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没了,她的儿子也不省心,不过陛下没有惯着他,让他断了所有妄想。”别说回宫,大皇子怕是回京都难了。
“陛下对主子应该有些愧疚之心,咱们趁着这回,该谋些东西才是。”南枝提议,“明年又选秀了,届时宫中多了秀女,要分到各宫居住,若主子不想与他人同住,可以稍后向陛下提一提。”
居住在侧殿的妃嫔一多就容易生事,南枝可不想多费心神。
“嗯,我明白。”李安宁若有所思,“到时候小皇子住东侧殿,西侧殿就给你住,宽敞明亮,不用去后罩房跟其他宫女一起挤。”
谁不想住得舒心呢?南枝当即就应了,“谢主子。”
第96章 生产南枝一养伤……
养伤就养了一个月,等伤口结痂且不再疼痛了,也就到了八月份。
李安宁的肚子又大了一圈,已经七个月,太医把脉诊出来的生产日子是九月中旬,还早着。
八月初三这日,皇后派人把张氏接到了长春仙馆,南枝给她上茶,“主子一直在等着您呢,想您想得不得了。”
张氏便望向珍珠帐帘,李安宁还在睡,她悄声问南枝,“听说之前吐的厉害,现在还好麽?”
“好些了,胃口好得很,只是吃完就要睡,睡醒又要吃,有时候还是奴婢强行要求主子出门走一走。”
一觉睡足起来,李安宁与张氏手拉手,“母亲,两年不见,母亲倒是越发年轻了。这要是忽然见了,您不主动开口,我保准不敢认。”
一句话哄得张氏笑容可掬,“小主也是,似是又长开了些,富贵气更足了。”她瞅着李安宁红光满面的模样就知道她日子顺遂,如此,她也就放心了。
母女俩好一番亲香,李安宁讲了宫中的一些事,张氏又提到了李家,两边交换着消息,各自心满意足。
“我给他说了一个六品京官的嫡次女,他们家祖上曾是侯爷,后边没落了,但是家风还在,那姑娘我见过几回,很不错,就做主定下了。”张氏说起大公子,“家里现在是伯府,伦理再高一些家世的女孩子也能攀扯上,可我不愿意,免得喂大了他的胃口。”
先前李老爷还没封诚康伯时,她给大公子寻的都是小官女儿,但是封了伯爵之后,这就不大合适了。
伯爵三代承袭,大公子是嫡长子,往后亦能当伯爷,他的妻子家世不宜过低。
“来之前有一件事,老爷托我问问您。”张氏打量着李安宁的脸色,慢慢说道:“老爷想要让大公子入国子监读书,您觉得如何?”
按照规矩,伯府能出一位公子到国子监就读,人选不定。
“入国子监?”李安宁懒懒地换了一个坐姿,哼道:“他沾了我的福气平白得了一份家业,这也就算了,可入国子监,他连个秀才都没有考到,入了那满是权贵子的地方,岂不丢脸?”
伯爵都是凭借她这个后妃得来的,李老爷可无甚建树,这会儿就送大公子入学,谁能瞧得上他?
吸引到的不过都是狐朋狗友,或是想从他身上谋好处,或是想打听陛下喜好。
“母亲回去告诉父亲,等他中了秀才,便入国子监读书,读个几年,若是能考个举人便更好了。”李安宁期望李老爷与大公子入朝为官,哪怕只是个闲人,可终究要知道一些朝廷动向,别傻不愣登地遭人算计。
她与他们互为依靠,这才能走的远。
“我记着了。”张氏点头,她目光落在李安宁肚子上,慈爱地说道:“再过一个月,就能看见小皇子了,一应物什可备妥当了?稳婆、乳母……”
絮絮叨叨起来,张氏与外头那些关爱女儿的母亲没有任何区别,尽管她与李安宁是半路成的母女。
*
等这日皇帝再来看李安宁的时候,李安宁就求着皇帝给她的翊坤宫开个小厨房,又许她翊坤宫独住。
念着先前他疑心一起差点冤枉她,皇帝便答应了,他摸了摸那高高隆起的腹部,说道:“也不知他是像朕多些还是像你多些?”
“取陛下与嫔妾的长处来长,成一个俊俏郎君。”李安宁说,“甚么样都好,总归是陛下的孩子,差不到哪里去。”
皇子啊,哪怕不成器,也能封个郡王,一辈子衣食无忧,享尽天下荣华富贵。
“咱们的皇儿当个风流才子或是马上少年郎便可,若他喜武,朕给他寻个将军当老师,若喜文,亦有大儒为他开蒙授学。”皇帝此话便是对皇子不抱有其他想法,只需要他平安,至于旁的,是不能沾染。
倒也不独是对这个未出世的皇子这般,三皇子与四皇子,皇帝也是这样想的,真正能让他寄予厚望的储君,是皇后生的嫡子。而他还年轻,定能与皇后有子嗣,故而对于前面的皇子们,并不会悉心教导。
李安宁明白皇帝的意思,也并不失望,只是兴致勃勃地说道:“等他能写字了,嫔妾可以教他。”
“你的字……”皇帝蹙眉,眼里有些促狭,“只怕皇儿随意在纸上一爬都要比你写的好些。”
“陛下说甚呢!”李安宁不乐意,扭过身子,让皇帝哄了好半响。
后边张氏来拜见皇帝,李安宁又央着皇帝赐下了许多物件,首饰、摆件、补品、衣料皆有,可谓给足了李安宁与张氏风光。
张氏第一回 面圣,心里虽然忐忑,声音中也带了两分,但言辞间十分镇定,应对自如,此反应也让皇帝高看她一眼。
皇帝挥挥手,张氏退下,“朕记得,她是你的继母?但瞧着与你甚是亲近。”
“陛下有所不知,她虽是继母,可自从嫁入李家,便对嫔妾关爱有加,真心换真心,嫔妾才愿意对她这般好。”
“嗯。”皇帝漫不经心,似是记住了,又似是混不在意。
*
九月十六,李安宁发动了。
后妃们齐聚在长春仙馆,皇帝却迟迟没来,被政务绊住了脚。
“母后放心,太医还有接生嬷嬷们都说贞嫔怀相好,只是头一胎会生得慢一些。”皇后说,“贞嫔是个有福气的,定然能平安诞育皇嗣。”
“阿弥陀佛。”太后念念有词,这可是一个小皇子,若是不能健健康康,只怕皇帝要伤心了。
南枝在里面陪着,李安宁破了羊水,但只是开了三指,还没到生的时候,她捧了一碗燕窝,劝着李安宁吃下,“更有力气些,主子别怕,几位太医都在外面,随时为主子把脉。”
这产室里头有经验丰富的接生嬷嬷,有医术精湛的医女们,一墙之隔还有妇科千金的太医们等候,这已经是最好的准备了。
剩下的,靠运气。
一连熬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李安宁才生下了一个皮肤皱巴巴的小皇子,齿序为六。
“南枝姑娘,是你抱出去还是我来?”领头的接生嬷嬷询问,她有自己的小心思,想另得一份赏赐。
“你抱吧,小心些。”南枝站在接生嬷嬷旁边,用手指碰了碰六皇子才侧身让嬷嬷出去。转身,她坐在床榻边,与李安宁说道:“六皇子很健康,哭声震天,主子可以放心了,我会一直看着的。”
李安宁乏力,撑了许久也是为了听南枝说上这么一句,没多久,她便昏睡过去。
接生嬷嬷们井然有序地收拾产室,南枝时不时提点一句,抱六皇子出去的接生嬷嬷返回,喜气洋洋的,低声说道:“陛下有旨,贞嫔诞育有功,着升为贵嫔,伺候贞贵嫔的宫女太监们赏半年月例,今日在产室内的一律赏一年月例。”
而她因为把六皇子抱出去,太后与皇后还额外赏赐了她。
“我来。”南枝接过六皇子,看他小小一个,心中不免柔软许多,她一根食指都能填满他的整个手掌。
李安宁醒的时候是半夜,南枝守在榻边,问她,“厨房温了粥水,喝一点?添了药材的,补气补血。”
“嗯,孩子呢?”
“乳母抱去喂奶了。”
待李安宁喝完两碗粥,南枝才慢慢跟她说道:“陛下晋您为贵嫔了,待咱们回去就能搬去翊坤宫。”
“真好。”李安宁轻轻感慨,“孩子喝完奶了赶紧抱过来我看看,我还没看过。”
此时天气已经凉下来,再过半个月就会下雨雪,坐月子最是舒服。
两
人聊着聊着,谈到了付兴与赖厨子。
那付兴并不是无缘无故帮了李安宁,是因着他想搭上李安宁这条船,这才冒险一试。
时隔多日,南枝把那付兴打探得干干净净,两人才对他有了一分信任,“奴婢想着把他带回宫也行,看他那样机灵与有胆识,倒是可用得紧。”
当时那些宫女太监当真没看见发生了甚么麽?不过是害怕掺和进密事中,所以才三缄其口。
但付兴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肯站出来,就值得李安宁给他一个机会。
“那便禀告皇后娘娘,把付兴带回去,只是这样一来,翊坤宫宫女太监不少,你是掌事宫女,还应该有一个太监首领,你觉得谁合适?”李安宁问,“周厨子耐得住性子,便调他入小厨房,还有齐大厨,也一并要了。至于太监,小卓子是静贵嫔的人,她废了,小卓子便没了用处,不必带过去。”
“贵嫔能有八个宫女与六个太监伺候,若如此说来,太监只剩下两个人,宫女则剩下三个。到时内务府肯定要补充宫人给我们,奴婢怕旁人安插探子进来。”南枝算了算,发现这可用的人就那么几个,李安宁落魄那阵子起异心的人不少,她就把他们赶走了,导致现如今身边的人空缺。
“陛下赏赐的两个嬷嬷与医女是要走的,也不能算进宫女里头。”南枝可不想那两个嬷嬷留下,万一她们想要争权夺利,动摇她的地位可怎么好?
“宫女……便等着内务府指派,你盯着点,别让她们近身。至于太监,小高子老实本分,小平子不失圆滑,那个御膳房的金桂想到翊坤宫还是想留在御膳房?”
南枝回答道:“自然是到翊坤宫伺候主子,他在御膳房的人脉又不会因为他去翊坤宫而消失。至于宫女人选,奴婢有一个举荐,翠竹的相好叶儿,观她行事有胆识,略微调教一番肯定得用,反正现在延禧宫没了主位,不若把她调入翊坤宫,由奴婢看着。”
叶儿在延禧宫充当探子,可德妃与大皇子都不在了,她留在延禧宫也无多大的用处,倒不如入翊坤宫。再一个,叶儿知道一些密事,长久把她放在外边,南枝总不能安心。
“便如你所说。”李安宁点头,“以后宫女太监都归你管理,你注意点,别让人钻了空子。”
“我省得了。”南枝说。
*
九月二十三,皇帝下令回京。
翊坤宫已经打扫干净,南枝指使他们迁宫,不过三日,她们就住进了翊坤宫。
除了这件事顺利之外,补充宫人的事也顺心如意。
宫女当中,南枝、橙云、翠竹、叶儿是可用的人,剩下四人皆由内务府分配,她们到了之后,李安宁为了名字好记,让她们从左到右领春夏秋冬的字,分别叫如春、如夏、如秋和如冬。
太监当中,小高子与小平子是原本就跟着的,付兴是从行宫随行回来的,金桂则是御膳房调来,其余两个内务府分配,分别叫小五子,小六子,一对儿双胞胎兄弟。
至于首领太监,便是金桂。
小厨房建造起来,一个周厨子,一个齐大厨,暂时不设管事。
如此,这个班底就基本成型。
除开这些,伺候六皇子的四个宫人都是持重老成的嬷嬷,再就是二十岁出头较为年轻的两个乳母,一共六个人服侍六皇子。
也亏得皇帝金口玉言,许李安宁独住翊坤宫,这要是再分妃嫔住进来,宫人们的数量还得跟着翻一番。
李安宁在坐月子,迁宫、安置宫人、把贺礼记档……这些都是南枝在操心,待把这些理清理顺,十来日已然过去。
十月初八,万岁节,照样大办,隆重非常。
宴席过半,皇帝让夏忠实宣旨。
“储秀宫淑妃晋封为淑贵妃,钟粹宫华贵嫔晋封为华妃,永福宫容贵嫔晋封为容妃,丁美人追封为丁嫔,钦此。”
这般一来,这些妃子们都风头几乎盖过了刚生完皇子的贞贵嫔,貌似是一件好事。
万岁节晋升了几位妃嫔的消息是江贵人带回来的,她坐在翊坤宫正殿与李安宁说道:“娘娘还不知,嫔妾观淑贵妃神色却并无太多的欢喜,明明她是皇后之下的第一人,实在是让人艳羡。”
熙贵妃有儿有女,按理比淑贵妃更为惹人注意,可反过来看,淑贵妃无子便能封贵妃,说明在皇帝心里有她一份位置。
“贵妃……”李安宁想着自己的贵嫔之位,能入宫不到三年便成为一宫主位,已经是运气加身,至于妃位,只怕要熬上几年才能晋升。
“陛下近日也常去看你,你喝的药可有效果?”李安宁询问。
宫妃们会向太医院求一些调理身子的药,像淑贵妃就是,江贵人也学着要了些促孕的药方,但还没见效果。
“还没呢,许是嫔妾福薄,不像娘娘那般福泽深厚。”江贵人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