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显然闻安臣不是。
跟闻安臣这种人合伙儿做生意,确实是非常愉快。
说完这些事儿,赵纯这趟过来的目的便达到了,该说的也都说了,闻安臣留他吃了顿饭,饭后赵纯便是别过。
他走的时候兴冲冲的,神色间很是兴奋,显然,闻安臣跟他说的,要重点开辟往四川那边去的商路这件事,激发了他的灵感,这会儿他心中鼓足了干劲,回去之后好生研究一番,看看该当从哪儿下手。
而后便是把人力物力都集中到那个方向,力图一举在四川布政使司拿下一个府的地盘儿来。
眼瞅着现在也快进腊月了,万历五年也快要过完了,也该为来年的生意好好筹划一番了。
两天之后,赵纯又来找了闻安臣,他这两天回去之后,好生巡视了一番,而后又把手头上能够搜集到的关于四川布政使司那边的资料收集整理了一下,拿着这些东西来找闻安臣。
两个人在闻安臣书房中研究了一下午,最后定下来进军四川布政使司的第一站,就选在龙安府。
龙安府在整个四川布政使司,并不算多么起眼儿,事实上,明朝的四川布政使司这些府中,龙安府无论是面积、经济、重要性、商业的发达程度等等,应该说都是中等偏下的。
在这会儿,龙安府最有名的特产,是两种药材,名为乌头和附子。
其他的特别有名的特产,并没有许多。总体来说,这个府,并没有太大进军其中的价值。但是闻安臣两人还是选定在了这里,因为龙安府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
龙安府乃是川北之门户,过了龙安府,便是成都府。而两人其实是为了将龙安府作为一块跳板,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也,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拿下更南边儿的成都府。
两人商定了此事之后,赵纯便是急不可耐的回去着手准备了,打算一过完年,就开始动手。
二十七,赶大集,二十八,把面发。
声声的民谣声中,万历六年的新年,终于来到了。
秦州州衙里头早就放假了,明朝衙门里头的假期,不算特别多,一年到头加起来也就是五十来天而已,但是春节假却是特别的长。明朝的春节假,足足有一个月之久。
几天之前,黎澄就已经把州衙之中所有人招到一起,然后当着大家的面宣布正式开始放假了。他一宣布完,大伙儿立刻回去各自收拾东西,就离开了州衙。整个州衙,只留下了数量极少的值班的人。
可以这么说,在整个过年期间,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秦州州衙是几乎瘫痪的,除非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放假的人是不会回去的,哪怕有什么事也都会往后拖一拖。基本上都是出了正月之后再说,哪怕最早最早,也是正月十五之后才会给解决。因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要放假也是要庆祝的。
可以说,明朝的衙门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放假就是这么久,而留在衙门里头那几个值班的人,其实也就是聊胜于无而已,真要有什么事他们根本办不了。
别说是秦州州衙了,整个大明朝廷上上下下,在过年期间,都是封衙封印的,整个朝廷上下,用瘫痪这两个字来形容,大致不差。
今日腊月二十八,已经到了年根子底下了,再有两日便是除夕,整个秦州城都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平素里最热闹的那几条街道,这会儿更是摩肩接踵。许多城外的庄户人家,也趁着年前来城里采购一番,买些平素里舍不得买的东西。
路边到处都是小商小贩,卖什么的都有,除了一些卖日常用品、卖鞭炮、卖米面粮油的之外,还有卖糖葫芦的,杂耍的,等等不一而足。
这一日一大早,吱呀一声,董家的大门被推开了,闻安臣当先走了出来。他今日穿了一身青缎子阑衫,正是文人土子们最寻常的打扮。闻安臣在做官之前,这阑衫是经常穿的,做了官之后便穿的少了,而今日他身上穿的这一件儿,则是非常崭新,显然是刚刚做出来的。
阑衫针脚细密,很是贴身,显然,做这件衣服的人,不但对闻安臣身材极为了解,而且也是非常用心的。做衣服的,正是谢韶韵,为了给闻安臣缝制这件衣服,她那双柔嫩的小手,也不知道被针尖儿给扎破了多少次,可真是让闻安臣心疼得紧。所以他选择在年根子底下,在这么比较重要的时候穿上这件儿衣服,而且还是在要出门的时候穿上这件儿衣服,也是为了表示对谢韶韵这番心意的重视。
第321章 逛街
秦州在关中西边儿,再往西北便是到甘肃了,气候还是颇为寒冷的。而且在明朝,还是在万历年间,可没有后世的
那种
地球气温普遍升高的温室效应。这会儿的冬天,非常非常冷,而且在万历年间,甚至这寒冷还是变本加厉的。
因为笼罩了整个明朝末年,间接导致了明朝末年那一场大变乱的小冰河时代,已经快要来临了。
小冰河时代到来的话,冬天极冷,便是夏天也不热,光照非常差,气候更是变的极为异常,要么是大旱,要么是大涝,反正就是没有正儿八经的时候。至于风调雨顺,那就更是做梦。这样的气候,就直接导致了农作物减产,农民收成变差。的那好似与此同时,官府的征税则是丝毫没有降低,反而因为辽东的战事等等,需要更多的粮饷,这些粮饷就都落到了老百姓的头上。
因此,官府对农民的剥削会更加变本加厉,导致民不聊生,终于有人揭竿而起,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便将席卷整个天下。而在小冰河时代到来之时,北方受到的影响要远远大过江南地区,尤其是北方关外塞外的那些游牧民族,会被寒冷给逼的不断向南,向南,想要占据中原的花花世界。
其实北宋末年的女真入侵,和明朝末年的建州入寇,是有一点相同之处的,因为在这两个时间段里,都出现了温度大面积,大规模降低的这么一个情况。可以说,小冰河时代的到来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小冰河时代的始末,闻安臣非常清楚,在后世这已经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课题,许多人都在探讨小冰河时代对明朝末年的影响。
其实从明朝中叶开始,也就是大约西元一千五百年左右,气温就已经开始不断降低了,在万历
十三
年开始,这种气候的异常会变得非常明显。而从万历二十年开始,一直到崇祯
十七
年明朝灭亡,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是小冰河时代最为剧烈。最为严寒的一个时期。
明朝灭亡,小冰河时代可以说居功不小。
这会儿正是万历五年,还没有到小冰河时代最厉害的时候,不过气温已经比之前低了,用后世的标准的话,这会儿秦州城的温度,怎么着也在零下
十五
六度左右。
所以闻安臣只穿着一件儿阑衫的话,肯定是扛不住的,他又在外头披了一件毛皮大氅。大氅是用灰鼠皮做的,很是名贵,保暖效果更是极好,披上这件大氅之后,闻安臣便是站在寒风之中,脸上给刮的生疼,身子却是一点都觉不出寒冷来。
灰鼠皮算不上是顶顶名贵的皮毛,至少比什么雪狐皮,紫貂皮这一类的差远了,但饶是如此,这件儿大氅的价格,也在百两银子上下。而他的脖子上,则是围了一圈儿貂毛围脖。在他头上,还戴了一顶六合一统帽。
这六合一统帽呀,其实不光明朝有,在后世的清朝也有,而且非常普及,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够看见。在明朝,这种帽子叫六合一统帽,在清朝则是叫瓜皮帽,冬天的时候,许多人都带。
闻安臣这六合一统帽,并非是寻常布料缝制,也是皮毛做的,而且皮毛还有外翻,在帽子的额头上方正中的位置,镶了一块足足有小拇指大小的绿翡翠,更添几分富贵尊荣气象。
闻安臣身量本就高,此时长身玉立,穿的又是名贵,头上还带了一顶这般的帽子,整个人打眼儿一瞧,便是一位翩翩贵公子。
闻安臣先出来,随在他后面出来的则是三个女子,正是谢韶韵、赵长宁、铃铛。赵长宁和铃铛也都是穿的颇为名贵喜庆,毕竟年根子底下,这么重要的日子都把自个儿最好的衣服拿出来穿了。
赵长宁就不用说了,身价只怕不比闻安臣差多少,而且他手里那些钱根本都没有花销的地方,所以他从来都是舍得花钱的,只要这个钱花的有必要。她身上这件衣服也名贵的紧,而铃铛作为她的侍女,赵长宁素来对她极好。虽然铃铛其实只是个侍女,但身上衣服也是名贵缎子做的。
她俩衣服都崭新崭新的,显然也是刚做出来没多久。谢韶韵身上穿的则更是名贵,乃是上等狐皮制作的皮裘,只不过这倒并非是她的本意,而是闻安臣强逼着她穿的。谢韶韵素来是极为简朴的性子,做事也是这般,她很舍得给闻安臣花钱,但是到了自已身上,却是能凑合就凑合。所以,哪怕是闻安臣当了秦州典史,她身上穿的还是粗布衣服。闻安臣为此说了她好几次,谢韶韵当时笑吟吟的答应下来,事后却是不听。
这次还是闻安臣背着她,去成衣铺子里给他买了一套名贵皮裘,回来亲手替她换上,谢韶韵这才肯穿。
三人出来之后,陈季、陈仲、陈叔三
兄弟
也跟着出来了,这次闻安臣是要带谢韶韵和赵长宁去逛街,而陈家这三
兄弟
则是要跟随去保护的。陈博则是主动要求留在家中守着,毕竟家里这么大,重要东西这么多,总归不能一个人都不在。
昨天闻安臣一说起这个事儿来的时候,赵长宁和铃铛都非常兴奋,吵吵嚷嚷着一定要去,谢韶韵泽是有点害羞,不大想去,但硬是被闻安臣被拉来,也是不得不去了。闻安臣当时就说了,你要不去,那我们就都不去了。谢韶韵一听这话,生怕闻安臣生气,自然就老老实实的跟着。
赵长宁和铃铛都露着脸,而谢韶韵脸上则是着了一层面纱。她是那种很害羞的人,等闲不愿意见外人,这次被闻安臣逼得出来,脸上便蒙上面纱了,显然是不愿意让人瞧见自已的真容。
出了门之后,赵长宁看了谢韶韵一眼,忽然凑到她跟前去,很是促狭地将她的面纱给掀起来一下,然后往她脸上狠狠的盯了一眼、谢韶韵被她的袭击搞得有些猝不及防,不由得一声惊叫,往后退了一步,面纱差点让赵长宁给扯下来。
赵长宁咯咯一笑:“谢家姐姐,你长得这么漂亮,蒙什么面纱嘛?多好看啊!若是蒙上面纱,岂不是如明珠蒙尘一般,多可惜?”
她跟闻安臣和谢韶韵都是极熟了的,谢韶韵更是把她看作自已调皮的
妹妹
,两人关系极好,便是开这种玩笑也是无碍的。谢韶韵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她脑袋,看着她,也不说话,眼神宠溺得宛如一个看着自家调皮
妹妹
的大姐姐。赵长宁最是受不了她这种眼神,差点就要腻在她怀里撒娇了。
而且还可以顺便感受一下她
高耸
的
胸脯
。
闻安臣瞪了她一眼:“好了,好了,赶紧的,咱们赶紧出发,下午还得回来煎炸东西呢!这眼瞅着要过年了,咱家东西还一样都没炸呢!”
赵长宁却是一点儿都不怕他,毫不示弱地顶嘴道:“还不是你!若是你不在衙门当差,而是天天在家里,那些东西早就炸出来了,还不是因为你忙?”
面对赵长宁的强词夺理,便是闻安臣也只能败退,苦笑一声,摆摆手,道:“好好好,我说不过你,走,咱们赶紧出发行了吧?”
赵长宁很是得意地一笑,扬起了下巴,左手拉着谢韶韵,右手拉着铃铛,跟在闻安臣后面往前走。
陈季
兄弟
三人却并不是简单的跟在他们身后,而是围在他们四个人周围,有在前的,有在中间的,有在后面的,眼神很是警戒地扫视着四周。今年过年,闻安臣每人给他们封了一个大红包,还一人送了一件崭新的缎子衣服,不过三人都没舍得穿,还是穿着他们素日里穿的旧衣服,他们腰间
鼓囊
囊的,一看就知道塞了兵器。
这会儿人忒多,三人都不敢怠慢,若是闻安臣真的出了什么情况的话,抛开闻安臣跟他们的感情不论,他们一是在杨大人那里无法交代,二来他们自身的前程,那本来光辉的前途也要没了。
很快,一行人便是到了此时秦州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上,瞧见此时这等繁华景象,瞧见路边那些新奇的东西,赵长宁便兴奋得不得了,发一声喊,快步从闻安臣身边越过去,一头就扎进了这满街的繁荣之中。
闻安臣生怕她出什么事儿,赶紧带人跟了上去。
于是乎,这一行人的主导者,便从闻安臣变成了赵长宁,基本上是赵长宁去哪儿,闻安臣就跟着去哪儿。而赵长宁的兴趣,显然是极其广泛的,她几乎在许多地方都要停一停看一看。卖糖葫芦的那儿,她要买几支糖葫芦,然后回来给铃铛和谢韶韵各拿一只,当然是没有闻安臣的份儿了。那些江湖卖艺的,杂耍的,她也要看一看。有那吞铁剑的,胸口碎大石的,她更是在旁边跳着脚的叫好,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毕竟,这么活泼的女子,并且敢这么着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也着实是不多见。
第322章 露馅了
很快,在赵长宁的欢笑声中,一个时辰便过去了,铃铛和谢韶韵也玩得很开心。虽然谢韶韵戴着面纱,但闻安臣能看的出来,她很兴奋。
瞧见谢韶韵高兴,闻安臣嘴角微微一勾,也露出一抹笑意。他这一次之所以非要谢韶韵出来,为的便是如此。自从回到秦州,一直到现在差不多九个多月十个月的时间里,谢韶韵一直也没什么,见天儿就在家里呆着。或许她喜欢这样的生活,但闻安臣真的是生怕她在家里太过寂寞无聊,所以便也带她出来散散心。
果然,看来这样做还是必要的。人毕竟是群体生物,时常出来逛一逛看一看,对调剂心情有很大好处。
不过,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赵长宁四处疯转,害的闻安臣一直没法儿正儿八经的买东西,这次他出来可不只是为了溜达溜达逛逛街,而是要采买年货的。所以闻安臣干脆就让陈叔和陈仲来保护谢韶韵三人,他自已则是带着陈季,溜溜哒哒的去买年货了。几人约定在方才那处街口会合,而后便是分开。
在买年货之前,闻安臣先是让陈季去雇了一辆马车,因为闻安臣要买的年货数量非常多。他算了算,怎么说家里也有六七口人,而且都是成年人,丁口多了,耗用的就大,需要采买的就多。
再说了,闻安臣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还没正儿八经的过过年。万历四年的新年就不用说了,那会儿,他刚从西宁卫的尸山血海中爬出来,正在四处躲藏,生怕被兵丁或是官府的衙役给抓住,心中惶恐之极,如惊弓之鸟一般,哪有什么心情过年?而万历五年的新年,那会儿他则是在从京城回来秦州的路上,也是没心思过年的。当时他们一行人住在客栈之中,瞧着那个店家欢天喜地张灯结彩的准备些年货,他们心中却只有酸楚。
所以今年这个新年,即将到来的万历六年,是他在这个时代正儿八经的过的第一个年,是必须要好生庆祝一下的。
一个时辰之后,陈季终于知道闻安臣为什么非要自已去租一辆马车回来了。闻安臣买的年货真的是非常多,光是猪肉就买了好几扇,加起来好几百斤重,若是没有马车,就凭他俩,光是这几扇猪肉那根本就拿不动。除此之外,像什么米面粮油,牛肉羊肉,鸡鸭肥鱼等等,更是不计胜数。
采买的东西装了整整一车,到了中午时分,闻安臣和陈季到了约定会面的那处街口等了好一会儿,才算是瞧见赵长宁几个人过来。赵长宁玩得很疯,这会儿一张小脸红扑扑的,这么大冷的天儿,额头却是已经渗汗了。闻安臣瞧了她一眼,呵斥道:“看看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还是不是个大姑娘家了?还有,额头都出汗了也不知道擦一擦,万一着凉了该怎么办?”
赵长宁早就被他训斥惯了,两人素来是没大没小的,闻安臣训斥她,她上了脾气也是训斥闻安臣,因此这会儿便也不在意。她咯咯笑着,把额头上的汗擦了。
逛街也逛够了,该买的东西也买了,一行人便是往回走,路过一处酒店的时候,闻安臣让陈季买了酒菜,准备带回家吃。毕竟这会儿都中午了,要回去现做饭也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