在锡尔河流域,天山最西端的西面,向北是外拉套山,想要向塔什干运输物资,就必须翻过外拉套山,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对于后勤本就太长太长的明军来说,每多一里路程,都是要人命的,何况自外拉套山到塔什干还有四百多里路!
  不说无法承受的后勤压力,就说塔什干周围的形势也不太好,向南是帖木儿帝国的势力范围。现在哈里回去了,他能控制好局面尚且还说,可若帖木儿帝国一朝崩溃,分散的势力第一个侵入的就是塔什干!
  一旦塔什干被围困,大明甚至都根本无法大规模支援,少量的支援又没有任何作用。而为了保住火器的秘密,确立大明的领先地位,塔什干城的守军与大明边军一样,只能贮存有限的火器与火药,真正到了战争时期,才可能调入大量的火药与火器。
  而这对于塔什干守军来说,无法发挥火器的最大作用,而凭借着马刀、长枪,未必能坚持得住。若出现卫所建制的折损,朝廷必然会震怒,继而再一次发动西征,这对于大明财政来说,是极为困难的。
  总而言之,塔什干孤悬在外,占领风险太大,成本太高,与其留着它,还不如退守外拉套山,凭借着地势扼守住南北通道,背后还有一座两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塔拉兹城。
  朱棣沉思良久,终于还是拒绝了杨荣、刘儁等人的意见:“塔什干虽是孤悬在外,但同样是我们环控锡尔河的战略要地,也是我们窥视撒马尔罕的桥头堡。若哈里不听话,不履行协议,我们便可以从塔什干南下,直接威胁撒马尔罕。”
  “我知你们说的有道理,后勤,防守,都有诸多困难。但你们要知道,领土舍去容易,再想拿回来可就难了。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务必克服,塔什干必须在大明的舆图上。”
  杨荣、刘儁等人只好答应。
  推开门,一阵狂风吹来,刺骨的寒似乎扒光了人的衣服,直往骨子里钻。
  藤六看了看这鬼天气,连忙跑到屋后,哆嗦了几下,又跑回房间里,对正在喝酒的林温和池门说:“这个冬日还真是冷啊。”
  林温砸吧着嘴,将桌上的倭刀拿起放在身后,说:“可不是,简直能冻死人,这对马岛的冬天,真不如大明福建的长乐,那里可暖和了,小娘子也暖和,哈哈。”
  池门鄙视地看了一眼林温:“这都十年前的事了,说个没完没了。你有本事,再去大明抢一次,只要带来一个小娘子,我都喊你大哥。若是没这个本事,就别整天嚷嚷,心烦。”
  林温端起酒碗,直接泼在了池门脸上,喊道:“老子抢劫的时候,你还光着屁股呢!没大没小,是不是欠收拾?”
  池门霍地站了起来,怒视林温:“你别倚老卖老!上次抢劫大明福建的时候,你可是第一个跑的,丢下了我们多少兄弟?”
  林温抓起倭刀,起身:“你再污蔑我一个试试?我没有丢下你和兄弟,是大明水师来了,而且沿海多少官兵,你看不到?”
  藤六连忙劝说:“好了好了,今日把你们请过来,可不是为了打架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倒是这几日,消息不太好啊。昨日大名宗贞茂传来消息,告诉我们要提高警惕,大明很可能派了水师船队,有可能会进攻对马岛。”
  “一片胡言!”
  “荒谬至极!”
  林温、池门根本不认为这种事可能发生。
  想当年,元朝多少船只要兵发四岛,可他们都沉在了大海深处,大明凭什么跑这么远?而且现在是冬日,这么冷的天,不待在屋子里都能冻死,大明的军士疯了,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动手?
  “我们要不要让那群崽子们多留意下?”
  藤六有些不放心。
  林温摆了摆手:“这种天气,这个北风,没人能在外面站半个时辰。我劝你还是安心吧,大明绝不会攻打对马岛。”
  池门虽然不喜欢林温,但一样不相信大明会选择如此不利行军的冬日动手。
  对马岛中部,一座宅院深处。
  大名宗贞茂正在欣赏着曲调,就听有人通报:“早田左卫门大郎求见。”
  宗贞茂让人去请早田左卫门大郎,继续欣赏曲艺,见早田左卫门大郎到了,便招呼坐在一旁,笑着问:“可有消息了?”
  早田左卫门大郎严肃地点了点头:“抓了一个朝-鲜细作,据他交代,朝-鲜国王李芳远已经答应大明,派遣李从茂等人协助明军水师,进攻对马岛。”
  “明军真的要来?”
  宗贞茂赶走艺妓,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早田左卫门大郎眼神中透着凝重地担忧:“恐怕是的。”
  宗贞茂起身,不安地踱步,转身说:“招惹大明的是足利义满,大明为何将目标对准我对马岛?”
  早田左卫门大郎对这一点也颇为无奈,虽说对马岛长期为宗家所控制,但自从足利义满控制大局之后,对马岛已经名义上臣服了,并被足利义满赐了大名。
  你都臣服足利义满了,大明打你,不就是打足利义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明军水师来了多少人?”
  宗贞茂询问。
  早田左卫门大郎摇头:“细作也说不清楚,他只是奉命勘察对马岛的地形,以及我们的力量分布。但我想,朝-鲜参与其中,他们知道对马岛的一些根底,明军若有提防的话,应不会低于三千人。”
  宗贞茂不喜欢这种猜测的情报,若出了错误,很可能会要人命。
  早田左卫门大郎看着忧心忡忡的宗贞茂,提供了另外一个情报:“细作还交代,大明水师早在十月中旬,就已经抵达了济州岛,可现在半个多月都过去了,他们依旧没任何动静,会不会他们已经被海神给吃掉了?”
  宗贞茂白了一眼早田左卫门大郎,这个倭寇出身的手下,虽有胆略与能力,但多少有些过于相信海神了,海神若真能解决大明水师,那陈祖义也不会至今还躲在不知名的地方了。
  “派人去壹岐岛!”
  宗贞茂咬牙说。
  早田左卫门大郎大吃一惊,盯着宗贞茂说:“壹岐岛可是京极氏的地盘,我们与京极氏的关系并不好,现在去壹岐岛求援的话,他们恐怕不仅不会救援,反而会落井下石……”
  宗贞茂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京极氏控制壹岐岛至少有三百年了,其宗族势力极大,不仅控制着出云、隐岐、飞弹以及本领北近江四国之地,还拥有幕府侍所头人的身份,就连足利义满对京极氏也不敢过于傲慢。
  可壹岐岛就在对马岛西南方向,两者距离也就是几十里,大家都是岛,对马岛还比壹岐岛更大,同是在海上讨生活,同样不可避免地打家劫舍,培养了一批海盗势力。
  因为是同行,所以有竞争。
  壹岐岛看不起对马岛已经很久了,对马岛看不起壹岐岛也有段时间了。但京极氏一直都没收拾宗贞茂,最大的原因就是足利义满。
  足利义满掌控倭国,各地大名纷纷臣服,自然也需要给他面子。足利义满希望对马岛由宗贞茂控制,希望壹岐岛的京极氏给自己个面子,别随便欺负小弟。
  京极氏敢得罪宗贞茂,但不敢得罪足利义满,所以明争暗斗,涛声依旧,彼此过着并不和谐的生活。
  宗贞茂决定和谐一次,派人去给京极氏求支援。
  不是宗贞茂不想去找足利义满求援,而是因为足利义满住在京都,距离对马岛实在是有些远,鞭长莫及,远水解不了近渴,鬼知道大明水师什么时候会杀过来,等足利义满派人来,自己会不会已经不住在岛上了?
  当然,给足利义满的求援是不能少的。
  京极氏都是小气鬼,未必会帮自己,虽然给了他们一些承诺与条件,但他们恐怕更想要自己的命。
  早田左卫门大郎明白宗贞茂的苦衷,安排人分别去找足利义满、京极氏求援。
  济州岛。
  陈挥看着大海,任由冷风吹,对王绥说:“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吧?”
  王绥抬手,指了指东面对马岛的方向:“皇上的交代很明确,这次征战对马岛,并不是以占领为目的,而是为了救回被俘的大明子民,同时最大程度杀伤与消灭倭人。既然如此,多杀一些再回去,不是更好?”
  陈挥笑了起来,感叹不已:“国子监兵学院出来的人,就这么好战吗?”
  王绥并不认可这句话:“兵学院的并不好战,但副总兵,有人欺负到我们头上还不敢反抗的话,那是没骨气,窝囊废,兵学院的院训是什么,你知道吗?”
  “什么?”
  陈挥很好奇。
  王绥一字一句地说:“兵法要有神,做人要有种!”
  陈挥深深咳了两声,堂堂国子监兵学院,竟然没有用高雅的话,反而用了一句粗鄙的话。
  好吧。
  兵法要有神,我还没见识到。做人要有种,我算是见识到一半了。
  陈挥看了看北面,感知着呼呼的北风:“再等下去,就要到十二月了,你还想不想赶在元旦前回家?”
  王绥笑着说:“不急,我们还需要等上一等。”
  “等什么?”
  陈挥有些疑惑。
  王绥笑着说:“自然是等对马岛,壹岐岛的人都知道我们要来了,提前准备好船只,准备作战啊……”


第九百三十六章 北山第的决策
  京都,北山第。
  关白二条良基将文书递给穿着僧袍的足利义满,一脸凝重地说:“据可靠消息,大明派了水师进驻朝-鲜济州岛,随时可能会进攻对马岛。对马岛大名宗贞茂担心不敌,派人送来求援文书。”
  足利义满接过文书,瞄了几眼,淡然地说:“如此说来,朝-鲜的李芳远是一意孤行,准备与我们为敌了?枉我还想招揽他,让他成为我们的属臣。”
  二条良基苦涩地点了点头。
  招揽李芳远,是足利义满的军策之一,没错,是军策,非是国策。招揽只是一个名义,更多的是一个借口,为足利义满北征朝-鲜铺垫。
  李芳远答应臣服,足利义满带兵北上,那不就是视察民情,去自己的地盘。
  李芳远拒绝臣服,足利义满带兵北上,那不就是顺理成章,杀出一块地盘。
  很显然,李芳远是一个有骨气的,不管足利义满用什么借口,什么百济后裔,什么固有领土,什么兵强马壮,人多船多,对足利义满的招揽就一个回答:
  滚。
  足利义满不喜欢被人指着鼻子说“滚”,毕竟是灭“国”无数,结束南北朝分裂,一统四岛,室町幕府最强大的统治者,有着至高无上、不容冒犯的威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5/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