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146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李谕说:“照您这么说,现在清国难道不就是败在所谓奇淫技巧之下?也就是说,您心中堂堂之儒学,竟不如奇淫技巧?您这不是在败坏我千古之儒学吗?”
  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出来的人,骂人,哦不,应该说辩论怎么会怕一个古人!
  康有为明知李谕在给自己设套,但也都是自己先埋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只得岔开话题:“黄口小儿!你才多大,老夫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康有为竟然开始耍起无赖,倚老卖老。
  李谕嘿嘿一笑:“南海先生可知道盐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如果你真吃这么多,恐怕高血压都要爆表。就是不知道南海先生知不知道人体解剖,否则连血压是什么都不晓得。”
  康有为哼了一声:“我在国外待了数年,早就知道西学毁人,想不到你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念你还有点天赋,最好尽快跟随我,走入康庄大道。之前只在报纸上听闻你的姓名,却未曾得知你的字号,本来我以为你不懂何为经学,特想了几个字想赐给你,令你领教何为正统之儒学。如今一看,孺子不可教也!”
  李谕说:“对不起了,南海先生,我之前确实没有字号,但太炎先生刚好赐给了我字,您别说,我还很满意。”
  康有为和章太炎那真是太不对付了,李谕这一句话更是点炸了康有为。
  “章太炎?!”康有为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他算什么!竟敢登报辱骂当今圣上,还说懂儒学?礼仪道德都不懂!你竟然感到满意?粗鄙!”
  康有为还真没资格在章太炎面前谈国学,但李谕也没法解释,毕竟康圣人现在连圆周率、元素周期表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都膨胀到认为自己通晓宇宙真理,还能说啥?
  梁诚也感觉康有为的态度有点过激,打圆场说:“南海先生,您消消气!疏才年轻,一时口快。”
  康有为并不领情:“你又算什么东西!我和帝师说话,不要打岔。”
  梁诚是干实事的人,现在康有为骂他,李谕更不能忍,一个靠嘴皮子耍活的人,有什么资格教训干实事的?
  当年康有为在国外口口声声要“讨贼勤王”,结果国内真正起义的唐才常却被捕就义。加上戊戌六君子,死的人那么多,只有康有为躲在国外逍遥自在,还领了最大好处。
  关键现在他搞的保皇会坑害了多少华人爱国的心,根本就是打着爱国幌子的超级骗子。
  李谕对此深恶痛绝,说道:“南海先生,我可不知道你懂什么西学?又懂什么救世救国的大学为?这几年我看到的只是您在海外逍遥自在,六君子血洒菜市口。”
  康有为冷笑道:“自古江山就是由血书写出来,流血是应当的。但如果没有我,这些人血就是白流。”
  如果是后世,李谕真想上去扇他了,但康有为在国外时就是这么膨胀,连梁启超都被他骂得狗血淋头。
  主要是保皇会这些人被他糊弄住了,几十万人的吹捧,已经让他迷失自我。
  李谕冷静下来后,倒是有点可怜他。
  实话说,康有为并不懂多少学问,很多想法都是看了一点点书后迸发出来,比如他还畅想让中日合并,然后由自己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挑选百名外国顾问,全面接管清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外交等等一系列大权。
  简直是扯淡。
  非常像后世那些只看了几本书就觉得通晓世间真理,对什么事都品头论足的。
  只不过后世这些人没什么危害,但康有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才疏学浅,就是个大祸害,尤其祸害了各国的华侨。
  这时候华人挣钱真心不容易,都是血汗钱,但他们是真的热爱祖国,想要捐钱。康有为竟然利用这些心理,搞的保皇会要交会费,开始是一元,后来涨到五元,短短几年就吸纳了上百万会员。
  这还只是会费,更多的钱则是来自会员的捐赠。
  后来甚至华侨想要往国内捐款,都必须经过他的保皇会或者说他成立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才可。康有为每笔钱都要大比例抽成,很多华人气不过,有些人绕过保皇会捐款,还被他刺杀。
  简直离谱。
  李谕说道:“南海先生既然有觉悟,就该回国。太炎先生的主张比你激进得很,都敢回国,你又为何不敢?”
  康有为说:“你不懂!”
  李谕知道他是故意跳过这个话题,揶揄道:“就怕先生真的不敢。”
  康有为气愤地站起来说:“自从看到你剃发,我就知道已无药可救,本来还想挽回,但看来是徒劳了!我郑重告诉你一句,你没救了!告辞!”
  李谕笑道:“恕不远送。”
  康有为气冲冲走出去,梁诚还想送送他,被李谕拉住,“由他去吧。”
  梁诚叹了口气:“没想到才几年过去,南海先生就成了这样。”
  李谕说:“再正常不过,以后稀奇古怪的事情多了去。不过这几千里地,要让他白跑了。”
  梁诚却说:“说不上白跑,他在纽约、芝加哥、底特律都有房产,跑来也是看看,说不定又能搞点钱。”
  现在美国地广人稀,李谕对康有为的这些做法也没什么兴趣,准备还是继续自己的行程。
  此时使馆的工作人员又进来说:“大人,康有为要在郊外办保皇会的演讲,咱们……咱们要不要派人去看看?”
  梁诚想了想说:“虽然我们管不过来,但这么近,不看看确实说不过去。”
  李谕也来了兴趣,“我倒想看看他怎么妖言惑众。”
  当初康有为刚到加拿大时,华人们还不知道国内情况,只知道康有为是帮扶光绪帝维新的仁人志士,康有为也对华人说自己出国是为了考察政治。
  这个时候信息不畅,大家只能听他一面之词。
  华盛顿市区肯定不会允许康有为的集会,他们来到了市郊。
  美国是个盛行演讲的国度,康有为站在台上,首先拿出来自己赖以招摇撞骗的两大利器:伪造的“衣带诏”以及那张PS的自己和光绪以及梁启超的合照。
  然后慷慨陈词道:“各位同胞,我久居国内,深知当今圣上乃是好皇帝,可惜如今龙困浅滩,若是圣上被老妖婆废了,大清如何强盛?诸位海外华人华侨的背后就再也没有强大的祖国做依靠,只有任人欺辱!”
  一席话说到了海外同胞心坎里,康有为眼见演讲效果良好,马上趁热打铁道:“同胞们,大家如今理当团结一心,加入保皇会,与我一起拯救皇帝!”
  台下果然高声齐呼:“拯救皇帝!拯救皇帝!”
  康有为继续高喊道:“外之合海外五百万人为一人,内之合四万万人为一人,其孰能凌之?”
  台下更是群情激奋,康有为看情绪到位了,立刻说道:“我保皇会正是为拯救皇上之组织,诸位不知,当今圣上被慈禧老妖婆软禁,连饭都吃不上!诸位能够心安理吃饭否?如果真心想要拯救皇帝,拯救大清,诸位同胞可缴纳两美元会费,成为我保皇会会员。”
  一听要交钱,下面的声浪稍稍小了一点,康有为接着添了一把火:“将来会费不仅可用于救驾,还可用于投资,凡多投资而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投资所得款项,会员也可按出资比例进行分红。”
  这么一说,捐款者直接络绎不绝,康有为设置的几个捐款箱都要装不下,他也是志得意满,捋着两撇小胡须洋洋自得。
  简直就是在发国难财!
  李谕真心忍不了了,回去就写了一篇稿件交给了普利策的《世界报》。
  当然,他也不是盲目攻击,关键就是攻击康有为招摇撞骗的根基:衣带诏以及假照片。
  衣带诏的谎言很好揭穿,因为这个所谓的“衣带诏”,本来是光绪写给杨锐的,上面有“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等语。
  后来康有为说,是他受此“衣带诏”。他以为诏书上提到的人都已死去,死无对证。想不到的是,杨锐被杀后,他的儿子杨庆昶趁扶柩回四川,把诏书缝到了四川举人黄尚毅的衣领中,带回老家,后来又拿了出来。
  皇帝的手书,是铁证,伪造不了,“衣带诏”之事便大白于天下。
  至于那张假照片,作用其实更大。
  很多人以为PS技术是后世才有,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假照片已经多次影响了历史走向。
  最早的估计就是康有为伪造的假照片。
  仔细看看的话,也很好揭穿,毕竟太假了:
  首先,光绪、梁启超、康有为他们三个就不可能戴一样的帽子,这可是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几品官员对应什么穿戴非常讲究,康有为没进过官场,上来就犯了大忌。
  然后,照片上光绪胸前的佛珠挂的方式也明显不对,在脖子上多绕了一圈,很丑,如同儿戏。
  最后,他们三人竟然并肩而立,虽然在西方这么做没错,但照片的背景是在皇宫大内啊!这可能吗?
  再说了,照片上康有为的服饰是腰间扎带,一般是清宫里下等太监的装扮。
  总之就是康有为并不懂清宫细节,全凭臆想伪造了照片。
  但就这么伪造一下,就为他敛财无数。
  貌似又和后世开着十级美颜骗榜一大哥们刷火箭的网红没差多少。
  至于假照片,此后在清廷政坛又不止一次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一百七十八章 给总统的信
  李谕的文章登在普利策的《世界报》后,还是有点效果的,毕竟都是后世史学家们整理出来的确凿证据。
  只是现在康有为的保皇会已经有了数十万会员,单单会费以及捐赠就超过了百万美元,而且具体的数额也不好估计。
  康有为是真该去看看联合铁路公司招募的那些华工是多么辛苦,坑人钱财也没有一点愧疚之感。
  但很可惜的是很多华人看不到这份报纸,毕竟目前很多华人也不是很懂英文,或者仅仅是能够简单口语沟通,读文章的话就说不上了。
  好在精英阶层还是懂英文的,起码在捐赠这一块能卡住康有为。这可是最少一半的比重,而且以后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康有为看到报纸后极为生气,“这个李谕!不知廉耻!胡说八道!”
  康有为是真的气,不仅有章太炎这种战力爆表的人持续喷他,就连自己的徒弟如梁启超等人都生出异心。但他就是不改,打从心底认为自己是对的!
  康有为也在《纽约时报》撰文道:
  “很难想象,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竟然能成为帝师,还能信口雌黄污蔑老夫。我做过什么?他又做了什么?我做的是经天纬地之大事业,李谕一个黄口小儿只会钻研奇淫技巧,能有何用?”
  《纽约时报》是当年普利策的一些员工出走后创办的,二者之间还搞过很久的竞争。普利策后来率先退出众人诟病的恶意竞争,转而回归真正的办报精神。此事也是他之后能在新闻界如此备受推崇的一大原因。
  不过康有为的文章却有了反效果,他一提“帝师”,直接让很多华人感觉李谕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而且他们又受到康有为宣传光绪帝是“明君”的影响,纷纷觉得李谕是个能够影响光绪的关键人物。
  康有为压根想不到会这样,紧接着李谕的回击也让他着实难以对付。
  李谕写道:“姑且不论你懂不懂何为科学,只说你避而不谈的两个问题,也就是我之前提到你的造假,事情明显,第一,你拿不出皇上的真迹,第二,又拿不出原版照片。要是造假,我也会,我还能造一张我和玉帝、佛祖一起打牌的照片哪!”
  康有为看得老脸通红,他连照相术都搞不明白,根本不敢在这种话题上与李谕深究,只得又写了个模棱两可的文章,但水平确实太低,连《纽约时报》也不愿意刊登了。
  李谕幸得两耳清净,继续出发前往芝加哥。
  Sierra早就在等待,两人一同坐上火车。
  不得不承认,美国这一带修铁路是真方便,大片平原,又能很快见到经济效益,把煤铁产区与几座大城市有效连接了起来。
  刚下火车,来迎接的是一位陌生人,对方摘下帽子问道:“阁下便是李谕吧?”
  李谕说:“没错,不知先生是?”
  “本人爱德蒙·詹姆斯,是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近日在报上看到你的几项大发现,甚为惊奇,我的很多学生也想见见你。”
  李谕讶道:“詹姆斯校长竟然亲自来迎接,着实让我受宠若惊。”
  美国大学素有常春藤联盟的说法,包含了哈佛、耶鲁等八所名校,都是私立大学。
  此后还有所谓的“公立常春藤”,也很厉害,其中就有伊利诺伊大学。
  詹姆斯校长说:“李谕先生的学术素养恐怕已经是当今第一流,我作为一名大学的校长,礼遇你们这样的优秀学者岂不是应该的?知道先生还有事,但旅途辛苦,不若在附近咖啡馆先聊一会儿?”
  李谕看向Sierra,Sierra耸耸肩:“无所谓,反正咱们不缺时间。”
  美国人从很早开始就极度热爱咖啡,李谕之前喝过不少次诸如KFC里的美式咖啡,但这时候喝到嘴里的咖啡感觉是真的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1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6/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