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同是天涯跪舔人
升米恩,斗米仇。
官府对灾民的赈济也是如此,这不是社会问题,而是人性问题。
灾年直接发粮食不是不行,只是隐患实多,一不小心容易被有心人煽动,历朝历代揭竿而起的野心家,大多是在灾年里煽动人心,从而推倒了一个王朝。
无数无事可干的青壮灾民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随时会被点爆的火药桶。
千年后世,为何许多数据里总要提一句失业率,而且失业率的数值跟当地官员的政绩息息相关,就是因为历经千年后,聪明睿智的统治者们已经发现了这个事实。
大家都有工作,失业率低到极点,那么不论国力贫富,至少社会是稳定的。
这也是李钦载提出以工代赈的初衷之一。
百姓有事做,有饭吃,王朝永固。
指着如火如荼的工地,李钦载深深地道:“陛下且看庄户们的表情,今年是灾年,庄稼歉收,但庄户们仍然毫无忧色,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工,用做工的酬劳可以弥补庄稼的歉收,所以他们仍满怀希望。”
“若臣的水泥能普及天下,各地官府发动百姓修路修桥修城墙修河堤,那么多急待完工的工程,这便是给百姓提供了除了种地之外的另一条生路,民若不绝望,陛下的江山必然永固不倒。”
李治肃然起敬,叹道:“景初之言,振聋发聩,朕受教了。”
扭头望向武后,李治问道:“皇后觉得如何?”
武后颔首道:“不错,确实是治国大道,景初不愧英才之名,陛下若纳其谏,三五年或许不见效果,但十年二十年后,大唐不仅巩固了民心,也得到了无数宽敞平坦的道路,坚固耐用的城墙和河堤,一举两得。”
武后笑着望向李钦载,道:“景初生得玲珑心,不负陛下对你的厚望,今日所谏,其意义更大于以往所献的火药和神臂弓。”
李钦载有些吃惊,没想到武后对他这番谏言的评价如此高。
“臣愧不敢当,只是尽臣子本分而已。”
武后摇头:“景初不必妄自菲薄,火药和神臂弓固然犀利,不过是兵家利器而已,但景初今日之谏,却是为天家立威,为生民立命,延国祚之绵长,保皇权之永固。”
“今日斯言,立论高远,甚于火药和神臂弓,陛下,臣妾以为,今日景初为大唐又立下一桩大功,其功不逊开疆拓土。”
李治欣然大笑:“不错,景初之谏若二十年内可践,胜于开疆拓土,功劳之大,怕是连你祖父都望尘莫及。”
李钦载没什么高兴的情绪,只是意外地飞快瞥了一眼武后。
自己曾经得罪了她,按理说武后此时应该不遗余力打压自己才对,没想到她居然在李治面前为自己说好话。
只能说女帝胸襟,远胜须眉。
李治沉吟许久,缓缓道:“景初所言虽妙,但实施起来难度却不小啊。”
李钦载垂头道:“是,真要推行天下,首先是灾年之时的粮食充足供应,这一点只能依靠南方产粮之地的供给。”
“其二是水泥的充足供应,无论修路修桥修河堤,都需要水泥,臣将秘方献予陛下,可着令各地官府建窑烧制。”
“其三是朝堂省部官员以及地方官员的通力配合,并设监管官署督查贪墨渎职等不法事。”
“除此之外,还有立法时效,政令推行,各地官仓囤粮,乡绅地主配合等等各种问题……”
李钦载笑了笑:“事情很难,但不能不做,若将这些困难都克服,天下百姓的这条活路便稳当了,陛下和朝堂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李治深感认同,点头道:“不错,付出再多也值得。”
深吸一口气,李治望向武后,道:“回长安后召集各省各部朝臣,商议景初之谏,此事当以国策议之,君臣务必认真商榷,将其中难关打通。”
李钦载躬身行礼:“陛下仁厚,百姓幸甚。”
“景初不必如此,朕还要多谢你才是,是你造出了水泥此物,又向朕进良谏,天下百姓都该感戴你的恩德。”
“臣只是尽本分,圣裁者是陛下,陛下是明君,臣才敢直言进谏,若是个昏君,臣绝不敢多说一个字。”
这记马屁又准又狠,力道十足地挠中了李治最痒之处。
李治舒坦地仰天大笑:“谬赞了,哈哈哈哈哈哈,景初谬赞了!”
……
夜幕降临,李治和武后回不了长安,于是在李家别院住下了。
反正不是第一次,来的次数多了,李治已将这座别院当成了自己的行宫,后院的北厢房已成了李治固定的卧房。
入夜,君臣照例举宴痛饮,一顿酣畅的晚膳过后,终于宾主尽欢而散,各自回房休息。
又过了一个时辰,别院内除了来回巡弋的禁卫和李家部曲外,已是万籁俱寂,月黑风高之时。
李钦载摸黑悄悄走出了房间,怀里揣着一瓶加强版驻颜膏。
所谓“加强版”,无非是稍微改了一下配方,里面多掺点珍珠粉和人参粉,反正都是好东西,增增减减的无关紧要,糊弄古代人足够了。
与此同时,另一个房间也悄悄打开了门,滕王肥胖的身影闪身出来,撅着肥屁股蹑手蹑脚走向后院。
后院主厢房被天家夫妻占了,李钦载和滕王都只能住在中院客房,而且两人的房间恰好在对面,中间仅隔了一个院子。
两人做贼似的各自穿过长廊,不约而同来到后院的拱门处。
于是……李钦载与滕王如同双向奔赴的爱情,就这样在拱门外不期而遇。
漆黑的夜色里,二人迎面相遇,接着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是你!”二人异口同声,脸色都很难看。
沉默片刻,二人非常有默契地再次异口同声:“你鬼鬼祟祟在此作甚?”
继续沉默……
第三次异口同声:“我欲向天子(皇后)奏事!”
话音落地,两人的脸色同时缓和下来。
很好,目标不一致,大家各舔各的,各有所舔。
默契十足地对视一眼,二人皮笑肉不笑地互相拱手,然后同时走进后院。
第354章 各舔各的
舔狗舔到最后,不一定一无所有,说不定应有尽有呢。
李钦载和滕王今晚都是来舔人的,舔的对象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
进了戒备森严的后院,院子里的宦官进屋禀奏后,将二人领了进去。
李治和武后正在屋子里聊正事,今日李钦载的水泥和那番谏言,对李治和武后的启发很大,夫妻二人正在商议可行性。
许多看似不可能的政令,只要天子有决心推行,并将它提升到国策的高度,多年执行下去,终归会有结果。
秦始皇修筑咸阳到九原郡的秦道,至今仍静静地铺展在关中,始皇帝能做到的事,大唐天子为何做不到?
更何况有了水泥一物,更可事半功倍,若能将大唐各地州县的道路连通起来,其好处之巨大,是君臣不可想象的。
夫妻正在商议,听宦官禀奏李钦载和滕王求见,李治皱了皱眉。
李钦载求见很正常,但滕王来作甚?
这位皇叔没去洪州就藩,一直到处游山玩水,还驻留长安不去,已令李治很嫌弃了。
忍住心头的不悦,李治还是召见了李钦载和滕王。
二人很快进了屋,君臣见礼后,李治没理滕王,笑吟吟地对李钦载道:“景初莫非还有未尽之言?”
李钦载咳了咳,道:“臣并无此意,这几日闲暇无聊,臣试着改进了一下驻颜膏的配方,经臣调剂后的驻颜膏更能美白,滋润肌肤,长期使用可达到天山童姥……嗯,返老还童的效果。”
李治愕然看着他。
武后的眼睛却弯了起来,掩嘴咯咯直笑。
“景初费心了,可是献给本宫的么?”武后笑道。
李钦载急忙双手献上驻颜膏,更露出了难得一见逢迎之色。
“皇后若用臣精心调制改进的驻颜膏,一定能美艳如少女,肌肤稚嫩如婴儿,可比秦皇长生不老丹,青春复还如南山松,容颜不减似皎洁月,令陛下对皇后神魂颠倒,魂牵梦萦,从此君王不上朝……”
一串马屁连珠炮似的从嘴里放出来,滕王惊得目瞪口呆,武后乐得咯咯直笑,李治脸颊却狠狠抽搐了几下。
尼玛你献驻颜膏就好好献,把朕拎出来当配角啥意思?
而且,这都用的是啥虎狼之词,尤其是最后一句“从此君王不上朝”,听起来一股浓浓的昏君味道,拍皇后马屁却狠狠踩了天子一脚,这特么的是人话吗?
一旁的滕王听着李钦载的这串马屁,不由面色发青,欲呕而不敢呕,望向李钦载的眼神已充满了鄙夷。
佞幸之臣,逢迎奉承的嘴脸尤为恶心,呸!
在场的人里面,武后是最开心的,改进的驻颜膏究竟有没有被夸大,她并不在乎,李钦载那串马屁却实实在在拍中了她的痒处,令她心花怒放。
李治深吸了口气,望向滕王。
“滕王叔来作甚?”
滕王一激灵,立马躬身道:“臣闻圣君胸襟博大,可容海川,太宗先帝由此而得天下归心,威服四海,德被苍生,万邦来朝,内外颂仰,故有番邦异国之主齐上尊号,谓为‘天可汗’也……”
“吾皇登基十余载,胸襟之宽广,不逊于太宗先帝,上承贞观之遗风,下启新朝之盛世,圣君气象,朝野敬颂,古往今来唯陛下也。”
李治听得两眼呆滞,武后也吃惊地盯着滕王。
这货的马屁丝毫不逊于李钦载,究竟想干啥?
李钦载此时也是面色铁青,欲呕而不敢呕。
太无耻了,如此肉麻的马屁,他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李治叹了口气,道:“滕王叔,你究竟想作甚?”
滕王使劲眨了眨眼,拼命挤出两滴眼泪来。
“臣当年狂悖无德,愚钝无知,犯了大错,如今臣已痛改前非,思及当年种种不堪,更是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陛下,臣已是中年,却终日奔波于路途,不是被贬……就是被贬,臣……实在是贬不动了啊!”
“只求陛下开恩,容臣在长安安养余生,臣一定不会再犯错,唯求落叶归根,此生了了,陛下胸襟不逊先帝,臣这个小小的请求,还请陛下成全。”
屋子里的人顿时恍然,铺垫了半天胸襟博大,可容海川之类的马屁,原来是为了这个。
李治皱眉:“滕王叔,朝廷有朝廷的法度,藩王必须就藩,朕也不能徇私,否则朝臣若参劾,朕何以服天下,何以掩悠悠之口?”
滕王老脸一垮,可怜兮兮地道:“陛下,长安是臣出生之地,臣只想在长安了此残生,臣已改过自新,求陛下宽宥臣当年的过错,让臣终老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