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太子和吴王之间的势同水火、针锋相对,他越发提心吊胆,知道生与死之间,仅一步之差,走对了,日后仕途必将一路扶摇直上,若走错了,那武家父子的下场,很可能就是他的明天。
而现在,跪在少阳殿里,他已隐隐感知到自己似乎走到了尽头。
“他捉到了活口,”坐在高处的萧元琮面无表情道,“直接将人送入京都,方才,已被三司关押了去。”
刘述不用多问,已猜到被拿住的人是哪一个。既然没有想办法自尽,嘴巴便必然是不牢靠的,押入三司后,要不了多久,就会全盘托出。
他低着头,闭了闭眼,心底感到一阵疲惫和绝望。
太子自然也早就知道了,他不用再多解释,只要给出个善后的办法便好。
“是微臣处事不周,”他在地上重重磕头,低沉而平静的声音从干哑的喉咙间溢出,“数次安排,皆没得手,如今,还给殿下惹出祸端,微臣罪该万死。”
萧元琮沉默地看了他片刻,面无表情的脸庞动了动,和缓下来。
“你已做得很好,孤知道你尽力了,”他轻叹一声,自榻上起身,走近两步,弯腰将刘述扶起来,“是孤小看了老二的实力。如今想来,也在情理之中。他自小身强体健,喜欢与军中武士们厮混,父皇宠爱他,便专为他选了近百儿郎,陪他习武、历练,后来,这些人便成了他的府兵,又替他操练出那一整支队伍来。去岁,他亲自带兵上阵,剿灭许州匪寇,干净利落,速度之快,令人叹服,必是有几分本事在手,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刘述听着这一番话,心中愈感惭愧万分。
这些本也是他该意识到的事。其实早在亲眼看着吴王逃出朱雀门的时候,他便已意识到了,可是那又有何用?
为了暗中行事,他每次只能派出三五个人,而他们要面对的,是被一堵堵高而厚的墙层层围起的吴王府,和整整三千名训练有素、能以一当十的吴王府兵。
若给他三年,兴许他能不负所托,寻到机会一击毙命,可如今不过三个月,吴王一次也没出过王府,这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是微臣无能。”他颓然地低下头,说出太子想要从他口中听到的话,“请殿下放心,此事都是微臣为了替殿下分忧,自作主张惹出的祸事,与殿下没有半点干系。”
萧元琮看着他,摇头:“刘述,你何必如此?”
“这本就是事实,”刘述说出早在两个月前,就已想好的话,“是臣自作主张,下面的人听的都是臣的命令,从来不是殿下的命令。”
毕竟也在东宫任职多年,经历过许多次这样的事。
不同的是,对于那些将气节看得比天都大的文臣而言,太子的确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让他们“自发”维护东宫的利益,而对于他这种没怎么受过圣贤熏陶,又心思单纯的武人,须有更多明示才行。
这一次,暗中出手除掉吴王的安排,的确是太子亲口说出来的,直到最后布局时,他才恍然大悟,此事绝不能与太子有半点干系,只能是他一人所为。
他和靳昭不一样,虽也多少受过太子的提拔和关照,但终归没有救命的那层恩情,且从前的
太子,也不敢直接对什么人出手。他对太子,没有那么多奋不顾身的忠诚,如今扛下一切,也只是迫于形势而已。
萧元琮再次叹了一声,在他的肩上拍了拍,轻声道:“可惜了,你原也是个可造之才,假以时日,沿着孤过去给靳昭铺下的路走,早晚能接掌京都城防。”
刘述没有说话,他认命了,什么前程,对于眼下的他来说,不过是空想,他只希望自己的牺牲,能换来家人日后的安稳。
萧元琮似早看穿了他的念头,顿了顿,说:“孤记得你去岁中秋之前才成了婚,算算时日,才刚要满一年。”
刘述麻木地点头:“蒙殿下记挂,臣万分惭愧,去岁婚筵上,殿下还亲自命人赐给臣与内子一对金玉紫霞杯,臣与内子感激涕零,莫敢忘怀,如今内子已有了身孕,更说,要将那对杯当做传家宝,传给儿孙们。”
他的妻子出身普通军户之家,没见过多少世面,对新婚当夜得的那份赏赐,一直十分感念,他也一直觉得,那份赏赐,代表着殿下对他的看重。
“你跟在孤的身边这么多年,一点不比靳昭短,你的忠心,孤也都知晓,”萧元琮给出了自己的承诺,“你家中的妻儿老小,孤定会替你照拂好,也不枉他们这些年来对你的体贴和照顾。”
刘述感到鼻尖一酸,一股难以抑制的情绪奔涌而来,积聚到眼里,都化作泪水,差一点点就要溢出。
“多谢殿下。”他咽下喉间的哽咽,压低声说完,便行礼退下,踏入黑暗的夜色中。
-
正门处传来“吱呀”的响动,似乎有人走了进来。
脚步已是放轻了,只是踩在木质的地面,仍有细微的声音,那声音从明间往寝屋来,越来越近。
傅彦泽没说话,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浩然正气的样子,心里却忍不住感到不快。
果然,还是有求于他,才会有今晚这一遭。
来人是茯苓,她手里捧着一只托盘,盘里盛的是她才买回来的两块胡饼和六枚毕罗,在暖黄灯光下,还闪着一层诱人的油光。
“娘子要的点心,”她笑着将瓷盘与两副竹箸搁到案上,“方才有些凉了,奴婢又到膳房去热了热,眼下还烫着,娘子小心些。”
说完,便退了下去。
云英看到点心,双眼发亮,也不急着继续方才的话,而是伸手举箸,夹起一枚毕罗。
应当是这家铺子独创的做法,卷成半截食指大小的毕罗,同外头常见的毕罗截然不同,外头裹的是洁白的面皮,未经油炸,似乎只是刷了一层薄油,在笼屉中蒸了一蒸,虽泛着油润的光泽,看起来却并不觉腻。
那白润的一截,被细箸夹着,小心送入微张的粉色樱唇中,却并未完全塞进去,仍留了小半在外,那两片粉色的湿润的唇瓣就已裹了上来,软软地贴住毕罗洁白的面皮。
粉与白相映,交接的那一瞬,被遮挡住的整齐洁白的牙齿轻轻咬下,将毕罗自中间一分为二,半截彻底埋入湿润的口中,余下半截则仍被夹着,悬在半空中,等待着下一次被含入口中的机会。
那两片樱色的唇,原本只是湿润的,像吸饱了水的衣裳,丰沛而饱满,被那洁白的面皮擦过后,正中留下两抹透明的油渍——原本的唇色未被掩住,只在灯下添了一层夺目的光泽。
傅彦泽看得神思不属,原本一本正经搁在膝上的双手不知为何,已悄然收紧。
云英目光流转,举箸的手顿了顿,在他的视线里,放慢动作,将那剩下的半截毕罗缓缓送入口中,再细细咀嚼,直到完整地吞咽下去。
“大人,”比方才又亮了几分的唇瓣张合不定,“瞧什么呢?”
傅彦泽猛然回神,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艰难地移开视线,说:“娘子在宫中没有吃饱吗?”
云英摇头,笑道:“没有,我近来稍有害喜,在宫中实在不敢多吃,否则,被夫人们瞧出来就不好了。”
那些妇人中,有不少都是生养过的,她稍有破绽,定会被发现,只好多克制些,好在,少吃几口,在她们看来,不过是为了保持身型轻盈而有意克制,并未起疑。
她说着,又夹起一枚毕罗,想了想,却送到另一只小碟中:“大人也尝一尝,这一家的毕罗,在京中也算一绝,今日茯苓运气好,这么晚过去,竟也买到了。”
傅彦泽看着面前多出来的一副箸,知道这是特意为他准备的,没什么好推辞的,只是想起她方才夹起这毕罗时,用的是她自己的那副箸,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涩滋味。
他沉默地举箸品尝,细细咀嚼,也不知是不是早已感到麻木的缘故,根本尝不出什么特别的滋味。
“多谢。”他干巴巴地说完,看着她颇有兴致地又一连吃了三枚毕罗并半块羊肉胡饼,自己则再没动过筷。
云英也不劝食,自己吃饱了,便轻声唤茯苓送了竹盐水进来漱口,再将桌案收拾好出去。
傅彦泽看着她不紧不慢的动作,终于在茯苓再次退下后,忍不住问:“娘子到底还要我做什么?”
云英吃得饱了,原本十分平坦的小腹终于微有凸起,掩在轻薄的纱衣下,颇有了半分孕味,脸庞也因此更有血色,在灯下如盛放的富贵之花,娇嫩欲滴。
她笑着看向他,轻声道:“我想请大人替我给吴王递个信。”
傅彦泽的面色倏然变得难看。
“你——”他瞪着她,提声想喝斥,刚出口一个字,想起另一边的寝屋里,阿猊还在酣睡,只好又压低声下去,“你怎能如此荒唐!”
云英被他吓了一跳,一手压在胸口起伏处,轻轻拍了拍,说:“大人此话何意?”
傅彦泽脸涨得通红,不知她怎么还能这般明知故问——她腹中怀着太子的孩子,又私下同他在闺房相见,如今,还要他替她给另一个男人传信,世上哪有如此荒唐之事!
除了“水性杨花”,他实在想不到还有别的词来形容她的所作所为。
可话到嘴边,怎么也说不出口,他不愿承认,自己在其中,也早已模糊了初衷,怀着不该有的私心。
“眼下东宫查得这样紧,”他只好绞尽脑汁,想出个理由,“怎可如此冒险!万一被发现,谁也躲不过!”
不光是他要被连累,便是她,依靠腹中的孩子,也不见得能安然无虞。
“娘子便是为了腹中的孩子,也该谨慎些,莫再做这样荒唐的事!”他说得苦口婆心,因为表情太过严肃,满腔的情绪又无法通过话音发泄出来,非得压低了说,连眼眶都憋得红了。
云英眨眼看着他,慢慢叹了口气。
“大人说得不错,可我这样做,也正是为了腹中孩子的将来考虑。”在傅彦泽满脸不相信的表情下,她轻声问,“大人当真觉得眼下大局已定,太子便是最后的赢家?”
傅彦泽表情一僵,没有回答,心底却有个声音悄悄说:还不一定。
“总有个你死我活,只是还没到时机,”云英靠近一分,跪坐在榻上,双手支在身前,上身前倾,在离他耳畔两三寸的地方轻声道,“要等到——”
后面的话,傅彦泽迅速接上了。
“——驭龙宾天之时。”
短短六个字,他将声音压到低得不能再低,几乎是从齿缝间挤出来的。
太子和吴王之间,总有一个要死。
“傅大人,”云英知道他很聪明,一定什么都明白,“我只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而已。难道你不想吗?你的抱负,你的志向,你的才华,只有一步步走实在朝中的路,像齐侍中那样,屹立三朝不倒,才能实现、施展啊。”
她说话的时候,身子又前倾了少许,与他耳畔的距离缩短了一般,一缕缕湿润的热气已萦绕至他的耳廓,一字一句有了意识,直钻入他的耳中,朝着心头袭去。
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身体像被一把无形的刀从中劈成两半,半边被烈火灼烧着,完全僵住,除了她周身散发的热度和幽香,再感受不到其他,另一半则被不间断地泼着冷水,让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她说的话。
太有诱惑力了,不论是她的人,还是她的话。
额角有细汗渗出,一根葱尖似的食指轻轻拂过,激得他后背一麻,飞快地攥住她的手。
他想说,自己不是那么“卑鄙无耻”的人,可话到嘴边,却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我不会要大人递什么大逆不道、密谋反叛的信,也不必大人费心送往广陵,只要想办法交给那敲响登闻鼓之人便好,”她似乎能感受到他的煎熬和犹豫,不用他回答什么,“大人可耐心考虑,明早大人离开前若是答应,我便将信交给大人,大人可先看一看,如无不妥,再带出去。”
傅彦泽感到自己忽然无法思考,所有的心思都只停留在“明早”二字上。
“娘子这是何意?”
云英顿了顿,身子退开,不解地看着他。
“已是宵禁时刻,大人难道还要回去?岂不让人猜疑?还是大人担心老夫人?”
傅彦泽自然不担心母亲,虽然他出来前,并未说要在外留宿,但母亲素来
不大管他的事,知道他做事从来有分寸,一个晚上不在,不会太过担心。
他想的是别的。
“我……宿在何处?”
云英指了指他们正坐着的这张坐榻。
“侯府虽大,可人多眼杂,只有此处最安全。”
傅彦泽感到一阵干渴,脸已红得不能再红:“我睡在明间里。”
“大人难道想被阿猊瞧见?”
“男女有别。”
哪有女人就这样邀外男与自己同屋而眠的!
云英沉默一瞬,说:“大人放心,我怀着身孕,不会对大人做什么。明日一早,茯苓会再出一趟府,去替我买早膳,到那时,会将大人一并带回怀远坊,不会误了上朝的时辰。”
第132章 出京 看来,年关前后,便是他谋算的最……
傅彦泽当真在坐榻上卧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