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51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隋唐两代也是大力发展广陵,而压制建康,也算卓有成效。
  隋文帝还摧毁了邺城。
  以当下的形势看,建康被毁不算一件坏事,即便要修葺,也要等到十几年后,江陵发展起来再说。
  此外,李跃这么做也是防备江东豪强将来崛起,一旦渗透建康,也就有了与北国对抗的资本。
  或者以后老李家的某位南下,占据建康,就会重演汉朝的七国之乱。
  广陵位于江北,南望建康。
  控制颍水运河,等于控制淮南,然后通过淮南控制广陵,再通过广陵压制江东地方势力的崛起,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链。
  “原来如此,儿臣受教了。”李俭很快就想通了。
  地方与中枢的博弈永远存在,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变,两边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豪强代表地方势力,即便李跃现在将这些豪强全都抹除,只要地方还有人在,豪强势力就会重新兴起,并且延续前代的仇恨。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抵抗秦国最坚决,最终灭秦的也是楚国。
  有唐一代,造反的总是河北人……
  刀子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江南已定,朕先返回洛阳。”此次南征出来半年,李跃也有些疲惫了。
  “儿臣还有一事启奏。”
  “何事?”留到最后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江南名士尽遭屠戮,建康毁于战火,官吏纷纷上表,要求严惩吴会豪族,以及海……寇。”
  说到最后两个字,李俭吞吞吐吐起来。
  海寇就是海军,此次出兵,虽然没有明示,但架不住聪明人的琢磨。
  这种事情一向心照不宣。
  李跃踱了两步,笑了一声,“这些奏表不上给朕,先递送给你,何意?”
  李俭赶紧拱手,“儿臣……儿臣僭越,父皇恕罪。”
  这孩子年纪越大,在自己面前越是拘束起来。
  “朕没有怪你,而是有人在借你来试探朕,士族同气连枝,江东士族以前也是北方士族。”李跃太清楚那些人心中的小算盘。
  如果南北一统,斗争形势又变了。
  这些人怕李跃掉过头对付他们,所以祸水东引到江东豪强身上。
  当然,他们这么做也不是真的为江东士族鸣不平,一是试探,二是怕大梁大力启用江东豪强,分走他们的利益。
  这些年通过科举启用了大量寒门庶族,还提拔了不少关西士族。
  关东士族自然会感觉到压力。
  为了守住自己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儿臣也猜到他们的用心。”
  “既然猜到了,为何还要提起此事?莫非你也怜悯江东士族?不认同朕的手段?”
  这些士族名满天下百余年,人皆仰望之,有人为他们说话,伸伸冤,李跃可以理解。
  不过身为太子的李俭也站在他们那一边,李跃就有些心寒了。
  “儿臣若不来,只怕他们还有后手,会掀起更大的风波,而且这些奏折已经送到儿臣处,儿臣不能不向父皇禀报。”李俭坦然道。
  皇帝与太子的关系本来就微妙。
  经他这么一说,李跃又想到一种可能,似乎有人在挑拨自己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如果李俭隐而不报,将来被人捅出来,李俭就里外不是人,他这是提前解除隐患。
  盯着太子之位的人绝不会少。
  “此事你处理的很好,事情一件一件的办,先处理江东事宜,朕将谢玄、竺瑶、桓石虔等一批降将调入你麾下,再加邓遐、刘牢之、诸葛侃等,平定江宁广交四州就交给你了。”
  “多谢父皇。”李俭听懂了背后的深意,一脸感动之色。
  平定江南四州之后,有战功加身,又有这么多故旧,太子之位将越发稳固。
  李跃将一部分兵权交到他手上,是对他的信任,让他安心。
  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是大梁稳定的基础。
  “平日在外,里面要穿一层盔甲,多带护卫,日夜戒备,饮食起居也要多多注意,如今南北一统,各种牛鬼蛇神也要现身了。”李跃不厌其烦的叮嘱。
  就像中枢与地方的对抗,夺嫡之争一样不可避免。
  权力之于人,有如飞蛾扑火,明知粉身碎骨,也会有无数人往里面跳。
  更何况是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不知惹多少野心家眼馋。
  夺嫡之争不只是皇家的私事,其他各种势力也会卷进来,推动形势向前发展。
  “儿臣……儿臣……”
  李跃拍拍他的肩膀,“记住,你是朕的儿子,是大梁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不可受制于人!”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南北一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更多的挑战还在后面,高处不胜寒,激流之中,到处都是旋涡。


第七百四十五章 封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以前在黑云山,屁大的地方就分成好几支势力。
  现在这么大一个国家,派系更为复杂,斗争只会更激烈。
  一团和气反而不正常,说明下面达成一致,结成利益联盟,皇帝的位置也就岌岌可危。
  李俭身边有桓伊、刘应辅佐,又增加的谢玄、邓遐、刘牢之等人,平定剩下的几州不在话下。
  李跃也就放心的返回洛阳。
  从广陵北上,可以直接走水路。
  运河两岸集中了万余纤夫,尽管如此,也比陆路方便的多。
  冬日属于农闲,百姓出来当纤夫,也能多挣一份口粮。
  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古至今都勤奋的可怕,撑起了一个个的盛世。
  如今南北统一,这条连接北方的运河以后会更加忙碌。
  通过运河、海洋,大梁能掌握更大的疆域。
  李跃在船上读着各地奏表,试图查出是谁在背后挑唆,不过看来看去,并没有发现端倪,很多人说的不无道理,江东豪强壮大了,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海贼在外面如何残暴,他们不管,但进入内地杀人放火,屠戮士族,这种事若不加处置,实在说不过去。
  而且此事已经引起了北方士族的恐慌。
  毕竟谁也不愿意忽然有一天,就被几万装备精良的海贼围住府邸,一顿烧杀。
  “令卢循送几千倭人头颅回邺城,就说是海军清剿的海贼。”李跃很快就想出办法。
  士族和官吏们想要的是安全感。
  “唯!”卢青拱手。
  “还有,鉴于海贼如此猖獗,大梁将加强对海军的投入,以期四海平靖!”
  海军绝对是最烧钱的兵种,骑兵在它面前都是小儿科。
  战船、补给、士卒、水手等等,无不投入巨大,需要多年训练。
  不过,海军带来的利益也是空前的。
  “北方有什么动静?”李跃忽然惦记起拓跋什翼健来。
  十年前就说要对付他,至今让他活蹦乱跳的。
  卢青道:“去年入秋以来,鲜卑人从西抢到东,从东抢到西,洛阳不少官吏请求重新修建长城。”
  长城在抵抗北方游民部族上的确有用。
  万里长城,就是万里的行军道,步卒在长城上能快速机动,同时也能防备中原百姓逃往草原。
  不过这种投入实在太大了,要发动几十万的百姓或者奴隶,短期内难以看到效果。
  “只能让他们再忍忍,江东已经统一,下一个便是拓跋什翼健!”
  李跃打定主意,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集中精力,灭了代国。
  回到洛阳,王猛率众臣前来迎接,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李跃敷衍了几句,忽在人群中看到了老大李仪,一身绫罗绸缎,身边跟着一众文士,心中大为不喜,其他几个皇子要么督镇在外,要么上阵杀敌,要么在尚武堂苦学。
  唯独他一副纨绔子弟做派,也不知跟谁学的。
  若不是相貌跟自己差不多,李跃真怀疑他不是自己的种。
  身为老李家的人,从未上阵砍过人,实在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导。
  按照惯例,大战之后,通常要祭祀太庙、天地等等,李跃一切从简,让李仪代替自己去办了。
  自己则跟王猛商议代国之事。
  “陛下南征,拓跋什翼健在漠北兼并不少部落,势力有所壮大。”王猛开门见山道。
  以拓跋什翼健的性子,肯定不会闲着。
  “杨略最近有何消息传回?”
  “拓跋斤被免去了南部大人之位,对拓跋什翼健极为不满,此外代国世子拓跋寔君亦不满其偏爱拓跋翰。”
  拓跋家也是一地鸡毛。
  李跃也不废话,“景略以为几年可以伐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5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