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吉祥如意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25-05-01 18:25:08
  且说崔驸马等朝廷官员赶往江西时,从钱帚儿那里得到消息的宁王幕僚日夜兼程,抢先到了宁王府,向宁王禀告土匪是王府死士的事情已经东窗事发,费宏上了京城告上御状了!
  宁王一听,晓得把儿子推向皇储、成为太子的事情是彻底黄了!
  不如……
  宁王狠狠将杯子一摔,说道:“盼儿子当太子、当皇帝是盼不上了,不如我自己当皇帝!正德皇帝这个连儿子都生不出来的废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本王就要造他的反!”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江西宁王杀了江西巡抚,宣布当今正德皇帝昏聩无能、不生皇储、国本动摇,他奉张太后懿旨,起兵监国。


第一百五十五章 气运尽知己死同穴,念成灰老妪归西天
  宁王奉张太后懿旨,造正德皇帝的反?
  宁王的起兵檄文里写正德皇帝荒淫无道有很多人相信,但是说张太后写了懿旨,要宁王去造自己亲生儿子的反,基本没有人相信,都觉得是宁王伪造了张太后的懿旨,想让自己起兵谋反听起来名正言顺而已。
  可见宁王想当皇帝都想疯了,其疯癫神经,正德皇帝和宁王比起来,简直就是个圣人了。
  看到抄录的宁王起兵檄文,张太后简直比窦娥还冤啊,在正德皇帝那里哭诉冤屈。
  正德皇帝说道:“太后说檄文里的懿旨是假的,朕相信太后,此乃反贼的离间之计,可是——”
  正德皇帝给了张太后一封密报,“除了太后懿旨,反贼还拿出了大舅写给反贼的书信,信上大赞反贼是千古罕见的贤王,觉得反贼的儿子适合当太子,信上的字迹是大舅的,就连大舅寿宁侯的印信也是真的。”
  张太后扫了一眼密报,忙道:“哀家可以以性命作保,寿宁侯绝对不会和反贼来往,哀家的懿旨都可以伪造,寿宁侯的书信当然也可以伪造,求皇上明鉴!”
  在这个节骨眼上,无论是真是假,官方都必须认为是假的!绝对不能给宁王任何师出有名的机会!
  因为,如果亲舅舅的信是真的,那么,太后的懿旨就很有可能是真的。
  所以,宁王就是吃准了这一点,拿着寿宁侯的“亲笔信”,就伪造太后懿旨,说自己起兵是奉太后的命令。
  正德皇帝日常也在发疯,但遇到正经事他一点都不疯,晓得其中厉害,现在大敌当前,不能自家先乱了阵脚,哪怕之前正德皇帝再不待见张家,此时也必须一致对外,说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大舅舅的事情,得需大舅舅解决,明天大朝会,朕要宣布御驾亲征,剿灭反贼,到时候大舅舅要站出来,痛骂反贼伪造信件,他从未与反贼有过任何来往。”
  张太后晓得皇帝在给自己亲弟弟一个划清界限的机会,连忙说道:“皇上明察秋毫,一眼就能辨忠奸,哀家立刻着手去办。”
  这对母子相处,不像母子,更像君臣。
  张太后命女官将伺候老祖宗的芙蓉姑娘召进宫里——其实应该直接把两个弟弟召进宫里商议明天大朝会的事情,可是,因大弟弟东府侯爷年轻时在宫廷不知收敛,酒后轻薄宫女,正德皇帝不待见两个舅舅。
  所以,张太后以前有事都是宣老祖宗进宫商议,后来老祖宗身体不行了,就宣芙蓉进宫,基本不让弟弟们进宫。
  因宁王起兵造反之事关系重大,是朝廷驿站一千里加急送来京城的,京城里,皇帝先知道,民间,甚至官场都还没有传开,芙蓉在颐园就更不知道了。
  芙蓉听了张太后口谕,忙道:“奴婢这就回去告诉老祖宗,急召两个侯爷商议明日大朝会该如何说。”
  张太后说道:“哀家的大弟弟秉性如何,哀家很清楚,他是个花花肠子、老鼠胆子,断然不敢接触藩王的,可是他这个糊涂人平日如何保管印信?哀家不知,或许被人偷盖或者伪造也未可知。”
  “去查一查哀家大弟弟身边能够接触到印章、能模仿笔迹的师爷或者幕僚,或许是他们收受了宁王的贿赂,铤而走险,临摹大弟弟的笔迹,盖了印章也未可知。最近要对东西两府和颐园都严加管束,以防后院起火。”
  “还有,此事切莫声张出去,即使明天大朝会皇上宣布御驾亲征,咱们张家也不要谈论国事,要牢牢记住,外戚只要不干政,就会一直享富贵荣华。”
  芙蓉应下,赶回颐园,以老祖宗的名义紧急召集两个侯爷。
  平日,这种烦心事是不敢惊动老祖宗的,可如今此事关系到张家荣辱,芙蓉不得不硬下心肠,一五一十告诉了老祖宗。
  老祖宗听了,灰白的面容回光返照似的,突然红光满面!
  芙蓉赶紧将准备好的救心丸喂给老祖宗,“莫要气,这节骨眼上生气可没有用,两个侯爷都在等老祖宗示下。”
  老祖宗如今白天昏睡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甚至有失禁的现象,不知不觉湿了裤子和褥子,这些只有身边最亲近的三个人——花椒,来寿家的和芙蓉知道,都没有告诉过别人。
  如今关系到政事、张家生死存亡之际,芙蓉素来谨慎,把花椒和来寿家的都打发出去了,只有她一人服侍老祖宗。
  老祖宗吃了药,两个侯爷也赶过来了,芙蓉解释了一遍张太后的意思。
  东府侯爷吓得跪地说道:“老祖宗,儿子无能,可是儿子绝对不会和宁王——”
  “是反贼!现在已经不存在什么宁王了,只有反贼!”一旁西府侯爷连忙纠正到,此时他吓得额头全是汗珠儿!此事若真,这可是谋逆的大罪啊!
  东府侯爷立刻改正了说辞,说道:“儿子绝对不会和反贼有任何牵连的!儿子寿宁侯的官印,都是随身携带,府里的幕僚和师爷们平日里在东府书房里替儿子办事,使用的都是儿子的一枚闲章。”
  说完,东府侯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寿宁侯的官印是巴掌大小的白玉印章。
  东府侯爷明白,只要不干政事,无论他如何花天酒地,老祖宗都会随他去,所以,这些年他就是玩出花来,也一直没出过大错,老祖宗从未将他禁足——除了被老婆周夫人抓破脸被迫在东府养伤之外,东府侯爷一直在外头浪荡。
  西府侯爷听哥哥这么一说,当即说道:“大哥这些年一直把棉花胡同山东菜馆那里当成家,如果那信是伪造的,多半就是棉花胡同的人有问题,得好好搜一搜。大哥,小弟跟你一起去肃清门户。”
  西府侯爷这么一说,东府侯爷当即垂头顿足说道:“是了是了!我在棉花胡同养的那个外室是古董行出身,惯会临摹字迹,平日里,我场面上应酬的书信应答都是她代笔,写的可像了!我的官印虽然从未给她看过,但是……同眠共枕时,得宽衣解带啊,不可能一直带在身上……”
  东府侯爷的声音越来越小,并不是觉得丢人,而是觉得不知不觉闯了大祸,老祖宗要大发雷霆了。
  出乎意外,老祖宗并没有骂他,而是呆滞了片刻,芙蓉赶紧服侍着又给老祖宗吃了一枚救心丸。
  老祖宗对二儿子说道:“你即刻去棉花胡同,替你大哥料理此事,倘若……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无论是真是假,都必须是假的,你明白吗?”
  老祖宗对大儿子已经彻底不抱希望了,只和二儿子交代。
  西府侯爷说道:“明白,老祖宗放心,我带的都是身边绝对信任的人。”
  与此同时,五戒骑着快马,风尘朴朴的赶到了护国寺附近,他的黑眼圈很吓人,看起来差不多两晚没睡的样子,在马背上几乎摇摇欲坠。
  五戒翻身下马,这里有一家民信局,他要了纸笔,现场写信。
  原来,五戒拿着钱帚儿给的五万两银子去外地买新户籍、买房置地,南方地多人多,容易藏匿踪迹,所以他一路向南寻找适合钱帚儿和抹儿隐居的地方。
  到了济南的时候,他听到了宁王造反的最新消息!
  五戒猜到东窗事发了,宁王谋反,钱帚儿私底下收受宁王幕僚贿赂的事情很有可能暴露啊!
  不好,钱帚儿有危险!
  五戒赶紧往回赶,一路更换马匹,两天两夜都没有睡觉,也就比朝廷驿站接力送的情报晚两个时辰到京城而已。
  五戒心想,钱帚儿暴露,张家牵扯到宁王谋反案里,还不知会如何,到时候还在张家当差的如意等人岂不是要受到牵连?
  于是,五戒下了马,在民信局里给如意娘写信——因为如意娘知道了,就会告诉鹅姐一家,大家一起快离开大厦将倾的张家。
  信中,五戒不敢说钱帚儿的事情,只是说宁王谋反,张家东府侯爷牵扯其中,一定会殃及池鱼,要如意娘等人赶紧想法子脱身,离开张家。
  为了让如意娘等人顺利离开张家,五戒还把十张一千两银子的银票包裹在信里,一共一万两银子,足够如意娘等人自赎出府。
  五戒把银票和信都塞进信封里,写下地址和如意娘的名字,问伙计,“即刻送到这个地址多少钱?”
  伙计一看地址,很近嘛,都在北城,说道:“两百钱就足够了。”
  “我给你二两。”五戒拿出银子,“你当着我的面马上就送去。”
  伙计得银子,当即就揣着信骑马去送了。
  办完了这件要紧的事,五戒强撑着疲倦的身躯上马,赶往棉花胡同。
  五戒并不知道,如意娘鹅姐等人都去通州港宝源店,还没有回京城。
  民信局的伙计到了四泉巷送信,发现大门上了锁,人不在家。
  井亭里淘米洗菜的妇人们告诉伙计,如意娘和鹅姐有事出门了,好几天都没有回家,也不晓得去了那里,应该是出了远门。
  民信局的伙计就把书信塞进了如意娘家的门缝里。
  且说五戒赶往棉花胡同山东菜馆,此时钱帚儿还在窗下描眉、往脸上贴花钿,等东府侯爷回来继续唱曲助兴。
  听抹儿说五戒回来了,钱帚儿手里的花钿落在梳妆台上,“我要他去办事,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房门外的五戒已经等不得抹儿传话了,直接进屋,说道:“宁王起兵谋反!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京城!到时候你和宁王的书信来往就会暴露,你和抹儿赶紧跟我走!”
  钱帚儿故意装傻,“宁王谋反?他不是一直谋求他儿子当太子吗?怎么直接就反了?”
  五戒说道:“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在济南的时候听到消息,立刻回来报信,两天两夜都没有睡觉,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钱帚儿听了,方确定东窗事发,她不想把五戒和抹儿牵扯进来,说道:“你不会是借口哄我和你私奔吧?你先带着抹儿走,我随后就去。”
  上次五戒就要带她远走高飞,她严词拒绝了,还狠狠羞辱了五戒一顿。
  抹儿说道:“帚儿姐姐不走,我就不走。”
  五戒差点要给钱帚儿跪下,“姑奶奶,求求你,快走吧,我若骗你,要我不得好死,天打——”
  钱帚儿捂住了他的嘴巴,“我不准你自己咒自己,好,我跟你走。抹儿,收拾行李。”
  见抹儿和五戒都不肯走,钱帚儿只得退而求其次,三个一起走。
  五戒说道:“抹儿别收拾了,我手里还剩四万两银子,足够我们几辈子生活了,现在就走!”
  五戒一手一个,拉着钱帚儿和抹儿就往走,他是直接骑马进院子的。
  钱帚儿看到只有一匹马,说道:“一匹马载不动三个人,跑一会就累了,抹儿,去后院把马车赶过来。”
  抹儿去了后面的马廊,就在这时,前面传来密集的脚步声,马匹躁动不安,五戒抚着马脖子,钱帚儿有种不好的预感,拉着五戒就要去后院。
  但为时已晚,东西两府的侯爷带着一群精壮的心腹赶到这里,将五戒和钱帚儿包围了!
  钱帚儿见势不妙,甩来五戒的手,她会唱曲,朗声尖叫道:“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大白天闯进我的院子,侯爷!你也不管管!”
  钱帚儿故意制造大动静,是为了给后院赶马车的抹儿示警,要她快跑!
  示警之后,钱帚儿就扑到了东府侯爷怀里,“侯爷,你带着这些人来做什么?奴家好害怕。”
  美人在怀,东府侯爷的心就摇摆了,但是看到五戒,又开始起疑,“五戒?你来做什么?”
  不等五戒开口,钱帚儿就说道:“我夜里做了个怪梦,就找五戒道长过来,给我解梦。”
  东府侯爷的心摇摆的更厉害了!但是一切都瞒不过冷静的西府侯爷,他命人搜查五戒的身和马匹里载的东西,翻出了四万两银票来!
  西府侯爷指着厚厚一叠银票,“解梦而已,要给四万两的酬劳?钱帚儿,你这些钱从何而来?”
  不等钱帚儿开口,五戒说道:“这不是钱老板给小道的,这是其他香客资助小道开新道观的。”
  西府侯爷追问:“那些香客?这么有钱,居然资助一个小道士四万两银子。”
  五戒说道:“香客们身份尊贵,请侯爷恕小道不能明言。”
  西府侯爷一笑,随即脸色一冷,“捆起来,两个都套上麻袋,不准他们两个挤眉弄眼,互相打掩护。”
  钱帚儿见事情要糟,骂道:“你一个小叔子闯进嫂子的屋里,还要把嫂子绑起来套麻袋是何道理?难不成你也看上了我的美色?”
  钱帚儿做困兽之斗,紧紧抱着东府侯爷,“侯爷,我一生只有过侯爷一个男人,绝对不伺候别人。”
  美人计向来都是管用的,佳人在怀,东府侯爷回抱着钱帚儿,“我说弟弟,你是不是搞错了啊,帚儿是无辜的,她都吓得发抖了,怪可怜见的。”
  西府侯爷冷冷道:“ 这个女人天生狐媚,大哥已经被她迷了心窍,这个女人和这个臭道士明明不清不楚,大哥还没蒙在鼓里。大哥若再不放手,我只能请求老祖宗把大哥关在祠堂反省了。”
  东府侯爷一天不在外头浪就心里难受,怎么可能甘心被关?当即就放手了,说道:“帚儿,不要怕,等查清真相,就放了你,你且先忍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176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吉祥如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