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339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李谕院士,你好。”见面后,杰森主教倒是挺客气。
  李谕如今的实验室装修得越来越好,有专门的会客区,李谕邀请他进来坐下,然后让吕碧城拿出从圣路易斯世博会带来的优质碧螺春招待。
  杰森闻到那股芬芳馥郁的茶香就有点陶醉:“听闻贵国热衷释迦牟尼,僧侣均爱饮茶,的确有一种,一种……”
  李谕给他接上话:“禅意?”
  杰森说:“没错,就是禅意。原来院士先生也有信仰?”
  “如果您指的是宗教信仰,很遗憾,我并没有,不过我尊重别人的信仰。”李谕说话滴水不漏。
  杰森点点头,说道:“今天我来会见院士先生,是圣座(即梵蒂冈)教宗庇护十世指明的,我们想与当今世上最优秀的科学家,探讨一下科学与宗教的问题。”
  李谕心中多少有那么一点惊讶,虽然对教皇的认知大部分还是在《圣斗士星矢》里,不过现实世界里也知道教皇是个大人物。
  而且科学与宗教说到底就是对立关系,这种话题实在是让李谕有点不知道怎么对付。
  李谕小心说道:“不知道主教想聊的是科学与宗教哪方面的问题?”
  杰森总归是受过理工科训练的,说话同样比较有条理:“院士先生,我从进门看到您第一眼起,就知道阁下是个十分聪明的人,所以我也不用和您弯弯绕,圣座的想聊的是宗教应当与科学共存。”
  李谕可不傻,知道是对方的原则问题,立刻说:“这个看法我赞同。”
  杰森把手里的《圣经》放在桌子上:“至于为什么可以共存,因为上帝可以解决很多自然界中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这对于科学来说,也是一种互补关系。”
  李谕说:“如果是自然界的问题,实际上,随着发展,科学会解决所有的问题。”
  杰森又摇了摇头:“我是在大学理学院读了四年的,正是因为有许多问题科学无法解释,所以我才转而投向了上帝。”
  李谕就怕他这么说,因为听起来感觉就像没有学明白数理……
  李谕说:“所以,主教认为上帝可以解释所有?”
  杰森说:“没错,至少我认为科学应当承认,世界就是上帝创造的,因为只有全知全能的主,才能创造如此复杂的世界。”
  李谕说:“如果我没有记错,一百多年前,康德就否定过用理性证明上帝存在的可能性。”
  杰森说:“那是片面之词,做不得准。”
  李谕又问道:“那么主怎么看待太阳系仅仅是银河系的一个小小的角落,甚至如同在整个地球上一个蚂蚁窝一样小的地方?银河系其他地方有没有人类或者文明?百万光年以外的仙女座星系比银河系还要大,他们有没有文明,有没有上帝?又或者,上帝认识佛祖吗?”
  李谕一连串发问直接把杰森问住了,他嗫嚅了几下,没有说出什么。
  李谕叹了口气,这人的水平还不如衍圣公孔令贻。
  看来的确是个理工没学明白的。
  杰森只能转移话题:“这些问题我当然无法回答,因为只有上帝知道。”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这么说有点牵强,于是翻了翻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小笔记本,说道:“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曾经证明过上帝的存在。”
  好吧,他说的倒是历史。
  1691年,牛顿的好朋友、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逝世,他留下了一份遗嘱,希望建立一个讲座,“目的在于用科学和科学的发现,为神意和基督教提供最好的证据和最真实的辩解”。
  也就是说,用科学来证明上帝。
  然后牛顿还真的帮着干这件事了,并且就宣称自己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牛顿的理由是这样的,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因为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由于万有引力,所有物质最终会在中央形成一个巨大的球体,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宇宙只能是无限的。
  另外,牛顿认为星体的运行井然有序,毫不冲突,这种现象仅仅用自然原因难以完备的解释。要造就这个宇宙系统及其全部运动,就必须设想有一个潜在的东西,它了解并且比较过太阳、行星和卫星等各天体的质量以及由此确定的重力;也了解和比较过各个行星和太阳的距离,土星的各个卫星与土星的距离、木星与地球的距离。
  所以牛顿意识到要在差别如此之大的各天体之间比较和协调所有这一切,那么这个东西绝不是盲目和偶然的,而必须精通力学和几何学。或许,只有上帝才能做到这一点。
  牛顿的原著中还有很多其他引述,不过关键的就是这几点。
  实际上他的疑惑用当时的科学确实无法解释,因为必须要知道宇宙是膨胀的,还要知道暗物质、暗能量这种更加超前的东西。
  杰森搬出来牛顿的疑惑,放到二十世纪初依旧挺好使。
  因为到这个时间点,四大作用力人类只知道两个(引力和电磁力),经典物理学大厦又因为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这两尊大神而摇摇欲坠,整个物理理论迎来了一个短暂的空窗期。
  莫非他也懂得“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的道理?


第三百五十章 无穷小的幽灵
  牛顿大神可以说提前两三百年摸到了经典物理学的天花板,然后苦思无解。
  或许也是他晚年搞神学研究的原因之一。只能说牛顿实在太超前。
  而且牛顿同时期英国的一位贝克莱主教也不简单,他为了否定牛顿发明的微积分(那时候尚且叫做流数法),提出了赫赫有名的“贝克莱悖论”,直接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
  你敢信!来自一个主教!
  第二次数学危机理解起来倒是不难。
  物理和数学有一个很经典的区别就是对待无穷这件事上,物理中基本没有无穷小或者无穷大,因为物理诠释的是自然界,自然界里没有无穷这种可怕的东西,尤其在普朗克之后,较为棘手的无穷小也不存在了。
  所以无穷基本属于纯数学的概念。
  而无穷小在数学中的引入,却是当做过微积分的根基。
  贝克莱主教是真有两下子,他的矛头对准的就是无穷小——那个如同幽灵一般的dx,或者中学数学刚开始学微积分时更常见的Δx,也就是“极小的增量”。
  贝克莱直接就是一记超级重拳:
  他举了例子,比如,在求x的平方,这个超级简单函数的导数时,首先需要假定Δx,也就是存在无穷小的一个增量;
  然后用(x+Δx)的平方,剪去x的平方,即函数的增量;
  再用函数的增量再除以Δx。这是求导的一个过程。但这里就是问题所在!因为Δx在分母,也就是说它应该不为零。记住这个结论。
  但式子经过化简,最终是2x+Δx。而此时,Δx又可以为零,从而让x的平方的导数求出为2x。
  (我在最后贴张图,一目了然,很简单的)
  这是牛顿的做法,但贝克莱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Δx必须既是0,又不是0;一会是0,一会又不是0!
  太诡异了!
  面对这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操作,贝克莱说出了一句非常著名的戏谑之语:
  “无穷小的幽灵”。
  牛顿看后,对此也毫无办法,只能避而不谈。
  贝克莱的攻击虽说是为了维护神学,但是却真正抓住了牛顿的缺陷,拳拳到肉。
  因而史称“贝克莱悖论”,也就是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肇始。
  主教当到这份上,甚至让人甚至有点感动0.0
  贝克莱主教的做法可比后来很多胡搅蛮缠诋毁科学的教徒强太多太多了。
  人家起码是真的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甚至不仅彻底学明白了牛顿的理论,还从中找到了关键错误。
  这简直就是数学研究本身最推崇的严谨治学精神!
  这场因为贝克莱主教引起的第二次数学危机持续了两百多年!此人也是够厉害,数学史必须有他的名字。
  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柯西与康托尔为代表的一大批顶尖数学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终于建立起了严谨的极限理论和实数理论,完成了分析学的逻辑奠基,才算彻底解决了第二次数学危机。
  他们让无穷小不再是一个幽灵。
  不过……看到集合论创始人康托尔这个名字,估计有人就猜到后续了。
  正在大家刚要举杯庆祝的时候,坏消息传来!
  从第二次数学危机里,诞生了集合论,然后……又直接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第三次数学危机来势更加凶猛!
  其核心的争论一直延续至李谕穿越前。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三次数学危机塑造了现代文明也不为过。
  提到此事,也为了补充一下:此前说到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初因为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这两个“经典物理学拆迁大队长”的缘故,迎来了空窗期;
  同时期的数学因为第三次数学危机中罗素的理发师悖论也不好过,很难受!
  总之,这个阶段的数学、物理两大基础学科,几乎都是涅槃重生的阶段。
  好在李谕面前这个杰森主教,水平显然连两百年前的贝克莱主教都抵不上。至少他肯定不懂当今最前沿的数理理论,不然还真能让李谕难以招架。
  李谕对杰森主教说:“主教先生,您既然提出牛顿的论述,自然也应该明白,两百年来科学已经对其理论进行了大大的完善。而且科学的理论发展仍然没有停止,甚至如同爆炸一样在迅速成长,用不了多久,自然界所有未知的领域都会被科学的光芒照亮。这是大势所趋,我想教会不会没有感觉到吧?就算是没有感觉到,难道你们就没有收到上帝或者先知的预警?”
  杰森说:“教廷的意思,科学总不会连整个宇宙的古往今来都解释清楚。”
  李谕说:“总有一天会的。”
  杰森笑道:“怎么可能!人类难道可以去那么远的地方?”
  李谕说:“科学的办法太多了,就算到不了百万千万光年以外,仍可以用光谱知道遥远的星星的年龄、组成、温度等等许多信息。可以做到这么多事,难道主教觉得人类本身不就是上帝吗?”
  “哦,天哪!”杰森连忙捧着圣经,“你这么说这是不敬的!更是不可能的!据我所知,人类连恒星的直径都无法测量,因为它炙热的光辉无法让人直视,就如同想要亵渎主的人一样。”
  李谕随口说:“没什么不可能的。如果主教先生可以持续关注,我能够很快得出几十颗恒星的直径。”
  实际在天文学史上,要到五六年之后,威尔森等天文学家才利用普朗克的热辐射定律由恒星温度推算出了一些恒星的直径。
  看得出来,直到那时候,也就是相对论已经发表5年以后,人们才开始重视普朗克那项非常闪亮的工作。
  不过李谕就没有这些桎梏。
  并且对他来说是十分轻松的事情。
  杰森却并不认同:“在望远镜里只是一些小点的东西,怎么知道大小?”
  李谕摊摊手:“我已经说了,天文学的办法真的很多,你可以关注我的论文。不仅恒星的直径,我还可以给出更多内容,比如太阳绕银河系转一圈需要2亿年左右等等你们会很感兴趣的数据。”
  “什么!”杰森主教大惊失色,“2亿年?你不是在胡说吧?”
  李谕说:“差不多吧,大体就在这个数量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杰森大声说道,“明明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10月18日创造了世界,然后在10月23日创造了人类!”
  “好家伙,连具体的日期都有?”李谕甚至有点惊讶。
  杰森斩钉截铁说:“没错!”
  李谕一头黑线:“看来杰森主教并没有关注去年刚刚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当然有关注,你说的是镭?”杰森主教说。
  李谕说:“不仅如此,还有放射性。最新科学新论文你可能看得还是太少。放射性的发现以及应用已经把半个世纪前开尔文勋爵估算的地球年龄1亿年又提升了很大,至少在十多亿年,甚至可能更久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3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9/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