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923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防毒面具上玻璃对的光线的折射可不是轻易能掌握的,甚至还可以说无法掌握,因为每次趴下或者转头,玻璃面对光线的角度都不一样,这是一个随机值。
  在这情况下,就算狙击枪枪法再准又能如何?
  打不准的客观事实是无法主观决定无法改变的。
  “再说了!”张子辉又说:“咱们不还有能夜视的坦克和半履带汽车吗?有他们在,咱们还需要担心远距离的火力点?”
  这话说的没错。
  机枪的火花在红外夜视仪里可是个大目标,探照灯当然也是如此,到时用坦克炮轰或者用半履带汽车上的机枪扫射不就得了?
  听到这,王学新就知道让张子辉做这个营没错了。
  王学新相信用不了多久,八路军就会拥有一支专用于夜战的部队!


第1719章 太原第一独立营
  夜战营的正式编制是太原第一独立营。
  独立营这种编制在八路军部队里比较少,有也是某某纵队某某第几支队独立营。
  王学新用“第一”这个番号,为的是为以后组建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独立营做准备。
  之所以又是“独立营”而不是直接编入百战旅或者直接让百战旅来组建,则是因为这支部队比较特殊,它是用来打夜战突破鬼子毒气封锁的。
  像这样的部队,可能是今天与百战旅协同帮助他们突破鬼子的毒气封锁,明天就换一个阵地与别的部队协同了。
  这如果由百战旅组建,李长富那边就要抱怨了:“老子千辛万苦的整了一支部队,又是装备又是训练又是挑兵的,费尽心思耗尽心血倒头来却是全军‘公用’?”
  这样一来就不太合适了。
  即便八路军遵守纪律内部不分彼此,但要是出力出装备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依旧会打击部队的积极性甚至往后一听说要组建部队就唯恐避之不及……这组建起来的部队是全军一用的,那还费那心思干嘛?谁还不把好兵藏着掫着啊?
  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想要全军“共用”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就得“独立”出来才好使,调来调去不仅不会拉仇恨反而各部队都有“占便宜”的感激心理:上级派来一支部队协助咱们作战,那还能不乐意?
  所以从表面看起来没区别,打仗一样还是这些人打,兵力调动依旧是调这些兵,但编制不一样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王学新给独立营配的坦克是T44。
  这款坦克八路军是从毛熊那买的生产线,一个月能生产20辆,但一直以来都没加大产量。
  原因就是它可靠性差故障率太高,几乎就是一边开一边修。
  但自从八路军拿下奉天的“南满陆军造兵厂”得到鬼子“虎式”生产线后,这个问题就有很大的改善。
  这还多亏了毛熊坦克生产顾问别林涅科夫。
  别林涅科夫这家伙也算是知恩图报吧,之前王学新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卖给了毛熊使毛熊快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几乎可以说是在关键时刻救了毛熊。
  自从那以后,别林涅科夫就很轻松了,因为他听到的国内的情报都是有关毛熊一次又一次痛揍汉斯:今天又打胜了什么仗,明天收复了哪里,后天又围歼了汉斯多少人。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别林涅科夫每天听着好消息工作起来就干劲十足,他经常在生产线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当然,别林涅科夫不是在生产线上生产,而是在带徒弟教一群华夏技术员有关坦克生产的知识……这些华夏技术员是王学新从人才中挑选出来的,他们都有一定的机械基础,其中有几个还是苏欣的同学。
  从技术员那反应来的情况看,别林涅科夫是个很合格的导师,他任何时候都各蔼可亲,但同时对技术员的要求又很严格。
  拿下奉天后,王学新第一时间就把别林涅科夫和他的“徒弟”送到奉天去研究,并让百战旅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其间甚至还出动航空兵巡逻保护兵工厂……王学新担心的不只是兵工厂,更担心别林涅科夫这些人才。
  原本王学新也不想冒这个险,但坦克生产线这东西不是说搬就搬,只能让别林涅科夫一行人上。
  相比起王学新的紧张,别林涅科夫却是一副无所谓。
  他问了王学新一个问题:“你们缴获的,那个什么‘南满陆军造兵厂’,它有多大?”
  “2250万平方米!”这个问题倒是难不住王学新,之前在计划打奉天的时候就不只一次调查过“南满陆军造兵厂”。
  别林涅科夫吹了一下口哨表示惊叹,这规模的兵工厂就算是在毛熊那也不常见。
  接着别林涅科夫一摊手,又问:“你看我,占地多少?”
  “呃……”王学新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不到一平米吧!”别林涅科夫说:“那也就是说,鬼子能命中我们的概率是2250万分之一,团长同志!这概率跟被闪电击中差不多,如果真这样,那我们的运气也太好了!”
  王学新挤出一点艰难的笑容,他有些欣赏不来别林涅科夫这种英雄,居然把被敌人命中形容成“运气好”。
  不过别林涅科夫说的倒也没什么问题。
  “南满陆军造兵厂”太大了,而且从空中看建筑都差不多,重点位置还还拉上帆布伪装,从空中往下看几乎就是一片平地,根本就找不到“虎式生产线”的具体位置。
  这或许也是鬼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派出轰炸机轰炸兵工厂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知道八路军的“拉5”战机会将它们一架架拦截在途中,即便他们将轰炸付诸行动了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于是别林涅科夫一行人就在拿下奉天第二天赶往兵工厂展开研究,当时局势甚至还未稳定。
  别林涅科夫这个坦克专家的确不一样,他只在“虎式”生产线上折腾了几天,马上就知道有哪些是比毛熊优秀需要改进了,甚至有些零部件直接在奉天设计生产,再运回太原坦克厂进行组装。
  两者优缺点一互补,T44的故障率果然就降低了许多。
  至于它是否能达到战场的要求,当然是要送到战场上去试试才知道……战争时期不比和平年代,和平年代可以在工厂进行各种测试,战争时期最好的测试就是派上战场。
  张子辉对此还颇有微词,因为他早就听说过T44这玩意故障率高靠不住,他第一时间就找到王学新,说:“团长,我请求把T44换成‘谢尔曼’,实在不行T34也成,T44那玩意……咱们供不起,这要是还没开到目的地就全趴窝了,那还打啥啊?”
  王学新想也不想就回绝了:“咱们能自产的就只有这坦克,想要‘谢尔曼’自个去向李云龙要,想要‘T34’去找李长富!”
  张子辉瞬间就没声音了,他有几个胆敢去这两只老虎嘴里拔牙啊!
  王学新又补了一句:“要不,你不要也可以,你说呢?”
  “要,当然要!”张子辉马上就赔着笑:“我……我就喜欢T44,咱们自个生产的坦克能不喜欢吗?必须得喜欢!”


第1720章 夜间战斗机
  独立营的编制大概八百人,不过这是最初的编制,训练之后张子辉认为达到五百人就足够了……他认为夜战不需要太大的规模,在夜视仪的帮助下能对敌火力实施压制并清除就可以了。
  甚至通常情况下张子辉都不打算让自己的部队发起冲锋。
  “冲锋、近战、肉搏这些事可以让普通部队上!”张子辉说:“我军负责中远距压制,非必要不与鬼子直接接触!”
  王学新没有反对,因为他们可是装备有夜视仪的部队,而且夜视仪又是装在半履带汽车和坦克上的。
  如果夜视仪普及到单兵身上,让他们与鬼子近战还有些道理,但如果是装在半履带汽车和坦克上的,当然不适合与鬼子接触……这些装备与鬼子近距离接触是很危险的,因为那时鬼子抱着炸药包集束手榴弹就上来了。
  所以张子辉的思路没错,战时他的部队就应该中远距压制,这样才能发挥坦克和半履带汽车的火力及夜视的优势,至于五百名步兵,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阻止鬼子靠近保护坦克和半履带汽车而不是冲锋。
  训练方面就交给张子辉了,王学新更多的是管装备研发上的问题。
  从鹰酱和日不落那订购的设备陆续送到太原……最先到的是鹰酱的夜间战斗机雷达,这款雷达的型号是“AN/ASP-6”,首批十套。
  测试后没什么问题,显示屏上大概能显示三公里左右的目标……距离不是很远,但考虑到鹰酱的战机还处在“追尾并用机枪将目标击坠”的模式,对他们而言三公里已经足够了。
  研究所为这款雷达应该是装在“拉5”战斗机上还是装在“蚊式”上吵翻了天。
  有些人认为它应该装在“拉5”上,代表人物是苏教授:
  “‘拉5’是战斗机,我们要的也是夜间战斗机,战斗机怎么能用轰炸机去改呢?”
  “对啊!何况‘蚊式’的速度也不比‘拉5’快,两者都是630公里左右的时速!”
  “再一个,我们的飞行员飞惯了‘拉5’,如果改成‘蚊式’是不是要重新训练过?”
  以和志民为代表的则支持用“蚊式”改:
  “这款雷达全重一千多公斤,这已经达到了‘拉5’的最大起飞载重量!”
  “就算咱们用晶体管集成电路为它减重,‘拉5’也带不了多少武器和油料了!”
  “用‘拉5’改很可能会出现很多未知的问题!”
  两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没办法只能把王学新请来做裁判。
  王学新在会议室里听完双方的报告后大概明白了:
  苏教授是从快速形成战斗力方面考虑,如果用蚊式改,飞行员就要重新训练过,且蚊式虽说飞得快但体积大机动性不强不太适合用于作战时的追逐。
  和志民则是从战场实用性考虑,蚊式载重量大,装一千多公斤的雷达完全不是问题,后续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
  王学新是支持和志民的,因为这是一款夜间战斗机,八路军用于战斗的又是空空飞弹,不需要对目标进行咬尾追逐,所以对机动性要求不高。
  但后续拓展却很重要,比如还可以改成夜间轰炸机。
  不过王学新没有直说,他换了一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同志们,咱们这个雷达,要把它装上飞机也不容易吧?”
  “技术上没问题,但的确有些麻烦!”苏欣点头道:“因为它要把天线装在机翼上,还要安装在吊舱上加装雷达部件,这些都还好说,机舱里还要加装一个雷达显示屏!”
  “就是啊!”王学新又问:“咱们‘拉5’的寿命是多长?”
  “30到50小时……”苏欣还没说完就明白了。
  “拉5”的寿命只有30到50小时,这对高烈度作战的战斗机或许不算什么,因为他们在空战中本身就很难得生存这么长时间,就算生存了50小时,机身就会到处都是弹洞或修修补补了,换一架也不心疼。
  但如果作为夜间战斗机,有这样的作战烈度吗?
  王学新总结道:“我们的作战对像是鬼子的‘月光’夜间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基本是依靠后座机枪击落敌机,也就是主要依靠目视,而我军则是用雷达用空空飞弹,我们可以在几公里外将目标摧毁,那时敌人甚至还没发现我们!这烈度,预想应该不大吧?”
  苏教授等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是错的:如果夜间作战烈度不大,就意味着这款夜间战斗机的生存率很高,又因为鬼子到处都实施毒气封锁,所以这款夜间战斗机的出勤率也会很快!
  生存率高、出勤率也高,如果用“拉5”,没几天寿命就到了就没法用了,到时是不是又要把装上去的雷达换到另一架“拉5”上?
  但“蚊式”发动机用的却是有名的梅林发动机……二战时期日不落在航发技术上是数一数二的,就连鹰酱也要从日不落进口航发。
  这使“蚊式”的寿命是“拉5”的三倍起步,这显然更适合夜间战斗机的烈度和需求。
  考虑了一会儿,苏教授就点头同意道:“我没有问题,应该用‘蚊式’改,只不过飞行员那……”
  “现在就开始训练!”王学新回答。
  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他总以为有飞机有飞行员,夜间战斗机的作战就没有问题。
  谁又会想到飞行员是执行轰炸任务的,他们不会对空作战尤其还是使用八路军的空空飞弹作战。
  “另外!”王学新突然又想到了一点,他说:“我们应该将发光二级管的技术应用在夜间战斗机上!”
  王学新这说法马上就获得了研究员们的一致赞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9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3/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