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奎却反问到:“你们……你们是从孙皓身上搜出来的?”
“现在是在问你。”秦逍冷声道:“你既然见过这道圣旨,孙皓当然对你说过这道空白的圣旨该怎么用,你是否可以向我们说明白,孙皓拿着这道圣旨意欲何为?”
黄奎犹豫一下,才道:“如……如果不出意外,最终这道圣旨可以给崔统领扣上谋逆的罪名,也可以……也可以让下官接任幽州刺史之位!”
第1320章 杀手锏
崔长恭神色冷厉,朱丹阳却是镇定自若,看向秦逍道:“与你猜想一样,这道旨意便是黄长史的晋升符。”
“这帮叛贼,竟然已经猖獗到如此地步。”崔长恭握拳道:“国之重器,落在这些奸佞之手,等若儿戏。”
秦逍盯着黄奎道:“孙皓告诉你说,这道空白的诏书,可以让你成为幽州刺史?”
事已至此,黄奎更不敢再有任何隐瞒,点头道:“是。孙皓来到幽州之后,下官便秘密安排他入了长史府,他的行踪除了下官,无……无人知晓。”说到这里,眼眸之中划过狐疑之色,其实还在奇怪孙皓的行踪是如何走漏消息。
他到现在自然也并不知道,秦逍是趁他前来刺史府之后,秘密潜入长史府,本来是想在书房找寻他作乱的蛛丝马迹,却根本想不到会在书房中碰到一条大鱼。
“孙皓知下官已经做了准备,十分满意,而且也告诉下官说,龙鳞禁军统领澹台悬夜乃是大唐忠臣,聚集了众多的忠臣义士,在京都发动了政变,国相夏侯元稹的倒台,就是因为澹台悬夜之故。”黄奎这次倒是微抬头,看着朱丹阳道:“我让他自证身份,确实是京都那边差遣过来,他便拿出了……!”看了秦逍一眼,才继续道:“拿出了这道空白的诏书,告诉下官说,只要幽州大事一成,就可以立刻在诏书上添加内容。他还另拿了一封密函,密函里的内容,就是京都那边承诺……承诺下官的内容,到时候下官不但可以接任幽州刺史之位,还被……还被赐予爵爷……!”
崔长恭冷笑道:“能够在幽州只手遮天,还能被赐爵光宗耀祖,哼,也难怪你黄长史敢铤而走险。”
“下官知道罪无可赦,求大人保全!”黄奎再次连连叩首。
朱丹阳却是向崔长恭吩咐道:“长恭,你先将他带下去拘押起来,派人严加看守,要好生照顾,莫让他稀里糊涂被人害死在狱中。此外孙皓已经被邱翼拘押起来,你亲自去审理,无论使出怎样的手段,都要从他口中审出口供。”瞥了黄奎一眼,平静道:“有了口供,便可知黄大人所言是真是假了。”
黄奎还要说什么,崔长恭却已经起身,沉声道:“长史大人,走吧!”
待得崔长恭带走黄奎,朱丹阳的神情却是变得异常凝重起来。
“老大人……!”秦逍察言观色,低声道:“您是否担心其他州府也会发生类似事件?”
朱丹阳微微颔首道:“澹台悬夜不但挟持了圣人,而且玉玺还落在他的手里,他现在便可在朝堂为所欲为。”顿了顿,看着秦逍道:“老夫确实担心他会用这一招在各州府安排自己的党羽,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老夫现在最担心的是他的一招杀手锏。”朱丹阳皱眉道:“先前老夫还没有太重视,但黄奎那几句话,却忽然让老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秦逍疑惑道:“大人是指哪几句话?”
“黄奎暗中密谋作乱,这固然是他利欲熏心,但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那个骑都尉程达的说辞。”朱丹阳缓缓道:“程达并没有直接让黄奎效忠澹台悬夜,而且按照黄奎的说法,在孙皓抵达永平之前,黄奎只知道京都有一股势力欲图政变,但他却并不知道主谋是澹台悬夜。而且程达告诉他说,那股势力发起政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拥戴麝月公主登基,恢复李唐江山……!”
秦逍也是神色凝重,道:“老大人是担心澹台悬夜到时候真的会举这面大旗?”
“不错。”朱丹阳正色道:“澹台悬夜挟持圣人,为祸朝堂,一旦被世人所知,自然是大逆不道的叛贼,必将遭天下人唾弃,人人得而诛之。可是老夫现在突然想到,澹台悬夜其实早给自己留了后路。”看着秦逍问道:“如果到时候此人废黜了圣人,却真的拥戴公主殿下登基,你觉得将会是怎样一番局面?”
秦逍道:“如果成功,澹台悬夜将会从叛国之贼,摇身一变成为李唐复兴的大功臣。”
“正是。”朱丹阳叹道:“圣人登基近二十年,可是因为当年在京都血洗了不少大唐忠臣,所以一直被世家门阀视为得位不正。民间甚至还有许多传言,污蔑圣人是伪造遗诏,篡夺了皇位……!”说到这里,摇头叹道:“再加上圣人登基之后,平定叛乱,抵御外敌,耗费国帑无算,此后又增加赋税,百姓困苦,若有人一煽动,天下人都只会将所有的责任都算在圣人一人头上。澹台悬夜在京都作乱,若是废黜圣人,又拥立公主殿下,自然会让无数人欢欣鼓舞,都会视澹台悬夜乃是再造大唐的千古功臣。”
秦逍点头道:“无论朝野,还是有许多人希望李唐能够复兴,希望坐在龙椅上的是李氏皇族血脉。麝月公主是李氏皇族纯正血脉,澹台悬夜拥立公主登基,满足了许多人的心愿,特别是那些遭受过圣人和夏侯家打压过的世家豪族,自然是欢欣鼓舞。一朝天子一朝臣,那帮人肯定也会竭尽全力为澹台悬夜歌功颂德。”
朱丹阳肃然道:“也恰恰如此,我大唐才真的岌岌可危。”握拳道:“澹台悬夜如果只是野心勃勃,篡位夺权,这纸包不住火,他的所作所为迟早都会被天下人所知,那时候天下群起而攻之,澹台悬夜想要篡夺江山,简直是痴人说梦。可是如果他成了拥立的大功臣,那么情况将会又是一番景象。现在几乎可以确定,澹台悬夜背后拥有武川和怀朔两镇的支持,边军里多的是剽悍骁勇之辈,有这两镇的支持,他便可以从中抽调众多帮手相助,控制诸多兵马。就譬如这黄奎,他的根基其实就在怀朔,如果这次作乱成功,被他控制了幽州,北边就是怀朔镇,澹台悬夜到时候便可调动大批将领掌握幽州各路兵马,联成一片,那么整个幽州立马就会成为澹台悬夜的势力范围。”
“澹台悬夜本来也就是这个打算。”秦逍道:“他就算拥立了公主,公主手中没有任何兵权,甚至连朝务都无法掌控,那么就只能成为澹台悬夜手中的傀儡。澹台悬夜到时候以拥立之功为名,更可以肆无忌惮地到处安排自己的人手,在天下人眼中的大功臣,却实际上是权倾朝野的大权臣而已。可他有了拥立之名,到时候谁与他为敌,反倒会被他借着天子的名义,扣上叛逆的帽子。”
朱丹阳脸色冷峻,道:“就是这样了,这才是老夫真正担心之事。”抬手抚须道:“他现在已经掌控了京都,按理来说,已经可以废黜圣人拥立公主,但他没有这样做,肯定是时机未到。至少在他那边,他还没有做好将自己放在天下人面前的准备。”微一沉吟,才继续道:“他处心积虑,利用孙皓和黄奎这些人在幽州准备篡权,而不是直接颁诏罢免老夫,那只能证明,澹台悬夜并非无所顾虑,他是在害怕老夫不会奉诏,他担心老夫会在幽州掀起大乱……!”
“他急不可耐在幽州谋划,只因为幽州对他来说太重要,他必须在天下人有所反应之前,率先控制住幽州。”秦逍道:“而且正如老大人所言,他确实害怕你察觉到了京都的端倪,不会轻易奉诏。他不是害怕幽州军真的对他形成威胁,而是害怕牵一发动起身,担心幽州一旦乱起来,其他各州府也就有了底气,一旦天下大乱,他苦心的谋划也将前功尽弃!”
第1321章 靠山
朱丹阳看着秦逍,眸中显出赞赏之色,笑道:“难得你对此看得透彻。”
“老大人,黄奎这次事败。您以为京都那边接下来会是什么态度?”秦逍想了一下,才问道:“澹台悬夜会不会恼羞成怒,对幽州这边更不利?”
朱丹阳道:“至少他目前还不至于直接亮牌。他如果真以为靠一道诏书就能拿下幽州,就不会在黄奎身上花这么多心思。”抚须冷笑道:“想要控制幽州,可不是换掉几个官员那么简单。”
秦逍自然明白朱丹阳的意思。
其实无论朱丹阳还是黄奎,在幽州拥有如今的势力和掌控力,当然不只是因为头顶上的官帽,而是多年来在幽州苦心经营的结果。
幽州的兵马固然控制在他们的手中,最要紧的是他们会尽力保证地方世家豪族的利益,经过多年来互相之间的试探和合作,最终会达成对双方有利的默契,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地方世家豪族一旦与本地官府有了默契,也就会尽可能地协助官员们推行政令。
对地方豪族和官员们来说,维持当地的稳定是第一要紧事情,只有在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地方豪族才能够更多受益,而官员们也才能够拥有不错的政绩,为自己的仕途打下根基。
幽州的世家豪族已经接纳了朱丹阳的存在,也与朱丹阳形成了良好的默契关系,这样的关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不但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且还需要双方在具体事务上的配合磨砺出来。
大唐十八州,虽然地方官员的调动十分频繁,但是涉及到重要州郡,朝廷却都是十分谨慎,中原腹地倒也罢了,往往帝国边缘一带的官员调派都是深思熟虑。
朝中官员们也都清楚,虽然在中原腹地一带为官之时,油水利益会很大,但调动却也频繁,能够在一地待上三五年就已经算是很长的任期,反观帝国边缘一带州郡官员,虽然远不及中原一带繁华,但官员们在这些地方的任期往往都很长,三五年时间只是短的,有些官员在任上待上十年八年也是极为常见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朝廷为了维持周边一带的稳定。
朱丹阳在幽州多年,经营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而且能够持续供应北边怀朔镇所需,上下官员和黎民百姓对朱丹阳都是敬畏有加,如此人物,自然是能够保障幽州重镇的稳定,如果朝廷一旦调派其他官员取代,那么幽州很可能会陷入动荡之中,这对幽州甚至天下局势都是有害无益。
正因如此,京都那边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想以黄奎来取代朱丹阳,这自然也是深思熟虑过。
黄奎的才干和威望虽然不可与朱丹阳相提并论,但在幽州那也是仅次于朱丹阳的存在,不但手中有兵权,而且与当地世家豪族也是关系亲密,既要拿下朱丹阳,又要保障幽州不会出现太大的风浪,最合适的人选,当然就只能是黄奎。
秦逍对这里面的门道自然很清楚。
就如龙锐军虽然早已经进驻辽西广宁府城,但仅仅如此也根本谈不上掌控了辽西,此后将萤草堂的人派往各县为官,而且一定程度上承诺辽西世家的利益,如此经营下去,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彻底让龙锐军与辽西融为一体,一旦双方经过磨合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外来势力想要轻易打碎格局,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也正是为辽东军已经腐败不堪,却依然不好对付的原因。
“你不用担心幽州这边。”朱丹阳见秦逍神色凝重,含笑宽慰道:“你以为黄奎这次失利,澹台悬夜会不甘心,接下来会对幽州有更恶劣的动作。”抚须微笑道:“其实在老夫看来,也许接下来的情况可能会恰恰相反。”
秦逍“哦”了一声,朱丹阳道:“澹台悬夜急着要拿下幽州,一来是想控制东北进出的门户,二来就如你之前所言,他想要剪除太史存勖,及早掌握边军。京畿兵马已经在他手中,他再以各种手段控制住北方四镇,那么整个大唐几乎无人能与他相抗。如果黄奎这次得逞,他的计划很可能会顺利得到施行,其目的也很可能达到。但这边既然失手,你猜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
秦逍想了一下,试探问道:“可是怀朔镇?”
“怎么讲?”
“如果幽州切断怀朔镇的供给,甚至联手柔玄镇对怀朔发起攻击,这将对澹台悬夜造成致命的打击。”秦逍眸中闪烁光芒:“澹台悬夜依仗的最重要力量,就是武川和怀朔二镇,如果怀朔镇没了,就等于是砍断了澹台悬夜的一只臂膀。”
朱丹阳畅快笑道:“说得对。说的难听一些,怀朔已经成了澹台悬夜的睾丸,被老夫握在了手里,怀朔那两万边军的生死,其实已经在老夫的掌握之中。”
他说的虽然粗俗,不过这位老大人本就是行伍出身,不拘小节,而且这个比喻其实还真是很形象。
秦逍也笑道:“如此一来,澹台悬夜反倒是对老大人忌惮无比。”
“京都的变故,镇北大将军太史存勖肯定也是一清二楚。”朱丹阳道:“他只怕已经在严阵以待,一直在提防武川和怀朔的叛乱。若是知道幽州这边发生的变故,老夫相信他会很快派人前来联络。”
秦逍道:“老大人觉得他会说服幽州这边与他联手?”
“大有可能。”朱丹阳正色道:“京都之变,天下各州明面上不会有什么动作,但老夫相信暗地里已经有许多人正在走动谋划。”双眸变得锐利起来,随即摇头叹道:“太史存勖就任镇北大将军之后,虽然名义上是北方四镇的大将军,可实际上却从未真正掌控过北方四镇,反倒是一直在打压武川镇,甚至连怀朔镇也遭受排挤。许多人都觉得这是太史存勖心胸狭窄,但事实上这却是他聪明之处,只有如此,他的大将军之位才能够坐稳。”
秦逍也明白,北方四镇如果对太史存勖全都敬畏有加,上下都是令行禁止,朝廷反倒会对这位镇北大将军存有忌惮之心,如此一来,太史存勖只怕多年前就已经被替换。
“以前太史存勖打压武川和怀朔,是为了坐稳大将军之位,如今形势有变,他比谁都清楚,若想日后在天下局势中占得先机,如今反倒要将北方四镇牢牢控制在手。”朱丹阳缓缓道:“黄奎作乱这事儿瞒不住,太史存勖很快就会知晓,他得知后,必然会派人与老夫联络,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借用幽州之力,率先将怀朔控制住,如此一来,武川就难以与他抗衡。”
幽州一旦切断怀朔的后勤供给,尔后太史存勖直属的柔玄镇再联手幽州军,要拿下怀朔镇就不是什么难事。
后勤一旦切断,怀朔镇物资匮乏短缺,立马就会陷入混乱,没有了粮饷,镇军发生哗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真要到了那时候,太史存勖以镇北大将军的名义领兵平乱,那是理所当然之事,如此一来,借机控制怀朔镇也就是可想而知的结果。
秦逍骤然意识到,此番黄奎作乱失败,对朱丹阳和幽州却是大大有利,澹台悬夜固然不敢再直接对朱丹阳动手,甚至还会转变态度,极力拉拢朱丹阳,以此来阻拦幽州与太史存勖联手。
也难怪朱丹阳虽然身体还在虚弱中,但精神却是不错,这老大人自然是意识到了这中间的利害关系。
“老大人到时候会如何抉择?”秦逍问道。
朱丹阳摇头笑道:“不能有抉择。幽州有此难得的机会,自然要左右逢源,不可轻易投向他们任何一方。幽州只有不动如山,方能从这两边得到更多的利益。”凝视秦逍,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澹台悬夜叛乱夺权,无论他之后是否拥立公主,都已经是大唐头号逆寇,而且照此形式发展下去,他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终有一天,他一定会篡夺这大唐江山。”
秦逍点头道:“这样的结果,并不会出人意料。”
“逍子,我们都是大唐的臣子,受圣人之恩,必定要力保大唐江山。”朱丹阳凝视秦逍道:“你麾下的兵马被圣人赐名为龙锐军,亦可见圣人对你是寄予厚望,在天下真正大乱之前,咱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积攒力量,为了日后讨贼做好准备。”一脸慈祥道:“东北那边,你尽管放手去做,幽州这边是你稳固的后方,真要有朝一日你们龙锐军与辽东军决战,我幽州自当全力相助。”
秦逍一怔,立时明白,朱丹阳对东北的局面看得很清楚,知道一山不容二虎,如果这天下真的乱起来,东北二虎之争肯定会有一个结果。
现在朱丹阳给予秦逍承诺,实际上就是给秦逍信心,让秦逍不必有后顾之忧,尽管在东北与辽东军一决雌雄。
幽州六郡,虽然谈不上实力有多雄厚,但幽州比之大部分州军,却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便是拥有武库和粮仓。
幽州可以自己锻造兵器装甲,粮仓之中也存储了大量的粮食,兵器军粮的充足,那是在天下大乱之中最大的底气。
第1322章 如玉
秦逍知道如果换做其他人,位居刺史高位,那肯定是不会对自己说这些话,即使要向自己透露某些信息,也只会以暗示的方式,不会说的如此坦诚甚至是直白。
但朱丹阳对自己的显然是不同。
朱丹阳能够活下来,甚至扭转局面,秦逍这边可说是居功至伟,如果此番没有秦逍的相助,幽州现在定然是另一番状况。
于公于私,朱丹阳对秦逍自然是心存感激。
此外两人都是与黑羽将军有极深的渊源,虽然在此之前,二人并无接触过,但很多时候党派之间并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多深,而是在于出身背景,相同的出身背景,往往也代表着利益一致。
朱丹阳军人出身,又是面对秦逍这样的自己人,说话也就直白许多。
不过秦逍也看得出来,经此一事,朱丹阳已经有了秣兵历马的打算。
朱丹阳鼓励自己尽管在东北放手去做,更是很直白地承诺幽州将是龙锐军稳固的后方,但秦逍却也明白,这不但只是说幽州会在背后支持龙锐军,同时也是在向秦逍要求,辽西那边同样是幽州稳固的后方。
朱丹阳当然害怕一旦天下大变,辽东军必然会有所动作。
一旦龙锐军在与辽东军的对决之中落败,那么辽东军下一步肯定是入关,幽州必将直接面对辽东军的威胁,所以龙锐军如果能够在东北遏制住辽东军,那么就等于是为幽州秣兵历马争取了时间。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辽西与幽州成为盟友,对双方当然都是大有好处。
朱丹阳年事已高,再加上刚刚从鬼门关死里逃生,体力还是有限,秦逍看出他精力匮乏,也不多说,见得已是深夜,这才送了朱丹阳离开。
朱丹阳离开之后,秦逍这才回到给自己安排的那间屋子。
屋里一片寂静,朱雀昨晚为朱丹阳治疗,耗费了不少功力,中午时候就已经上床休息,此刻已经是半夜,却也是睡了不少时候,秦逍到的她房门前,轻轻推开门,端着油灯进了屋里,发现晚上送过来的饭菜还在桌子上,并没有动筷子,朱雀显然还没有起身。
他将油灯放下,走到屏风边,犹豫一下,还是饶过屏风,走到床榻边,见到朱雀侧身背对外面躺着,气息匀称,这才宽心,蹑手蹑脚正要离开,却听到朱雀慵懒声音道:“你去哪里了?”
秦逍转过身,见朱雀已经坐起身来,灯火隔着屏风透过光亮,这边谈不上明亮,也不算昏暗,不过刚刚醒过来的朱雀云鬓有些凌乱,但恰恰正是如此,却更有几分妩媚慵态,不似正装时候那种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气质,颇接地气。
“影姨的精神好多了。”秦逍微笑道:“是不是饿了?我去给你弄吃的。”
朱雀摇摇头,道:“不饿,给我倒杯水。”
秦逍立刻去倒了杯茶水送过来,朱雀接过,一口饮了半杯,将茶杯递还给秦逍,双臂抬起,极其慵懒地伸了个懒腰,这一下却是让她饱满胸脯陡然怒挺,丰硕的轮廓似乎要从衣襟里破衣而出,姿态撩人。
秦逍立刻移开目光,故意咳嗽一声才道:“大事已定,一切顺利。”当下简单地说明了一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