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749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苏欣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眼睛一亮,说:“小王同学,你说……这种破片套可不可以用在手榴弹上?”
  “什么?”
  “你看!”苏欣兴致勃勃的解释道:“同样是这样的钢丝,如果我们把它缠在手榴弹上,是不是也能产生更多的破片增加杀伤力?”
  王学新愣住了。
  够狠的啊,这女人……刚才还担心说这样的话会让她害怕呢!
  他娘的看走眼了!


第1379章 数控机床
  S8火箭弹就这样定下了,这方面倒是可以对鹰酱保密……其实也用不着保密,鹰酱对这种没有精度的玩意从来都不感兴趣,就算知道了也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王学新相信兵工厂用不了多久就能生产,毕竟有生产火箭弹的底子在,要做的不过就是改变一下形状和口径。
  离开前,王学新又给了苏欣一个建议。
  “小苏同学!”王学新说:“你学的是机械制造,又对计算机感兴趣,你有没有想过可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苏欣倒是没想过这一点,她一脸茫然的反问:“机械制造和计算机结合?它们完全不相关吧!一个是制造和生产,一个是对数据处理……等等,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有理解到位?”
  也难怪苏欣会这么想,这时期是计算机刚发展起来的阶段,大多人对计算机的认知还停留在对数据处理的层面,没想到它可以跟其它领域结合并发挥出让人难以想像的作用。
  “当然可以结合!”王学新说:“比如,我们很多由人工操作的机械其实可以用计算机控制,就像计算机通过无线电控制飞弹飞向目标是一个道理。而计算机控制相比人工控制还有很多优点,比如精度高、废品率低、速度快等等。”
  苏欣愣了一会儿,然后就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突然惊叫起来:“太棒了,小王同学……你太厉害了,居然能想到这样的方法!如果能实现这一步,我们可以说只需要用电就能生产出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且几乎接近完美!”
  接着苏欣就注意到苏礼国等一众人朝这边投来异样的目光。
  不过此时的苏欣已顾不上这么多了,她一把拉住王学新又坐回了办公桌前:“我们再详细讨论一下你这个想法,具体该怎么实现?比如设计一个零件……我们首先要把数据输入计算机,但是它怎么才能指挥机器完成?”
  “原则上应该用电!”王学新回答:“我的意思是,你应该把机床的各项指标都转换成电压控制,让它们能在相应的电压下自动完成一系列连续的能与计算机输出的数据相对应的操作!”
  “另外!”接着王学新又补充道:“我们还需要一个测量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当机床按照计算机指令操作时,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误差甚至错误,测量系统能够检测到机械的运动位置或速度并把这些数据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就根据这些数据对下一步操作修正指令,否则就很可能会出现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变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说得对!”苏欣赶忙拿着本子把这些记了下来,然后举着笔一脸认真的总结道:“也就是说,它应该有三部份:一是计算机,二是控制机床操作的系统,三是测量系统!”
  “可以这么说!”王学新点头道:“如果有什么缺漏的话,研发过程还可以补充!”
  王学新这是把研发数控机床的大方向透露给苏欣知道。
  数控机床包括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以及测量系统三部份组成。
  控制系统差不多就是计算机,只不过它是专门针对数控机床的计算机。
  伺服驱动系统就是可以将计算机的数据转换成具体对机床的操作并实现的系统。
  测量系统就不用说了,就是检测操作是否出现差错并及时修正指令。
  王学新是这么想的:既然此时华夏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的顶端,那就不能仅仅只是计算机而已,它涉及的各领域都应该要做好开发的准备……否则,就很可能出现华夏种树别人乘凉的情况。
  比如华夏就只发展计算机,结果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控机床技术却被别国抢了先?那不就是抓了一手好牌却打了个稀烂?
  再说了,现代很多高科技的东西都需要数控机床才能生产,军舰螺旋桨、飞机发动机、汽车变速箱等等。
  如果能在数控机床方面取得突破,要仿制某个装备或对其进行逆向工程就容易多了吧!
  苏欣就是王学新在这方面提前布的一个局,王学新相信她最终会有成果……这不是王学新对苏欣或华夏研究团队有信心。
  王学新心里很清楚,华夏的研究团队一是在基础学科方面依旧薄弱,毕竟落后了两百多年,不是说赶上就能赶上的。二是人数太少……人数少就缺乏“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妙手偶得的创新概率也不大,结果就是研发也很难推进。
  但王学新还是相信他们会有成果。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对系统有信心……只要王学新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点提示或指出一个方向,就像现在王学新对苏欣做的一样,然后就水到渠成了。
  做完这些后王学新才匆匆赶回利源。
  刚走进指挥部陈松勇就上前报告:“团长,第一批侦察兵已经赶到了!”
  王学新差点忘了这茬了,被陈松勇一提醒才想起这是自己下的命令。
  “和尚呢?”王学新下令:“把他叫来!”
  “是!”
  不一会儿和尚就站在王学新面前敬了个礼,叫道:“报告团长,独立团……第一侦察连连长,魏大勇……报,报道!”
  王学新听着和尚说话声音有些不对,抬眼一看,只见这家伙脸色苍白嘴唇泛青像大病初愈似的,就奇怪的问了声:“和尚,你这是受伤了还是咋的?怎么跟打蔫了的白菜似的?”
  “报告团长!”和尚赶忙一挺身,满脸尴尬的回答:“没呢,没受伤,俺和尚哪能受伤呢?就是……就是有点晕机!”
  原来,和尚这辈子都没坐过飞机,上了C47后就开始“哇啦哇啦”的吐,把昨天吃的东西包括一肚子的苦水全吐出来了,那个丢人!
  王学新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上前拍着和尚的肩膀说:“这可不行,往后你们还得坐着飞机上战场呢!”
  “啥?”和尚听着就懵了,眼神里尽是恐惧。


第1380章 调兵
  所以,天不怕地不怕的和尚就怕坐飞机。
  和尚开始还以为王学新说的是逗着他玩儿,一愣之后就笑嘻嘻的回道:“团长,你就别糗俺了,俺已经够丢人了……”
  “我糗你干嘛?”王学新打断了和尚的话。
  “团长,您说的,是真……真的啊?”这一来和尚就有些急了:“那,那坐飞机打仗,不是有空降团吗?俺都听说了,天降神兵飞夺雁门关,还有张家口的榆林机场……”
  “他们是他们,你们是你们!”王学新回答。
  “那……那还不是一样吗?”和尚歪着嘴:“都是坐飞机打仗,您这都有空降团了,还要俺这个侦察连……凑什么热闹啊?”
  “怎么?怕啦?”王学新使出激将法,他知道和尚就吃这一套。
  果然和尚想也不想就回答:“谁,谁怕了?俺和尚长这么大还没怕过!”
  “那不就成了?”
  和尚本想就这么死撑着,但下一秒又服软了,他凑上来说:“团长,俺这练家子的最讲究下盘稳,双脚落地心里才踏实,在飞机上摇来晃去的浑身不对劲,您看……俺干这个是不是不太合适?”
  听了这话王学新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和尚习惯于控制自己的身体,在飞机上他就做不到了。
  “我说和尚!”王学新回道:“你跟飞机较个什么劲啊?一句话,干还是不干,不干就把部队留下自个滚回独立团去!”
  和尚一听就觉得不太妙了!
  和尚没什么喜爱,就是喜欢好勇斗狠,普通部队受不了他的拳脚,用他的话说就是“没劲”。
  侦察连里能人多,有几个在拳脚上还能跟和尚比划几下子,枪法上比和尚好的就更多了,和尚在侦察连里呆着的舒坦,当然不愿意离开。
  想着和尚马上就回道:“别别,团长,俺干还不行吗?不就是坐飞机吗?有啥大不了的!”
  和尚嘴里说的硬,可一上飞机又不行了,尤其还是直升机……利源用于训练的是单旋翼VS300四型,没有双旋翼第五型那么稳,一升空就左摇右摆的,没两下又把和尚给摇吐了。
  王学新看着都觉得好笑,每个人都有弱点,和尚也不例外。
  不过和尚这应该也不算是弱点,而是这家伙从小习武要求下盘稳稳当当,几十年下来突然下盘不稳导致反应特别大,其它人倒还没有这么大的反应。
  和尚这边还没适应,李云龙那边的电报就来了:“王团长,我这独立团打来打去的,就指望几个老兵撑场面啦,咱这侦察连人数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一顶一的好手!王团长可得好好用啊!”
  李云龙这话前言不搭后语,普通人看着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跟了李云龙那么久的王学新又怎么会不知道,就是不舍得和尚这个侦察连呗!
  王学新也是看破不说破,有样学样回了一些讳莫如深的话:“李团长,新兵总会打成老兵的,再多打几仗你手里的新兵蛋子不又都是老兵了?到时场面撑得更足!侦察连这些兵虽然在你那是一顶一的好手,但在我这还是新兵呢!得多磨练磨练才行!”
  李云龙那边看着这电报就给气得脸色铁青,骂了句:“他娘的,你小东北既然都嫌弃侦察连是新兵了,那什么新兵不是兵,还非得拉老子的侦察连去练!”
  说着李云龙又要给王学新回电,但却被赵刚给劝住了。
  “我说老李!”赵刚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剥着花生一边施施然的说:“你就说句心里话,侦察连在咱们手里还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被赵刚这么一说,正走向电讯室的李云龙就停下脚步。
  赵刚这话倒是没毛病,自从独立团装备了半履带装甲车实现机械化后,侦察连就基本没发挥作用了。
  主要原因是部队的行军速度快,独立团的侦察方式就变了。
  以前独立团靠两条腿走路的时候侦察连是很重要的……主力部队一天的行军路程三十公里左右,侦察连这支小部队可以走五十公里,而且还能翻山越岭的,这样就可以赶在部队前头执行侦察任务。
  但部队机械化后,主力部队的行军路程随便都能上百公里,边打边前进还能走五十公里,靠步行的侦察连就失去了作用,要是搭乘半履带车走前头又没什么侦察的意义……结果就被转化成了普通的机械化部队。
  至于侦察任务,那都是由航空兵的侦察机以及友军或游击队完成的。
  接着赵刚就用手指敲着桌子加重了语气:“老李,如果侦察连在咱们手里只能当普通部队用,为什么不能调到其它部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小东北也是看到这一点才把他们调出去的吧!你倒好,还想把他们调回来。这么做一是对侦察连的本身发展不利,二是小东北绝不会同意你这种浪费好兵的做法。咱八路军这两年虽说有很多同志加入,部队扩大了不少,但像侦察连这种能打的老兵却不多,你要从大局着想,避免犯这种利己主义错误把部队当个人私有财产!”
  被赵刚这么一说李云龙那心里的火就“蹭”的一下往上冒:“谁他娘的把部队当个人私有财产啦?老子要从大局着想就非得把好兵给送出去?这么着独立团还打什么仗?干脆改成新兵营训练新兵算了!”
  说着李云龙就气呼呼的坐回炕头正脸也不瞧赵刚一下。
  赵刚眼珠子转了转,他见形势不对就换了种说法:“老李啊老李,你都经历过这么多回了,怎么还不开窍呢?你就给说说,小东北跟你李云龙打交道这么多回,哪一回你李云龙吃过亏了?你这又是半履带车又是连发步枪是怎么来的?”
  李云龙一想觉得还真是,就比如上一次吧,他还一直觉得几十门炮换那十二门“老三管”亏了,结果小东北就给补了炮侦雷达!
  说不定这一回……
  (注:毛熊的M30榴弹炮因为是上中下三根管子叠在一起,所以被我军战士称作“老三管”)
  想着李云龙就“嘿嘿嘿”笑了起来,大方的一挥手:“调就调呗,这点兵老子出得起!大不了再练过,老子有练兵的本事还怕谁啊!”


第1381章 侦察大队
  和尚的侦察连此时一共有187人,人数不多不少刚好够目前用,但只是目前。
  王学新打算凑出十架武装直升机,每架可以装载10人,执行一次任务就可以派出100人。
  其实实施索降不一定都要用武直……用武直的好处就是底部有装甲防御敌人的步枪和机枪打不穿,这对索降人员能起到保护作用。
  但如果首批部队索降下去占领一片区域保证安全后,紧接着运输直升机就可以带着剩下的部队前往增援了。
  所以,侦察连的187人就是这样分配的:100人作为首批索降使用,87人为后续增援部队。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还需要一支预备队。
  考虑将来直升机会越来越多需要的兵也会越来越多,王学新干脆就把侦察连改编为航空团第一侦察大队。
  王学新原本想用“特种大队”这个名字,毕竟这就是一支依靠直升机机动对敌实施特种作战部队,但八路军没有称“特种部队”的习惯,于是就入乡随俗用了“侦察大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7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9/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