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暗暗捏了下拳头,笑着将史密斯请到最前面,交给他一根高尔夫球杆:“你只需要用这根球杆将这颗高尔夫球轻轻撞击进滑道中,让球撞到地上这个风页平行于地面的木制小风车,令风车转动起来即可。”
使用高尔夫球杆拨动高尔夫球,推动骨牌时不用弯腰贴地,照顾到了绅士的体面。
史密斯先生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接过高尔夫球杆,兴致勃勃地撞击了一下球体。高尔夫球轻轻被送入预先做好的木制滑道,不出意料地碰到位于滑道尽头小风车的一片风页。风页转动起来,带倒位于另外一个方向的一片骨牌。这片骨牌设置在两列呈剪刀状散开的骨牌最前方,从这片骨牌开始,两列骨牌从两个方向摧枯拉朽地倒下。
多米诺骨牌最令人期待的部分到了:摧毁!
两路骨牌几乎同时倒伏到两把椅子旁边,众人摒住呼吸:那些椅子上的多米诺骨牌同地板上的这些该怎么互相关联并碰倒,是众人最好奇的问题之一。
终于,随着地面上最后一张骨牌的倒塌,带动隐藏在桌子腿后的一条细线,细线崩直,拉动着椅子上的第一片骨牌倒下……
小机关的连锁反应终于到了台球桌,这也是最令人期待的部分:那座高耸到几乎快到天花板的巨型宝塔正置身其上,等待着被摧毁的那一刻。
球台上同样是两列剪刀状骨牌分布,它们一路倒伏,同时沿伸到宝塔两边最边缘的骨牌处,轻轻一蹭……
在稀里哗啦的宝塔倒塌声中,彼得的问询再度响起:“纳尔逊,你的安排是不是有点问题?东南角落的骨牌太远——”
话音刚落,那粒被放置在宝塔最顶端的乒乓球弹射而下,擦过绷直的方向牵引绳,像听懂了一样,拐往他手指的方向。
排放在最前方的骨牌被准确命中,东南角的骨牌三秒内完成了翻倒,一面红白蓝相间的米字旗瞬间出现在众人面前。
只有对抛物线和小球撞击力有精准把握的人才做得到这一点!
“哇哦!”众人小声惊呼起来。
“真像电影一样,”彼得似是看迷了眼,轻声赞叹:“序曲,正片,高潮,连彩蛋都有,太棒了!纳尔逊,听到我说的话了吗?你这家伙太棒了!”
“啪啪啪”,史密斯先生笑着轻轻鼓掌:“真是精彩绝伦的表演。”
“这是
怎么做到的?纳尔逊,你一定得告诉我!”彼得兴奋道:“我一向搞不懂这些小玩意,这他妈比打桌球有趣多了!”
纳尔逊稍作安抚,见史密斯先生排开众人往外走,急忙追了上去:“史密斯先生,请等一等。”
他感兴趣地望着这个年轻人:“纳尔逊先生,你还有什么事吗?”为了今天的这场表演,他不介意帮他点小忙,但若是他贪得无厌……
纳尔逊似乎看不懂他称量的视线,笑着道:“是这样的,我在电影公司租了台胶片摄像机,将今天的宝贵瞬间摄录了下来,等剪辑完成后,想邀请您到场观看。”
“哦?”刚刚众人忙着观看推倒骨牌的过程,没注意设置在桌台最边缘的摄像机。史密斯先生虽然看到了,只是以为是台照相机,没有多作关注。
这个年轻人为了今天的事情花费不小嘛。
整个英租界,只有位于丹霞路的海城皇家总会三楼有一间小型放映室。
而海城皇家总会只接受工部局,银行高管,大公司高级董事们的进入,是所有海城白人最向往的顶级会所。
“我喜欢有心的人。”史密斯先生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他:“打上面的电话可以找到我。”
…………
人群散去之后,彼得走到纳尔逊身边,拍拍他的肩膀,邀功似地挑挑眉:“怎么样?我干得不赖吧。”
纳尔逊微微一笑:“谢谢你了,老伙计。”
彼得“啪”地一声打亮打火机,笑道:“那只老狐狸可不好钓。我很好奇,为什么你一定要认识他?”
“我不一定非要认识他。”纳尔逊取出香烟,凑近点燃:“随便是工部局的谁都可以。”
彼得耸耸肩:“得了吧,工部局的那些大人物更不好认识。”
纳尔逊抽了会儿烟,道:“我有预感,倭国人的野心不只于此。这种时候多认识一些上面的人,不会有坏处。彼得,你要做好准备,咱们的日子可能不会像战前那么好过了。”
跟彼得道别之后,纳尔逊站在走廊外抽完一整支烟,推开隔壁包厢的门。
门里的人迎上来:“纳尔逊先生,您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纳尔逊矜持地点点头:“都办完了。”
韩厂长从他神色里看不出好坏,便有些踟蹰。
春妮小声提醒他:“你问他骨牌还要不要买。”
“都留下来吧,我全要了。”纳尔逊顿了顿,终于说出了大家期盼已久的话。
“太好了!”
准备这么久的事,终于有了好的结果。包括春妮在内,玩具厂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从春妮十天前给纳尔逊送骨牌,得知在英国本土很流行这种游戏之后,跟他提了个小意见,他可以邀请他的朋友以比赛的形式来聚会交流。
纳尔逊先生听了进去,但很精明地说,自己没有那么多资金准备赛事,他想问玩具厂租借五万片骨牌来帮忙完成赛事。
春妮:“……”
春妮让郑经理跟他谈判,最终对方答应以一天两块钱,租期十天为代价,结束后再决定要不要购买,如果不购买,再支付玩具厂六十块钱人工费的条件谈妥了这次合作。
毕竟为了纳尔逊的这次聚会,玩具厂拨了好几个人,日以继业地在这间房里干了七八天,才堆出了这次完美的骨牌。
众人的欢呼声稍歇,纳尔逊先生笑着又说出了另一个好消息:“我有几个朋友也想向你们订购骨牌,工厂还有余货吗?”
“有!”韩厂长激动地喊出了声。
工厂开业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了,终于迎来了一次大订单。而且这大订单肉眼可见地源源不绝,大伙能不高兴吗?
没有也得有!
回去后马上加班加点地干!
这一刻,留在这里的玩具厂员工心声无比地统一。
第59章 059 值得
纳尔逊先生离开后, 玩具厂的员工们看看彼此,忽然,同时发出了开心的欢呼声, 紧紧抱在了一起!
过去的十天, 他们待在隔壁那间小小的台球房里,连出气都不敢大声。经历一次次推倒,一次次重建,一次次重新计算,光是设定和找准乒乓球的落点就用掉了两天时间,其中的辛苦煎熬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然而,为了这一刻, 什么都是值得的。
成功卖出五万片多米诺骨牌,光是纳尔逊先生的订单就为他们赚取了将近两百块钱的利润!
韩厂长顶着方校长的压力, 坚持配齐带锯机所有配件,硬是从老师们手中抢来一间教室作为机房是值得的;郑经理出尽百宝,一分一厘地抠,中途几乎被纳尔逊赶出门外, 终于跟他谈下一千片八块四毛三分钱的报价是值得的;来自吴江大学的物理系高材生舒老师趴在地上,精确到毫厘, 日以继夜测试较准乒乓球的轨道,也是值得的!
还有剩下的三名学生,他们原本是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在半年前, 他们还目不识丁,可现在, 他们在英国人的地盘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这十天来,他们吸着气,猫着腰一次次爬上台球桌, 生怕一点微小的动作就令骨牌坍塌,除了上茅厕,几乎不敢下台球桌,他们的小心翼翼,精益求精,全都是值得的!
春妮站在旁边,看着这些同事们欢呼流泪,心情也同样的激动难言。
她虽然不像韩厂长和郑经理,以及其他四位负责搭建多米诺的同事一样,时时刻刻待在这间房中搭建多米诺,但是,这个项目是她从无到有创作出来,为工厂拉来了第一笔订单。
为了今天的这笔大订单,为了让纳尔逊先生对这次活动有信心,春妮答应纳尔逊先生,胶片摄像机的租金由她垫付,如果这次活动失败……她承受的压力不比他们小。
从头到尾,她参与其中。这里是属于英国白人的世界,没人比她更明白,这些留在俱乐部的同事们忍受了多少冷眼和霸凌,这一刻,他们的失态和兴奋春妮都能够感同身受!
何况,纳尔逊先生的订单代表的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笔订单为他们敲开了另一扇大门。
在百业日渐凋零的海城,拿下这笔订单有多么难得,众人心知肚明。
“大家辛苦了。”韩厂长拍拍手掌,示意所有人安静:“郑经理,俱乐部的事,你没问题吧?”
多米诺原本在西方世界就是很有群众基础的高雅游戏,几天前,他们订下策略,推测这次的活动成功之后,会有很多人来俱乐部租房间玩多米诺,打算活动结束后,由郑经理出面,跟俱乐部谈谈合作的问题。
郑经理抹了抹脸,精神满满:“厂长,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说完,他夹起公文包一溜小跑:“几位等我几分钟。”
或许是前面的准备工作过于艰难,韩厂长开心之后,总觉得胜利之后的这一切不那么真实,他招呼众人坐下:“都吃点东西吧,我们等郑经理一起回工厂。”
纳尔逊先生离开前,体贴地为他们点了俱乐部最有名的红丝绒蛋糕。
舒老师摆了摆手,疲惫地歪下头:“你们吃吧,我……我太困了,让我眯会儿。”
另外几位员工也相继歪倒下来,不一会儿,房间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韩厂长摇摇头,走到门口招来侍应生,将这些几乎没动过的红丝绒蛋糕打包,同春妮相视一笑,等待着郑经理的消息。
郑经理是十分钟之后回来的,韩厂长看他神色,心里一突:“谈判不顺利?”
“不是,”郑经理一脸恍惚:“俱乐部答应订制骨牌,可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俱乐部答应订制多少?”
春妮和韩厂长异口同声
。
“俱乐部答应订制三十万片骨牌。可他们的条件是,我们必须将这次负责搭建多米诺的员工都留下来。”郑经理是茫然的:“英国人的俱乐部想挖我们的角。”
郑经理在洋人的洋行工作了数十年,深知这些西方人有多傲慢。在租界里,像这样等级的俱乐部,从侍应生到经理都是白人,从来不接受华人的进入。所以,自从听见他们提出的条件,郑经理这么机灵的脑子都被震懵了。
然而,他同事们的关注点似乎跟他不太一样。
韩厂长不高兴道:“咱们好不容易教出来的学生,凭什么让英国人占走便宜?”
春妮开心:“这是好事啊,郑经理,你怎么愁眉苦脸的?”
两人对视一眼,韩厂长秉持女士优先的原则,让春妮先说:“顾总工,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春妮如今在“小顾老师”和“顾总工”两个身份之间自由切换,也习惯了。她脑袋一转,就想明白韩厂长为什么不高兴了。
民国以前,甚至是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学手艺都存在着敝帚自珍的想法。在韩厂长眼里,他带来的几名员工都是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尖子生,英国人开口就要走他们最好的员工,他怎么高兴得起来?
春妮提醒他:“厂长,你忘了,他们几个都是我们江浦学校出来的学生。咱们江浦的学生让英国人的俱乐部看中,说明咱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优秀,说出去多有面子的事,不值得高兴一场吗?”
韩厂长容色稍霁,但还是不那么开心:“可他们如果走了,那我们厂怎么办?”
“厂长,我不走。”几个人听见他们的争执,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过来,一名叫李铁柱的学生当即表态道。
春妮看了看其他几人的神色,他们都没有马上出声。
李铁柱激动地说:“没有学校的栽培,我李铁柱现在还在街上当小乞丐。学校给我饭吃,还教我读书,我要是一学成就拍拍屁股走了,那我还是人吗?”
他这一说,其他两人露出羞惭的神色,也纷纷表态:“校长,我也不走。”
“对,学校培养的我们,我们不会背叛学校的。”
韩厂长神色好看了一些。
春妮看得出来,他们三个人不是不心动,只是出于对学校的忠诚,令他们作出了违背本心的决定。
“我觉得你们应该留下来。”春妮认真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