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344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此举果然是颇有震慑作用,甚至包括司空晏在内,都不免是有些害怕起来。
  观从知道如今百工人心不定,也怕会直接东窗事发。于是便决定是提前发难,直接发动现有的百工向单氏祖庭聚拢,司空晏亦自知自己的身份迟早要暴露,便索性是和观从一起行动。
  待百工悉数聚齐之后,便是突然发难,攻击单氏的祖庭。
  好在这些人所涉极广,可以说是什么人都有,而且大多数人都是极为吃苦耐劳的,性格又极为坚毅。战斗力倒也不低,很快就杀进了单氏的祖庭之内。
  然而,单氏私兵也是训练有素。毕竟这些人都是单旗苦心经营起来的,可谓个个都是猪突豨勇之辈。他们闻询赶来,与百工之人是立刻杀到了一处。
  百工只得奋力抵挡,但奈何司空晏和观从都不是领兵打仗的好手。眼看招架不住,便只能是往祖庭越撤越里。
  百工死伤惨痛,而成周的守军也听到了动静,直接杀奔过来,眼看百工哗变就要全军覆没。
  好在观从也早预料到此举想要成功甚难,所以他预留了出奔的路线。他径直率领着百工,迅速打开了通往单氏陵墓的甬道,纷纷借此是撤出了洛邑。
  而单氏的将领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亦是带兵追到东门。然而,观从和司空晏此刻已经带着百工逃远,黑夜之中他也不敢追赶,只得就此作罢。
  司空晏和观从连夜逃往东圉,而这时孙武和范蠡联手,也是刚刚拿下前邑。
  待斥候前来报告孙武,说成周突然发生了百工哗变之事。孙武知道那定是观从动了手,便是立刻匆匆赶回东圉接应。
  孙武领着百十骑是一路马不停蹄,终于是在其半路上接到了观从。孙武替其殿后掩护,见其后方并无追兵,便是随着观从等人一起入了东圉。
  待众人稍定,观从这才与孙武是介绍起了司空晏。孙武听罢,则是拱手道:
  “末将见过司空大人。其实,我家先生自鄩肸战败,先生便知成周起事艰难。今日二位能全身而退,已然是不幸中之大幸。”
  观从闻言,却是面露羞愧之色:
  “从未能完成使命,实在有愧于主公!”
  “不,此番百工起义虽是失利,但也让成周守势渐弱。敌消我涨,二位已然是大功一件。还请司空大人放心,武会妥善安置这些百工,待到休整完毕,在下自会护送大人前去面见王子殿下!”
  司空闻言,倒也无有言语,只拱起双手作揖对其表示了一番谢意。


第四百六十一章 数典忘祖的籍谈
  不几日,百工和司空晏便在孙武的一路护送之下来到了京邑面见王子朝,王子朝自是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非但是安排了郊迎,并且是重重的赏赐了司空晏和观从。
  而这些百工就这样,算是在京邑又暂且安置了下来。
  这些人虽说人数不算多,但也算得是一面旗帜。再加上孙武这边一番血战,竟是从虎口拿下了前邑,所以原本那些在王畿内过不下去的国人,流民,以及见风使舵惯了的大族,也是络绎不绝的向着京邑聚拢。
  李然见此情形,便索性在京邑、前邑、东圉三地设点布防,一方面是巩固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则便于招揽士族和流民,招兵买马。
  一时间,王子朝的声势大增。谁都没想到,这王子朝居然还能东山再起,且隐隐是有了和周室分庭抗礼的势头。
  不过,单旗所扶持的周王猛毕竟是被立在前,其自诩为周室正统,所以王子朝在这方面难免是稍落下风。而且论势力,也还是差了不少。
  ……
  再说单旗这边,他此番虽然携周王猛离开成周洛邑,利用诱敌深入这一招大获成功,歼敌近万,并烧死其大将鄩肸,让王子朝可谓是痛失一臂。
  但是,在随后的交战中,司徒丑所率的王师又溃败于前邑,在洛邑内又发生百工的哗变。
  这一来二回的,虽说是互有胜负。但算起来,总体上单旗好像还是吃了大亏。
  为防止王子朝等人真的趁虚袭取洛邑,单旗和刘狄等人便又挟着周王猛再度是回到了洛邑。
  周王猛虽贵为周王,但如此的“颠沛流离”却也是身不由己,他这个周王,自是无有任何权柄的,所以,一切也唯有是对单旗唯命是从,听之任之。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王位如今也只能是仰仗单、刘二人来护持。
  其兄王子朝,一直对自己如今的王位是虎视眈眈。所以,他除了听从单旗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法子,也只能心甘情愿的做了他的傀儡。
  而伴随着周王猛再次入主洛邑,与其接踵而至的,便是晋国的数万人马。
  只见晋国的人马亦是纷纷驻扎在了洛邑的周围,他们甚至还带来了陆浑之戎的近万人马。
  要说这陆浑之戎,乃是戎族的一个分支,允姓,又号“允姓之戎”。其族人极为好战,百余年前也是强盛一时。
  由于如今居于陆浑,故而周人多称其为陆浑之戎。自从为晋国所降服后,便一直是听命于晋国,他们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绝对不能小觑。
  再加上原先就在王畿驻守的拱卫之师,他们既自诩为王师,那自然是只听命于周王猛,而周王猛本身就只是一个傀儡,所以单旗自然对这一支王师也是可以直接调度的。
  这一日,单旗和刘狄得知晋军二卿已至,便立刻是出城相迎。
  晋军此番先至的,乃是其下军的荀跞和籍谈。
  单、刘与之一一见礼过后,便是将他二人是直接引入城中,前去面见周王。
  而周王猛这时,也早已是在大殿之内正襟危坐,准备迎接从晋国来此的贵客。
  荀跞和籍谈二人入得殿内,虽也是行的享礼,却显得是极为敷衍。
  他们也知道如今的周王猛,压根就主不了事。所以他二人一番见礼之后,也没想着要献上什么礼物,更不想是与周王多做客套寒暄。礼毕之后,便径直便要躬身退出殿去。
  这种行径,显然是根本没有把现在的周王给当一回事。
  就在这时,大殿之上有一人直接出列,并是直接指着他二人言道:
  “二位且慢!”
  荀跞和籍谈被这一声止住,抬头一看,原来说出此言的乃是太史苌弘!
  这时,只听苌弘是一边手指着大殿一旁的鲁壶发问道:
  “请问二位贵使,于礼而言,各方的诸侯皆要以周王为尊,而使节进殿拜见周王也应献上礼器,不知为何独独你们晋国的没有?”
  荀跞和籍谈互相对视了一眼,一时却回答不上。也知道这下倒是的确自己疏忽了,荀跞无言以对,只能是让副使籍谈作答。
  籍谈作为文官,毕竟也有些诡辩之术,他思索了片刻,随后便直接回答道:
  “当初,诸侯受封之时,都从王室接受了明德之器,用以镇抚国家,是以他们能够进贡礼器。但是我们晋国身处深山老林,常年与戎狄为邻,远离王室,天子的威信无法到达晋国,而我们又一直与戎人纠缠不休,时间都不够用,如何还能进献些何种礼器呢?”
  籍谈的这一番话,其实显然是没话找话。要知道晋国自文公践土之盟开始至今,一直是效仿齐桓公,保持着以“尊王攘夷”的姿态示人。
  所以,籍谈所谓的“攘夷”其实跟“尊王”又有什么妨碍呢?
  当然,籍谈的这些话,倒也是把姿态放低了,算是给了周王室一些面子。
  而苌弘却是有些得理不饶人,只见他依旧是神色淡然,更上前一步说:
  “籍谈,你难道是忘记了你们晋国的始封君唐叔虞,与成王乃是同胞的兄弟?既如此,又岂能说册封之时没有分到赏赐呢?密须之鼓和大路战车,是文王用来检阅军队之用。阙巩之甲,乃武王攻克商朝时所穿铠甲。唐叔虞接受了这些明德之器。其后晋文公接受了襄王所赐的战车,还有斧钺以及黑黍酿造的香酒不计其数,这些不是赏赐又是什么呢?”
  “有功勋而不废弃,有功劳而记于策书,子孙后辈不能忘却,难道这些都没有被记载?那唐叔虞的心哪里去了呢?而且你籍谈可也别忘了,你的祖先孙伯黡当初乃是掌管着晋国典籍的司典!你既然身为司典的后裔,如今得以以卿大夫的身份来主持国家大事,为什么反而忘了这些道理呢?”
  苌弘的这一番话让籍谈和荀跞都一下子有些回答不上来,场面一度极为尴尬。
  单旗也不知如何说话,朝刘狄使了个眼色。
  最终,却还是刘狄在一旁是和稀泥道:
  “二位上卿定是来援匆忙,又心系王室心切,故而忘了礼数。如此,不如待明日飨礼之时,再另行补上贡品即可。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荀跞和籍谈听得此言,虽对苌弘此人是极为恼怒,但又不便当场发作,也只得躬身作揖,允诺了下来。


第四百六十二章 周王猛尴尬的地位
  待荀跞和籍谈纷纷退去,周王猛此时却已是被方才的这一幕给吓得两腿发软。
  过了好一会,待周王猛稍缓过神来,这才对苌弘言道:
  “卿方才委实有些过激了,何必如此与他二人难堪?晋国如今出师前来相助,可是万万开罪不起的啊!”
  苌弘听得周王猛似有怨怼之意,但他又如何敢忤逆于他?只得是再拿籍谈来说事道:
  “籍谈此人的后代,禄位恐怕不能保了吧。他的言行举止,以及所举出典故,都已背离了其祖先,此等数典忘祖之辈,又有何惧?”
  苌弘这一番答非所问,虽明着是说籍谈,却实际上是在暗示周王猛:既然身为周王,就该拿出周王的样子。要不然,就和那籍谈一样,不过是空有其表罢了。
  周王猛虽然涉世不深,但他还是听懂了苌弘的言语。只不过,他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
  他虽然贵为周王,且单旗表面工作做得也都还算是看得过去,但是实际上大权都在单旗和刘狄的手中。所以,如今他们说什么,那便的是什么,周王猛也是不敢不听从的。
  周王猛想到此处,不由是长叹一口气。周宗势微,这本也是大势所趋,而他刚刚即位,能力极为有限,想要扭转这等局面,恐怕就是痴心妄想。
  苌弘见周王猛如此,也是不由低下了头,黯然神伤。
  ……
  荀跞和籍谈起在大殿上被苌弘这么劈头盖脸的一顿说教,心中自是极为愤懑。
  于是,荀跞便是对单旗说道:
  “想那王子朝,不过占有区区三城而已,实不足为虑!既如此,大人不倒如是携王亲征!”
  “只是……唯恐世人这悠悠众口,会以此来恶语中伤。若是奉尊王之身如此奔波,只怕是会为世人所诟病啊……此举恐有不妥。”
  单旗对此不禁是犹豫了起来,而荀跞却又是冷哼一声道:
  “王驾亲征,自是再好不过,如何就不妥了?想那王子朝同是先王之后,皆因其亲力亲为,故而甚得人心!王畿之内,念其旧者不计其数。如今,若非王上亲征,又如何能够名正言顺?”
  荀跞这一番说辞,虽不免有些愤懑的嫌疑,但也不能说是毫无道理。
  单旗思量许久,虽是知道其意有歹,却对此也无可奈何:
  “既如此,那待明日飨礼之时,还请荀下军能够随我一同,与王上分说之!”
  单旗拥立周王猛,虽然之前带着他远离洛邑,但其目的却是为了引诱王子朝来攻,而如今王子朝既已稳住了脚跟,荀跞却又让周王猛御驾亲征,而且如此的言之凿凿,令人是难以反驳。
  而单旗转念一想,他如今想要的,不过是成为周王室独一份的权卿。所以,只要周王猛还是在他手里,那自然就不会把他怎么样。而荀跞所代表的,乃是堂堂天下的伯主——晋国。
  他惹的起吗?他当然惹不起。
  所以,单旗自知也唯有是忍得这一时的风平浪静才是上上之选。
  ……
  翌日,周王猛又在大殿之内是摆上了饮宴,以飨礼招待荀跞和籍谈。
  荀跞和籍谈这次倒也是老老实实的从营中挑选了些许他们晋国制造的精美器皿,献于周王猛,虽然寒酸一些,但礼节总算是不亏的了,所以苌弘也不好多言。
  荀跞入席之后,看了一眼一旁的苌弘,不由嗤笑一声。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单旗,便暗暗与他示意了一番。
  单旗领会其意,也是无奈,只得是列身出席,与周王猛是谏言道:
  “王上,今有王子朝聚众为乱,贼军势大,今得晋国相助,此时正是可一战而定鼎乾坤之际!我等请王上能够一同随军,以振军威!”
  只见这周王猛闻言,却是不由一愣,更是吓得不敢吱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3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4/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