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不过皇上讲故事的水平,是不是也太烂了一点。
  要知道朱棣勇猛过人,骑马奔袭百里还是轻松的事,这样的壮汉,会疯?
  朱允炆淡然一笑,说道:“当然,装疯避祸的人有很多,比如孙膑、司马懿、唐伯虎……”
  “等等,皇上,孙膑臣知道,司马懿臣也知道,这唐伯虎是何人?”
  朱权自认为是个读书人,知之甚多,可也没听说过历史上有号名为唐伯虎的人。
  朱允炆郁闷了。
  唐伯虎是谁你不知道,但你玄孙朱宸濠知道。
  不过,如果自己改变了历史,朱权应该不会去南昌了,那他玄孙也没机会造反,唐伯虎也没机会装疯了。
  朱允炆不知道自己这只蝴蝶一直煽动翅膀,未来的大明朝会出现多少自己难以预料的事……历史中的那些惊才绝艳的人物,还会出现吗?
  我为帝王,大明将往何方?
  自己真的可以驾驭好这千万钧巨轮吗?
  朱允炆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瞪了一眼朱权,继续说道:“燕王会争取时间,寻找机会。而他最大的机会,不是拿下北平府,而是你!”
  朱权悚然,惊呼道:“我?”
  朱允炆笑了笑,指向大宁的方向,说道:“朕在北平布置无数,唯一的漏洞,便是你啊。”
  朱权几乎被吓飞了魂魄,连忙跪下,喊道:“皇上,臣一心归顺朝廷,绝无二心,还请皇上恩准臣易藩江南,寻一处地,安老终生。”
  朱允炆看着舆图,没有理睬跪着的朱权,继续说道:“燕王会暗中派人寻你,或亲自找你,然后以计谋将你的朵颜三卫收走,你被迫与他一起南下。由此,可破北平之围,也可得北平大部。”
  “之后,朕与你们大战,朕若是赢了,那你们便会死去。若朕输了,燕王篡位,至于你?呵呵,最好的结果,与只是发配一方,当个囚徒王爷。”
  朱权浑身颤抖,朱允炆的这些话,可谓是字字诛心!
  朱允炆将舆图收了起来,看着瑟瑟发抖的朱权,平静地说道:“宁王叔,朕告诉你这些,只是希望你能站好队。朕需要你看着燕王,一旦他有二心,希望你能好好表现。”
  朱权从来没有如此恐惧过,纵面对千军万马,也没有如此恐惧过。
  朱允炆的话,毫无遮拦,直要人命!
  “起来吧,朕相信你,也相信你的能力,所以,替朕分忧,日后你老了,想要回来的时候,绍兴府,我给你。”
  朱允炆俯身拉起朱权,严肃地说道。
  “绍兴府?!”
  朱权震惊。
  绍兴府可是繁华之地,领山阴、会稽、上虞、萧山、嵊县、新昌、诸暨、余姚八县,距离杭州府很近。
  这地方,比松江府还好!
  如此之地,皇上竟然允诺给自己?!
  朱权也清楚,作为藩王一直领重兵,早晚会被收拾掉。
  以前老爹朱元璋在的时候,完全信任自己,统兵在外,没什么顾忌。
  可现在的皇上是朱允炆,他未必信任自己,不妨早点处理好,回到南方,学习下辽王朱植,做个太平藩王,也好为子孙后代,留条活路。
  “臣,一切皆听皇上的。”
  朱权打定主意,就站在朱允炆的身旁。至于四哥朱棣,安安稳稳过日子也就罢了,若是真如皇上所说,那自己也不是不可以“大义灭亲”的!
  朱允炆看着离去的朱权,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坐在桌案上,拿起了一份奏章,展开一看,旋即笑了出来,安排双喜:“召国子监王绅。”
  “李志刚、郭琏……”
  苏幕遮念着名单上的名字,又看了看王绅写的推荐理由,不由笑了出来,王绅虽是儒学出身,但行事风格,却毫不拘泥传统。
  他所推荐的人才,不是找出来的,而是试出来的。


第二十七章 用蟒蛇来选才……
  国子监。
  王绅博士结束了率性堂《大学》课业,便走出课堂,对路过的监生微微颔首。
  相对于翰林院的清净,王绅更喜欢国子监的热闹,虽然进入国子监,多少含有“被贬”成分,但王绅清楚,这是自己的机会。
  翰林院是皇上的“智囊”或“先生”,未来可期。
  然而此时的翰林院有方孝孺管着,加上皇上在听取意见上,明显更倾向于“内阁”,此时继续待在翰林院,未必能有出头之日。
  自己进入国子监,不是因为有错,而是肩负着为皇上挑选“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件事办好了,定能在皇上心中留下好印象,站在朝堂定不久远。
  可如何选择人才,这件事让王绅一度陷入困境,迟迟找不到方向。
  论学问,论经义,国子监可谓是人才济济,可那一堆老头子,都能喊他们爷爷了,推荐上去,万一被委以重任,一激动挂了,那自己岂不是也完了?
  不能让这群爷爷拖后腿。
  国子监也有不少三十不立,四十还惑的人,可推荐这些人上去也不成。这些人脑子不开窍,若是天天给皇上立牌坊、解惑,哪天雷霆之怒……
  那些勋贵的儿子们、孙子们倒有些能力,只是他们的能力好像都没有向朝廷发展,而是朝着秦淮河发展,举荐他们,皇上天天去秦淮河找这群人,也是不合适的……
  王绅几乎抑郁了,自己好歹也是饱学之士,竟然在人才选择上遇到了大困难。
  唯经义不行,唯能力不通,唯关系不能。
  那还有什么办法?
  直到有一天,王绅突然之间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才。
  一直苦苦寻找人才,竟连人才是什么都忘记了。
  《论衡·累害》有云:人才高下,不能钧同。
  《抱朴子·逸民》记载:褒贤贵德,乐育人才;
  《史通·叙事》云,故知人才有殊,相去若是,校其优劣,讵可同年?
  人才,是兼备才学、才能、品德之人。
  能进入国子监修习的,才学还是有的。话说回来,纵览朝堂,哪个没有才学?
  可问题是,有才学,是否有才能,是否可以办成事。
  事情摆在那里,能找出问题在哪里,能想办法解决,能规避问题再次发生的人,便是人才。
  面对问题,满嘴三皇五帝,仁义道德,却提不出任何方法的,那是庸才,伪才!
  皇上的要求时“机辩、锐新、富学”,只靠着寻常之法找寻人才,那是断然不可行的。
  所以王绅上了奏折,希望朱允炆能容许自己“胡来”一下,现在人才名单已经送了上去,是也不知皇上是否认可。
  祭酒程师周看到王绅,脸色铁青,招呼都没打,转身就绕路走了,这个家伙就是魔鬼,早晚要将他赶出去……
  王绅被召,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了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不安的王绅,拿着那一份举荐人才的奏章,道:“很不错,一个月便选出了十个人,说说,他们哪里打动了你?”
  王绅肃然回道:“皇上,李志刚善谋奇思,郭琏人际通达,王淮胆大勇猛……这些人皆是有所长,有所能,他日定能有所作为。”
  朱允炆思索了下,仔细审视着名单上的人,沉声道:“朕相信你,就按这份名录,让李志刚入翰林院做个编修,郭琏入吏部考功司主事,王淮入兵部武选司……”
  看着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朱允炆,王绅也吃了一惊。
  信任!
  皇上对自己竟是如此的信任!
  王绅有些感动。
  “前段时间,你言说用些特殊之法选才,朕很好奇,你是如何选才的?”
  朱允炆问道。
  王绅尴尬地笑了笑,请罪道:“臣不过是出了几道题罢了,监生好强,却不善变化,出机辩之题,最优者为才。”
  “嗯,那王淮胆大勇猛,又是从何而来?胆大总不可能出题吧?”
  朱允炆有些疑惑。
  王绅吞咽了下口水,低声道:“这个,臣只是将一群监生锁在了房舍中,然后丢了一条蟒蛇进去……”
  “蟒蛇?”
  朱允炆瞪大眼,浑身一冷。这个家伙是不是太狠了……
  可怜的监生,这要被玩死了……
  “皇上放心,蟒蛇拔了牙齿,并无毒,不会伤到监生。”
  王绅连忙解释道。
  朱允炆舒了一口气,这种方法果然是简单粗暴。
  有没有胆量,一试便知,面对危险,谁第一个当逃兵,谁留在原地思考对策,谁已经行动了。
  一目了然,效果显著。
  至于吓晕过去几个,是不是会留下噩梦后遗症,有没有人找祭酒投诉的,那是国子监内部的事,和朱允炆没关系。
  从这件事来看,王绅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检验人才的人。
  朱允炆肯定了王绅,道:“你做得没错,无需顾虑,朕还有一项任务交给你。”
  “请皇上示下。”
  “找出国子监十大不足!”
  “十大不足?”
  王绅一脸惊讶。
  国子监作为明代最高学府,如何会有不足?
  朱允炆平静地说道:“圣人都知道,人无完人,国子监又如何能避免问题?找出问题,把问题解决好,国子监才能真正为朝廷输送人才。否则只靠夸夸其谈,以古治今的官员,这大明帝国,又如何朝气蓬勃,开创盛世?”
  “你入国子监,便从教育之法、管理之法、学习之法、生活之法等,找出问题,然后思考改进之策,呈送祭酒、司业与朕。”
  王绅肃然道:“臣领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