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921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张排长委屈巴巴的回道:“陈参谋,我这……这么说话习惯了,让我换种说法,我就说不来了!”
  “没事!”王学新鼓励道:“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继续!”
  “是!”张子辉挺身道:“团长,咱们打夜战最不担心的就是天上的飞机,因为一到晚上它就炸不准,别说炸了,咱们在下头走它都看不到,所以何必呢?就让鬼子夜间战斗机飞也不影响,说不定这样还能让我军更隐秘呢!鬼子还以为有夜间战斗机侦察肯定不会有人来,咱们上去就给他一脚……”
  这话是话糙理不糙,鬼子夜间战斗机自参战以来就没起多大的作用。
  不过当然,王学新也是考虑过这些问题的。
  “张子辉同志!”王学新问:“你是主力团的兵吧?”
  “报告团长!”张子辉挺身道:“长征团一营三连!”
  王学新点了点头:“长征团还没有配半履带汽车,也没有配坦克吧?”
  “是!”
  然后张子辉就明白问题在哪了。
  以前八路军打夜战,都是纯步兵的穿插。
  像这样的穿插当然不需要担心鬼子的夜间战斗机侦察,那步兵都是往森林小路里钻的,一听到声音就及时趴在地上,夜间战斗机根本无法发现。
  但如果夜间穿插的是有坦克有半履带汽车的部队,而且走的还是公路……夜间战斗机一发照明弹下来就无所遁形了。
  “团长,我明白了!”张子辉一脸惭愧:“我,我还以为,您说的夜战还像以前那样呢!”
  指战员们也猜到了原因,七嘴八舌的讨论道:
  “步行夜战虽然隐秘,但速度慢耗时长,距离也极为有限!”
  “步兵能带的装备和弹药也不多,战斗力无法持续!”
  “最重要的是咱们要应对的是鬼子的毒气弹!步行夜战很难做到快速撤出毒气覆盖范围!”
  ……
  而如果用坦克加半履带汽车甚至纯半履带汽车的夜战又要尽可能保证它的隐秘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制空权问题!


第1715章 信息封锁
  “但解决了制空权问题,很可能对夜战没有多大帮助!”另一名战士起身道:“团长,夜间战机能解决的,只是敌人夜间战机能否发现我军突袭部队的问题,鬼子还能通过其它方式提供预警。”
  这话没毛病,突袭部队是公路机动,再加上还有坦克和半履带汽车,就算不开灯摸黑行驶,那又是汽车又是坦克的,想不被敌人发现都难。
  王学新对这问题的回答是:“切断电话线并实施干扰无线电!”
  这时代的通讯工具除了电话就是电台,这些东西封锁起来比较容易:
  电话线可以由情报人员事先侦察……这玩意如果不是战时往往是架在空中的,很容易就能查到它的位置、走向并找好一个地点做好准备,战时只要往高处一爬将其剪断就可以。
  电台就简单粗暴的实施干扰。
  这时期要说干扰技术那还得数日不落……日不落其它方面或许拉胯,但在情报战方面却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无线电侦测和干扰技术也没有落后。
  其技术先进还得益于汉斯对日不落本岛的轰炸。
  汉斯轰炸日不落大多采用夜间轰炸,因为路途远飞行时间长又是在黑夜中飞行,就需要一种无线电导航才能正确到达日不落上空。
  这种无线电导航原理很简单,就是由两台不同的发射机向目标方向发射无线电波,这两台发射机的发射时间是相异的,这台发射那台中断。
  如果飞机没有偏航,也就是飞机与两台发射机的角度没变,于是接收到的就是一个声音,但如果飞机偏航,听到的就会是杂音甚至两个声音。
  日不落知道汉斯用这种方式导航后就必须得研发干扰设备。
  于是一来二去就造就了日不落在无线电干扰方面的优势。
  这时期比较出色的,一是日不落的“鹤嘴锄”干扰机,二是鹰酱的“地毯”干扰机,它们都可以由战机搭载在空中对目标区域实施干扰。
  “我已经分别从鹰酱和日不落各订购了五部干扰机!”王学新说:“一共十部,测试没问题后还有增加采购量!”
  这些都只是钱的问题,在八路军垄断晶体管的情况下,垄鹰酱和日不落也没理由不卖。
  更让王学新感到欣慰的是,因为华夏在晶体管、集成电路上走在前头,因此只要是使用电子管的电子设备到华夏手中就能为其减重并小型化。
  且因为集成电路的特性,减重小型化后还更省电、更可靠、效率更高。
  也就是说,八路军能轻松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团长,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苏教授皱眉说道:“无线电干扰好说,飞机载着干扰机往天上一飞,想干扰哪就干扰哪。电话线也没问题,情报人员和游击队都能办到。但是公路怎么拦呢?我军前头一打,鬼子发现电台被干扰电话打不通,第一时间就会派出通讯员报告!”
  这倒是被王学新忽略掉的东西。
  所以,这时代的通讯方式不只电台、电台,应该还要加上人,挎子一骑就能把情报送出去了。
  不过这也不能说是王学新忽略,而是他根本就没觉得这是个问题。
  他指着地图上的公路说:“同志们,我军突击队要发起突袭,而且是依靠坦克和半履带汽车发起突袭,就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占领公路要点或交通枢纽!”
  会议室里的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比如桥梁,再比如要通过高地、峡谷的公路,此外还有公路桥等。
  这些地方别说是得到情报和命令了,只要听到前方有枪炮声,鬼子就会自发的做好炸桥堵路或封锁的准备了。
  就算无险可守也无桥可炸,在公路上埋地雷都能有效迟滞突袭部队的速度。
  “所以!”王学新说:“我们的侦察部队应该先行一步,在战斗打响前或打响的同时占领这些要点,以保证我突袭部队快速通过!”
  这时在座的人都明白了,这不只是夜战,更是夜间闪电战。
  “团长!”张子辉再次提出异议:“这侦察部队要渗透到这么多个单位并做好战斗准备,那可不容易!”
  张子辉这话是说得“客气”了。
  如果是对别人在别的场合,他怕是会一蹦三尺高:“狗屁不通!半履带车要是往前突袭十几公里,这十几公里得有多少桥、枢纽以及旁边有高地的公路?这些全都要侦察兵潜伏……真当侦察兵是三头六臂的天兵天将呢?”
  所以,他实际要说的话不是“不容易”,而是“不可能”。
  只不过因为刚才吃了一次瘪,这回谨慎点而已。
  很快张子辉就发现他的“谨慎”是对的,因为王学新马上就给出了答案。
  “张排长!”王学新说:“我说的侦察部队可能跟你想的侦察部队不太一样!我说的侦察部队,是搭乘直升机向敌后方渗透的!”
  张子辉是战场过来的人,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
  直升机搭乘着侦察部队进行渗透是最快也是最出其不意的……比如敌人的一座高地,步兵要渗透仅仅只是爬上去就要几小时还累得半死,打起来还处于地理上的不利位置,其间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有可能暴露战略目标。
  但直升机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它直到战前甚至开战后才秘密飞进目标区域,这时即便暴露也不会影响整场战役。
  直升机再把侦察部队一放,半小时左右就能拿下一座高地,如果是无人驻守的高地就更是直接占领。
  “此时我们已经有一百多架直升机!”王学新说:“我打算用这些直升机武装五支侦察大队,战时他们将第一时间深入敌后占领要点或实施其它任务!”
  这才是直升机的正确用法,这时期直升机的脆弱决定了它更应该是特种作战中的运输工具、渗透工具,而不是直接投入到战场与敌人作战。
  而如果侦察大队渗透到敌后方控制了公路,就不需要担心鬼子通讯兵送情报了!


第1716章 红外夜视仪
  张子辉是越听越心惊。
  他在部队里干过两年的侦察兵知道侦察兵的难处。
  比如像王学新描述的深入敌后作战,第一步就是要渗透进敌人防线,渗透的方法有很多,伪装、翻山、走小路、防线直接渗透等,但不管哪一种都费时费力而且很危险,动不动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且最终能渗透到目标位置的兵力和弹药都十分有限,目标中只要鬼子多于十人就基本打不动。
  王学新所说的这些任务听起来都不难,但对传统的侦察部队而言却基本不可能实现。
  但如果用的是直升机的话,一切就都有可能了,而且似乎还很轻松……有直升机加持,不管是兵力、火力、补给还是装备,侦察部队都将对敌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很可能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这样一来,侦察部队的突袭加上电话和电台封锁,的确有可能对敌人完成情报封锁。
  也就是不管八路军机械化部队怎么进攻鬼子前线,其后方的鬼子指挥部都不知道准确情况,他们知道的就只有哪个方向遭到八路军进攻,因为那里有枪声和炮声。
  至于战况如何、谁胜谁负、八路军打到哪里,他们则一无所知。
  到时候鬼子该怎么指挥呢?
  不过继续往下想,张子辉还是找到了破绽。
  “团长!”张子辉起身问:“我们对敌封锁情报的目的,是穿插还是占领鬼子阵地?”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王学新回答:“适合穿插就穿插,需要占领阵地就占领阵地!”
  打仗的事从来就没有定死了应该怎么打的,它需要看情况灵活运用。
  “但不管是穿插还是占领,我们都有困难!”张子辉说:“就算我们有了夜间战斗机拥有制空权,就算我们成功对鬼子实施情报封锁,就算我们机械化部队在鬼子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打到其防线,但之前存在的问题依旧存在,我们还是要面对鬼子的毒气弹防线!依旧是寸步难行!”
  王学新在心里暗赞了一声,这个张子辉是个会思考的兵。
  这时期想要找勇敢的兵很容易,八路军的部队里一抓一大把,但会思考会动脑的兵却极为难得。
  原本以为问题已经解决的研究员们被张子辉这么一说,就议论纷纷:
  “张排长说得对,咱们进攻的时候还是一样会碰到鬼子的毒气弹!”
  “到时依旧是只能撤退!”
  “千辛万苦穿插到了,鬼子毒气弹一打,又白搭了!”
  ……
  陈松勇也点头说道:“团长,夜战虽然可以让鬼子打毒气弹有所忌惮,但我军进攻同样也有困难,比如百战旅进攻时戴上防毒面具就发现……能见度会急剧降低而且目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甚至平面化!”
  能见度降低和扭曲很好理解,平面化指的是原本立体的东西会变成平面上的一个点。
  这是战士们能见度降低带来的一个副作用。
  能见度降低就无法借助周围的景像对远处敌人枪口的火光进行准确的判断:敌人枪口发出的火光都能照亮一些周围的景物,凭着这战士们就能凭着经验大概知道与敌人的距离,但防毒面具一隔离,看到的就只有一点点火光,根本无法判断远近。
  这也是打不准的另一个原因,射击同样需要知道目标大概的距离调整步枪上的标尺……这实际上是根据子弹速度计算好的在该标尺距离受重力下坠的高度。
  接着陈松勇又补充道:“所以,即便我军战士都有防毒面具,但在夜间一戴就很难发挥战斗力,而鬼子却是躲在战壕和碉堡里朝我军射击,有时他们还会打照明弹……”
  “我们不也一样可以打照明弹?”苏教授反问。
  “我们打照明弹效果并不好!”陈松勇回答:“敌人是防御方躲在工事里,照明弹发现不了几个人,而我军却是暴露在外并朝敌人工事发起冲锋……”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9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1/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