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吉祥如意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25-05-01 18:25:08
  难道帚儿没有撒谎,说谎的一直都是王嬷嬷?
  张家为了拆迁吉庆街,真的做了这等栽赃嫁祸灭门夺画的坏事?
  如意心中翻江倒海,王嬷嬷说道:“天还早,你跟我去东府走一趟。”
  如意没想到后头还有事等着她呢,简直要疯,不禁问道:“什么事啊?我是西府的丫鬟,在颐园当差,去东府作甚?”
  我只想看空房子,多清闲的差事啊,我以前怎么不知道珍惜呢,稀里糊涂揽了一兜子事儿。
  王嬷嬷问道:“月钱还想不想要了?”
  “要啊。”如意急忙道:“要不当差作甚?我还想拿了月钱,给娘买好东西。”
  王嬷嬷说道:“想要就拿着你刚做的账本,跟我走吧。”
  如意连忙把账本装进一个毡包里背着,跟王嬷嬷走了。
  上回书说过,东西两府为了方便去颐园,就把横在中间的一条吉庆街给拆迁了,并入东西两府,在东西两处院墙各开了一扇后门,给两府人进出,
  如意和王嬷嬷就是从东门进的东府,刚好吉祥就在此地该班,看到如意进东府,很是惊讶,但有王嬷嬷在,吉祥不敢多说什么,笑嘻嘻的给王嬷嬷叉手行礼,说道:
  “王嬷嬷要去那里?我给您老人家叫一辆车驾送一送?”
  王嬷嬷说道:“不用,我就去咱们府里二门找我姐姐说说话,走着去就行。”
  红霞曾经告诉过如意,王嬷嬷是东府大管家来福的小姨子,也就是说东府大管家娘子来福家的,是王嬷嬷的亲姐姐。
  来福家的,同样也是颐园的大总管,总理颐园官中各项事务,月钱当然从她那里支。
  如意着急放月钱,她和王嬷嬷从东门出去的时候,连吉祥朝她疯狂使眼色她都没看见!
  脑子里全是月钱,没有吉祥。
  吉祥很委屈,憋了一肚子话都没法说。
  他不死心,就远远的跟在如意后面,一直跟到了东府后花园,守门的婆子拦住他,“你这小厮,瞎跑什么,前面就是东府的二门,冲撞了夫人小姐,打折你的腿!”
  吉祥只得悻悻而归,看到了胭脂过来,忙扯出笑意,“胭脂妹妹,有东西要捎给九指叔么?”
  胭脂闲时,会做些针线,比如袜子冬衣什么的,要吉祥捎给家里,家里都是男人,没人会做这个。
  胭脂摇摇头,说道:“就是问你一件事——你们这些个改班小厮的月钱发了没有?”
  吉祥还没想到这一茬呢,他算了算日子,“对哦,今天都二十五了,发月钱的日子。我们还没发,你们发了没?”
  月钱,对于有钱的家奴来说,并不重要,吉祥有亲娘鹅姐贴补着,每月零花远不止这个数,他的钱袋没有空过。
  但是对于家境贫穷,家里永远有个需要请大夫吃药病人的家奴来说,是数着日子等发月钱的。
  胭脂忧心忡忡,“我们也没发,但听说松鹤堂和大厨房的人都发了,所以我忍不住来问你了。”
  吉祥说道:“这还不到中午,你再等等呗。”
  想了想,吉祥低声道:“是不是家里有啥事等着月钱救急?我这里有些碎银子——”
  “不不不。”胭脂连忙说道:“我就是长这么大,头一回领月钱,心里着急,沉不住气。”
  吉祥听说没事,放下心来,问:“刚才我看见如意和王嬷嬷去了东府——如意不是承恩阁看房子吗?她去东府做什么?”
  胭脂说道:“去东府我不知道,但是听红霞还是蝉妈妈说,如意得了王嬷嬷的眼缘,她识得一些字,不像我们这些睁眼瞎,王嬷嬷要她看账本呢,我们这些个三等丫鬟,就属她最出挑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如意跟随王嬷嬷去了东府二门,东府的当家主母周夫人据说被陪房周富贵噎死在烟花巷的事情气病了,卧病在床,一堆家事都暂且交给大管家娘子来福家的料理。
  虽说东西两府,一母所生,同气连枝,但如意是第一次到东府,毕竟是长房宗祧所在,这里的房舍花园都比西府更加敞亮浑厚,一副豪门大家族的气象。
  东府议事的地方在正院旁边的一个暖阁里,东边的临窗大炕是主位,虽说当家主母周夫人不在,大娘家娘子来福家的也不敢上炕坐,她坐在东边一张罗汉床上,听各个管事媳妇回话,分发对牌。
  大家族人多,又是预备过年,事情加倍,暖阁旁边的耳房里,坐满了来回事的人,她们手里大多拿着一张帖子,帖子上简明扼要的写着要办的事情、要领取的物件或者银两——这叫做起贴,大家族做事,都要有凭有据,光靠一张嘴巴讲是办不到什么有大量银子流水的大事的。
  人多,大家都在排队耳房里候着等着传唤,王嬷嬷和如意没有去耳房,径直来到暖阁,无人敢拦,守门的婆子把大红猩猩毡门帘高高打起来,请王嬷嬷进去。
  如意沾了王嬷嬷的光,也跟着进去了。
  此时,屋里回事的正是在东府大少爷房里伺候的魏紫,她是王嬷嬷从小亲手调教出来的,有时候也会帮着王嬷嬷在颐园做点事、搭把手。
  魏紫看见王嬷嬷来了,连忙把位置让出来,“嬷嬷有事先办吧,我出去等着。”
  王嬷嬷坐在罗汉床左边第一张交椅上,说道:“不用,你先回事,我刚从颐园走过来的,先歇歇脚。”
  这时立刻有丫鬟给王嬷嬷上茶,端点心。
  如意当然没资格坐,她就在站在王嬷嬷椅子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安安静静的。
  魏紫拿出一张贴,双手递给来福家的,“大少爷要在外头开一个文会,来支银子和东西。”
  来福家的身边有个打扮不俗的丫鬟,拿起帖子大声念道:“席面五十两、戏班八十两、川扇四十柄、打赏用的金银馃子各一百个、洒金笺纸两百张。另,借用府里锦缎帐幔十挂、锦缎椅衣四十副、锦缎桌衣十副、金魁星踢斗杯四十个、金松竹梅壶十把、金八角学士盘十个。”
  来福家的问:“什么席面要五十两?请了那里的戏班子,要八十两?”
  魏紫说道:“文会请帖一共发了四十张,叫了山东菜馆的席面,十两银子一桌,摆五桌。大少爷说,文会里南人和北人都有,两个地方听的戏不一样,为照顾每个人的口味,就请了两个戏班,一班唱南戏,一班唱北戏,现在年底,各种聚会多,戏班子乘机涨价,比以前要双倍的红封。”
  来福家的点点头,“这么说,这两项支出还算合理。准了,还有,你从库里借出去摆排场的那些个金器,一定派人好好看管着,虽说是文会,请的一些文人墨客,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金杯好几两重呢,要下人看紧点。”
  魏紫应下了,说话时,旁边的丫鬟执笔如飞,在一旁按照帖子上的内容登记造册,写好了,在帖子上写了个领字,盖上一个红戳,并一块对牌,一起交给魏紫。
  魏紫拿着对牌和帖子告辞,去账房和库房领钱领物去了。
  魏紫一走,就没有人再进来,王嬷嬷也喝完了一杯茶,来福家的和她寒暄道:“你调教的这个魏紫着实不错,大少爷房里有了她,你就放心在颐园当差吧。”
  红霞说过,王嬷嬷也是大少爷的奶娘。蝉妈妈说过,大少爷要议亲了。
  如意聪明,懂人情世故,现在把这两个东府家奴的话连在一起,就大概猜出王嬷嬷是因大少爷即将议亲、迎娶大少奶奶,就从大少爷房里退出,毕竟新媳妇嘛,谁愿意头上有个“奶婆婆”呢,及时退了,以免将来招人烦。
  王嬷嬷听了,冷笑着把茶盏放下,“我的好姐姐,你连我手底下的人的月钱都不放,我这个当头的如何服众?你踩谁也不能先踩我呀。”
  来福家的一拍罗汉床上的炕桌,“我的好妹妹,如今颐园官中的钱库紧张,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不体谅我的难处,谁体谅我?”
  王嬷嬷立刻讽道:“你有难处,我就没有?我体谅你?你还踩我,我体谅个屁!”
  一旁努力装聋作哑的如意听了,顿时大开眼界:不是说内宅里管事媳妇们一个个有八百个心眼子、察言观色、说话打机锋、打眉眼官司等等,但是我看到的就是直接拍桌子甚至开骂啊!
  作者有话要说:
  真实的商战:开水浇发财树,抢公章。真实的宅斗:亲姐妹撕破脸开骂对方是个屁


第二十八章 硬碰硬嬷嬷翻新账,柔对柔谈笑来收账
  亲姐妹吵架,如意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就像根柱子似的杵在那里,不敢动。
  看到妹妹连“屁”都骂出来了,是真生气,来福家的说道:“不是我故意踩自己亲妹妹,颐园官中账上确实没几个钱了,松鹤堂住着咱们老祖宗,我不能拖欠松鹤堂的月钱;大厨房一天三顿饭,少了一顿都不行,我也不能不给。其余的都得再等几天,又不只是针对你。看门的、养花种树的、养珍禽异兽的不都还没放月钱嘛。”
  王嬷嬷一副来讨债的架势,“你别拿这话来敷衍我,等几天是几天?怕是等到下个月去!”
  来福家的说道:“年底各个田庄都要交过年的孝敬,这不都还在路上嘛,等到了京城,手头就宽裕了。”
  王嬷嬷冷笑道:“瞧你这话说的,咱们的亲娘在棺材里都要放屁了!今年夏天热的出奇,是大旱的灾年,别说过年的孝敬,各个田庄连秋租都收不齐!到处打饥荒,还等田庄上的孝敬,做梦呢!”
  来福家的被逼的没办法,“你要怎样?要逼我拿出私房钱来填?”
  王嬷嬷说道:“我手下那些人的月钱和冬季的炭补,总共还不到二百两银子,我就不信颐园官中的钱库穷成这样了,你今天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也得把银子腾挪出来给我放月钱。”
  来福家的从炕上起来,去书柜抽出一个账本给王嬷嬷,“你看看,颐园官中账上真没几个钱了,自从颐园修缮完毕,西府那边就不给钱了,只晓得往颐园塞人,一应开支,全靠咱们东府钱库上拨,为了修园子,东府钱库几乎要耗尽,今年的秋租又收不上来,老祖宗从宫里回东府住,一应排场,人情往来开支,至少是以前的双倍,都要咱们东府花钱,你说怎么办?”
  王嬷嬷连看都不看,直接把账本扔在桌上,“东西两府早就分家,论理,老祖宗就该咱们东府养着,长房不养老,叫什么长房?”
  “修颐园,西府完全有理由不出一分钱,就该咱们东府自己掏钱修啊!人家西府拆迁吉庆街、修颐园都出一半银子了!还想怎么样?要西府给老祖宗养老?东府丢得起这个人吗?”
  王嬷嬷说的很是,按照封建伦理,东府作为长房,继承了爵位和祖业,连张家祠堂都在这里,当然有责任养老。
  西府是次子二房,只需在平时孝敬老祖宗就可以了,为修缮颐园,西府主动承担一半的费用,已经是有口皆碑的大孝子了,长房养老,责无旁贷,再让西府出钱,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
  所以,西府在颐园竣工之后就不出钱了,彻底退出,颐园官中账房和钱库都归东府管。
  现在东府不往颐园官中拨钱,颐园就捉襟见肘。
  来福家的把账本从桌上捡起来,“妹妹,你是在说咱们侯爷侯夫人不肯养老祖宗了?”
  王嬷嬷说道:“你少给我扣帽子,侯爷向来不理家事,周夫人又病了,东府府里府外不都是你们夫妇把持着?方才大少爷要开个文会,单是现银就要支一百三十两,你立马就给了对牌,我手下的人的月钱不到二百两,你就放不出?”
  来福家的还嘴硬,“东府的钱库和颐园官中是不一样的。”
  王嬷嬷讽刺一笑,“颐园官中现在只靠东府钱库拨钱,这两个地方就是左手倒右手的事,哄谁呢?你们夫妻两个就是嫌了我,故意用月钱拿捏我呢。”
  来福家的忙道:“怎么可能,你是我亲妹子啊。”
  王嬷嬷的心早凉了半截,淡淡道:“一母同胞,同一个地方爬出来的亲姐妹,那里有枕边的人亲?是姐夫要你这么做的吧?是为了报复我在咱们侯爷面前揭发了周富贵贪墨拆迁银子的事,怕殃及自身,就用拖延月钱来警告我闭嘴?”
  从刚才如意做的账本来看,东府大管家来福是经办拆迁户数最多、过手银两也最多的人,他一个人就经手了十万多银子!传闻在本司三院行院人家里被自己呕吐物噎死的周富贵只拆迁了五家,加起来不到五千银子。
  来福家的眼神闪烁,“怎么可能,你姐夫不是这样人。你是我亲妹妹,是他的小姨子。”
  王嬷嬷甩了脸子,把脸别过去,不看姐姐,说道:“大少爷的亲事就要定下来了,我得在未来东府大少奶奶进门之前,替她剪除一些周夫人的人,这其中就有周富贵,我去侯爷那里告发了周富贵搞大小合同贪墨官中银钱。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保护长房长孙房里的利益,其余的事情,我都没兴趣。”
  “我说话,向来一个唾沫一个钉,你把我的原话转告给姐夫。”
  说完,王嬷嬷对一旁听的呆若木鸡的如意点了点头,“把账本给我。”
  如意连忙打开毡包,把所有新做的账本都给了王嬷嬷,王嬷嬷挑出最厚的一本,递给姐姐,冷冷道:“来福家的,你看看这本账,或撕或烧都无所谓,我会彻底忘记,只是以后我的人来支月钱,就不要推三阻四了。”
  王嬷嬷气得连“姐姐”都不叫了,叫她来福家的。
  说完,不等来福家的回应,王嬷嬷就带着如意拂袖而去。
  来福家的打开账本一瞧,就像见鬼似的,立刻把账本合上,扔进了火盆,一直烧成灰,还把灰烬扒拉得稀碎呢!
  做完这些,来福家的对心腹丫鬟说道:“把月例银子给我妹妹送过去。”
  且说另一边,王嬷嬷带着如意风风火火走出了东府的二门,看着天色还算早,就没有回颐园,王嬷嬷说道:“我们快点走,赶在吃中饭前去西府找来喜家的,一趟腿把事情办完。”
  此时如意还没有从震惊中醒过来,就听到王嬷嬷说还要带她走一趟西府的事情。
  此时如意顾不得去想刚才姐妹的争执和有关巨额拆迁银子的猫腻了,连忙说道:“西府?我……我能抽空回趟家看看我娘吗?”
  王嬷嬷说道:“快点把事办完,就准你半日的假,不过,必须在晚上颐园落锁之前回去,还有,不准睡家里的铺盖,别沾染虱子。”
  如意简直狂喜啊,“不会有虱子的,我娘是四泉巷最讲干净的人了,我知道一条去来喜家的议事地方的近路,您跟我走!”
  马上要见到日思夜想的亲娘了,如意窜蹦蹦的在前面带路,她每走一步,身体就情不自禁的往上面耸一下,就像一只欢乐的雀儿似的,王嬷嬷见她走路的姿态完全是小女孩的步态,完全不再装大人稳重模样了,觉得好笑,又有点心酸:
  如果我的女儿还活着……正是如意这个年纪……唉。
  其实,王嬷嬷决定告发周富贵贪墨,还有另一个原因:红霞曾经说过,王嬷嬷曾经有个女儿,因出痘夭折,这是王嬷嬷永远的痛,虽说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听说周富贵采买黑心棉、传播水痘瘟疫的事情,那时候的王嬷嬷就恨不得活撕了他!
  这不,帚儿事发,王嬷嬷就找到了机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176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吉祥如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