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大队一般下设五个连,总兵力在四百到八百不等。
队长就不用说了,还是由和尚担任,和尚这家伙虽说是有勇无谋但任队长差了那么点意思,但这时期的人就吃和尚这一套,所以王学新用他主要是带起一批能打能战的兵。
至于“谋”的方面,自然就是副队长施沙。
原侦察连的五个排,王学新将他们编为五个连……王学新打算以这五个排为骨干进行扩编。
侦察大队的训练很简单,就增加三个科目:一是坐直升机,二是索降,三是快打快撤。
原因是和尚这些人之前就是以特种部队的要求进行训练的,八路军的侦察兵其实就是特种部队,比如攀岩、偷袭、深入敌后搞情报或占领重要交通枢纽等,这些任务跟特种兵没啥区别。
只不过他们以前执行任务时靠的是两条腿、是乔装打扮,现在靠的是直升机。
王学新是这么对和尚和施沙说的:“你们现在要把这作战思想转变过来,以前那些花里糊哨的玩意全丢了……”
“团长,您这么说俺就不乐意了!”和尚说:“啥叫花里糊哨啊?俺们用那些方法可立了不少功呢!”
“我不跟你说功劳,就跟你说有没有用!”王学新说:“比如要深入敌后炸毁某个弹药库,你会怎么干?”
“那还用说!”和尚想也不想就回答:“乔装打扮骗过鬼子,打就是了呗!”
“说得对!”王学新回答:“现在有直升机,你们需要乔装打扮要走几天的路才能赶到目的地,直升机‘呼’一下十几分钟就到了……还用得着这些吗?”
和尚好半天也没反应过来,施沙却连连点头:“团长说得对,如果直升机一小时能飞200公里,十几分钟都能飞50公里了,咱们要想深入敌境50公里,一是时间长二是会碰到许多麻烦许多危险,现在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和尚反对道:“团长,这不对吧!咱们乔装打扮的话,最终到达目的地时是在敌人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可现在变成搭直升机了,鬼子老远就能看到咱们,那还能出其不意吗?”
王学新笑了笑,拿过纸笔一边画一边解释道:“假设这是敌人弹药库,这弹药库外围会有部队防御吧?”
和尚点了点头,心道这还用说,弹药库要是不防御难道还摆外面给敌人炸?
王学新又说:“你们乔装打扮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但也只能到达外围吧?”
和尚又点了点头,这是必须的,比如乔装成伪军或是商人,全都无法进入鬼子的核心区域,除非能说一口流利的鬼子话装成鬼子……
然后和尚就明白了。
“团长!”和尚说:“您这意思是……搭乘直升机可以连外围的进攻都省了,直接把部队索降到鬼子核心区域炸弹药库?”
王学新点了点头,看来和尚也不全是一根筋嘛,毕竟是干了这么久侦察兵的人。
施沙在一旁补充道:“我认为不只是索降,我军直升机如果像团长说的有机枪还有火箭炮,上来就可以对鬼子一通狂轰滥炸,把鬼子炸糊涂后咱们再索降,那要完成任务就容易多了!”
“是这个意思!”王学新说:“所以,传统作战方式看起来是出其不意,但这出其不意十分有限。用直升机突袭的作战方式看起来是正面打,鬼子老远就能看到直升机来……但如果直升机是全速飞向他们,就算鬼子看到了又能怎么样?他们有多少时间做准备?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咱们火箭弹已经开始轰炸了,接着就是索降,你们认为哪种方式更有突然性?”
和尚摸着脑袋呵呵傻笑着:“这……这还用说,肯定……直升机呐!这玩意还有这好处,俺还一直以为它中看不中用呢!”
说来也奇怪,当和尚认同了直升机后就慢慢的不吐了,所以他这晕机的毛病更像是一种心理问题。
王学新做的另一个准备,就是让驻守在吕梁山防线的部队面向太原段的五个团共一万一千余人往太原方向挺进……非主力团兵力往往不满三千人,这还是在大量吸收难民之后的兵力,在此之前一个团大概也就一千多人,比独立团好不了多少。
吕梁山太原段原本是有鬼子驻守的,也就林芳太朗的第110师团。
只不过这个师团被冈村宁次临时调出山区用来进攻大同最终被击溃了。
不过冈村宁次却不担心这片几乎无人防守的山区。
这是因为八路军一直都防御在吕梁山腹地40公里处……这里几乎可以说是八路军补给线的极限,是八路军费了几年的努力开辟出小路可以用独轮车将补给运送到的最远端。
再往前补给就无法支撑起部队的基本需求了,连生存都有可能成问题更不用说作战。
因此,即便鬼子把山区的驻军抽走八路军也无法前进一步。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40公里而已,理论上直升机只需要十几分钟。
第1382章 飞弹辅助系统
严格来说,使用直升机运输不只没有增加花销反而还节省下许多资源。
比如为五个团提供补给的运输队需要三千多人三百多头骡子,他们运输一趟就需要半个月左右(一来一回),这半个月中,运输队冒着生命危险以及骡子的草料甚至意外死亡都不算,仅仅只是消耗掉的粮食都需要45000斤……运输队每人每天按一斤粮食的配给,毕竟是一整天都挑着担子推着车在山路上跑的,没有一斤粮食吃不饱肚子根本没力气上路。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们能运去的粮食也仅仅只够前线部队吃半个多月,这还是按每名战士每天半斤粮食的配给算……在前线驻守的部队不一样,他们可以挖野菜、采野果或是打猎补充口粮。
这还是平时没有打仗的情况,一旦打起仗来需要运送弹药那量就大了,运输队的人数马上就要翻两倍、三倍,甚至四五倍。
直升机就不一样了,飞一趟2000公斤,再飞一趟又是2000公斤。
五个团11000人一天需要5500斤粮食,半个月就是82500斤,一架直升机只需要飞20趟。
如果以来回一趟半小时计,一架直升机飞10小时运的粮食就够五个团生存半个月,这就把运输队及其口粮全给省下来了。
当然,如果真要计算成本的话,还得算上直升机及其油耗,这数字看似不少,但一分摊就没多少了,而且这效率完全没法比。
更重要的还是……如果没有直升机的话,八路军或许连往前推进都做不到就更不用说进攻太原了,这就是直升机给部队带来的战斗力以及间接利益。
据说那五个团的战士第一次看到直升机时差点就被它给吓到了:一个黑呼呼的东西,“拍打”着两个翅膀从昏暗的夜空飞到他们头顶上,掀起一阵诡异的妖风……许多战士还以为它是什么鬼魂之类的东西,吓得一个个举起枪瞄准天空,就差扣动扳机了。
直升机之所以会在这夜晚出现,是因为总部要求对直升机保密。
首长是这么考虑的:“如果鬼子知道我们有直升机运输补给,那是不是就知道我军有能力跨越吕梁山?知道我军有能力跨越吕梁山,是不是就代表太原会成为我们攻击的目标?这样一来鬼子就有防备了嘛!”
于是,总部要求直升机的运输必须在夜晚。
又因为在夜间飞行很危险,于是通常会选择月夜运输,这样至少能看见山峰,到达目的地时再用火光为信号。
八路军战士当时已一个个进入梦乡,结果突然来这么一出,也难怪会被吓着三魂丢了七魄。
好在三家店那边一早就跟前线指挥官打过招呼,说是有这样这样一种飞机会给他们运送补给。
指挥官开始还没当一回事,飞机就飞机嘛,还当别人没见过似的?
鬼子的飞机还有咱们自己人也有飞机,飞来飞去都不知道多少回了,还当咱是没见过世面的兵呢!
结果没想到飞来的却是这么个东西,这玩意可以停在空中不动的,乍一看还真像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连指挥官都愣了好一会儿。
直到看到战士们举枪警戒甚至都把机枪给架起来了,指挥官才赶忙上前阻止:“别开枪,自己人!那是咱们的飞机!”
等直升机丢下补给“呼呼”飞走后,八路军战士们这才回过神来,接着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有些战士甚至喜极而泣……自从进入吕梁山打游击防御以来,他们一直是半饥半饱的过日子,哪曾想到居然有一天会有直升机这东西为他们运送补给,而且据说来回一趟只要半小时,那往后是不是要告别饿肚子作战的日子了?
王学新是在与参谋闲聊的时候知道这件事的,他当时心里是又高兴又一阵阵酸楚。
高兴是因为八路军前线部队的生活总算能得到改善。
酸楚则是他之前没想过驻守在吕梁山上的同志们还会如此艰难。
不过想想又觉得很正常,当年独立团还没走出吕梁山时情况也差不多。
所以,王学新现在以山脉为防线对鬼子控制区实施渗透或是包围的战术,虽说符合当前八路军的情况,但实施起来却有无数战士在山地默默付出甚至献出生命。
八路军五个团大概用了两周的时间才赶到吕梁山的东部边缘,王学新命令他们做好战斗准备……鬼子虽然放弃了山区腹地但在边缘地区却会在高处或是重要的交通出口建上碉堡或炮楼防御,为的就是防止八路军小部队或游击队进入其控制区捣乱。
王学新没有急着让他们动手,因为侦察大队这边的准备还不够充分,雁门关也需要做一些调整。
这期间防空飞弹倒是一口气就生产了五十枚。
其实防空飞弹这玩意本身的生产并不困难,它差不多就是飞弹的缩小版,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燃料和无线电控制飞行。
难的倒是用来支持飞弹命中目标的那些辅助设备。
苏欣给王学新发来的电报给这些辅助设备列了个单子,一套完整的防空系统需要以下设备:
首先是两套马克3型雷达。
之所以需要两套雷达是因为侦测到目标的速度不够快……它是用天线旋转获得目标的位置,虽然增加转速后一分钟有两百多转,但跟计算机的速度比依旧差了许多。
用两套相反方向旋转的雷达联动会使其搜索密度增加一倍。
其次是需要四套用于定位的基站。
这是用来给防空飞弹定位的,原本只需要三套也就是三球定位系统,但为了提高精度就用第四套较准。
再次是一套电子管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就是实际意义的计算机了,它的体积有点大,一共需要三辆汽车……一辆装运算部份,另一辆装水银延迟性存储器,还有一辆装发电机。
另外其它系统也都要配两到五台发电机。
再加上防空导弹车……
所有这些东西算下来一套防空系统居然需要十几辆汽车在地面辅助支持。
所以,防空导弹打的绝不只是导弹,它更像是一种信息战。
因为它最难的并不是导弹本身,而是导弹要飞往哪里能命中目标。
第1383章 第三高炮团
这段时间三家店兵工厂一共整出了两套防空系统,然后问题就出现了。
苏欣发电问:“团长同志,原则上一个防御地点至少需要一套防御系统,现在我们有两套防御系统,您认为我们应该把它们布署在什么地方?”
王学新想也没想就回电道:“三家店必须布署一套,马上做好战斗准备,不过备弹可以相应减少!”
就像王学新之前说的,防空导弹整出来后第一时间要布署的就是三家店。
原因很简单,三家店是八路军的工业基地、高科技基地以及高级人才基地,三家店的安全关系到八路军全体军民的信心和士气问题。
而且三家店除了兵工厂在山洞里很难打击外,其它的工厂比如纺织厂、饼干厂等,都是没有伪装的厂房,鬼子要以它们为目标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
冈村宁次之所以没有这么干,很可能是因为三家店之前就有防御网……这是王学新的命令,三家店外围四个方向都布有雷达,同时所有从鬼子那缴获的高射炮都堆在三家店。
另外,王学新还让战士们用钢索将各高地的树木和岩石相连,形成了一道防空网。
更重要的还是三家店布署了几十架“拉5”战机用于防空,这使鬼子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王学新认为,主要还是冈村宁次没有认识到三家店的重要性,冈村宁次以为像火车站、飞机场这样的目标比工厂更重要,于是鬼子就暂时没有对三家店动手。
但三家店这些工厂在王学新心里始终都是弱点,一天到晚都提心吊胆的,现在有了防空飞弹……不用想,三家店肯定得要一套。
而且三家店布设一套还有另一个好处:苏欣这些科学家和技术员们可以就近实验,一旦这种防空系统在实战中出什么问题,他们马上就能参与并加以改进。
另一套防空系统的布署位置……王学新犹豫了一会儿。
陈松勇认为应该布设在大同。
“团长!”陈松勇说:“我们收到情报,鬼子在大同方向有所异动,他们有支部队进入太行山后就不见踪迹,我估计鬼子是在打大同的主意,鬼子飞弹很可能会以大同为目标!”
王学新没有急着下结论,他考虑了一会儿,就说道:“陈参谋,敌人要打大同的主意没错,但飞弹轰炸大同……能给大同造成多大的损失?轰炸机场?还是火车站?还是仓库?”
大同机场和火车站的资源都在王学新的命令下疏散了,就算有新的物资运到也会在凌晨这个节点前分发到了各部队手中不会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