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471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而一旦队伍散开,就意味着热气球对于他们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当然,热气球显然并没有兴趣对他们进行轰炸,而是继续朝着他们的营地开始飘去,目的显然是他们的后营,以及他们的粮草囤放的所在。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若是一般的战争,面对这个根本无法解决的敌人,尤其是对方能轻而易举地袭击自己的大营和粮草。哈儿兀歹已知道,自己已是输了。
  可显然,这一切并没有结束。
  哈儿兀歹的眼里,露出了悲愤之色,他咬牙道:“吹起号角,随我冲杀。”
  犹如散沙一般散开的骑兵,依旧驰骋着,试图发起冲击。
  不久之后,他们身后的大营便传来震天的轰鸣,火焰蹿升而起,仿佛一下子,天边都烧红了。
  其余的骑兵,继续倔强地发起攻击。
  而此时……在山丘上观战的张安世不禁发出了感慨,果然……新的武器出现在战场上,不只是自己一方战争的手段改变,连他的敌人,也开始做出了变化。
  原先冷兵器时代,密集冲锋的方式,已变得不可能,因为火药的威力已越来越大,若是敢扎堆进攻,就意味着随时被人一锅端。
  张安世对顾兴祖道:“你瞧这些人如何?”
  顾兴祖想了想道:“不堪一击。”
  张安世却是摇头:“我瞧着不对,他们在处于如此劣势的情况之下,还能迅速做出改变,将军队散开,依旧可以保持散沙一般的骑兵发起攻击。单凭这个,他们已不容小觑了,确实算得上是精锐。唯一可惜的是,他们遇到了不该遇到了敌人,比如说我。”
  顾兴祖沉吟片刻,觉得有理,点头道:“恩师说的对,他们确实……”
  张安世突然笑吟吟地道:“兴祖啊,你在模范营里如何?”
  “尚可。”
  “想不想有更大的作为?”
  顾兴祖不解道:“不知恩师有何见教?”
  张安世道:“男儿志在四方,应该去大漠,去西域,去天涯海角,你有没有兴趣去南州?我在那儿的安南卫,恰好需要一个指挥。”
  顾兴祖:“……”
  顾兴祖是将门之后,却还考中了进士,何况还经过了模范营的锻炼,若说他傻,那只怕全天下的人都是傻子。
  一听这个,顾兴祖脸上的表情呆滞,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张安世鼓励他道:“不必拘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个人很随和。”
  顾兴祖想了想,迟疑地道:“去……几年……”
  “十年八年怎么样?”
  张安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十年八年,凭着顾兴祖的水平,足以在南州建立一支新的模范营,并且从中提拔出一些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顾兴祖又想了想,终于还是道:“若是恩师不弃……学生愿去一趟。”
  “当真愿去?”其实张安世有点诧异。
  他现在是其实算是漫天撒网,除了自己那三个兄弟之外,逮着人就想碰瓷。
  至于不叫那三个兄弟去,实在是那兄弟三人,是混世魔王,让他们去独当一面,张安世还真是不放心。
  顾兴祖倒是自若地道:“俺爷说了,阿爷在的时候听阿爷的,阿爷不在的时候,就听恩师的。”
  张安世顿时大喜:“好,你阿爷是深明大义之人。”
  这事要抓紧办,趁着他阿爷还在贵州,来不及反对的时候,直接打包送走。
  到时,南州文有杨士奇,武有顾兴祖,这样的豪华阵容,对南州是降维打击了。
  就在此时……
  震天动地的轰鸣声又开始传出。
  却是此时,火炮开始轰击了。
  漫山遍野的鞑靼人和兀良哈人,发起冲击,而火炮开始无差别地轰炸。
  精钢出现之后,冶炼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也导致,新的火炮开始出现。
  它们更加精良,也更为轻薄,装药量巨大,无论是精度,还是射速,都远超出了同时代的火炮。
  虽然还属于前膛炮,可膛线的雏形已经出现,装配的开花弹,也有二次爆炸的能力。
  于是……在这山谷之中,一处处的爆炸的火光开始出现。
  即便是散开的队列,可冒着这样的炮雨奔袭,鞑靼人和兀良哈人的队列,早已乱成了一团。
  他们根本没办法进行有组织的发起攻击,只能像独狼一般,发起类似于散兵游勇似的冲击。
  好不容易冲到了阵前。
  在这里,步兵们组成了原阵,所有人肩并肩,而后,一杆杆火铳开始集体射击。
  这种打法,几乎是碾压一般,利用了火炮还有热气球,直接打散对方的密集阵型,可自己的一方,却依旧采取的乃是密集阵列。
  用密集的阵列,去对付这些三五成群的所谓骑兵,就犹如切瓜剁菜一般,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所有靠近这铜墙铁壁之人,不等冲至阵前,便已被射杀。
  整个模范营,就好像一个缜密的机器,每一个人成了一个个的零件,他们开始快速地运转,进行收割。
  而鞑靼人和兀良哈人,则变得可笑起来,失去了密集冲锋的能力,个人的勇武,在火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一辆辆铁车开始出现,这铁车上,尽为倒刺,下头装了轮轨,可以三百六十度随时转动,而后挡在了步兵们的面前,即便有运气爆棚的骑兵,却也只是徒劳地与这铁车撞击在一起,浑身被倒刺扎穿。
  火炮依旧还在轰鸣不断,火铳声如炒豆一般。
  满地的尸首七零八落,而这鞑靼人和兀良哈人终于胆寒了,争相撤退,彼此践踏。
  阿鲁台从死人堆中爬起来,才发现自己身边的勇士,早已死了七七八八。
  哈儿兀歹运气好得也有限,他虽然及早地让人散开,可此后火炮的不断狂轰滥炸,再加上火铳的收割,瞬间工夫,死伤已经过半。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们的大营早已被一锅端了,直接烧成了灰烬。
  看着一个个夺路而逃,满是惊恐的士卒,哈儿兀歹心中悲凉,这些……都是部族中的精锐,他仿佛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而这个时代里,他和他的部族,属于被彻底抛弃到历史垃圾堆中的群体。
  连自己身边的亲卫,也开始发生了混乱,亲卫们似乎想要阻止败军,可败军对于明军的恐惧,甚至甚于他们对于军法。于是有败军为了择路而逃,竟选择直接攻击亲卫。
  “撤退,撤退……”
  全线崩溃。
  而在他们撤退的过程中,火炮依旧没有停歇,头上的热气球,似乎在炸完了大营之后,照旧还不解恨,犹如跗骨之蛆一般,在上空出现,将剩余的弹药毫不吝啬地投掷而下。
  阿鲁台浑身是血,终于与哈儿兀歹会合,悲怆地吼道:“输了,输了,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我们都完了。”
  “可他们没有说,如何才算结束。”
  阿鲁台毫不犹豫地道:“请降,立即请降,让所有人都下马,抛下武器,火速派人去那儿,乞降。”
  二人没来由的,都升腾起了恐惧。
  他们自认自己也是大漠中的汉子,自以为自己血液之中,流淌着勇者的气息,可现在……似乎一切都没了。
  这种没来由的恐惧,教他们终于意识到,今日之大明,再不是当初还可以打得有来有回的对手,眼前这敌手如此可怕,已到了无法战胜的地步。
  终于……在一炷香之后,炮火停歇。
  朱棣站在高台上,从望远镜中,看到眼前这一切,而这时,他已明白,属于他的时代,也已经远去了。
  只有亲眼见证,这种完全与从前相悖的战争方式,朱棣才感受到一股被时代浪潮甩下的疼痛。
  不过……庆幸的是,这种新的方式,依旧还操持在自己的手里,足以成为大明江山的基石。
  他始终没有说话,兄弟们在身边,他也对他们置之不理,一个成功的统帅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本就有足够的洞察力,并且会根据观察,形成一套自己的军事方略。
  他用望远镜,观察着这战场上每一个细节,生恐遗漏了什么。
  热气球攻击的作用,新的火炮,如何对散沙一般的敌人进行打击,步兵为何排成这样的阵列进行射击。
  而鞑靼人的应对是否高明,他们虽然败了,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最终为何这些措施没有产生这样的效果,若是朕是鞑靼人,是否还有什么办法,有一战之力。
  无数的念头,在朱棣的脑海中掠过,他脸色阴晴不定。
  ……
  而在朱棣的身后,诸王们也一个个哑口无言。
  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模范营的力量,这种完全超出了常识的战法,直接对十倍以上的骑兵进行打击,只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朱桢更是抿紧了嘴,他是行家,有大量剿贼的经验,此时此刻,尤其是眼睛撇向朱棣的时候,却没来由的,心生出了敬畏之心。
  其余诸王,更是感受到了恐惧,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其实就是毁天灭地的力量,在这可怕的力量面前,只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力感。
  张安世在此时,穿着一身甲胄匆匆而来。
  到了朱棣跟前,张安世立即就道:“陛下……战报出来了,模范营无一伤亡,鞑靼人和兀良哈人,死七百三十五人,伤九百二十七人。陛下,此次操演,大获成功。”
  紧接着,便是那阿鲁台和哈儿兀歹二人,脸色惨然地被人拎了来。
  他们战战兢兢,拜倒在了朱棣的脚下,此时早已是惊恐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朱棣居高临下地看着二人,目光复杂。
  朱棣道:“诸卿,这鞑靼人和兀良哈人如何?”
  不等其他人回答,哈儿兀歹已面如死灰,只道:“不堪一击……”
  朱棣微笑,却做出了张安世一样的判断:“不,危而不乱,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即便是遭遇到了逆境,依旧还有人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之下,发起攻击。且朕看这些将士都很矫健,当初朕靖难之时,兀良哈部随朕靖难,也是这般,冒着矢石,勇悍无畏,绝对当得起精锐二字。”
  这话从朱棣口中说出来,可能是夸奖,可在哈儿兀歹的耳里听了去,却觉得是讽刺。
  哈儿兀歹只是将脑袋磕在地上,只恨不得埋进沙子里,永远不要拔出来,不敢有任何的回应。
  朱棣侧目,却是看一眼张安世,道:“模范营要推广,先从勇士营、神机营和三千营开始,三年之内,此三营要有成效。所有的骨干,都从模范营抽调,模范营的百户,至各营直接担任指挥。总旗,直接担任千户……当然,不必急……先让模范营扩充,而后再推而广之,让这模范营,再征募七百人。”
  张安世道:“是。”
  朱棣则又道:“这些火器的生产,跟得上吗?”
  张安世便道:“只要陛下下旨,臣可以想办法扩产。”
  朱棣颔首。
  此时,他才回头看向诸王,笑吟吟地道:“诸皇弟以为如何呢?”
  周王乃诸王之首,哪怕他现在的心思放在他的医学上,却也不由得点头,由衷地道:“陛下,我大明基业,可万万年了。”
  朱棣微笑,又将目光落回到张安世的身上,道:“周王所言,张卿有何看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4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