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50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也不等沈劲反对,一手提刀,一手拉着沈劲上前。
  “好、好……”王彪之说话间,手中长剑猛地朝沈劲脖颈挥出。
  “锵”的一声,被卢循长刀挡住,“哎呀呀,丞相这是作甚?”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王彪之满脸正气。
  卢循笑得前仰后迭,“论乱臣贼子,这天下还有谁比尔等?朝晋暮楚,还想投降大梁,继续富贵下去?”
  “贼子!贼子!”王彪之怒不可遏。
  其他乱军围了过来,与王家部曲厮杀在一起。
  卢循手上轻轻一抖,将王彪之手上的剑弹开,“沈将军莫非还看不穿这些人的嘴脸?”
  沈劲眉头一皱,他虽然是上司,气势完全被这个桀骜不驯的下属压过。
  卢循将手中刀塞进他手中,“将军莫要自误。”
  也不管沈劲愿不愿意,握着他的手,一起朝王彪之冲了过去。
  王彪之膏腴子弟,又上了年纪,不知所措,被环首刀扎了个对穿。
  “你……”王彪之手指颤巍巍的指着沈劲。
  沈劲低头,无言以对。
  “看来沈将军吃不了海上这口饭,唯有乱世,方有我等进身之阶也。”卢循嘴角挂着一抹轻蔑冷笑,在王彪之尸体上了踹了一脚,拔出长刀,重新塞回沈劲手中。


第七百四十三章 建康
  建康城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李跃抵达建康时,见到的只有一片断壁残垣,以及满地的白灰,一眼望不到尽头,仿佛建康提前下了一场大雪。
  与昏沉的天空形成了强烈对比。
  寒风呼啸,白灰飞扬,一股莫名的压抑随之而来。
  曾经的宫阙衣冠都成了灰烬,江东风流也彻底烟消云散了。
  李跃捡起一块骨头,手上稍一用力,就“咔嚓”一声碎了,化为飞灰,随风飘散。
  海贼们处理的非常干净,尤其是卢循,一人就斩杀了王彪之、王坦之、荀籍等等士族十多人,率海贼将建康城里里外外翻了个遍。
  豪强部曲们欢天喜地,腰间鼓囊囊的,背上还驮着绸缎。
  “城中活口已经上船,送往辽东为奴。”马顾拱手道。
  李跃沉默的点点头,忽然间感觉有些意兴阑珊,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仇恨一旦释放,会爆发巨大的破坏力,北方无数城池也是这么毁于战火的。
  现在轮到了江东,轮到了建康。
  豪强们下起手来,绝不比海贼和胡人差,城中士族大半都是死于他们手上。
  李跃扫了一眼身边的谢玄,他倒是神色平静,谢家死了不少人,连谢安都葬身火海,但谢安提前布置,死的都是旁支,一部分安置在广陵,一部分早已提前送走,隐姓埋名。
  其实谢安可以不死,李跃倒希望见到他在自己面前俯首请降的样子,可惜这人太精明了。
  用自己的死保存了谢家其他人,也让谢家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北国传承下去,还换来了名声。
  不过站在他角度,即便活下来,也会被千夫所指,北方士族也会看不起他。
  这么活着比死更难受,谢安肯定不愿意。
  而司马、王、荀、褚等家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跃相信还有不少漏网之鱼,但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魏晋士族为他们的荒唐无耻无能付出了代价。
  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
  虽然北方士族依旧方兴未艾,不过他们的影响力肯定达不到魏晋士族这种高度。
  只要李跃还是梁国皇帝,士族们就不可能翻身。
  “朕就不入建康城了,其他事宜留给太子善后,朕在广陵等待消息。”
  各地仍有一些叛乱,以及不愿归降的郡县。
  但影响不到大局,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交给李俭打理即可。
  “拜见陛下。”一众江东豪强前来觐见。
  “诸位免礼,此番平定江东,诸位皆有大功,大梁不会忘记你们。”客套话还是要说说。
  周止连忙上前拱手,“陛下言重了,能为大梁效力,乃我等之幸事,周家愿捐十万石粮,一千猪羊犒劳王师。”
  李跃心中暗笑,不愧是江东豪族,果然上道。
  他这么一弄,两边的气氛就融洽起来。
  周止带头,其他人也只能跟上,“顾家也愿捐八万石粮,三千绸缎。”
  “贺家也愿捐七万……”
  这次攻破建康,他们不仅报了仇,还赚的盆满钵满。
  几万石粮草对他们不值一提。
  “诸位如此拥护大梁,朕心甚慰,不过东西你们还是留着。”李跃挥挥手,看不上他们的残根冷炙。
  仅一个濡须城,就清点出七十多万的粮草。
  海贼大军们捞的比他们更多,都装在船上。
  不过李跃越是拒绝,他们就越是惊慌,“陛下……大恩,我等铭记在心,以后若有用得上吴会豪杰好处,只要陛下一道诏令,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众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李跃心中一动,这帮人倒是杀人放火的好苗子,精通水性,又适应南方水土。
  将来向南开拓少不了他们。
  北方铁骑南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
  历史上,隋炀帝伐林邑,虽然最终打下来了,但死于疫病者十之四五,连主将刘方都病死了。
  吴会豪强却没有这种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十六国南北朝,华夏衰微,周围小国却在崛起。
  草原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相继崛起,东北高句丽更是成长为庞然巨物。
  南面林邑也蠢蠢欲动,屡屡出兵攻打东晋,反复争夺日南、九真等郡,当地士庶惨遭毒手者十之八九。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也就是桓温灭蜀那一年,林邑王奴文攻陷日南,杀太守夏侯览,屠戮晋民五六千人,以夏侯览尸首祭天,铲平西卷县城,占据日南全郡。
  整个南北朝,林邑都极其不安分,一见南朝虚弱,就出兵入寇。
  所以隋炀帝一即位就出兵南征,解决这个隐患。
  林邑也就是占城,著名的占城稻就出自此国。
  “好,你们这句话朕记住了!”李跃笑着打量几人,给周止升了个横海将军,顾珙之升了个定海将军,虞仡升了个楼船将军,全跟海跟船有关,也算是提前打个招呼。
  大梁想要在江东维持统治,现阶段还离不开他们。
  在江东百姓心目中,这些人的影响力还在大梁朝廷之上。
  江东士族从北方流亡而来,是无根之木,但这群人却是地头蛇,有百姓拥护。
  随后,李跃在军中设宴,款待他们。
  此次攻陷建康算是一次完美的合作,两边初步建立互信,以后这种模式可以继续推行下去。
  酒一喝上,两边最后一丝嫌隙彻底消失。
  张蚝、刘牢之与他们开怀痛饮。
  “恨不能早遇陛下,以至蹉跎日月。”周止感慨道。
  “现在亦不晚,以后更有机会!”李跃举起酒樽,与他们同饮了一杯。
  “哈哈哈,陛下说的是。”周止脸上蒙上一层红光。
  司马家衣冠南渡,靠江东豪强南征北战平定各地叛乱,才站稳了脚跟,武德还算充沛,对付南面丛林中的野人,问题应该不大。
  席间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翌日,李跃率军至广陵,李俭率十余万大军渡江,入石头城。
  建康被焚毁,大军就留在石头城。
  随后以桓伊为将,率三万大军南下攻略广交二州,不过南下路途并不那么顺利,遇到了不少抵抗。


第七百四十四章 波澜
  广陵也就是隋唐经济文化重镇扬州,凭山临海,其繁华不在建康之下。
  汉时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吴国之富庶为天下最。
  此地还有发达的运河体系,华夏最早的一条运河邗沟,便在此地,连接淮河长江,关键还靠海,站在中原立场上看,其地理优势犹在建康之上。
  恰好李俭从石头城送来一道奏表,建议修葺建康城。
  李跃当即否决了。
  过了十几日,李俭竟然亲自赶来江陵陈述此事,“建康为江东要冲,数代定都于此,得此地,可安江东,父皇为何不允?恢复旧城,其实用不上多少钱粮,军中有不少俘虏,地方亦有流民,可以工代赈。”
  李跃没有回答,“你觉得广陵如何?”
  “广陵?”李俭对这个突兀的问题没有准备,望着地图想了想,“此地为淮南重镇,南望江东,东依大海,莫非父皇想以此地为海军之基?”
  “你方才也说了,建康乃江东要冲,得此地可安江东,若为贼人窃据,则又将南北对峙,南北对峙数十载,最难解的不是疆域上的南北对峙,而是人心中的南北之分,重建建康,还不如扩建广陵,以淮南制江东!”
  建康被焚毁,等于破了江东百姓心中的一座壁垒。
  地缘上,广陵自然更偏向中原一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5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0/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