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638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李大钊对这方面最关注:“俄国的退出是今年欧洲大战最重要的因素,我在报纸上看到列宁那句‘和平、面包和土地’口号时,就知道东线战场要结束了。”
  鲁迅说:“不仅俄国,今年法国的兵变闹得也很大。两边都出事,真担心德国趁势反扑。”
  “没这么简单,”李谕说,“法国军队的哗变并非俄国那样的革命,可以压下去。而且美军参战后,西线战场上德国面对的压力只怕会更大,最终的决战要来了。”
  法军年初发动了一次大反攻,由接替霞飞的新任总司令尼维勒发动。
  不过他的作战计划在战前就被德军全部知晓,因为尼维勒竟然到处演讲,给士兵讲了具体战术……
  开战后,尼维勒调集了大量火炮进行火力覆盖,要强攻德军布置的兴登堡防线。
  但等法军的火炮弹幕结束后,德军的堑壕、碉堡和炮台并没有受到太大损伤。
  法军步兵进攻时,一战战场上最出名的死神马克沁机枪就开始收割了。
  尼维勒攻势可以说毫无进展,法军被打残,西线从此主要由英军和德军对峙。
  英国人那边,则搞了一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核爆炸。
  梅西纳山脊战役中,英军在德军阵地下方挖掘了五千多米隧道,埋藏了445吨炸药,凌晨时引爆,睡梦中的德军被炸死2万人。
  德军提前发现并做了防爆工作,但没想到英军搞得这么绝。
  但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因为年度大戏在俄国。
  李大钊说:“我有些担心华工情况,欧洲大战如此激烈,要是北洋政府派的军队过去了,恐怕损失更惨重。”
  李谕说:“美国的士兵还要训练一年才能奔赴战场,可能根本用不着北洋士兵。”
  段祺瑞的确按照日军的模式组建了三个师,但他们直到一战结束还没训练完成。
  聊了大半天,饭店端上来了饭菜。
  鲁迅对大家说:“这家店有道最近名动京城的‘总统鱼’,大家尝一尝。”
  李谕看着桌上那盘大鲤鱼,随口说:“很正常的菜,起的名字这么唬人。”
  鲁迅解释说:“这是新任的冯国璋冯大总统从北海、南海、中海中捞出来的,异常名贵。”
  蔡元培说:“三海里的鱼?里面不都是前清皇室和过去袁大总统养的嘛?”
  “所以很珍贵,”鲁迅说,“冯大总统听说这些鱼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就找商人捞了出来,卖到各家饭店,听说赚了好几万元。”
  李谕笑道:“这个总统当得太无趣,搞钱竟要从竭泽而渔的地方下手。”
  民国的总统没钱还没权,就图个名,黎元洪也就罢了,冯国璋是个实权派,当了没多久,就坚持不下去。
  蔡元培拿起筷子:“我得尝尝三海的鱼有何不同。”
  品了几筷,蔡元培说:“味道没太大不同,但鱼真够肥。”
  ……
  从北大返回的几天后,李谕在京师天文台又见到了一个前来拜访的学者,高鲁;随同的还有一名清华学校毕业生,两人都是天文学者。
  高鲁是近代天文学家,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南京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首任所长。
  “院士先生,您真把这座古观象台做成了现代天文台的样子!”高鲁兴奋道。
  李谕说:“花了好几年,望远镜是从美国运过来组装的。”
  “放眼全世界,您在天文学领域都首屈一指,在下不出国就能领略天文学大咖的风采,”高鲁说得很真诚,“我过去在比利时留学,便喜欢上了天文学,回国后一直找不到如此设备优良的天文台。”
  李谕说:“我平时比较忙,正好天文台缺人,如果阁下喜欢,可以当个台长。”
  “不不不,”高鲁连忙摆手道,“台长还是院士先生做,我只要能摸到望远镜就心满意足。”
  “那就做个代理台长,”李谕笑道,“还有北洋政府发的薪水。”
  反正要不是李谕凭空出现,京师观象台的台长就是高鲁的。
  当然了,要是没有李谕,京师观象台仍然只是个设备落后、形式大于意义的地方。
  高鲁异常热爱天文学,三两句劝就顶不住:“多谢院士先生!此前我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工作了一段时间,天文台是法国人修建的,每天只能干些杂活。”
  李谕带他们进入天文台内部,那名清华学生忍不住道:“好壮观的望远镜!比徐家汇的大好多。”
  “我似乎在清华学校见过你。”李谕说。
  高鲁随即给李谕介绍:“他叫余青松,今年就会从清华学堂毕业,赴美国留学。”
  “难怪这么眼熟。”李谕说。
  余青松说:“不知道在美国能不能读个天文学专业。”
  实话说天文学是个相当相当冷门的专业,李谕穿越前,全国仅有十来所大学开设天文学专业。
  余青松去美国,首先进入的是土木工程学院,然后才转入另一所大学的天文学专业。
  1929年,高鲁被任命为驻法公使,余青松接任成为紫金山天文台第二任台长。
  高鲁说:“日本东京今年将召开各国观象台台长会议,以往他们只邀请上海徐家汇天文台的法国神父劳积勋,从不问中国的真正代表,令人无比气愤。”
  “那今年咱们就搞出点他们弄不出的成果,也羞辱一下日本人。”李谕说。他就爱干这事。
  高鲁和余青松瞬间来了干劲:“什么成果?”
  “不用很复杂,”李谕想了想,“比如咱们再找到几颗木星的卫星。”
  “还有新卫星?!”高鲁有些不可思议。
  “木星引力太强,我估计卫星还有很多,”李谕说,“就是发现难度越来越大。”
  三年前,美国天文学家海耳主持修建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发现了木卫九,此后长达三十年,没能再发现新的木星卫星。直到1938年才又发现两颗,也是出自威尔逊山天文台。
  其实木星卫星非常多,后世发现了至少95颗。其中一颗还是70年代一位业余天文爱好者找到的。
  当然了,已经不可能再通过简单的直接观测发现,需要用到照相分析、光谱分析等专业方法。
  在这个对宇宙认知不太深的年代,发现几个太阳系内的新卫星仍是件值得称道的事。
  几人说干就干。
  作为穿越者,李谕清楚知道那里必然有卫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他们比其他天文台在浩瀚夜空中巡天效率要高很多。
  花了点时间,几人最终找到了一颗体积不大的小卫星。
  按道理它应该是木卫十一,但既然现在先找到了它,就成了木卫十。
  这颗卫星有一些奇特现象,比如它的轨道和木卫九一样,是逆向的。
  得到这个结果,高鲁和余青松异常兴奋。
  “绝对能让日本人闭上嘴!”高鲁说,他多年前就想出这口气。
  李谕轻松道:“将来让日本人目瞪口呆的机会还有的是。”
  余青松通过这件事对天文学的兴趣更加大增,恨不得去了美国后直接进入天文学专业。
  “早点也好,”李谕很赞成,“天文学研究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诸多物理学、数学知识。在美国下点功夫,将来咱们继续搞点大动作。”


第六百二十五章 管理天团
  一战让李谕也赚大了,从美国发回的电报看,单单纯利,李谕最少赚了两千多万美元。
  无线电贡献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汽车的专利费、销售利润等。
  福特汽车已经卖爆,欧洲的产能完全拉胯,福特则水涨船高,福特一年造出的汽车产量是德、英、法等国总和的14倍之多。
  不仅美国销售旺盛,国内受一战的刺激同样很可观。李谕提前帮着做了布局,各大民族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天津的范旭东、上海的荣氏兄弟,已经分别把纯碱和纺织、面粉业做到了空前规模,全亚洲首屈一指。
  李谕在国内的汽车零件厂以及无线电厂订单多到生产不过来,好在当时批的地皮够大,能够扩充产能。
  但产业越大,李谕心中就越发担心,自己不可能把时间都投入生产上面。
  幸亏特斯拉又要来中国,以及一位LY无线电的美籍高管戴维斯,——他还是小摩根的表亲。
  李谕在国内也准备使用职业经理人制度,让戴维斯和特斯拉出任名义上的总经理,自己则隐于幕后。
  军阀们胆子再大,也不敢直接动欧美参与的企业。
  另外,李谕和军阀、高官的关系算是不错,不至于闹很僵。
  特斯拉顺便带来了汽车工厂的组装图纸。
  李谕和他们找到代理总统冯国璋,希望在上海再划一片地,兴建汽车工厂。
  这次来到大总统府,李谕暗中瞧了瞧三海,不过看不清里面还有多少鱼。
  安福系还没在大选中大获全胜,研究系仍有很大的政治舞台;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对文化领域的大师非常尊敬,更何况李谕这种享誉国际之人。
  冯国璋在会客厅正式接见了李谕和特斯拉、戴维斯。
  “李大院士,距离咱们上次见面没过去多久。”冯国璋笑呵呵道。
  “冯大总统气色看着不错。”李谕说。
  冯国璋又对特斯拉和戴维斯说:“斯特,普利斯。”
  特斯拉回道:“谢谢总统先生。”
  冯国璋大惊:“你竟然会说中文?”
  特斯拉脑子很聪明,说道:“如果只是说中文,难度还好,一年左右就能掌握;但让我书写的话,可能还要花一两年时间。”
  “能说中文已经很不错。”一旁的吴佩孚道。
  李谕问:“吴将军从前线回来了?”
  吴佩孚尊敬道:“回老师,我非常认可总统的和平主张,愿让湖南恢复和平,所以暂别前线。”
  现在的时局又出现了南北对峙,也就是历史书上的护法运动。
  这场运动虽然由孙先生发起,但他无法控制西南各大军阀,最终演变成了南北军阀的混战。
  也就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新的府院之争——冯国璋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内阁。
  此前段祺瑞与上一任总统黎元洪的府院之争只能算理念争论,属于民国初年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的余响。
  而段祺瑞与代理总统冯国璋,就是政见之争。
  段祺瑞靠着“再造共和”的威名,想要独揽大权,对南方采取强硬的武力统一方阵。
  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随之分裂,无人能一统大局。段祺瑞为了保存自己的皖系实力,坐收渔翁之利,命令冯国璋的直系军队进入湖南与西南军阀作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6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8/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