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邹鹏等人恍然。
亦力把里国范围很大,沙米查干控制地方也不全是直接控制,而是羁縻之策,地方头目臣服,听从调遣就行。
可亦力把里国被帖木儿的军队消灭了,沙米查干也被大明俘虏,地方没有了约束,已失去控制,趁机谋求独立、摆脱控制的头领、部落并不少,西准噶尔头目卓镇并不是唯一一个。
趁着大军主力都在,解决掉这些墙头草、野心草,确实更为稳妥一些。
王景彰继续说:“戡乱西域,留下一个好的根基,这只是其一。这其二,就是示弱给瓦剌与鞑靼看。”
“示弱,为何?”
王万连忙问,众人也是疑惑。
大明都这么强了,不应该直接宣传强大,威慑瓦剌与鞑靼,让他们永不再敢犯边,为何还要示弱?
王景彰笑呵呵地说:“我和你们一样啊,也渴望强势威慑,再无战事。可大将军说了,你们捞足了军功,那京师的其他兄弟呢,边关将士呢?眼下大明即将迈入火器时代,用不了几年,边关也将大量配置火器,咱们不畏战啊,不怕骑兵啊。瓦剌、鞑靼如果被吓破了胆,跪了,日后将士们的军功从哪里来?”
和平时期的军士升迁,其速度堪比爬行,三年能从大头兵混到总旗都是好的,十年未必能升千户。可战争不一样,战争是获取军功的最好方式,一场战争打下来,百户、千户都是有可能的,混个指挥史也不是没希望。
比如袁岳,人家就是从大头兵一路提升到指挥史的,西域之战后,他恐怕会直接进入都司任高级将官。再比如五军营的高忠光,投弹手王忠良,他们在战争中就从小兵就升至千户,等京师厘清军功,即便升不了,也少不了他们赏赐。
军士最渴望的就是军功,新军之策最激励人心的也是军功。环顾大明,打败了帖木儿之后,哪里还有军功可以取?
南洋?
倭国?
那是水师夺取军功的地方,京军也好,边军也好,能介入的实在是少数。
西南有沐晟守着,乱不起来。
广西有人屠张辅镇着,怕军功也落不到别人手里去。
交趾已经安定了,教化也展开了,百姓归顺,造反的怕是没有,再说了,韩观就住在多邦城,造反也得过他那一关。
环顾大明四周,唯一能捞军功,唯一能赚大军功的,只有瓦剌和鞑靼了。
如果瓦剌和鞑靼听说大明打败了帖木儿十几万大军,还阵斩了帖木儿,以马哈木、阿鲁台、鬼力赤等人的胆量,估计会马上安排使臣前往京师,该送礼物的送礼物,该搬家的搬家,二十年内怕都不敢南下。
二十年,多少军士能熬二十年?
没敌人,没压力,没军功,军士很容易懈怠,战力直线下滑,到时候对大明并没有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瓦剌、鞑靼还得当大明的敌人,不当也不行。
军士多是鹰派,向往战争与军功,渴望开疆拓土,杀敌报国。听王景彰这么一说,顿时笑了起来,大将军朱棣这是想着阴一把瓦剌和鞑靼啊。
正好,听说瓦剌不太老实,几个月前还曾窥视过大明的威虏城,想配合帖木儿东西夹击大明军队,也不知道大将军给马哈木写了一封什么信,这个胆小鬼竟然没来,现在示弱一下,看看他有没有雄心做一次后面的黄雀。
还有鞑靼,溜达在河套附近,还时不时跑到大同关外,是应该找机会揍他们一顿。
王景彰见众人释然,便继续说:“这其三,就是为了西域的长治久安,你们是知道的,帖木儿帝国很是庞大,臣服于帖木儿的部落众多,其中定会有一些死忠。加上帖木儿的后人也没有死绝,除了哈里之外,还有几个孙子活着。”
“对外说帖木儿是家族内讧而亡,可以避免帖木儿子民将仇恨转移到大明身上,持续不休的袭扰西域。你们也知道,朝廷为了这一次西域征战可是下了血本,我们短时间内可没本钱二次西征了。加上朝廷想要重开丝绸之路,贯通东西,就不能有太多的仇恨。”
邹鹏等人连连点头,大将军所思所想,着实不是大头兵可以知道的,一个谣言,都直接关系着西域大局,未来战局与贸易,娘的,回去之后读书去。
王景彰让军士们对内安抚下情绪,然后和郭三省走了出去。
郭三省平和地问:“大将军真的想了这么多?”
王景彰耸了耸肩:“只有大将军自己清楚,但我只能这样安抚军士,不是吗?这个谣言确实对将士们不公平。”
郭三省点了点头,宽慰了一句:“放心吧,朝廷将在西域设置社学、县学、府学,这里百姓的孩子都将接受大明的教育,拿着大明的教材,真相不会被掩盖,历史会记住这一切。”
第九百三十四章 瓦剌臣服(二更)
昌都剌东北别失八里,自别失八里向北,则是阿尔泰山、杭爱山。
瓦剌的大本营就坐落于阿尔泰山、杭爱山之间,距离明军的大本营委鲁母只有千里,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言,算不得太远。
马哈木已经几天没睡好觉了,派了一批批骑兵去打探消息,并在山里抓了五六个帖木儿的逃兵,证实了明军大败帖木儿十五万大军,取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
太平、把秃孛罗长吁短叹,看着面前的酒肉半点胃口都无。
萨穆尔公主走入大帐,送来了新鲜的马奶,看着愁容满面的三人,开口道:“事已至此,你们需要早点拿定主意,总这样空坐一日一日也不是办法。”
马哈木端起一碗马奶送到嘴边,只湿了下嘴唇便又放了下来:“这个主意不好拿。”
萨穆尔公主笑了笑,冲着门外喊道:“妣吉,进来吧。”
妣吉走入帐中,对三人轻轻施礼。
马哈木有些不解地看着萨穆尔公主,又看了看妣吉。
虽说妣吉又一次成为了寡妇,沦为俘虏,但这一次她是幸运的,马哈木即没有馋她身子,也没苛责她与阿寨。
妣吉的身份是特殊的,马哈木娶的是买的里八剌的女儿萨穆尔公主,妣吉嫁的是买的里八剌的长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哈木与妣吉是一家人。
萨穆尔公主身份尊贵,又与妣吉关系很好,这才容得妣吉出入大帐。
“这是为何?”
马哈木询问道。
萨穆尔公主笑着说:“你们不是拿不定主意?妣吉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她或许可以帮你们分析一二。反正你们也是空坐叹息,不妨听上一听。”
马哈木看向太平、把秃孛罗,两个人没意见。
妣吉坐了下来,轻声说:“明军打败了帖木儿十五万大军,是主力对主力的战斗,这一点消息已经证实,就不需要再讨论死去的帖木儿,直接说大明吧。”
马哈木重新端起了马奶。
妣吉拿着小刀,缓慢地从煮熟的羊腿上割下一小块肉:“在帖木儿出征时,没有人会相信大明的军队会出了嘉峪关,进驻到哈密,后又占据委鲁母,昌都剌,选择在草原上与帖木儿决战。”
“草原,是骑兵的天下,大明军队以步兵为主,虽然有十几万之多,但怎么看,大明都不可能拦住帖木儿,更不可能打败帖木儿。但事实上,大明不仅在草原上打败了帖木儿的十几万骑兵,还斩杀了帖木儿。从这里,可以得到三点。”
马哈木凝眸看向妣吉,太平、把秃孛罗也被妣吉的话所吸引。
妣吉撒了点细碎的盐在肉上,轻轻咀嚼,咽下之后继续说:“第一点,大明虽以步兵为主,但他们找到了以步兵克制骑兵的办法。”
马哈木心头一沉。
最担心,最害怕,最无力的,就是这一点!
论说天下骑兵,马哈木相信帖木儿的骑兵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他们不仅彪悍英勇,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更有一批名将围绕在帖木儿身旁!
饶是如此,帖木儿还是失败了,不丢丢了十几万大军,连自己的性命也丢在了昌都剌!
以步克骑!
大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俘虏的帖木儿军士都说起了神机炮,那玩意真的能打败帖木儿的所有精锐吗?
妣吉看了一眼马哈木:“第二点,大明的火器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半年前,有商人找到过哈什哈,说起大明火器威力不凡,征安南的时候杀敌无数,询问哈什哈要不要火器,被哈什哈拒绝了。”
“火器?商人可以贩卖火器?”
马哈木惊呆了,这东西不是大明最大的秘密吗?还能有人将火器带出关,随意贩卖?
妣吉摇了摇头:“具体事宜我并不知晓,但商人提出贩卖,想必是可以拿到火器的。哈什哈没有同意,想必阿鲁台、鬼力赤会同意,说不得他们手中已经有了一些火器。”
太平、把秃孛罗对视了一眼,目光中透着不安。
可以理解商人为啥没有来瓦剌提起贩卖火器,大明商人敢深入关外做买卖的,大部分都是晋商,晋商出关,外面就是鞑靼的地盘。哈什哈也曾流落到河套以北,有机会接触晋商。而从大同到杭爱山,则路途遥远,成本更高。
“火器真的有这么强吗?”
太平不太相信,不就是丢石头,哪怕是下石头雨,也不可能吃掉帖木儿的主力啊。
妣吉叹息一声:“具体多强,我们并不知道。但从帖木儿逃兵的口中可以得知,大明的火器是会爆炸的,杀伤力很大。或许,这是他们战胜帖木儿大军的最大倚仗。”
马哈木凝重地点了点头。
谈起火器,俘虏都面露恐惧之色,可见火器给了他们极大的心理阴影。或许,大明的火器已经不是自己所认识的火器了。
妣吉放下小刀,继续说:“这第三点,则是大明的战损十分低,打败帖木儿之后,他们的折损可能只是微不足道。”
把秃孛罗皱眉,问:“为何如此笃定?”
马哈木沉吟了下,开口:“是因为大明在战胜帖木儿的大军之后,并没有在昌都剌休整多久,便开始了南征北战。若明军损失惨重,必无法短时间西进,更不要说向北、向南作战!”
妣吉深深看了一眼马哈木,他能取代哈什哈成为新的瓦剌王不是没有道理。
马哈木问妣吉:“三点说清楚了,说出你的看法吧。”
妣吉犹豫了下,叹息道:“我知道,作为各部首领你们都是骄傲的,不愿意屈人之下,我只是想说一句,无论是部落首领,还是小小一户,草原上的规矩就只有一条:让族群生存并繁衍下去。”
马哈木看着妣吉起身行礼离开,萨穆尔公主也跟着退了出去。
大帐中,只剩下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
一阵压抑的沉默之后,马哈木叹道:“妣吉说的没错,族群生存、繁衍,才是草原的规矩。我们必须对族群,对部落负责。大明有能力在草原上消灭帖木儿的所有主力,一定也有能力消灭我们。眼下也已是十一月了,是时候派遣使臣给建文皇帝贺元旦了。”
太平紧握着双手,很是不甘心。
之前臣服大明,索取封号,只是徒有其表,只不过是蛰伏,争取时间罢了。
可现在朱棣在昌都剌消灭了帖木儿的所有主力,连帖木儿引以为傲的撒马尔罕重骑兵都被消灭了,现在大明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谁都不好说,但可以肯定一点,以瓦剌目前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帖木儿的对手。
帖木儿倾国之力十几万骑兵,而瓦剌所有部落加起来,能组织出五万精锐骑兵都算是极限了!用这点力量,如何挡住刚刚打败帖木儿主力的大明军队?
如果不是哈尔乌苏湖南面是高大巍峨、难以翻越的阿尔泰山,太平都想带族群北迁了。
没办法了,短时间招惹不得大明,先把姿态放低吧。
太平提议道:“这一次出使大明,需要选择重要人物去,而且要有重礼。”
把秃孛罗凝重地点了点头:“这一次,就让我亲自带队前往大明,见一见大明皇帝吧。我们必须摸清楚朱允炆对瓦剌的态度。”
“会不会太危险?”
马哈木皱眉。
把秃孛罗摇头:“带使团进入大明是安全的,这一点可以放心。若此时我们不把态度摆出来,大明再次北伐,那我们恐怕真的没有活路了。”
马哈木沉思良久,答应下来,然后说:“命族群的人对鞑靼传递消息,就说帖木儿家族内讧,大明惨胜帖木儿,将消息传得越远越好,一定要让鬼力赤、阿鲁台知晓。”
太平看着阴险的马哈木,笑了笑:“你这是想把鬼力赤、阿鲁台往死了送啊。”
马哈木冷笑一声:“我们一方面臣服大明,另一方面也应该制造机会,实现蒙古草原大一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力量保证部落的安全。”
把秃孛罗有些担忧,以大明的利益来看,朱允炆恐怕不会允许一个统一的蒙古出现,真要出现了,反而对大明的威胁太大,一旦让大明不安心,很可能会引发战争。
不过,这些事还长久,慢慢谋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