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倭国宪兵哇啦哇啦催她,跟在她身后寸步不离。
就在两人磨磨蹭蹭快到地方的时候,突然“啪啪”几声枪响和哨声从巷子外头传了出来。
春妮身后的倭国宪兵身子当即调转回去,与此同时,分散在校园各处的宪兵们都快速向门口集结,他们彼此大声招呼,鬣狗一般冲出了校园!
难道季老师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宪兵队已经对她实施了抓捕?
春妮惊疑不定。
第199章 199 在
边三轮嗵嗵发动离去, 目送最后一个宪兵离开巷子,春妮马不停蹄奔出了校门,跑向枪声之前响起的方向。
她脚程稍慢, 赶到事发地时, 只看到了墙上的几个弹孔,以及几滴嫣红的血迹。
街口地上散落一地金灿灿的甘桔,正被几个乞丐扑在地上争相抢食。
“这些甘桔的主人去哪了?”春妮揪起一个乞丐问。
金秋已到,王阿进顺应时令,今天贩的果子大多是甘
桔。
“他让那些倭国兵抓走了。”
“你给我好好讲讲。”
从乞丐们的口中,春妮得知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街口被倭国人严密看守,王阿进挑着挑子果然许进不许出。被守在街口的宪兵顺手牵羊, 拿走几只桔子之后,被踢出来, 老老实实蹲在街口跟其他人一样等候。
在乞丐的眼里,说他大概想讨好那两个倭国兵,没蹲片刻,取出两只桔子凑了上去奉承他们。可没等说两句话, 那些倭国兵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就手推倒他, 嘣嘣放了几枪追了出去。
事情发生得相当快,那些倭国人刚刚离开,王阿进原本混在小贩中跟着大家一起在往外跑, 却正好撞到又跑回来的倭国人手上,那几人不顾他的挣扎, 蛮横地把他拽上自己的车,很快再一次开走了。
地上的这点血迹就是他挣扎不果,被宪兵敲破额头留下的。
王阿进这人最是胆小, 又识时务,他绝不会无缘无故去跟那两个宪兵搭话。春妮直觉认为,他这样反常,很可能她最后交代的话有关,跟季老师有关。
现在学校的倭国兵已经全部撤走,季老师有没有落入他们手中,是春妮急需弄明白的头等大事。
倭国人的行动没有遮掩,码头上又人多嘴杂,这件事很好打听。春妮派出其他学生,不出半个钟头,通过零零碎碎的消息反馈,她很快拼凑出了整件事的经过。
她猜得不错,季老师的确是在那个时候回的学校。只是刚到路口,看见正在跟王阿进纠缠的倭国宪兵,很机警地察觉到不对,立刻返身离开。
倭国人见布置的陷阱没有奏效,只好追了出去。幸好这一带地形复杂,季老师在里弄之间来回穿行,很快甩掉了追兵。
倭国人平白布置一场,却扑了个空,在回来学校的路上正巧碰到王阿进,将他抓到了自己的车上。
春妮无法得知,到底这些人怀疑季老师的逃脱跟王阿进有关,抓他回去审问,还是认为他坏了事,纯粹抓他回去泄愤。
但现在一切都不重要,落到那群人魔手里,时间拖得越长,王阿进越是凶多吉少。
“小顾姐,我弟弟是被你们学校连累抓走的,你可不能丢开手不管啊。”
下午,王阿进哥哥王老六得知消息,从城西场子赶回来,带来六神无主王阿进的老婆孩子,缠着她想办法。
春妮也需要他帮忙打听消息:“阿进被抓去了哪?打听出来没有?是不是被带去了宪兵队?”
“要真是被带去了宪兵队,倒还好说,我在那里边有认识的人,多少能弄到点消息。”王老六效力的红帮早在他们占领租界前就暗地里投靠了倭国人,他道:“我就是没在那打听出来,害怕他被倭国人剁碎了喂狗,才来请小顾姐您出手帮忙。”
他不知道王阿进的事很有可能跟春妮的吩咐有关,这个忙,他不打招呼,她也会帮。
只是抓走王阿进的,是几乎在城里横着走的宪兵队,他们的动向一般人不敢乱打听。
这一下午,方校长他们被抓的消息也传了出去,社会各界都很关心这所全海城唯一一间免费让学生入读的义务学校。
他们三个在海城教育界有些名望,纵然一时没有消息,春妮暂时不担心那些倭国人会随便处置他们。
情况最危急的,反而是被连累的王阿进。
不过,倭国人如果怀疑他在这件事里做了手脚,必然会把他带到宪兵队提审,他不在的话,极有可能就像春妮猜测的那样,对方只是随便抓他来泄愤,不需要到宪兵队上大刑。只是这样一来,他的下落就不好确定了。
“王阿嫂你先别灰心。你想想,倭国人要是想杀阿进,随时可以动手,不用专门带他走。现在前方战事吃紧,倭国人缺奴工干活,阿进最坏也就是被他们抓去当苦力。我跟你保证,只要他还活着,我一定会找到他,不会不管他的。”
安抚完王阿进老婆,春妮马不停蹄,向所有自己认识的人放出消息打探他和季老师的下落,找人营救方校长等人。
季老师还好,她自从那天在学校外面惊鸿一现之后,再也没有在海城出现过。春妮知道,倭国人也在找她,但也一直没有再找到。
这一点,不用刻意去打听,她也可以判断出来。
因为教育局来了人,以学校“窝藏抗倭分子,同情抗倭”为由,正式将学校大门贴上封条,关停了。
如果季老师被抓到,迎来学校的,必然不会是这么简单的结局。
春妮曾经无数次设想过学校开办不下去,走到最后,她该怎么办。然而事实是,她并没有时间做下一步计划,连感怀的时间也没有。就疯狂投入了找人救人中。
现在海城倾向抗倭的教育界名人几乎都转移到了内地,留下来的那些不是早早转投了倭国人,就是被倭人迫害,避居隐世自顾不暇,跟春妮几进巡捕房那两年相比,形势又变了一个大样。
春妮跟符律师奔波好几天,实在找不到人帮忙,最后不得不携带重礼,请夏先生出面,找了一位倭方文艺界的大师,请他帮忙打听方校长等人的下落,见了一面。
方校长等人被关押的地方不远,就在她以前住的闸口路街头,站在吉拉太太家面包房的房顶都看得到。那地方以前是给英国人关押海外重刑犯,素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被倭国人刚接手不久。
得知方校长的关押地点,春妮先是好好松了一口气。现在的情形普遍是,□□们关押的监狱越有名气,越说明倭国人不会暗算他们。像闸口路这样的有名大监狱,名头听来可怖,犯人的人身权利也会得到相对的保障,不会被折磨得太厉害。怕的就是像王阿进一样,抓人没有通知,抓到哪,是死是活也没人知道。
事实跟春妮猜测得差不多,方校长和林老师两人跟几个白人流氓地痞关在一起,至少床铺和被褥都有。而王老师因为是女犯,一个监室里只有四个女犯,还有一个盥洗室,每天上午下午十分钟放风时间,男女监室还有机会互通有无。
不过,这里的规章制度这样严明,也说明倭国人很有可能打算走正规程序关押,她想用点巧办法先捞校长他们出狱,也极有可能不会成功。
校长本人倒是不怎么在意或许会坐很久的监牢,得知学校被关停,他顾不上关心跟她一起进来探视的师母,径自问春妮:“那学生们呢?他们都去哪了?”
“我先让无家可归的学生去了学校其他几栋房子暂时住着,宿舍楼还在交涉中。总之,我争取尽快让倭国人同意解封。”
说归这样说,春妮却没抱多大希望。学校的一切物资,包括开办在校内的工厂都全部被查封,这次倭国人大张旗鼓地抓走学校所有主要负责人,必定是要拿他们学校立威,岂有轻轻松松通容的道理?
方校长看来也想得明白,话到嘴边,却是勉强笑了笑:“尽力就好,实在不行,以你自己的安全为要。学校……能拿回来就拿回来,拿不回来……也幸好你未雨绸缪,抢在倭国人祸害租界之前,给学校买了些产业。那这段时间,你住在哪?”
“我这几天和几个老师一起,搬到英租界的房子里暂时跟几个学生挤挤。”一整间学校都被查封,春妮这些住宿舍的老师们只来得及抢出几件衣服,就跟学生一起,被撵出了学校。
“那你们这几天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孩子们呢?都还好吧?有没有,有没有少人?”
方校长什么都想问,想知道他不在的这几天,有没有哪个学生又死在了街头。可狱警通容的只有十分钟时间。春妮尽量简短地说了些目前的情况,将师母往前推了推,把空间让给了夫妻俩。
既然方校长关押在附近,这次见面之后,春妮他们再去探视,往里送钱送东西也方便。闸口路监狱的几个狱警,他们也都是脸熟的街坊邻居,拐弯找关系,总能找得到。
“小顾,小顾老师——”临行前,校长突然再次叫住了春妮。
春妮回过头来,见他紧紧盯着她,喉头嗫嗫,却是嘴唇几度张合,也没能说出话来。对他笑了笑:“校长,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答应你,不管发生什么事,不管校舍在不在,只要我还在,学校就一定在。”
第200章 200 困难
重办学校, 这里面的困难不用细想,方校长自问,就算再多十个他, 也不可能办下来。就连旧的学校, 也是在政府大员和教育界名宿的号召下,趁倭国政府在海城尚未站稳脚跟之际才勉强成立。这也正是方校对春妮无法作出要求的原因。
春妮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姑娘,该怎么在倭国人的封锁下将学校重办起来?这太难了!
尽管理智上作了无数个否定,在亲耳听见春妮的承诺时,方校长仍是无法克制地从心底生出了希望:也许,这个神奇的小姑娘,她真能做到呢?
“校长。”林老师的声音打断了方校长的思绪。
他以目示意, 只见同室的几个外国室友不知什么时候围在了一起小声说话,视线还在他手里的包袱上不停打转。
方校长脸上挂出笑来, 主动递上手里的包袱:“几位兄弟,这是内人准备的一点干粮,不嫌弃的话,大家一起吃一些。”
趁其他几人分东西, 方校长把林老师拉到一旁,塞给他一个小布包:“这点药, 你想想办法给王老师递过去,她家里人没门路,又是个女人家, 肯定没我们能扛,我们也只能多想办法照顾照顾她。”
林老师年纪轻, 性格开朗,关键他毕业于教会学校,洋文流利, 跟这些外国人沟通相对顺畅,在监狱里比方校长吃得开,像这种对外联络的事一向由他来出面。
林老师点头,方校长声音放得更低了:“要是有办法跟王老师再见一面就好了,她一个人,也没个依靠。我有些担心她的精神状况……学校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我再想想办法。王老师性格一向沉稳,突然遇到这么大的事,一时想不开也正常,您别太想多了。”
“哎,也是这监狱里环境过于压抑,她身边没人,又没遇到过什么事。上次那个监狱长说,我们的案子最快下个月就会宣判,对吧?”
“没错。”
“那到时候,在法庭上我会尽量为王老师脱罪,你记得配合我。”
“校长……”
“你不用劝我,我已经决定好了。”
“可是,这样的话,您的刑期必然会延长。到时候您太太和家里人怎么办?”
方校长沉重地道:“总要有人出面揽下责任。我是学校最大的领导,这个责任,除了我谁都扛不起来。反正总要有人倒霉,能少一个就少一个。不光是王老师,就是你,要是有机会,我也肯定要想想办法。”
“我?校长您太乐观了,王老师都难说,更别说我。我是您的秘书,没有您身陷囹圄,我能撇清关系的道理。”
…………
方校长的隐忧,春妮没有察觉到。因为是私下里活动,偷偷进的监狱,她这次只争取到了跟方校长短短十分钟的会面,并没有见到王老师,很多事两方都来不及互相通气。
在对校长作出承诺时,春妮倒不是一时脑热,事实上,进监狱之前,她脑海里先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学校是春妮来这个世界后,待的时间第二长的地方。她见证着它从无到有,从落魄到辉煌。这里已经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她不愿意放弃,除了责任,也有感情。
只是单靠她一个人,重新办校这件事肯定没法实现。
在监狱门口跟师母道别后,春妮坐上电车,二十分钟后,站在了英租界前的一间淮扬菜馆里。
“稀客啊,你这时候怎么有时间过来?”常文远换了身长衫,正坐在他二楼的经理室里看报纸:“正好,我也有事去找你。”
春妮在他对面坐下:“那你先别说,听听我的事吧。”
常文远摇头笑道:“看你紧张的,别以为我找你就是坏事嘛。”
春妮没心思跟他打机锋: “你们餐馆是不是上午和下午各有两个钟头歇业?”
“不能这么说,要看那段时间有没有客人。你要做什么?”
“这段时间借我用一下。”她道。
学校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传得赫赫扬扬,常文远略一思索,便猜到了春妮的想法:“你是想借我这里当课堂?”
“没错,是不是不方便?”
常文远又笑了:“恰恰相反,我们俩说的,可能还是同一件事。我听说,你这几天住在蓝田弄,跟几十号学生挤在一间小平房里?”
“你连这都知道了?”不过这人消息一向灵通得很,春妮没有深问。
常文远道:“我这两天正要去找你。还记得你之前租给我的那栋房子?要是你没地方住,我可以把房子先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