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340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李谕不敢吓着他,也没法说后世发现地球年龄是30多亿年。
  杰森的确是学过理工专业的,不过已经是十年前,知识没有更新。不过他倒知道开尔文勋爵是当今物理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也是教廷惹不起的人物。
  额,这么说虽然对教廷而言听起来有点悲哀,不做自从大家都知道布鲁诺是冤死、伽利略被错判后,教廷如今真的不敢再随便指责大科学家,更别提传唤乃至宣判。
  杰森主教大惊失色:“这么说,地球以及整个太阳系已经绕着银河系转了很多圈?”
  李谕笑道:“上次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地球上还都是恐龙哪。”
  “你指的是那种可怕的爬行蜥蜴类生物的骨头?”杰森说。
  恐龙目前被人们视作十分恐怖的史前生物,而且对恐龙也没什么尊重,视其为进化的失败,否则怎么会消失?一些文献甚至将它们描绘成缓慢、笨拙的野兽。
  李谕假装无奈道:“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上帝造出来的。”
  杰森感觉脑回路已经转不过来,CPU都要烧了,思考了半天,只能放弃继续追问,反而直截了当问道:“院士先生认为科学与宗教应当和平共处吗?”
  李谕当即说道:“应当如此。”
  杰森呼了一口气,好在李谕的态度没有让他感到难堪,“我会尽快禀告教宗,商讨如何进一步促进此事。希望您能理解,教廷肯定需要当今知名科学家们的表态,并继续进行更有力的沟通。”
  李谕回道:“放心,我能理解。”
  现在的教廷,真的早已开始苦思冥想怎么处理好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目前的状态只能说还好,到了后世,真的是科学说什么教廷就认什么。
  DNA竟然可以测序?我认!
  克隆?单行繁殖?行,我也认!
  大爆炸理论?我……我还认!
  反正各种完全颠覆神学的东西,从人的组成到世界的诞生,教廷照收不误,只求与科学和平共存。
  不过教廷也没有完全躺平,不断在当世最出名的物理学家的著作里找“证据”。
  早期的对象是爱因斯坦,后来最典型的可能就是霍金,神学家曾经赞扬他的《时间简史》“屡屡提及上帝,连正文的最后一个字也是上帝”,所以霍金被他们视为寻觅上帝的科学家。
  不过《时间简史》太出名了,销量极高,真的翻开霍金的书,看到的则是:“只要宇宙有一个开端,我们就可以设想存在一个造物主。但是,如果宇宙确实是完全自足的,没有边界或边缘,它就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它就是存在。那么,还会有造物主存身之处吗?”
  尽管霍金曾见了教皇,并且在书中屡屡提到上帝,甚至最后一个字都是上帝,但通读下来就知道,这只是一种比喻修辞的用法。
  霍金所说的上帝实际上就是自然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学者们不断援引爱因斯坦、霍金等有社会影响力的著名科学家关于宗教和上帝言论的事实本身,已经在客观上证明宗教已失去昔日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过神学的衰退是大势所趋。
  如果各位有空去欧洲旅游,能看到很多著名的大教堂,进去后却发现没多少人。当然还是有信徒的,不过已经不是中世纪那种全民皆信的情况。
  1960年代做过一次调查,在英国,只有一半英国人还信仰人性的上帝(注意这个前缀),但只有不到3%的人会做礼拜了。
  而教堂非常多的德国,三四万座教堂,已经有三分之一难以为继。
  ——
  杰森主教走后,李谕望着北方,看来自己还得去一趟哈佛天文台。
  本来这种在他看来“有些简单”的天文学测量不想做,不过情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李谕刚想动身,突然想到其实自己不用去嘛,哈佛天文台的数据非常多,发电报要过来一些就是。
  皮克林台长看到李谕的电报后非常乐于效劳,李谕本来只想要十来个较为简单并且距离近一些的恒星数据,皮克林一下子就寄过来了五十个。
  李谕祭出无敌计算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二十个恒星的直径计算。
  连带着一些关于太阳系绕银心自转速度、周期的数据一并发到了《Science》上。
  以目前的观测能力,这些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其实人类真正知道银河系的全貌(主要是中心那个棒状结构),还得等到半个世纪以后,射电天文学发展起来后才有希望,否则星际尘埃是光学望远镜无法跨过的阻碍。
  杰森等主教觉得无法探知宇宙的所有,估计也考察过望远镜技术。
  不过他们肯定想不到望远镜这项技术本身也在发展,更别提以后还可以把望远镜直接扔到太空中。
  当然了,再怎么说,银河系的形状还是通过科学推测出来,并不是真的拍出来的。
  如果以奥尔特云为界限,旅行者1号想要飞出太阳系至少还得上万年。
  至于银河系,哪怕它是个盘,盘面厚度也有1000光年。就算旅行者1号可以达到第四宇宙速度(即逃离银河系的速度),飞到银河系盘面也要数十万年哪。
  咱可等不及!
  由于最近两期《Science》有重要内容刊登,销量非常好,杰森主教费了好大劲才买到一本增发的。
  看到上面的数据,他彻底绝望,信息量太大,已经没法圆了!
  杰森主教没办法,只能给圣座梵蒂冈写信,希望他们搞出点真正有效的举措。也别探讨什么科学和宗教了,干脆直接拿出实际行动笼络一下科学家,不然他们打脸实在是太疼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礼尚往来
  李谕发表这两篇天文学论文的同时,柯林斯出版社也出版了李谕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虽然不算星战正史系列,不过目前星战的势头很大,并不妨碍它继续畅销。
  柯林斯出版社直接开出了首印25万册的恢宏计划。
  同时的法国阿歇特出版社由于还要照顾多语言翻译,速度稍微慢了一点点,不过没有差太多。
  作为商人的卡地亚嗅觉敏感,迅速来找李谕讨论一些珠宝设计的问题,准备出一些星战系列里莱娅公主的联名珠宝系列,比如手链、项链什么。
  李谕并不懂珠宝,只签了一个授权书就让他去做。
  路易·卡地亚拿到授权书后很高兴,对李谕说:“院士先生,等我回去完成设计后,每一款都会免费寄给您一份。”
  李谕道:“我要珠宝干什么?你们的产品主要面向女性群体吧?”
  路易·卡地亚嘴角一斜:“您年轻有为,又没有婚配,肯定用得着,而且上次不多不少手表要了两块,不用说为什么我就知道!女孩子嘛,就是喜欢闪闪亮亮、布灵布灵的东西。”
  李谕笑道:“果然还是你们最懂女人。”
  心中却感叹,女人的钱真心更好挣啊!
  路易·卡地亚说:“另外,英国人结束和布尔人的战争后,南非的局势已经比较稳定,我们再次恢复了与南非的正常贸易往来。现在他们那发现了品质不错的钻石矿,整个珠宝界都非常关注。我们卡地亚公司将来可以为您设计钻戒,请院士相信我,我本人虽不懂科学,但对珠宝十分在行,女人绝对无法抵挡它的诱惑!”
  好嘛,二十世纪最成功营销案例从这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吗。
  虽然李谕知道钻石的矿藏实际很大,而且后世人工钻石的品质甚至远超天然钻石,价格还很便宜;不过目前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的确拿钻石当宝。
  尤其明年,重量超过3000克拉的最大天然钻石在南方发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库里南钻石(劳斯莱斯首款SUV的名字,也是从这来的)。
  这颗钻石被分割后镶嵌在英国皇冠和权杖上,更加让全世界的女人无法抵抗钻石的魔力。
  李谕笑道:“钻戒的事以后再说。”
  路易说:“先生果然事业为重,将来有需要,只要是珠宝方面的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
  一直到一战前,算是欧洲平稳且富裕时期,奢侈品发展真的蛮快。
  路易走后,李谕回到办公桌拿起小刀准备拆几封信件。
  吕碧城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过来问道:“钻石是什么?”
  李谕朝着一旁的铅笔努了努嘴:“就是这个。”
  “什么?”吕碧城没有理解。
  “都是碳而已,扔到火里,钻石和做铅笔芯的石墨没啥区别,都会烧成灰。”李谕说。
  吕碧城若有所思:“看来洋人不见得都识货嘛,难道没听过真金不怕火炼?”
  李谕笑道:“至少这些珠宝商肯定懂得里面的道道。”
  吕碧城说:“不管怎么说,听起来都是金银玉石更好。”
  李谕甚至想给她竖个大拇指:“你可真是太通情达理了!”
  拆封的一封信来自波士顿,寄信人是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
  他已经执掌哈佛大学三十多年,对哈佛的贡献就像蔡元培、蒋梦麟之于北大。
  艾略特写道:“近日从《Science》期刊中,再次看到院士先生于我校天文台的优秀发现,令我十分感怀。又闻知院士先生并无教授头衔,特邀请您成为我校理学院教授。当然,就像皮克林台长所说,我们不会给您安排过多教学任务,只需要进行适当的科学报告和讲座即可。”
  李谕知道自己很可能还会使用他们的天文台,这件事没法拒绝,否则以后见面都不好说话,于是答应了下来,并且用电报直接告知了哈佛方面。
  哈佛这种学校和国内的清北很像,属于特殊档次,基本没有弱的学科,就算排名不是第一的学科,别人也不敢真的小看。
  而且哈佛的自然科学也不算弱。
  老美现在铁路多得如同方便面,来往波士顿不麻烦。
  近卫昭雪其实很想跟着去,不过李谕知道带上她比较心累,还是决定自己千万,让她继续和吕碧城住在宾馆。
  好在现在李谕没有明确的态度,这两个女人相处“还算融洽”。
  ——
  艾略特校长曾经在白宫晚宴时见过李谕,算有过一面之缘。
  到达哈佛后,艾略特请他来到办公室,说道:“能邀请如此优秀的青年才俊、科学新星成为理学院的教授,其实是我们的荣幸。”
  艾略特已经70高龄,按说应该退休,不过他当时发下过誓言,要当够40年校长,当然他也真的做到了。
  李谕说:“校长先生,我同样有个小要求。”
  艾略特说:“但讲无妨。”
  李谕坚定道:“我希望贵校可以开展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艾略特说:“其实不用你提出来,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在看到你这样优秀的人才后,更加坚定了想法。”
  李谕高兴道:“多谢校长,以后我可以贵校天文台的身份继续发几篇高质量论文。”
  艾略特笑道:“你们中国人真是懂得礼尚往来。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能抠抠索索,只不过尚且没有想好切入的方向。”
  李谕立刻说:“很简单,前期就从医学与教育入手。我希望贵校能够多接纳一些我们的留学生,并且最好在上海或者京城直接办学。”
  艾略特说:“听起来的确不错,我们可以接纳留学生,也可以提供师资力量。只不过资金问题可能还需要进行会议商讨,好在据闻贵国也有了红十字会,应当不是难事。”
  李谕早就想在国内建大学了,但师资力量是个非常头疼的事情,文科方面倒是好解决,但理工科真的麻烦。
  现在听闻艾略特愿意提供师资力量,简直是雪中送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3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0/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