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意外的,连接在楼梯和塔壁上的那些铁索又齐齐地颤动起来,发出了金属撞击的声响。
这一次,铁索响的时间比刚刚长了许多,在这乱七八糟的金属撞击声中,一只只的红鞋子从门缝里探出来。
它们的身体像是记忆海绵那般,先是压扁了在门缝中挤出来,然后在挤出门缝的时候,又瞬间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缩骨功吗?
还不到半根香烟的功夫,塔壁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趴满了这种人骨鬼皮怪物,它们正在不断地攀上铁索,朝木梯这边爬过来。
这阵营太大了,我一直觉得这座古祠建造在这里很不合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抵御山中猛兽的攻击,没想到这古祠之中,居然豢养着如此恐怖的生物,这座与古祠相比邻的木塔,应该就是古祠的豢养场吧。
如果说黑玉是他们的图腾之物,那么放在塔底是绝对安全的,单单是数量如此众多的人骨鬼皮怪,就能够把任何窥探黑玉的入侵者给吓死。
此起彼伏的“咯咯咯”声充斥着整座古塔,我呆立在原地,头脑里一片空白,感觉如果自己没有被这些怪物撕成碎片的话,最好的结局也是要留在这古塔之中成为它们的一员的。
突然,我的手中一烫,酒精快在我的手中滑落,掉到了木梯之上。
还不到一秒的时间,我和怪物所在的那级阶梯就被引燃了。
我们都被潜意识支配着挪着脚步远离了那节已经燃烧起来的阶梯,只是我是往下挪,怪物是往上挪。
就在这一刻,我似乎看到一条生路。
在这生命攸关的情形之下,人的潜能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我身子往前探,眼疾手快地在火堆之中捡起了那个酒精块,然后将下面的阶梯,一节一节地引燃。
木梯不知道是用什么样的木头制作的,特别容易引燃,而且燃烧的火力特别旺。
我快速地向下挪动着身子,酒精块在每一格阶梯上摩擦而过。
不一会儿,木塔就被熊熊大火给照亮了,所有的人骨鬼皮怪也被我逼回了塔壁上。
但是它们好像不死心,在塔壁上攀爬着,一步一步地跟随着我往塔底挪动着。
这塔是一个倒圆锥形的,因此,越往下楼梯与塔壁的距离就越短,再往下走,难不保这些人骨鬼皮怪会跃到木梯之上。
我的心砰砰乱跳的,也顾不了这么多,只是一个劲地将木梯引燃,大不了就同归于尽,也不能让这些怪物跑出去。
上面的火已经蔓延到了塔壁之上,应该是烧到了部分的人骨鬼皮怪,我听到了凄厉的嘶叫声。
大火释放出来的浓烟一直往塔上面飘,我看不清楚上面是什么情况,只是撕心裂肺的嘶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听了很是揪心。
酒精块早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弄丢了,我只知道一个劲地往下跑,而且,越跑铁链的密度越低,最后,索性没有铁链了。
但是,眼前的情形危急,大火虽然阻断了人骨鬼皮怪向我围堵过来,但也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危险,我没有选择,只能往下走。
突然,木梯到了尽头了。
第五十九章 祥云壁画
木梯的尽头链接的是一朵倒扣着的紫檀木莲花,没有落地,四周没有任何支撑,就被木梯这样吊着悬浮在半空之上。
我不知道木梯所在的巨柱连接在塔顶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能够承受住几百上千米长巨柱以及底部如此硕大的一朵紫檀木莲花的重量。
我感叹了一下,便顺着莲花的花瓣,滑落到了塔底。
檀木莲花低垂的花瓣与塔底大约有两米多的距离,我跳下来没有费多少力气。
我在塔底静静地站了大概有十来分钟,确定那些人骨鬼皮怪没有跟着下来之后,才开始观察四周的环境。
酒精块早已没了,但是巨柱木梯上熊熊的大火将整个塔底照得通亮。
塔底呈正八边形,大概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塔壁上是一大卷精美的壁画,但是,我走了一圈,却发现所有壁画上画的都是彩色的祥云图案,没有任何人物形象,不仅如此,连地面上也都是祥云的图案。
云文化的涵义在佛教、道教以及世俗中的意义不尽相同,但本质是自然规律。古人认为运是天地之本,他们利用云的大小、长度、疏密、尾流的朝向加上环境来判断候征,后面渐渐运用到了战争之中,所以,中国人从古早的时候开始,就对云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之心。
敦煌莫高窟中频繁出现的祥云组合,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但是,爷爷曾经说过,中国的云文化发展到最后,云朵的描绘不仅仅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渗入了更多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特别是在壁画之中,一定藏有视觉的传达密码。
我不知道爷爷的这些理论从哪里来的,但是他的藏书数量巨大,且多是古时传下来的绝本,他的那些书我一看就困,也看不懂,所以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哪本古籍中看到了什么。
这些壁画之中,繁复出现的、姿态各异的祥云,难道真的在向后人传递着什么信息吗?我忍不住地凝神观察。
眼前的景况,环绕着头顶上那朵檀木莲花,满天飞动的繁复流云,似有风在吹拂,让人恍惚间觉得天地倒置,我像是踏在软云之上,在云朵翻飞的舞蹈之中,仿佛能够听到楼阁间响起了阵阵仙乐,令人目眩神迷。
突然间,“滋啦”一声巨响,应该是上面的大火中有什么东西爆破了,这一声响也将沉浸在壁画之中的我拉了回来。
我心有余悸地看着环绕在四周的祥云,怎么一下子好像真的走进了壁画之中那样,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一切都像是真的一样。
又是“滋啦”一声,莲花上面人骨鬼皮怪在火海之中的凄厉声已经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巨柱在一点一点断裂的声音。
我的心中一紧,刚刚被檀木莲花以及祥云壁画给震撼住了,居然忘记了这整座踏都是木质结构,即便火是往上窜的,可能暂时烧不到塔底这边来,但是如果巨柱被烧断了,这砸下来也是分分钟能够要了我的小命的。
这四周好像都是壁画,也没有什么出口的样子。我在心中默默地嘀咕着,眼睛已经开始在四壁以及地面上扫视了。
说真的,这塔底除了祥云壁画和檀木莲花之外,还真是空无一物,连个黑玉的影子都见不到。
上面木头爆裂的“滋啦”声越来越频繁了,热浪也开始透过莲花花瓣与塔壁的间隙,一波一波地涌入进来了。
我在塔底急得举手无措,来回地踱步,不知如何是好。
早先在大厅中没有被烤成干尸,何曾想到总归是逃脱不了被烧烤的命运。早知道就应该多读点书,这样说不定就能够看出来祥云所携带的视觉密码,从而找到了出口也说不定。
就在这个时候,塔外屋檐下的风铃又一次响起了,依旧是“咚咚咚咚”整齐的四声。
这个该死的铜风铃,真是能够招魂那般,每一次响起,都没有好事发生,这次不知道要招来什么倒霉事。我在心中暗骂着,额头上的汗珠流淌下来,落进我的眼睛中,把我的眼睛辣得张不开。
我抬起手揉着眼睛,眼泪水簌簌地往外流着。
整个古塔应该是已经完全燃烧起来了,滚滚的浓烟夹带着热浪不断地从莲花瓣与塔壁之间的间隙涌入,我被熏得直咳嗽。
从醒来到现在,两个多小时没有喝水了,再加上高度紧张以及剧烈运动的情形之下,真是挥汗如雨,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处于脱水的状态,嘴唇干裂,皮肤外翻,意识开始有点模糊了,整个人慢慢地快要站不住了。
在迷迷糊糊之中,我好像看到了母亲,好多年没见过母亲了,好像是除夕夜,在周家老屋,她端着刚刚出炉还热气腾腾的糖糯米粥,正招呼着我过去吃呢。
我舔了一下已经满是干裂皮屑的嘴唇,想过去,却挪动不了身子。无奈之下,只能招呼母亲过来。母亲还没走来,我又觉得好困好累,眼皮子不住地打架,眼睛渐渐地,就闭上了。
……
忽然,一阵巨大的水流声袭来,紧接着,檀木莲花的四周开始有水流了下来,像一把雨伞一样,水顺着四周的花瓣淌下。
我霍然被淋清醒了,也不管这水有毒没毒,管他是否是饮鸩止渴,反正就是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喝着水。
灌了一肚子水之后,我整个人终于缓过来了,原本已经麻木的四肢开始有了知觉,神经末梢像是有无数根银针在扎那样,是细碎的疼痛。
我仍旧无法起身,仰面躺在地上,接受着水流的洗礼,眼睛不知道是因为水流的冲击还是被浓烟熏坏了,无法睁开。
这水,应该是从瀑布上面浇灌下来的,只是为何突然浇灌下来,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怎样,总归是救了我一命。
大概又躺了半个多小时,我终于能睁开眼睛了。
然而,让人不可置信的是,檀木莲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塌下来了,但是我刚好被卡在花瓣之间的间隙,所以没有被砸死。
应该是有什么东西撑住了木莲花,才使得整个倒扣在地上的檀木莲花与塔底之间存有大概半米高的间隙,也就是这道间隙救了我一命。
塔上面的火应该已经熄灭了,我的周围一片漆黑,但是,在檀木莲花的外面,感觉又像是有光亮的,因为木莲花的外面,地面上像是撒了一层薄盐一样,那丝丝的光亮正透过花瓣之间的缝隙,照射进来。
借着微弱的蓝光,我隐隐看到了在我脚边上,好像有一个类似于鎏金模型之类的东西,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有点接近檀香的味道。
第六十章 阿育王塔
檀木莲花与塔底之间的空隙有限,我基本上连坐直身来都很艰难,只能匍匐朝那个东西靠近。
虽然四肢恢复了知觉,但是身体仍旧很羸弱,还爬没几步,就累得直喘气。再加上古塔之中到处都弥漫着大火过后的烧焦味,感觉有点缺氧,因而短短的一段距离,我爬爬停停地,歇息了好几次。
终于我靠近了那个鎏金模型,外观上面很像是一座鎏金的阿育王塔,但是塔刹部分已经穿过木莲花,没在里面,所以我看到的,只是塔身和基座。
这座阿育王塔从塔基和塔身的比例来估算,它的整体高度应该超过一米,底座边长大概半米左右,通体镶嵌水晶、玛瑙、青金石等多色珠宝数百颗,整座塔在微弱的光亮下,感觉都在闪烁着金光,气势恢宏。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阿育王塔,是出土于南京市秦淮区宝塔顶北宋大中详符四年长干寺帝宫,但是它的塔高也仅有1.2米,宽40厘米,总重50公斤。而我眼前的这座阿育王塔,体型在视觉上远远超过七宝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的塔身方形,但是与往常的阿育王塔的塔身四面雕刻着佛主生前行善的故事不同,这座阿育王塔塔身的四面镂刻的均是仙女飞天的图案,上面篆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文字与我们之前在古祠中发现的几处文字一样,都是字图合一,我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被浓烟熏得昏迷之前,塔底除了祥云壁画和头顶上的木莲花,是没有其他东西存在的,为何晕了一下,就出现这么一座阿育王塔了,难道,这座阿育王塔是藏在木莲花之中的吗?然后随着木莲花的坍塌,阿育王塔也掉了下来么?
但是,我眼前的这座阿育王塔,塔基与地面浑然一体,不像是从外面放置上去的。
难不成,这是从地下升上来的吗?
我猫着身子坐在地面上,仔细地观察这座古塔。
传统的阿育王塔,里面都是供奉着释迦摩尼佛的真身佛骨舍利的,就像七宝阿育王塔里面供奉的就是释迦摩尼佛的真身顶骨舍利。这座阿育王塔的规模以及精美程度远远超过了七宝阿育王塔,难不成,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黑玉,竟是释迦摩尼佛的舍利子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亲和教授手中的黑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两块黑玉我都见过,我敢肯定,那绝对不是舍利子。
我坐在阿育王塔前,在背包里摸出了两块压缩饼干,一边啃着一边思考,思想在剧烈的斗争,要不要开启阿育王塔呢?
开启阿育王塔,其实很简单,因为目前所有出土的阿育王塔,都是复合型结构的,内部的木胎分为上下两部分,接合处以卯榫结构套接起来,因而只要掌握卯榫结构的特点,就能够不费力气地开启阿育王塔。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上面这朵巨大的木莲花,现在是因为被阿育王塔给撑住了,所以没有砸在我的头上,如果现在贸然破坏阿育王塔的卯榫结构的话,那么塔身势必会折成两段,这样的话,那朵檀木莲花也会随即坍塌下来。
两块压缩饼干被嚼完了,我仍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来开启这座阿育王塔,要放弃却又觉得心有不甘,毕竟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见到了古祠中最大的王炸,而且,自己有没有命走出这座古祠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见一眼将这么多人卷入其中的黑玉,实在是过于遗憾。
就在我举棋不定的时候,檀木莲花上的古塔像是被什么拦腰截断一般,七零八落地砸了下来,碎片落在了倒扣着的檀木莲花上,有一些散落在塔底地砖上面,我坐在阿育王塔边上,都能感觉到它承受不住上面的重量而发出的“吱吱”的断裂声。
我下意识地抱住了头,就往阿育王塔边上躲。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古塔被烧毁之后的碎片一起落下来的,还有如同墨汁的流水,像是泥石流一般,一大串一大串地从檀木莲花的花瓣上垂了下来,往莲花中心的阿育王塔蔓延过来。
我心想着糟糕,这山外肯定是有大暴雨,再加上山体内部古塔着火,这古塔所在的洞穴之中,很有可能发生山体塌方,连带着泥石流。
现在水潭中的水夹带着泥沙正在往塔底灌,我必须赶快想一个办法离开,不然就将被活埋在这里了。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种情况下,过度慌张就相当于在等死。
这座阿育王塔是在古塔被烧毁之后才出现的,那么极有可能是因为古塔在燃烧的过程中触动了什么机关,从而才使得在地宫之中的阿育王塔升起。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那么在这座阿育王塔下面,就还有一个封闭或者与塔底相隔开来的空间。
想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开始寻找这四周有没有什么机关之类的东西。
但是摸索了许久,檀木莲花山落下来的泥浆都快没过脚踝了,我也没找到任何一个能够进入地宫的入口。
突然间,我想到了塔壁四周的壁画,爷爷曾说过很多祥云壁画之中都藏有视觉的密码,难道打开地宫入口的开关,竟是在这些壁画之中吗?
这微微发光的塔壁,难不成是因为上面的壁画。
想到这里,我趴下了身子,用最快的速度爬出了檀木莲花。
一离开了檀木莲花的遮蔽,我当即就被浇灌了一头的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