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738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郑准磨着刀,双眼冷厉。
  刘谆走了过来,对郑准说:“这把刀你都磨了半年,就不怕磨断了?”
  郑准看了一眼刘谆,冷哼一声:“刀若是不锋利,如何砍掉倭人的脑袋?我与他们交过手,他们的倭刀很是锋利,长度也比我们的刀略长,在近战中,我们作战是吃亏的。”
  “那你为何不换长枪,或长一点的刀?”
  刘谆疑惑。
  郑准握着刀,看着映出的自己的脸:“因为我是用这把刀许下誓言,一定为我的兄弟报仇雪恨。若不用他,我如何兑现承诺,我的兄弟如何能听得到?”
  刘谆叹息:“你也莫要太过偏执,你的军士守住了阳江所,他们完成了使命,朝廷给了厚恤,他们的名字也被留在了碑刻之中,你也该放下了。”
  “放下?你让我如何放下!那可是我的兄弟!”郑准怒目圆睁,咬牙道:“时至如今,你也没有告诉我,当初阳江船厂为何被劫,阳江外围的船只为何刚离开,陈祖义的船只就来了!半年多了,你到底在调查什么?又有什么结果,为何不告诉我?!”
  刘谆看着发怒的郑准,这个家伙爱兵如子,自己的兄弟爱惜的很:“我告诉过你,这只是一次巧合。”
  郑准喊道:“巧合?世上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陈祖义不可能巧合到如此地步!他被水师打怕了,如果不知道水师的撤防时间,他一定不会进攻阳江船厂!”
  陈祖义混迹大海多年,一直都没有死掉,他有他的聪明,有他的狡猾!他敢于冒险进攻阳江船厂,一定是得到了准确的情报,没有人配合他,他不可能突然杀出,在阳江船厂最薄弱的时候!
  刘谆抬手,对郑准保证道:“据我所知,据我调查,是陈祖义勾结了倭军与庆元海贼团,三方势力联手,这才敢于进犯阳江船厂。至于游弋船只的换防,只是因为大雾天,广州的水师没有及时进入,致使陈祖义钻了空子。我句句属实,没有对你有任何隐瞒,若我隐瞒,当万箭穿心!”
  “千户!”
  赵春听闻之后,连忙呸呸两句:“何必给他发什么毒誓,他总以为陈祖义的人渗透到了我们的情报之中,他也不想想,若陈祖义当真有这个能耐,他为何不直接去刘家港,那太仓州多少船没有,多少货没有?”
  郑准坐了下来,又磨刀两下,才平缓了气息,对刘谆说:“抱歉,我只是不甘心,也不想让兄弟们死的不明不白,更不希望这种事再发生一次。这件事,我不会再追问了,如果有人当真隐瞒了什么,那也不是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也不是我们所能查到的。”
  “你该不会是怀疑安全局的人吧?”
  刘谆看了看周围,小心翼翼地问。
  郑准即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磨着刀,低声说:“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杀了我的兄弟,我就找谁报仇!进犯阳江船厂的倭军虽然死了,但倭人还活着,派遣倭军进攻阳江船厂的足利义满还活着!若不能将他们杀光,我死不瞑目!”
  刘谆看了看岸边,轻声道:“放心吧,你会有机会的。皇上已经下了旨意,东征对马岛。朝-鲜李从茂已经在济州岛等待我们。”
  郑准知道这个消息,这里的六千五百军士都知道。不得不说,就对外强硬这一点上,朱允炆确实让所有军士心服口服。
  谁都知道现在朝廷很难,朱棣正在带十几万大军与帖木儿的军队打仗,西北后勤还出了不少问题,许多人都担忧朝廷会不机会因此取消东征对马岛的军事行动,以节省花销。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按照最初的军略安排,琴岛的水师应该在九月底出发。可朝廷在十月初的时候还没有传来旨意。
  就在军心不安,请战声日盛的时候,朱允炆的圣旨到了,他终还是克服了众多困难,选择了出征!
  王绥走在宝船上,听着陈挥、徐安下达扬帆出航的命令,见宝船在大海上行进宛如平地,并没有多少起伏,暗暗惊叹匠人的手艺。
  “王主事。”
  陈挥对王绥行礼。
  王绥连忙避开:“副总兵,我一个小小主事怎么能受你的礼,这是折煞我啊。”
  陈挥却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王绥是朱允炆派遣过来的,在军中充当大督军一职,加上他本身又是兵部职方司的人,有着参赞军事之权,这样的人物虽然官职不高,却不好惹。
  “我们商议下作战方略吧。”
  陈挥严肃地说。
  王绥笑着点头:“一切都听副总兵的安排,皇上说了,我只有提出建议的权利,但军中军略到底如何选择,一切都听副总兵与诸位将领的。说实话,我只是一个文臣,并不通兵法。”
  陈挥见王绥如此坦率,也放心下来,朱允炆安排如此一人,着实让陈挥有些担心。任何军队作战,都忌讳双头指挥,这边刚下令向东,那边忽然改了向西,军士不知道听谁的,不用敌人打,兵的战斗力就没了。
  好在朱允炆也清楚这一点,只给了王绥说话的权利,没有给他做主的权利,自己依旧是这支水师的最高指挥官。
  陈挥召集了徐安、郑准、刘谆、赵春、周涯等诸将,摊开舆图,指了指对马岛的位置,严肃地说:“如何作战,我们已有过多次讨论,今日王主事在,大家就将具体方案说一说,让王主事评判一二。”
  “不敢,不敢。”
  王绥很是谦虚。
  徐安看了一眼王绥,这个家伙崛起的速度有些快啊。自从此人在朝-鲜王宫里一顿忽悠,吓坏李芳远,什么辽东不辽东的条件也不提了,直接答应与大明军事合作,共同对付倭国。
  之后又被朱允炆调入京师,成为了兵部职方司的主事,这个位置虽然不如郎中杨荣,但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现在大明正在打仗,能进入职方司并站得住脚跟的,都不简单。
  何况此人还有着国子监兵学院的背景,兵学院多少人都是他的同窗好友,鬼知道兵学院未来会出现几个指挥,几个指挥史,几个侍郎,几个尚书,得罪不起啊……
  徐安拿起一旁的竹棍,点在了对马岛位置,看向王绥:“目前水师攻略对马岛有三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是以济州岛为出发点。”
  王绥看着舆图,点了点头。
  虽说朝-鲜南部有不少地方可以停靠船只,也有不错的港口,但真正适合大明的,也只有这个济州岛了。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因为其他港口距离朝-鲜本岛太近,李芳远不放心。
  假道灭虢的典故,李芳远还是知道的。
  济州岛孤悬海外,又处在朝-鲜的控制之下,出点事也不会影响太大,何况济州岛曾经作为元朝进攻倭国的一个跳板,有存储粮食的地窖与仓库。
  以济州岛为出发点,这对大明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利,只不过多走一段海路罢了。
  徐安继续说道:“第一个方案,自济州岛补给之后,水师船队全部北上,沿长兴,南原,晋州,抵达昌原,之后在巨济岛整顿船队,自北向南,动员所有兵力,直切对马岛的浅茅湾,自浅茅湾登陆,一部向东,一部向西,至全部歼灭岛上倭人!”
  王绥看了看,这个方案是准备沿着朝-鲜南部岛屿群向东,之后抵达对马岛北部,发动战斗,采取的是中央突破战术,一刀两断,继而分兵歼灭。
  看得出来,这个方案很得人心。
  “第二个方案是什么?”
  王绥问道。
  徐安指了指对马岛南部:“第二个方案,是自济州岛之后,不向北,直接向东,自对马岛的南部登陆。这种方案意在出其不意,可以直接出现在对马岛守军的背后,而不必要先进行浅茅湾攻坚战。”
  王绥皱眉:“对马岛山险,多深林,道路狭小,直接出现在背后,我们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对马岛的主力,若在岛上迷了路,失去了方向,如何是好?”
  刘谆帮着徐安说道:“水师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出了第三个方案。”
  “哦?”
  王绥看向刘谆。
  刘谆指了指对马岛南北,严肃地说:“兵分两路,一路在北面直击浅茅湾,吸引对马岛主力调动。另一路则在对马岛南部登陆,斩其退路,避免对马岛上的倭人四散而逃。”
  王绥陷入沉思。
  这第三个方案是不错,水师此番东征动用了两艘宝船,五十艘大福船,合计六千五百军士,考虑到对马岛上的倭人数量不会太多,战力最多不会过三千,水师完全可以兵分两路作战。
  陈挥见王绥长时间不说话,便询问道:“王主事,你认为这三种方案如何?”
  王绥盯着舆图上的对马岛,低声说:“我们是不是先不打对马岛?”
  “啊?”
  陈挥顿时呆住了。徐安、刘谆等人也纷纷皱眉。郑准是个暴脾气,霍地站了起来,厉声呵斥:“你若是怕死,可以留在船上!不要让我们水师蒙羞!”
  陈挥也有些难以置信:“王主事,你忘记了,皇上下的旨意是攻打对马岛,收对马岛为大明领土。若是不进军对马岛,我们如何给皇上交差?”
  “没有骨气的文官!”
  赵春也忍不住骂了句。
  王绥看着群情激奋的水师众将,笑着说:“你们骂不骂我,我不介意。但我需要先说清楚的是,我说的是先不打对马岛,而不是说不打对马岛。只不过,在打对马岛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办点事?你们不是要复仇吗?区区一个对马岛,能复仇几多?兄弟们,既然出来了,就打一场大的吧。”
  PS:
  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有些朋友在不同地方打赏,还有打赏连名字也不显示的,惊雪没有办法一一感谢,但还是需要在这里说一声,谢,谢谢谢有你们,让惊雪能坚持写下去,我努力写好,努力爆更。


第九百零三章 备战,决战帖木儿(一更)
  展翅而飞的苍鹰俯瞰着天山,苍茫的山林与冰川连成一条线,蜿蜒东西,而在这一条线上,如同睁开了一只眼,透着晶莹的目光。
  呼!
  苍鹰收翅而下,俯冲向这神秘的眼,白云散去,视野越发清晰。这是一座极为美丽的湖,清澈碧蓝。湖水很是宁静,如同铜镜,毫无波澜。
  一群群马匹,一个个人出现在鹰眼之中,人马很多,从湖的南面延伸到湖的北面,在湖边的草场中,还有无数的牛羊。
  这座湖里没有鱼,但这里有羊。
  苍鹰盘旋,旋即直冲一匹羔羊而去,这只羔羊才出世不到十天,虽已蹦蹦跶跶,身子骨却显得柔弱的很,听到疾风声,羔羊抬起了头,然后咩地叫了一声,就感觉身体一沉,然后骤然起风……
  咩咩!
  底下的羊群看着腾空而起的苍鹰与羔羊,只能无助地叫唤着。一声惊空遏云的鹰戾传出许远,似在回应羊群。
  “聒噪!”
  帖木儿拿起弓箭,朝着苍鹰便射了出去。
  箭破空而至,苍鹰受惊,松开羔羊,翅膀尚未发力,便感觉受到重击,翻滚着坠落。
  “苏丹威武!”
  穆罕穆德恭维。
  米兰沙、沙哈鲁等人看到这一幕,不由地暗暗惊叹。别看帖木儿现在已是六十八,腿脚也不好,但他依旧是强大的而不可战胜的,他人虽老,但杀人技还没有老!
  盖苏耶丁看着军士驱马去捡取猎物,目光微微一寒,看向帖木儿的目光也变得更为敬畏。多年不见帖木儿亲自出手,几乎忘记了他曾也是一个神箭手。
  帖木儿侧过身,对身后不远处的傅霖、王全臻等人问:“你们大明的皇帝,也有如此本领吗?”
  傅霖看着老当益壮的帖木儿,微微摇头:“我们的皇帝并没有苏丹精通骑射,在大明来看,打仗是臣子的事,不是皇帝的事。”
  帖木儿冷笑,这是绕着弯说自己矮了朱允炆一头:“我听商人说起过,曾经有个宋朝的皇帝当了俘虏,最后死在了井底。我想你们的皇帝不敢亲征,是怕住在井底的缘故吧。”
  傅霖了解过帖木儿,这个人很是博学,喜欢听闻远方的故事,看来他对中原王朝还是有些了解,知道宋徽宗被关五国城的事,便笑着说:“苏丹博闻强识,倾国东征,想必也知晓,大明城池修的都很坚固,其中不乏有钓鱼城那样的城。”
  穆罕穆德、米兰沙等人恨不得将这群大明使臣给砍了,钓鱼城是蒙哥汗死去的地方,这是所有蒙古部落挥之不去的伤疤。帖木儿以成吉思汗的子孙自居,如何不知道这回事。
  帖木儿并没有大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大明的人口舌都这么厉害啊,不知道你们的军士是否也如此厉害。”
  傅霖指了指东面:“相信在不久之后,苏丹会知道这个答案。”
  帖木儿看着碧空白云,扬鞭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傅霖、王全臻等人无奈,这批使臣被“扣留”,走不掉了。帖木儿打算阵前换人,索性拒绝了傅霖使团先回去的请求,干脆让这对父子多聚聚,跟着大军一起行军。
  帖木儿的这个要求对傅霖、王全臻等人来说有些不安,但对于霍邻、郑大成来说,这倒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虽然被限制活动区域,但举目就可以看到帖木儿的轻骑兵、重骑兵、步兵,可以研究帖木儿的行军进度,军队驻扎,后勤保障,军中传讯,战士士气等。
  让郑大成多少有些惊讶,虽然哈里被大明俘虏,四万大军一朝毁灭,但帖木儿的主力士气竟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他们不是没听说这件事,帖木儿很磊落地允许消息传播,可这些军士眼中没有畏惧,更多的是复仇的凶狠。
  看得出来,决战时,这些人会化作狼兵,不畏生死的作战,帖木儿治军是有一套的。
  经过一日行军,帖木儿带主力抵达孛罗城,听闻基力说阿拉山口有一支明军,立即派遣米兰沙带一万骑兵作战。
  孛罗城距离阿拉山口也就百余里,如此近的距离,又是在大后方,帖木儿是不会允许大明军队存在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8/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