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办理完政务,朱允炆返回长安宫,抱着朱文奎对马恩慧说道:“今日上朝时,有人奏报李增枝在热孝期间曾去过教坊司。”
  “皇上,孩子在呢。再说了,教坊司归礼部管,臣妾可管不到。”
  马恩慧接过孩子,责备地看了一眼朱允炆。
  教坊司负责庆典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同时是官方妓院,拥有众多乐师和女乐。而这些女乐,又是侍应权贵的官妓。
  虽然按照规制,教坊司女乐只卖艺不卖身,但权贵若想得到一个毫无自由的女人,只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
  比如说,勾结教坊司官吏,将看中的女子一说,递上点银两,这女子便“暴毙而亡”。
  人死了,自然需要从教坊司花名册上勾掉,至于人被带到哪里,是生是死,没有谁会在乎。
  但,朱允炆在乎了。


第二十八章 皇上去教坊司放火
  “皇上,众亲王已在宗人府候着了。”
  双喜跪禀,打断了朱允炆的思路。
  朱允炆淡然一笑,看了看外面的太阳,此时已然是下午,不由说道:“朕还以为他们不走了。”
  马恩慧咯咯笑道:“这件事不能怪他们,是太后留着辽王、秦王、晋王、岷王,估摸着是说笑,忘记了时辰。”
  朱允炆苦涩地摇了摇头,朱棣等人估计是等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一起回去,左右等不到,拖延到了下午。
  “摆驾,朕送他们远行!”
  朱允炆捏了下朱文奎的脸,笑着出了宫。
  长安左门,主要有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太医院等,长安右门,主要有五军都督府,常泰寺、通政使司、行人司等。
  刑部、督察院、大理寺、教坊司等,则处在五军都督府的西面。
  宗人府,是皇室宗族的管理机构。
  说起来,这也是朱元璋的发明创造。
  老朱虽然精力旺盛,但一门心思管理国家,哪里有心思与精力管理宗族,但老朱又是一个重亲情的家伙,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不能不管,所以,便设置了宗人府。
  宗人府主要职责,便是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负责三节祭祀、宗室封爵、婚嫁,死后谥号取什么,安葬在哪里,还有皇室亲戚犯了错如何惩罚,大家多久没聚一起了,组织起来喝个酒,联络联络感情等。
  老朱十分重视宗人府,设置了宗人令、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考虑朱标当着太子,工作有点忙,便将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老五朱橚、老六朱桢全部塞了进去。
  只可惜老二只干了六年,便被人毒死了。
  老二走了之后,宗人令空了出来,那就老三接替吧。
  结果没想到,老三还干满三年,也病死了。
  宗人令又空了出来,按理说,下一个接着便是朱棣了,朱棣可不敢当宗人令,两位老哥接连死在宗人令位置上,自己还想多活几年。
  估计朱元璋也不想坑死朱棣,于是乎,宗人令的位置便空了下来。
  朱允炆要不是给亲王送行,恐怕也不会到宗人府。
  与奔丧时的凄惨相比,离京时的阵仗可大多了,冕旒华服、鼓乐仪仗自然是不能少的,各亲王脸上也没什么悲戚之色,反而兴高采烈。
  朱允炆也明白,这些人还是喜欢封地,天高皇帝远,自己当大王。
  不过没关系,距离远,有远的好处。
  亲王的数量远不是九个,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太子与夭折的第二十六子外,其他皇子,都被封王。
  此外,还有一位靖江王,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不过在洪武二十五年朱守谦已去世,由其长子朱赞仪为靖江王。
  一群人嬉笑着,很是和谐。
  见朱允炆来了,朱棣领众亲王行礼。
  朱允炆看着众人,微笑道:“各位叔叔此去藩国,路途遥远,还望多多保重。尤其是燕王叔、宁王叔,北蒙势力犹在,还请两位皇叔,拱卫大明,捍我山河。”
  朱棣与朱权听闻之后,脸上虽然带着笑意,但心里却满是苦涩。
  客套了几句之后,朱允炆挥袖,肃然作揖道:“去吧,保境安民,护我大明!你们的名字必然彪炳史册,纵五六百年,不,千年以后,世人也会记着你们!”
  宫中内侍,整齐地跪了下来。
  众藩王纷纷跪拜,齐声说道:“必不负陛下,不负大明!臣等告退。”
  朱棣起身,冲着朱允炆微微一笑,说道:“皇上保重龙体。”
  说完,便入了马车。
  其他藩王也打了招呼,进入马车。
  车队缓缓离开。
  朱植、朱尚炳、朱济熺、朱耿四人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朱允炆身旁。
  朱允炆挥了挥手,说道:“你们且四处走走吧,明日入宫,商议具体事宜。”
  四人连忙点头,行礼别过。
  朱允炆看天色尚早,便吩咐双喜、刘长阁换了便服,走过长安右门,朝着教坊司而去。
  “教坊司现下有多少人?”
  朱允炆对刘长阁问道。
  刘长阁回道:“皇上,当下教坊司,花名册之上的,有六千八百余人。”
  “这么多?”
  朱允炆皱眉。
  刘长阁犹豫了下,说道:“皇上,洪武二十六年,大将军蓝玉蓄谋造反,为太祖诛杀,牵连甚广,所以……”
  朱允炆看了一眼刘长阁,也没有怪罪。
  朱元璋在杀人这方面,确实做得太过。
  洪武四大案中,因“蓝玉案”而诛杀的人数,超出了一万五千人,军中骁勇将领几乎全灭,这也是朱允炆继位之后,屡屡打不过朱棣的一大原因。
  死了人,多是官员或武将,而这些人的家属,有些是一起杀了,有些女眷,则被充入教坊司、浣衣局等。
  进入教坊司,里面喧腾一片。
  楼阁之上,多开着半扇窗,有女子站立于窗后,也有女子探出半个身子,窥看着来客。
  有一妖娆妇女迎了过来,见朱允炆气度不凡,料定身份不凡,笑道:“这位公子,头次来吧,可是心中佳人?”
  朱允炆笑着说道:“佳人吗?不知这里,谁为最佳?”
  妇人媚笑道:“这教坊司中,女子数千,各有春色,若单以容貌而论,当属潇月儿,若以才艺而论,莫秋声姑娘必是魁首,若以可人,最惹人怜,当为慕容景儿。”
  “呵,倒是新奇。把这三位,都叫过来吧。”
  朱允炆轻声说道。
  妇人脸色露出了惊讶之色,打量了下朱允炆,说道:“公子,今日不巧,潇月儿、莫秋声姑娘都已有客,不妨让慕容景儿陪您,如何?”
  “也好。”
  “公子,呵呵,嘿嘿……”
  妇人笑得很自然。
  朱允炆看了一样双喜,说道:“这么没眼色吗?”
  双喜见状,连忙拿出了一些银两给了妇人,妇人这才欣喜着,领着朱允炆上了暖香阁楼,至一处门前,停了下来,说道:“慕容姑娘便在里面,公子请便。”
  推门而入,香气馥郁,宛若天堂。
  “你们在外候着。”
  朱允炆说完,双喜连连点头,还知趣的带上了门,对一旁的刘长阁嘀咕道:“这件事,一定要烂死在肚子里,若是被人知道了,会出大事的……”
  刘长阁默然点头。
  皇上也真是,皇宫佳丽那么多,为何还来教坊司,这可是犯忌讳的事,按照规制,官员是不能与教坊司女乐发生点故事的……
  红帐凉薄,正是秋风卷帘。
  朱允炆掀开帘,看着窗边安静站着的一位妙龄女子,口中喃喃低语:“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朱允炆走了过去,惊动女子回眸,轻声道:“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慕容景儿看着朱允炆,盈盈施礼,道:“慕容景儿,见过公子。”
  青丝随风,摆动于纤细腰间。
  灵秀,清冷。
  柔弱,悲情。
  朱允炆看着慕容景儿,微微点头,说道:“姑娘请坐吧。”
  慕容景儿有些诧异,见朱允炆目光之中并无欲念,而是径直走向桌案旁坐了下来,翻看着自己写的诗词。
  他竟不像其他人。
  朱允炆翻看了几页,接过慕容景儿递过的茶,道了一声谢,问道:“慕容姑娘来教坊司多久了?”
  “回公子,已有六年。”
  慕容景儿坐到一旁,轻柔地说道。
  朱允炆皱眉,这个时间点,恰恰是蓝玉案的时间,不由问道:“你家人是军中武将?”
  慕容景儿摇了摇头,面带悲戚地说道:“父亲只是军中笔吏。”
  笔吏!
  不起眼的低级官员。
  但这些人,也因蓝玉案牵连而死。
  朱允炆有些愧疚。
  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一个最大的原因,便是为了自己坐稳江山。
  “教坊司,是天堂,还是地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