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贵嫔羡慕恭贵嫔,这一日之前两人同为贵嫔,之后便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了。
而且恪贵嫔很清楚,在那么多的贵嫔当中,她要想晋位为妃,只怕是难。
翊坤宫的贞妃与景仁宫的恭贵嫔晋位的事一日传遍了整个后宫,多少妃嫔夜不能寐,尤其是容妃与徐妃。
第110章 册封礼新人们还……
还没侍寝呢,便听闻了陛下册封了一位贵妃与一位妃子,不过这事与她们干系不大,毕竟以她们的位份,还肖想不了贵妃的位子。
但曾经的淑贵妃却是满眼落寞地坐在窗边,兀自伤心难过了许久,徐妃对石榴问道:“你说,本宫是不是做错了?”如若她对二皇子上心些,她还是淑贵妃,依旧是被皇帝宠信的贵妃娘娘。不会屈居在贞贵妃下面,朝着从前她看不上眼的妃嫔行礼。
而今,一切早就变了。说不清从甚么时候开始,皇帝对她就大不如前,是因为贞贵
妃麽?还是因为,后宫那些娇艳的花朵愈发多了,让皇帝挑花了眼,自然,他也就看不见她了。
“娘娘您别伤心,您现在还在妃位上,足以可见陛下心里有您。”石榴安抚徐妃,依她的见识,徐妃犯那样的错误还能当个妃,实在是皇帝开恩了。
至于贵妃的位子,徐妃还是不要再妄想,有那个心思还不如求陛下给她赏个封号。如今四妃当中唯有她没有封号,不论对上谁都矮半个头。
永福宫,容妃也在失神,她自言自语道:“因为甚么?本宫比不得贞贵妃?”她神色黯然地摸着脸,又想到了四公主,哀叹好几声,“总归是不得宠,一两个月才能见皇帝一面。”
她是不甘心,可别无他法,家中写了信进来,父亲告诉她,司马家既是她的后盾,也是擎制她继续往上升的阻碍,皇帝不可能让她这样身份过早地成为贵妃。
妃位已经不低了,凭她的宠爱,要是没有家世,能不能成为贵嫔还不好说。
*
陆夫人果然入宫了,她瞧了瞧皇后,见她气色比往常要好,又无奈又怒其不争,“娘娘,宫中的贞贵妃有了宫权,您这是打算避其锋芒麽?”
换作她是皇后,这会儿肯定急得整宿整宿睡不着,哪里能这般惬意自如呢?
“母亲说得甚么话,贞贵妃秉性安和,言行有节,哪里来的锋芒呢?”皇后很愉悦,自从把一部分宫务交给了贞贵妃,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修养身子,以及去陪伴自己的女儿。
“皇后娘娘,您是陆家的姑娘,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陆家不尴不尬吗?”身为皇后的母家,陆家的地位虽然有所涨高,可因为皇后并没有皇子,这两年陆家隐隐有些摇摇欲坠。
倒不是说会跌落,只是像空中楼阁,毕竟若是旁的皇子成了太子,哪里还有陆家的事?
“母亲大概还不知道,贞妃晋封是本宫向陛下提起的,包括赐她协理六宫的权力,亦是本宫的主意。”皇后轻描淡写,淡漠地看着陆夫人失态,她问道:“本宫是皇后,不是你们陆家达成目的的棋子,明白麽?”
她想,被规训了这么多年,她始终有一股气,于是在当上了皇后之后,她渐渐与陆家离心了。尤其是,陆家一直想着她再生一个皇子,全然不顾及她的身子,让她怎么与陆家同一条心?
“娘娘!”陆夫人瞪大眼睛,觉得面前这个女儿很是陌生,她后知后觉,原来她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个生下来就被抱走的女儿。她以为这个女儿被老太爷与老夫人教导得迂腐不堪,谁知她竟也有自己的想法。
“你们大可以向陛下进言再送一个陆家姑娘进来,也大可以等她生下皇子,可本宫是不会养的,你懂吗?”皇后独坐上首,缓慢地笑了笑,“本宫不会如你们所愿,也不会养一个不是本宫亲生的皇子,给他抬身份。若不信,你们只管试试。”
两人不欢而散,陆夫人绷紧了脸色离开了承乾宫,似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本宫才不会被人利用。”皇后冷冷地说道,“庄嬷嬷,你听见她方才说甚么了吗?说本宫靠着陆家才能成了皇后,笑话,那是皇帝自个选的皇后,跟陆家有何干系?真要是靠着陆家,那怎么迄今为止陆家只有本宫一个皇后?”
“娘娘,家里也是担心您在后宫难熬,有个皇子多少能有底气些。”庄嬷嬷倒是能理解陆家的举动,但她更清楚皇后的处境。
“便这样吧,本宫稳坐高台,只看底下的人斗,无论谁赢了,本宫都不会吃亏。”谁当皇帝都得尊她为母后皇太后。
陆家到底何时才能明白,这皇位是箫家的,不是她们陆家的?
*
自从有了宫权,来往翊坤宫的人变多了,内务府的太监,御膳房的嬷嬷,那些想要攀高枝的后妃,倒全部涌了出来。
南枝陪着李安宁处理了这些事情,又收拾了两批东西送出宫,一份给家里人,一份给乔家的人。
她在乔家住着的那几日,妯娌汪氏对她十分客气,还曾对她说了许多乔家的事,她要投桃报李。
料理完私事,南枝又把内务府送来的宫女太监归拢到一起,新旧认识一番,随后向李安宁请示,给这些人换了容易记的名字。
如今在殿内伺候的大宫女有两个,一个是翠竹,一个是如夏,至于橙云出宫嫁人了,她定下的娃娃亲未婚夫一直在等她,李安宁给她备了一副厚嫁妆,风风光光让她出嫁。
贵妃一共有十三个宫女与十二个太监伺候,加上六皇子与五公主身边的人,整个翊坤宫的宫人可不少,平日里打赏都是一笔大支出。
“蕴儿呢?”李安宁放下手中的物什,看得头晕眼花,“我记得他下课了,怎么还没有回来?”
“方才余嬷嬷说,六皇子被陈云海带去了勤政殿,想来是陛下要考教六皇子的功课。”南枝解释,她轻柔地给李安宁揉太阳穴,嘴上还说着这是件好事,受宠得皇帝看重的皇子自然要比不被皇帝看在眼里的皇子要有前程。
“我是担心过于惹眼了,你让他们注意着些,给蕴儿接触的任何东西都要仔细查验过才可以让他碰,尤其是入口的。”李安宁说,这宫里多少人盯着六皇子,恭妃的七皇子,良贵嫔的九皇子,都是健健康康的孩子,随着年岁增长,难保就有别的想法。
“齐嫔与哲贵人都有了身孕,陛下昨儿还说呢,齐嫔生了之后就给她晋位,一个贵嫔之位是跑不了了。”李安宁说,皇子公主会越来越多,她只庆幸六皇子出生早,前头又没有出色的哥哥压着他,不然六皇子的路可能不会那么顺畅。
“启禀娘娘,八公主来了,说是找咱们的公主玩。”
“让她们注意着点,别磕着碰着了。”李安宁颔首,又吩咐道:“给她们带些糕点甜汤,免得饿过头。”
相较于皇子们,公主与公主之间关系并不会太过紧张,福安与福庆还会经常带着妹妹们放风筝扑蝴蝶。
“福安也快十五岁了,不知陛下与皇后有没有打算给她找驸马了。”既然想起了福安,李安宁便也提及了她的婚事。
说起来,福安和福庆的身份有几分尴尬,她们还记在熙贵妃名下,只是由皇后抚养长大,论及地位,她们两个不及八公主。
“到底是陛下头一个孩子,陛下与太后肯定记着,给福安公主找一位心仪的驸马爷。”南枝说,她似是想起甚么,又低声说道:“娘娘还记得前几日在寿康宫,太后曾提起大皇子麽?大皇子也预备十四岁了,按照惯例,也该娶妻纳妃了,只是他如今在宜州,也没个人为他考虑。”
大皇子年岁渐长,万一有一日皇帝想起了他,亦或是太后不忍心孙儿独自在外,又把他接回京城可怎么好?大皇子再如何不受皇帝待见,可他终究是皇子,还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
“那咱们就让陛下更为厌恶他。”李安宁
眼里满是阴狠,她可不希望突然来一个预备成年的皇子跟六皇子争抢皇帝的注意。
两人商议了做法,南枝说,“交给奴婢去办。”这事简单,凭着如今李安宁的权势,轻易就能做成。
*
李安宁与恭妃的册封礼是分开举办,先在七月份办了恭妃的,之后八月份办了李安宁的。
接过了贵妃的金册金宝后,李安宁便是名正言顺的贞贵妃了,她摸着冷冰冰的金宝,心中却是火热得紧,她盼了多少年终于走到这个位置了?
“南枝,我是真的高兴。”
“奴婢知道,奴婢也是一样的。”南枝给李安宁擦泪,一路心惊胆战自是不必提,这些年为了两位小主子她们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如今终于能喘口气了。
今夜还有晚宴,在风瑶台举办,太后抱病没来,皇帝左右是皇后与李安宁,坐在那个位置能把底下人的脸一览无余,怪不得人人都想要往上爬。
李安宁受了许多臣妇的敬酒,余光中,她看见了恭妃对着华妃举杯,但是华妃却淡淡地拒绝了。
待到晚宴结束,李安宁劝着皇帝去瞧瞧皇后,“臣妾看见了八公主一直望着陛下,想来是许久不见陛下,想念陛下了,陛下不如去承乾宫陪一陪公主。”
“今日可是你晋封的日子,朕走了你不难过?”
“臣妾知道陛下记挂臣妾,不愿意让陛下为难,只要陛下还记着翊坤宫,臣妾便不难过。”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李安宁早已不在乎皇帝是否留宿,于她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再生育一个皇子,而是把手中的权力抓紧。
目送皇帝御驾离去,李安宁才卸下伪装,由着宫女们给她沐浴擦发,“你们都下去吧,这儿有南枝就可以了。”
宫女们不带一丝声响地退下,南枝把烛火剪得亮一些,对李安宁说道:“娘娘是想说华妃与恭妃?”她也注意到了晚宴上的那些暗流涌动。
“曾经是好姐妹,能时常串门子,但是自从恭妃养了七皇子与七公主之后,她们之间的接触就少了。何况此时两人都是妃,谁也压不过谁,依我看,之前华妃拉拢恭妃,是想多一个帮手,但恭妃后来居上,她便不需要了。”李安宁猜测,哪里有永恒的盟友?
如今恭妃有皇子在膝下,未来会比华妃更为有前程,恭妃也不是蠢人,难道就愿意被华妃利用?
“陛下与太后只怕也不愿意看着四妃当中有人结盟,太容易惹事了。”南枝说,从这个角度看,华妃很聪明,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甚么,也明白该如何在后宫中生存。
“她是最熬得住的,初封是贵嫔,当了几年的贵嫔,徐妃得意时她安静,静贵嫔去烦扰她也不恼,委屈姿态一做就是一两年。后宫中拎得清的人少啊,你看看一直没有晋位的杨贵人与章美人,尤其是章美人,生了九公主却连个贵人都捞不着。”李安宁说,皇帝还是因为敏嫔的事记着她们两个呢,近一年来已经不怎么找她们侍寝了。
“娘娘比之华妃,也不差甚么。”甚至在南枝看来,李安宁运气很不错了。在皇帝继位不久就入宫了,又平安诞下皇嗣,这要是晚几年入宫,肯定不能如此顺利。
*
入了秋,太后逐渐多咳嗽。
皇帝问了两句四皇子的功课,却被他气的拍桌子,“你去书房都学了些甚么?一窍不通,真不知道你每日在做甚?”
四皇子是个滚刀肉,小小年纪脸皮就厚,闻言还笑着看了太后一眼,“皇祖母。”
太后便出言,“行了,要教训孩子你把他叫到勤政殿去,在哀家这里大声呼喝让哀家心烦,小四,你去找六皇子玩吧,别在这儿了。”
待四皇子走后,皇帝无奈地说道:“母后,您不能如此纵容四皇子。”纵使他从未想过让四皇子成为储君,可到底是皇帝的儿子,怎么能不通四书五经呢?
“让他当个闲散王爷便妥了,他如果学得太好,难免生事。再说了,他本就不喜读书。”四皇子打小在太后跟前养大,太后爱得不行,不想他日后被卷进夺嫡这样惨烈的事中。
“也罢。”皇帝没把希望放在四皇子身上,也不计较了,“论起读书,已经开蒙的皇子当中,唯有六皇子最为出众。”
“皇帝可是动了国本之念?”太后问,立太子也是稳定朝政的法子之一,当皇子们年岁大了,而且还没有太子时,他们就会躁动,就会想要争夺。
“再看看吧。”皇帝意动。
“皇子……哀家倒想起了大皇子,他终究是皇家子嗣,皇帝不如派个人去宜州行宫看看他,若他真心悔过,便给他封个爵位,让他在宜州生根吧。”
第111章 三皇子的事南枝……
些年与夏忠实打好了关系,从他那儿知道陛下不日要派人去宜州行宫,她先前已经在行宫着手安排了两个人,只待他们行事。
“瞧太后娘娘的意思,不是让大皇子回京,而是在宜州娶妻生子,富足一生。”南枝说,她观察着李安宁的神色,知她有些不满,便劝道:“到底是皇子,只要不是涉及储位之争,无论他犯了何事,总归是保着尊位。”何况大皇子下手害人,最终没有害成,皇帝与太后也不会过于赶尽杀绝。
“我实在有些不甘心。”李安宁幽幽地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始终没有忘记德妃,一想起她生的大皇子,她便恨屋及乌。想了想,她说,“你看看他的恶毒心思,跟德妃一模一样,我怀着蕴儿时便想着往我身上撞,这样的坏胚子,却还能平平安安过完这一生?他犯了错还能在宜州舒坦一生,而我要是犯了错,只怕早就去冷宫待着了。”
她咽不下这口气!
“娘娘别急,奴婢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让大皇子寻得机会的。”南枝以肯定的语气说,“您可不要在陛下跟前漏了口气,要是让陛下知道您对大皇子不满,只怕要惹出事来。”
皇帝能做的事,后妃绝对不能做。
*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齐嫔生了,是一个皇子,齿序为十,皇帝显然十分高兴,当即给齐嫔晋位,又吩咐内务府给齐嫔挑选封号。
十二月,哲贵人紧着诞下了一位皇子,为十一皇子,在场的妃嫔们神色各异,因为按照哲贵人的位份,哪怕晋了一级也不能亲自抚养十一皇子,那么在场的妃嫔们便动了心思。
当晚,一直留意各宫动向的金桂回来禀告,“容妃与华妃一个去了勤政殿,一个去了寿康宫,奴才估摸着都是想养十一皇子的。”
眼下四妃当中唯有她们两个没有皇子,如何能不着急?
“本宫只怕她们都不会如愿以偿。”李安宁嗤笑,哲贵人的性子安静,连皇后娘娘都曾经称赞她玉质兰心。皇帝在翊坤宫时和她说,哲贵人的孩子不会记在别人名下。
也就是说,哪怕十一皇子抱去别的宫殿养,也不过是暂时的,等哲贵人成了贵嫔,便要将孩子还回去了。
皇帝在第二日去瞧了哲贵人,同她说不日就会下旨晋封她为嫔,“至于十一皇子,容妃与华妃都愿意代为抚养,你怎么看?”
哲贵人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您曾经许诺过两年让嫔妾当一宫主位,又让孩子回到嫔妾身边,所以,嫔妾想让有皇子的妃嫔养十一皇子。”
有皇子的妃嫔可能会对十一皇子不大上心,可也不会跟她争夺十一皇子,这是哲贵人能想到的法子。
“贵嫔中唯有良贵嫔有皇子,妃位之中便是徐妃与恭妃,至于贞贵妃,她忙着处理宫务,便算了吧。”皇帝念着贞贵妃辛苦,不忍让她再烦心一个孩子。
哲贵人低下头遮住眼里神色,她最期望的就是贞贵妃抚养十一皇子,毕竟在翊坤宫中能与六皇子亲近,日后兄弟情深,天然的带了三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