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皇上,后厨已备好了御膳……”
  陆安连忙说道。
  朱允炆冷厉地看了一眼陆安,道:“端去!”
  陆安不敢违逆,只好盛了饭菜,放在朱允炆桌上,顾三审想要检验,却被朱允炆一筷子打开,眼下这么多人用餐,哪里来的毒?
  吃了一口有些夹生的米饭,朱允炆不由转头,看向一旁的匠人,问道:“这米饭,为何不熟?可是后厨贪婪欺压?”
  匠人知是皇上,不敢造次,惶恐地回道:“因为夹生的不容易饿,所以大伙都希望吃夹生一些的米饭,不是后厨欺压……”
  “皇上……”
  陆安想说话,却被朱允炆一眼给堵了回去。
  朱允炆看了一眼身前的壮年工匠,见他吃完,便伸手止住,道:“推石碾的便是你吧?今年可有四十?”
  “回皇上,是小民,今年三十五。”
  匠人不安地回道。
  朱允炆看了看其空得干净的碗,面色变得阴沉起来,道:“朕今年二十多,犹一餐两碗,你如今壮年,出的是力,竟只吃一碗?陆安,朕的匠人,吃得如此差不说,竟连肚子都吃不饱,只能凑夹生饭来饱腹!你是如何管理火药司的?”
  陆安连忙跪了下来,喊道:“皇上,臣没办法啊,朝廷拨付火药司钱粮,抛开匠人开支外,所剩不多,能维持如此伙食,已是难得。”
  朱允炆看了一眼陆安,端起碗筷,吃了几口,方说道:“顾三审,回去之后让兵仗局、火药司,将所有账目送至武英殿,朕要一一核查,若有作奸犯科,贪墨之事,绝不轻饶。”
  饭后不久,徐辉祖便带神机营之人,抬着一箱火药进入火药司。
  “皇上,臣做过统算,无论是兵仗司还是科技局,亦或是这二炮火药司,其所产火药,十次之中,有四次无法击远,威力大减。”
  徐辉祖打着小报告。


第二百一十九章 颗粒火药是王道(二更)
  火药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总需要找出来,否则到了战场上,一旦哑火了,那神机营就完了,连带着三大营也会出现漏洞。
  朱允炆与神机营军士到了别院,安排人设置了五十步靶场,先命神机营军士使用携带来的火药,填充火铳,砰砰十铳。
  朱允炆走向靶场探查,徐辉祖看过之后,摇头道:“皇上,虽十铳皆打中木板,然仅有五铳击穿了木板,换言之,十铳之下,能杀敌者,只有一半。”
  “换火药,重来。”
  朱允炆退至一旁,吩咐道。
  军士再次填充火药,这次火药乃是火药司新造火药,顾三审一声令下,火铳齐发,沉闷之声骤起,朱允炆看到所有的木板都摇晃了下。
  陆安跑去查看,见木板之上皆有洞穿,便禀告道:“皇上,十铳之下,木板皆被击穿,火药没有问题。”
  徐辉祖紧皱眉头,道:“难道是科技局制备火药的问题?”
  “魏国公,臣下之前便在科技局,发给神机营的火药,与火药司当下火药并无区别。”
  陆安保证道。
  徐辉祖质疑道:“没有区别为何会有如此大差距?莫不是这火药放上几日,便会威力大减?”
  陆安检查了下徐辉祖带来的火药,摇头道:“火药并没有受潮,按理说不应该会出现如此问题。”
  朱允炆伸手,抓了一把火药,从手掌中扬落,说道:“问题不是出在火药上,而是出在运输上。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从神机营取来的火药,上层更多的是木炭灰,中间是硫磺粉,下面是硝石粉,在军士填充的时候,虽有硝石、硫磺,但这个配伍,已经改变了。”
  一路颠簸,导致箱子里的火药不断摇晃,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浮,导致比例出现问题,这是粉状火药威力减弱的原因。
  “皇上,臣请混合均匀之后,再试火铳!”
  徐辉祖请求道。
  朱允炆应允。
  徐辉祖安排人将火药充分混合,然后再试火铳,威力果然增加。
  “皇上,问题解决了!”
  徐辉祖一脸轻松地说道。
  朱允炆摇了摇头,严肃地说道:“问题没有解决,总不能每次使用火药之前,在那摇晃一阵子吧?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敌人会给我们这个时间?”
  徐辉祖有些犯难,说道:“可皇上,火药总免不了运输,有运输,这个问题便会一直存在。”
  朱允炆抓起一把火药粉末,转头看向陆安,嘴角微微一笑,道:“可会和面?”
  “和,和面?”
  陆安脑子发懵了。
  内侍端了清水过来,朱允炆净了手,看着湖水,道:“粉状火药运输总免不了这个问题,那就不用粉状火药了,改颗粒火药吧。”
  “颗粒火药?那是何物?”
  陆安也算是研究火药一途的老人,从未曾听闻过颗粒火药。
  徐辉祖也有些迷茫,颗粒听懂了,火药听懂了,可两个加一起,却没听懂……
  朱允炆走向火药作坊,吩咐道:“将碾磨细致的硝石、硫磺、木碳送过来,再把教匠喊来,一同观看。还有,提两桶冷温水过来。”
  陆安不知道皇上要做什么,看了一眼徐辉祖,徐辉祖也表示不知,摊了摊手便跟了上去。
  陆安安排人将东西都准备妥当,送至东面的火药作坊房里。
  朱允炆拿着一把火铳,看着药室中残留的火药,对陆安道:“粉状火药的问题很多,你看,这药室中的火药没充分用尽。”
  陆安与徐辉祖知道这个问题,所以火铳手在训练的时候,除了需要自己摸索药室用量之外,打完之后,还需要花时间清理药室。
  朱允炆看着送来的硫磺粉、硝石粉、木碳粉,对周围的教匠道:“哪位出来帮朕一下。”
  “小人愿为皇上效劳。”
  不等其他教匠反应过来,一个二十余岁年轻的教匠便上前一步。
  “如此年轻,便跻身教匠,不简单,说出你的名字。”
  朱允炆打量了下对方,赞道。
  “小人陆源。”
  “哦?”
  朱允炆看向陆安。
  陆安连忙道:“皇上,此乃臣的子侄,十五岁便进入兵仗局,制备火药已有七年,通过考核方成教匠。”
  朱允炆淡然一笑,道:“无妨,只要有真本事,朕不会怪罪。陆源,称取三十七斤五两硝石粉,七斤五两木碳粉,五斤硫磺粉。”
  陆源答应一声,便将硝石粉取至一袋中,然后用秤钩挂住,将秤砣放至三十七斤五两的位置,秤杆上翘,则取出一些硝石粉,秤杆下沉,则加一些硝石粉。
  如是之法,按量取出。
  朱允炆吩咐道:“将这三样,倒入瓮中,搅拌均匀。”
  陆源照做。
  朱允炆起身,检查了下火药混合状况,见差不多了,便轻声道:“加水。”
  陆源吃惊地看着朱允炆。
  陆安连忙走过来,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啊,火药最怕水,一旦受潮入水,便再无法使用,这些火药便废了。”
  徐辉祖连连点头,在一旁劝道:“加水会毁掉火药材料,更无法用于火铳,还请皇上三思。”
  作为军中之人,徐辉祖的火铳使用的也十分熟练,自然知道火药的缺陷:怕雨天。
  一到下雨天,神机营基本上就歇菜了。
  火铳也好,火炮也好,一旦没防护好,雨水渗透,那手中的东西就是一铁疙瘩,拿起来打人都嫌沉。
  朱允炆没有理睬两人,对陆源问道:“听清楚了吗?”
  陆源看了一眼瓮中的火药材料,转身,将不远处的一桶水提了过来,拿起水瓢,见朱允炆点头,便开始加水。
  “这,这,哎……”
  陆安有些心疼。
  这些材料,可都是匠人一遍又一遍,碾磨出来的,现在被毁掉,就等同于那些匠人白忙活了。
  皇上啊皇上,你不懂火药,就不要瞎指挥啊,从唐至明,就没看到哪个火药配方里面有水的……
  陆源加一次水,搅拌一会,然后再加水搅拌,直至整个瓮中的火药形如泥团。
  “真和面啊……”
  陆安苦涩地看着这一幕,叹息不已。
  徐辉祖将眼睛看向别处,实在是不想看朱允炆拿木棍子砸泥巴玩……
  砰砰砰——
  朱允炆与陆源将火药泥碾砸了几十遍,然后找来筛槽,让陆源将泥土挤出,刚挤出一点点,朱允炆便拿着木板,将筛子底部刚露头的泥丸刮掉。
  收集到一定火药颗粒之后,看着不太规整的颗粒,朱允炆命人砍了竹子,然后将颗粒倒入竹节之中,一圈一圈的摇晃,在取出颗粒时,已是圆润如珠。
  “这便是颗粒火药了?”
  陆安、徐辉祖瞪着眼,看着手掌心里浑圆的颗粒火药,不由对视了一眼。
  朱允炆安排人将颗粒火药摊开晾晒,看了一眼不错的太阳,对陆安问道:“学会了吧?剩下的火药泥便交给你了。”
  陆安隐约感觉能成,却又不敢相信,上前按住火药泥,陆源看着陆安咧嘴一笑,弯腰刮下泥丸。
  朱允炆坐着,脸色并没有轻松,反而多了几分凝重。
  颗粒火药的出现,将会奠定大明在火器之上的优势,只是这种优势能存在多久,朱允炆并不确定。
  一百四十多年前,蒙古人“长子西征”,让中世纪的欧洲见识到了火器的威力。而在第三次西征后,忽必烈五弟旭烈兀将火器彻底带到了欧洲。
  而将火器传递到欧洲的一个关键人物,便是郭侃!
  郭侃开创了一个时代,一个炮兵远征的时代。
  在郭侃的火炮部队之下,蒙古人攻下了七百多座城堡,并留下了“东方天将军”的威名。
  可也正是从那时起,旭烈兀建立起了伊利汗国,火器技术完全西传,西夷之人就这样接过了华夏火器,不断研究,继而出现了更为强大的火器!
  西方火器超越东方,一个关键的人物,便是郭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