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相由心生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水龙吟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1:30
  奶奶与古祠到底有什么关系,他们连同父母亲一直在隐瞒的,到底是什么?在这件事里面,我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以至于当初他们为了让我能够留在周家,不惜牺牲哥哥。
  母亲口中的那个对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用爷爷的话来说,它能够让周家三代人都卷入其中,而且所有人都对它无可奈何。
  我将奶奶的陪嫁物重新放回了玉盒子里,然后拿起了父亲的画作,在灯下仔细地端详了起来,甚至是拿起画笔临摹,可都没办法看出其中的所以然。
  不知不觉,已经看了好几个小时了,我半斜月式地躺在罗汉床上面,基本上是用自己的尾椎骨在支撑着上半身的,因而觉得腰酸背痛的,想起身煮杯茶喝。
  可就当我起身的瞬间,可能是因为动作太大了,碰倒了头先奶奶没喝完的那杯茶,而且不偏不倚,茶水刚好洒在我已经研究完了,然后随意放在罗汉床上的父亲的画。
  茶水一下子在画纸上面蔓延开来。
  我急忙将画纸挪开,胡乱地抽了好几张纸巾,在画纸上面擦拭着。
  突然,我发现,自己拿在手中的那两张画纸,上面的钢笔墨水因为被水浸湿的缘故,显得比之前颜色更加深,后面一张的图案能够透过前面的纸张,模模糊糊地显现出来,而两张纸重叠在前一起,居然合成了一串数字——1160294。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将剩下的几张画用所有可能出现的组合重叠在一起,却没有另外的发现。


第七十四章 孔雀王镯
  这些数字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我仔细研究了好久,却没有任何头绪。难道只是巧合吗?
  我瞬间在自己的心中否定了这个想法,肯定不是巧合,父亲将这串数字用如此隐晦的方式藏在他的画作之中,肯定想告诉我些什么。而且,肯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要不,我去网上找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关于这串数字的一些蛛丝马迹。
  我在心中琢磨着,人却已经到了电脑边上,一手摁在了开机键上。
  突然,我想起来在爷爷书房中拍下来的那本古籍,父亲着两张画重叠之后所形成的的图案,那个风格,怎么感觉有点像古籍中的文字。
  我打开之前存放古籍照片的那个文件夹,将一张张图片前前后后地比对了几遍,却没有发现与画作相同的图案,不得已我放弃了,将画作中的那串数字输入搜索网页之中。
  可惜,百度搜索出来的,都是一些类似于快递单号,以及化学式的东西,基本上都不能给我一点点的的提示。
  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输入了“蓝色骸骨”四个字,果真,这一次有了一点收获。
  原来,就如王之水所说的那样,在我国的考古历史上,还真的挖掘过蓝色的骸骨,只是那时候刚进入瓦屋山中,我手头上所掌握的信息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他关于蓝色骸骨的描述我也是听过就没了,而此时此刻,但蓝色骨骸的挖掘地一出现,我立刻就想到了奶奶。
  “2013年,在云南祥云县大波那村就曾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中的尸骨也是蓝色的,而且这些蓝色物质在头骨比较明显,身上比较浅。”
  奶奶曾说过她的娘家在滇西,而祥云县就位于云南滇西。
  蓝色骸骨、黄金丝帛、红色寿衣、终身不嫁、黑色星盘、暗红石片,这中间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让人不得不承认,古祠与奶奶,可能是同属于一个种族。
  我关了电脑,躺在床上面,天边已经有朗朗的光束闪现出来了。那块巴掌大的暗红石片被我捏在手中把玩着。
  这么小小的一块东西,表面粗糙不堪,也看不出多贵重,可能扔在街边都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可偏偏就是这么一方小小的石片,居然能够将那么多的人,甚至是超乎我目前所知道的这些人,卷入其中,你到底有什么能量呢?
  我看着窗外的太阳光渐渐地爬上窗台,看了看钟表,早晨的六点钟,大概是时候了。我在心里对自己默讲了一句,然后换了身衣服,也没跟爷爷奶奶和继生湘玉打声招呼,就径直打开了周家大门,然后叫了一辆车,往市区前去。
  还有一个人可能有能力替我鉴别这一枚石片,那就是王叔,市博物馆的馆长。
  王叔的知识渊博,拥有和常人不同的鉴赏能力,具有良好的古代文化底蕴,而且,他对古代少数民族的祭祀具有颇深的研究,所以找他应该没错。
  他与爷爷的交情很深,小时候,他那时候还没当上馆长,可能比较清闲,经常来周家老屋同老爷子一起甄别古品,我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吧。
  我在车上同王叔通了一下电话,老头子听说我有一个连爷爷也看不出来道门的宝贝要给他鉴别,兴奋地跟什么似的,说在博物馆等着我,让我千万别食言。
  周家老屋坐落在一座小镇上,距离市区有一定的路程,因此,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达博物馆。
  一进博物馆,王叔已经在大厅等着我了。
  “沧儿,这边来。”老头子一见到我就高声地打招呼,也不管他的声音所造成的回音在偌大又寂静的博物馆中荡漾了好几圈。
  “王叔好,”我笑着打招呼。
  “你这小子,好几个月没见到,怎么人憔悴成这个样儿啦,年轻人啊,少熬夜,多读书。”老头子看着我,和蔼地说道。
  “知道啦,王叔,我在家听爷爷这些话都听得耳朵出茧子了,没想到来您这儿,还要继续听。”我说道。
  “好了好了,人老就是会啰嗦吗,先去办公室,我给你带了你最馋的那家人的小笼包呢。”
  “王叔,”一听到小笼包,我的两眼直发光,“您怎么像个老神仙一样啊,这样子会长命百岁的。”
  “你这小子,嘴巴就是甜。”
  王叔边说边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股夹着麦香味的肉香扑鼻而来,让我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呐,吃吧,还有豆浆。”王叔将早餐往我面前一推,然后说道。“那个什么东西你拿出来,你吃东西我看东西,两不相误。”
  我听后,将上衣口袋里那个装在封口透明袋的暗红石片拿了出来,递给了王叔,然后便狼吞虎咽起来。
  王叔接过封口袋,站起身来,走到他的办公桌前,戴上了手套,然后仔细地研究起来。
  我也没管他,坐在沙发上享受着儿时的美味。
  大概过来十来分钟,我的早餐吃完了,桌子上面的残骸也收拾干净了,才慢慢地走到王叔边上问道:“王叔,看出什么苗头没有?”
  王叔皱着眉头说道:“沧儿,我能在这上面刮一点点粉末下来,然后拿去化验吗?这现在还不好说啊,一切要等化验的结果出来,才能验证我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就王叔的经验,他刮一点点粉末下来应该不会对整个暗红石片造成什么破坏性的影响,于是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王叔见我同意了,跟我讲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等他一会,他要去实验室中才有设备能在不破坏石片的情况下,取出一点样品出来。
  我在王叔的办公室坐着无聊,就翻起了他书架上的一些书籍。突然,一本杂志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本杂志的封面,画着一直金镯子,上面有四个大字——孔雀王镯。
  金孔雀的两只翅膀围成一个圈,高昂的头和长尾镶嵌在手环之上,整个看起来高贵大气,最关键的是,这只镯子,与作为奶奶陪嫁物的那一只镯子,一模一样。
  我翻开了那本杂志,找到了关于镯子的那一篇文章,了解到了这只镯子是今年年初,一位渔民在鄱阳湖魔鬼三角遭遇黑色风暴之后,在被卷入湖底的漩涡时,意外得到的。
  鄱阳湖魔鬼三角,父亲也曾在日记中表示,他要带母亲去鄱阳湖的魔鬼三角寻找治疗枯萎症的方法,难道,这个地方,也与奶奶的家族,还有古祠,有什么牵连吗?


第七十五章 新闻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将那本向王叔要来的杂志上那篇关于孔雀王镯的文章仔细地读了好几遍,虽然没什么收获,但是隐隐能够感觉到,这只孔雀王镯应该不是孤品,在鄱阳湖魔鬼三角的湖底,应该是有一批类似于孔雀王镯的宝藏,难不成里面也有类似于黑玉星盘或者暗红石片之类的东西吗?
  文章里称孔雀王镯是今年年初一位渔民发现的,所以我想着既然都已经登上了杂志,那么晚上不知道有没有关于这个镯子的一些新闻,于是便打开了手机百度,然后输入了孔雀王镯四个字,然而没有搜索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突然,我灵机一动,将手里那本杂志封面上你只硕大的孔雀王镯给拍了照片,然后用照片在百度上搜索,这一次,几乎是没有信息弹出来。
  这个时候,我索性输入鄱阳湖魔鬼三角,这一次,有很多条关于这方面的信息,百度搜索结果的最上面,是一则三天前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国家专业考古队伍深入鄱阳湖深处寻找“神丸号”。
  那是一则视频,我不由得点开来看,那是在一艘船上拍摄的,受访者是一个老头,看起来像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他对着镜头向记者声称,这一次,他们动用了考古队伍中实力最高的两名潜水员,他们不仅潜水技术高超,而且年纪轻轻便经过了数次的考古活动,并且有特别丰富的野外作业经验。
  老头显得很兴奋,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讲着,我看到了他的身后有两名已经穿好了潜水服的男子,他们背对着镜头,看不清长什么模样。
  这个时候,好像是湖中突然起风了,两名潜水服男子其中的一人转过头来,对着老头说了一句什么话。
  霎时,我握着手机的手心冒出了一层冷汗,那是一张跟我一模一样的脸庞。
  “哥哥,”我在心中默念着。
  不知道是不是血脉相连的关系,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觉得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而已。
  如果不是当初母亲的一念之差,那么彼时在鄱阳湖船上的那个人,就应该是我。
  这个时候,镜头一闪,另外一个人也转过头来了,但是那个人已经戴上了呼吸器和眼罩,所以看不清脸,但是,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个人就是陈默。
  陈默同哥哥交流了几句,然后他们俩一同离开了镜头的视线范围。
  我将视频往回拉,在哥哥转过头来的时候按下了暂停键。
  哥哥肯定是知道很多关于这件事的内幕,他与陈默去鄱阳湖的魔鬼三角,肯定不是寻找1945年日本神丸号沉船那么简单,一定是与古祠,与黑玉星盘、暗红石片有关系。
  至此,我在心中暗暗地下了一个决定,也要前往鄱阳湖的魔鬼三角地区探个究竟,说不定,还能兄弟相遇呢。
  回到周家老屋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爷爷没在家,应该去开店了,张继生和奶奶坐在前厅喝茶闲聊,湘玉则才刚刚起来,正在洗漱。
  一见我进门,奶奶便数落道:“你这孩子,一大早跑哪儿去了。”
  “奶,我去找王叔,向他请教了一些事情。”我说着,坐在张继生的边上,端起一杯工夫茶,一口喝了下去。
  微微还有点烫嘴的茶水很是解渴,微带苦涩的味道滑过舌尖,能够让人瞬间耳目清醒。
  “你一大早就去市博物馆回来了啊,你这孩子,想到一出是一出,吃了早餐没有啊,我还在锅里给你留着呢。”奶奶说着,站起身来,就要去帮我拿早餐的样子。
  我急忙说道:“奶,我吃过了,王叔给我买了小笼包呢。”
  奶奶听到此话,也没做下来,说道:“你王叔就是宠你。既然你回来了,就陪继生和湘玉吧,我出去买菜,中午给你做生煎鸡。”
  “哇,奶奶,好久没吃了,我一想都要流口水啦。”我一听到生煎鸡,尽管不饿,还是馋得咽了一下口水。
  “好好,中午给你们吃个够。”奶奶说着,就回房换衣服,然后拎着菜篮子出门了。
  奶奶一出门,张继生就神秘地同我说道:“周沧,你家奶奶那个金蚕可真管用,我这昨晚一觉睡到天亮,没有做梦,时间也没有被偷走。”
  “真的啊,继生,那真是太好了。”我随口附和着,但心中却觉得,这应该是他的心理作用。在古祠中,张继生应该是经历过什么事情,让他的心理蒙上了阴影,所以才会有时间被偷走了的错觉。
  人的潜意识是强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
  “但是,奶奶说金蚕只能暂时压制我这个病,有效期是二十一天,二十一天过后,就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而且金蚕的效用,只有一次。”张继生说道,但是他的眼中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焦虑,感觉像是已经找到了二十一天之后对付这个病的方法的样子。
  “继生,我觉得,你还是要去医院看一下心理医生比较好,我觉得你这个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紫砂壶上的水开了,我边说边端起水壶,将滚水倒入到茶盖碗之中。
  “周沧,我要去鄱阳湖了。”张继生端起了我刚泡好的茶,放在嘴边吹着,然后说道。
  “鄱阳湖,”我一下子站起身来。
  “是的,三天前,国家一只专业考古队的两名潜水员在鄱阳湖魔鬼三角地区失踪了。”张继生说道。
  国家专业考古队两名潜水员,在鄱阳湖魔鬼三角地区失踪,那不就是哥哥和陈默吗?我的心一下子快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那只考古队是隶属于我们这个组织的,而且,这一次的鄱阳湖之行与迷魂凼探寻古祠都是同属于一个行动中的各自不同的部分,这两天,我通过一些关系,得到了一卷秘档,得知当初陈教授也曾去过鄱阳湖的魔鬼三角,所以我觉得在鄱阳湖中,可能存在着能够治疗我这个疾病的东西,就像是类似于治愈湘玉的空气栓塞症的那个蜜蜡棺一眼的东西的存在,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去看看。”张继生说道。
  “鄱阳湖魔鬼三角地区被称为‘中国百慕大’,你一个人去的话,太危险了吧。”我说道。
  “危险肯定是存在的,在瓦屋山中,也是危险重重,最后我们不也平安地走出来了吗?而且,考古这个行业,本来就是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的。再说了,为了我这个病,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去闯一闯的。”
  “继生,那我同你一起去吧,你知道的,我的潜水技术很好,这些年来,我没少参加一些潜水活动,两个人在一起,如果遇到个什么事,也能够相互照应一下。”我说出了最后这句话。
  张继生一脸不解地看着我。
  “你们都知道,瓦屋山古祠可能或多或少与我周家有点联系,既然古祠与鄱阳湖魔鬼三角之间有关系,那么我也要去看看能不能解开一些谜团。”我说道。
  “既然这样,那好吧,不过,这一次,你一定要在你爷爷奶奶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够去,不能贸然行动。”张继生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0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3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相由心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