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怎么回事?”徐晚闻言停顿了一下,要知道牧区也是物资补给的重要来源。
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带来的影响可能也会形成蝴蝶效应,到时候什么都会受到波及。
陈友芳见徐晚如此严肃,又摆摆手:“其实也不算太严重,就是昨晚负责看管羊群的几个知青怕是要受处分了?”
“为什么?”
陈友芳这才说了事情的原委,近几年在上山下乡建设祖国边疆的口号带动下,边疆这边也来了不少的知识青年,除了农场村里牧区也有不少。
去年正好来了一批都分到了牧区,这几个知青都来自大城市,从一开始的激情慢慢到现在,早就受够了农村的苦。
大家回去的心已经控不住,这当然是回不去的,所以几人就开始懈怠工作,这不昨天轮到几人检查羊圈。
结果昨晚隔壁镇上放露天电影,几个人为了去看电影晚上连粮草都没加就跑去看电影了。
现在外头好多地方还冰天雪地的,牧区那边背风露出不少草场,但是根本不够吃的,所以晚上羊入圈还得喂干粮草。
昨晚没人喂养,可想而知这些羊又不是人,自然不会听话的去睡觉,然后有几头羊就带头翻了栅栏出去找吃的,这有了带头的后面的就越来越多。
等牧区的人发现羊跑出去了,这才匆匆赶来。
只是天寒地冻的,又是半夜,这些羊没了分寸,慌不择路的摔死摔伤好多。
今天卖出来的就是摔伤了或者摔死的,现在这种情况摔伤的羊势必会会瘦弱,吃了东西也养不好,最后只能影响出栏。
牧区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忍痛把这些伤羊都杀了,然后卖给家属院,最后家属院挑完就直接纳入驻地食堂。
这些羊若是正常长大一只羊至少还能多二十斤肉。
徐晚听完也无比惋惜,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这些羊能养活多少人啊,就因为她们的懈怠,估计整个驻地都要跟着受罚。
昨晚损失真的挺大,徐晚和陈友芳过去的时候,临时摆上的木板上全是杀好的羊肉,家属院的人个个都提着一个大篮子在排队。
旁边有几个头戴毡帽的牧民,正在“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眼神远远的落在这边成堆的羊肉上,眼神是掩饰不住的哀伤。
牛羊对于牧区的人来说堪比孩子,这些羊到了出栏的时候上交给肉联厂换取相应的粮食,才能让驻地的战士有饭吃,所以这也是上万战士的口粮。
现在损失这么多,估计今年交给肉联厂的标准都还不够。
每一个买肉的家属条件好的也都会多给一两毛,毕竟自己的亲人还在前方劳累。
大家也不想自家家属那么累了连饭也吃不饱,可这点钱到底是杯水车薪。
这事儿影响挺大的,晚上周怀臣回来的时候都还在说这事儿。
“那这事儿现在怎么办?”那几个知青肯定是要处理,听说几个人无一幸免都得去农场改造,就算以后有回城名额,几人都不在名额之内。
人是处理了,可缺的粮食缺口总得补上去。
那么大的量不知道该怎么补,肯定也不能从驻地战士们的津贴里下手,大家守在边疆就够苦了。
周怀臣说:“程师长已经去借粮了。”
“能借到吗?”徐晚问。
“不好说,要知道咱们驻地是条件最好的,不管是牧区还是农场每一年收产都是一直领先,另外有个驻地听说去年过年的年夜饭还是白菜炖土豆。”
这样的条件下,谁又有多余的粮食。
“那你们今年不是要新开百亩荒地吗?现在不能种吗?”
周怀臣说:“这土质不好,还得养一年。”
以往都是这样的,所以十多年二十年才让这个地放看起来充满生机。
徐晚看过这边的土质,其实并没有那么差,只是现在的肥获取单一,而且肥没有处理,撒到地里需要自然发酵之后逐渐让土地肥沃。
所以需要的时间自然就更长,若是把这些肥都做过发酵处理其实就可以直接用于土里,不仅不会伤害种进去的粮食,还会在庄稼成长的时候把多余的肥在土里进行吸收。
但是有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要终止适应力强的庄稼,若是小麦这种肯定是不行的。
其实红薯这一类就不错,能稳固土地的肥沃,收成还高。
而且牧区羊粪不少,直接用去肥土没有发酵过好,那样浪费成本很大,还有旁边驻地不还有各种养殖场吗,可以便宜便宜收购粪便作为统一发酵。
而且有了这个粪便处理的,以后长久都能用上,年年的粪便不用直接下地,经过处理,这样的土地不会被过于肥的粪烧板结,只会让土地越来越蓬松肥沃。
徐晚想着就把自己这个想法和周怀臣说了。
周怀臣原本在洗衣服,听到妻子的话手里的活都停下来,一脸崇拜的看向站在一旁的人:“晚晚,你说的是真的?这样今年开春之后就可以种了?”
若是这样,那今年战士们绝对饿不了肚子啊。
徐晚虽然以前不是学农业的,可信息很爆炸的后世,她获取知识的地方很多,这还是她当时想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花,然后去搜怎么种植,就进了一个论坛,那是华人自己的论坛。
大家在上面分享自己来到国外,申请了多大的土地怎么种菜种粮食的。
她原本是想种花,可看到大家成片的果蔬也想种了,甚至有人还自己种玉米,稻谷啥的。
然后用终止的东西来喂养别的东西,反正完成行程一条自给自足的产业链。
那会儿她就可羡慕了,因为别人都是一家人消耗大,自己一个人种了其实没啥用。
所以当时上面就有很多专业人士给她们各种好的建议。
徐晚这就记下来了,而且这种农家肥是特别好的,反而是后来的化学肥会让肥沃的土地很快流逝原本的肥沃。
“是真的。”毕竟是后世得到过检验的。
“那明天我就去找程师长,这个若是能成,粮食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上百亩地呢,能种出的东西绝对少不了。
而且刚才自家媳妇儿也说了,红薯地里还能加种玉米,这样可以收两种就算了,而且两个一起种还能提高互相产量,增加肥料,减少病害。
第二天一早周怀臣就带着徐晚出现在了程章序办公室里。
因为牧区损失严重的事情,这两天程章序都没休息好,原本精神抖擞的人不过两天仿佛就老了好几岁。
看到周怀臣和徐晚一起过来,猜测是有什么事情,眉峰紧紧拧着,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问:“你们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他这会儿可经不住刺激了。
徐晚没想到平时威风凛凛的首长还有这副胆小的样子,朝周怀臣看了一眼,他倒是端正得很,一板一眼又略带骄傲的说:“师长,我爱人有个好的建议,若是咱们接受了,今年冬粮绝对不成问题。”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程章序听到这话,眼神瞬间闪过惊喜,随即大步走到徐晚旁边,惊喜的问:“小徐同志你真有办法吗?”
周怀臣被毫不留情的挤开,只能绕到另一侧骄傲的说:“当然。”
程章序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谁问你了,你能说清楚吗?”不是他看不起自己带出来的兵,周怀臣带兵打仗没问题,这要搞什么种地这东西绝对不行,顶多有一身蛮力。
这可是农科院专家都解决不好的问题,他还能比那些专家还厉害?
但是徐同志不一样嘛,虽然这个徐同志来驻地时间并不久,可从她一路来干的那两件大事儿,还有带着家属院种什么温室菜这事儿,一般人可真想不到。
徐晚也没想吊着程师长的胃口,听他这么问就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
毕竟以后自己在驻地干啥有程师长的支持都要简单很多。
所以徐晚就把在家和周怀臣说的那一套又给程章序说了,一开始程章序听得还将信将疑,逐渐眼神就开始放光,听到最后真是想立刻拍大腿做决定。
要知道他光是听着就兴奋了,真要做成了,那今年冬粮不仅没问题,还可能有余粮。
这样一年年累计,日子必定会越过越好啊。
程章序光是想想都开心。
“小徐同志,你尽管干,需要什么直接提要求,驻地肯定竭尽所能满足。”
这是程章序给的承诺,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他绝对以她这里为先。
其实这个到是没什么要求,就是需要修建一个利于发酵的地方,这样经过处理的农家肥会变成很有营养价值的肥料。
而且这种肥料和化学肥差别很大,营养价值高,种出来的东西也格外好吃。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大家都说什么什么不如小时候好吃。
程章序没想到听起来这么高大上的东西竟然不需要投入太多,瞬间就更开心了。
他作为一个基地的首长,当然也要精打细算的,牧区这才损失惨重,自然能节省一些就节省。
不过徐晚还是有一点点要求的,就是修建发酵的地方由后勤部的同志,正是开始做肥料之后就得用家属院的嫂子们了。
那个工作其实不费什么力气,但是很繁琐,还要控温消毒什么的。
正好也能解决一部分妇联那边一直头疼的家属工作安排。
这个程章序当然没意见,解决随军家属的工作也是驻地工作之一,要安稳了后方,战士们在前线才能更安心。
“小徐同志,你提的都可以,需要什么人你亲自来挑选。”
徐晚正好也有这个意思,不由安排,而是她来选,说实话她不是有私心,而是有的人在这个工作上实在难当重任,都不说重任了,可能基本工作都做得困难。
如果是驻地安排,很多人就报着反正你给我安排的工作,只要我不犯大错你就不能把我怎么样。
这样不利于工作推进还会逐渐把人养得懒散。
现在由她亲自挑选就不一样了,而且她也会把工资形式改一下,有一定的奖惩激励政策,如果把这一批人培训好了,以后自己不管做什么就一批元老级的员工。
那样工作就更好推进了。
原本她还想和程师长提这个要求,没想到他自己就让自己来挑选,那自然是最好了。
徐晚不仅口头说了,昨晚还临时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书,驻地首长这么多,她也不能一个个人说一遍,程师长完全可以拿着这个项目规划跟大家伙看看。
程章序没想到徐晚小小年纪做事这么老练,不过想想也是,这姑娘来之后可给人不少惊喜,做事老练周到都不值一提了。
距离开春化雪时间也不多了,徐晚这个方案得到了驻地首长们的一致赞同。
所以三天后就开始动工了,她把需要修建的图纸给了后勤的战士们。
她则是开始以妇联的名义招人。
这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一切都不能以私人行动,虽然她有筛选权利,可怎么也得名正言顺。
招聘这事儿才刚发出通知的时候,家属院还有不少人不满,不过当她把薪资结构发出来之后大家就闭嘴了。
多劳多得,谁也不用怨别人。
而且家属院的人可都不是傻子,有几个家属是被安排在镇上的厂里工作,有人偷奸耍滑习惯了,与这样的人在同一条产线,真是倒大霉了,不仅活多干,工钱还没多,别人倒是养的好了。
自己累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