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722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这种步枪符合鹰酱的审美,因为这就是他们将来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
  有时王学新还会觉得自己有些不道德:把毛熊的东西提前研发出来卖给毛熊,把鹰酱的东西提前研发出来卖给鹰酱,甚至还狮子大开口换一堆用钱买不到的高科技的东西。
  不过想想又觉得这没什么错,谁让自己是个现代人知道的比他们多呢?
  重点还是国与国之间讲的就是利益,谁还会考虑这点道德问题!
  “我……我能留下这张草图吗?”孙尔威问:“我希望让我们的科学家们看看,他们的判断才更有说服力!”
  “当然!”王学新说。
  他不担心鹰酱科学家看了草图之后就能把M16给整出来。
  因为枪始终都不是重点,就像当初王学新让毛熊研发中间威力弹时的情况类似,子弹才是重点。
  鹰酱科学家们虽然知道要缩小口径缩短缠距,但他们不知道多少口径又能保证子弹的威力又能保证其射程,更不知道缩短多少缠距适合。
  鹰酱科学家想整出这些的话,就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比对,最终才能将其定型。
  而所有的这些,对王学新而言不过就是一个数字。
  后来王学新听说,鹰酱的科学家们还因此被鹰酱总统狠狠的训了一通。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鹰酱总统觉得难以置信,他们那么多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做不到的事,华夏一个团长居然能轻松做到……
  这就只有一个解释,要么华夏团长是个天才,要么他们的科学家全是废物!


第1320章 一本万利
  王学新跟鹰酱之间的交易进行得十分顺利,三天后两架装有地面测绘雷达的B17就降落在利源机场上。
  然后王学新就将M16步枪的图纸交给了孙尔威,子弹的数据则等所有测绘雷达交齐之后再给。
  不过这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与鹰酱的交易基本不会出什么状况,毕竟王学新与鹰酱之间并不是作一次交易……如果鹰酱这次骗了王学新,下一回再想做交易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或者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行了,鹰酱是精明的商人,他们不可能会做这种傻事。
  拿到地面测绘雷达后王学新马上就对它进行了一次测试,也就是让它在空中飞一圈并记录下地面数据。
  测试结果让王学新很满意,它对利源机场周围高地的测绘都相当准确,就像孙尔威说的,其误差在150米的范围内,如果低空测绘的话这个误差还会进一步降低,这在二战时期已经相当了不起。
  从这个地面测绘雷达,王学新也可以看出鬼子与鹰酱在科技上的差距。
  此时鬼子的雷达还停留在模拟信号上,也就是在鬼子的雷达上看到的还是类似心电图跳动的信号,它只能简单的看出哪个方向是否有敌机接近却无从得知敌机距离自己多远更别提敌机的位置了……这也是八路军航空队能顺利夺取制空权的原因之一。
  试想,如果鬼子的雷达先进到能侦测八路军航空队的位置,就意味着其每次作战都有准备甚至还能针对八路军航空队设好陷阱。
  如果是这样的话,八路军与鬼子的空战就难打得多了。
  之前八路军从毛熊那引进的雷达也差不多,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毛熊的雷达能计算接收到反射信号的时间于是可以根据这个时间手动计算出目标的距离……不过这误差很大,因为数据的基础也就是“反射信号的时间”就有误差。
  鹰酱的雷达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雷达已经完成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于是能更准确的给出目标的坐标、高度等信息。
  就像现在的地面测绘雷达一样,只要让它在空中飞一圈马上就得到附近区域的数字地图。
  让王学新感到庆幸的是……鹰酱此时还不知道这数字地图有什么用,他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侦察和预警,要不就是给轰炸机投弹提高精度。
  真他娘的暴殄天物!
  这数字地图不仅可以为炮侦雷达提供数据,将来还会成为导弹的数据基础……比如导弹需要低空靠近目标,那它怎么才知道前方是不是有座山挡住去路怎么知道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才能从两山之间的狭谷穿过?
  需要的当然就是数字地图啊!
  等会儿!
  王学新随即很快就想到,既然连鹰酱都不知道这么用,那是不是说……将来王学新把炮侦雷达研发出来后,就可以反过来卖给鹰酱或者毛熊?
  想到这王学新突然就明白系统为什么会收自己两亿军工币了。
  现在想想还真值这个价,因为仅仅只是炮侦雷达一项就可以轻松回本……不,对于炮侦雷达这种能在战场上决定炮兵胜负的东西,怎么说也得在后头加个零再卖回去吧?
  而且还不卖鹰酱一家,全球各国包括日不落、高卢等等,如果不想自己炮兵被全面压制的话就得买!
  咱还得把技术进行封装不让别国仿制。
  到时在这种生死忧患的威胁下……列强们还不得一个个排着队在那等着吗?
  想到这王学新不由喜出望外:他娘的,这下发了!还辛苦的赚什么军工币啊,做生意就吃不完了!
  王学新没有迟疑,他马上给苏礼国发了一封电报:“数字地图的问题已经解决,立即展开炮侦雷达的研发!”
  另一边的苏礼国只感到奇怪,他对苏欣说:“最难的两个部份……团长说都能解决,可是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那还研发个啥呢?”
  苏欣觉得也对,最难的一个是计算问题另一个是数字地图问题,这些对华夏的军工人员甚至对苏礼国这个专家来说连门槛都进不了。
  但王学新却说“已经解决”,真的能解决?
  至于其它的问题,比如波长……第一代炮侦雷达用中波精度差点问题不大,旋转速度的提高并不困难,那么其它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呢?
  直接把马克3雷达搬出去就差不多了吧!
  不过苏欣往细里想了想,就回答道:“苏老,团长的意思,很可能是让这款雷达更适合陆战!”
  苏礼国“哦”了一声点了点头。
  马克3型雷达鹰酱开发了是用于海战的……此时鹰酱主要的需求就是海战,在太平洋战场上与鬼子舰队争夺制海权,陆地上的雷达没有多少需求,因此海战雷达总是走在最前头也最先装备。
  海战,而且还是用来较正军舰主炮的弹道。
  要知道军舰主炮的射程动不动就是十几公里,这导致马克3雷达的体积十分庞大而且重量过重……军舰可以有较大的载重因此鹰酱并不关心重量指标,它们甚至还为马克3雷达配了一层装甲以使其能防得住弹片和子弹的伤害。
  (注:鹰酱弗莱彻级驱逐舰主炮的射程16公里)
  但如果是陆地用的炮侦雷达就不需要这些防护也不需要那么远的侦测距离了……大概只需要10公里的侦测距离就已经足够。
  原因是炮侦雷达是用来侦测敌方炮弹的,它需要炮弹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侦测得到。
  比如敌人鬼子射程最远的野炮是90式75MM野炮,它的射程是15公里。
  在其炮弹达到最高点前基本没有侦测的必要,因为它很可能会被建筑或山峰挡住侦测不到。
  对半分之后就是7公里,炮侦雷达的侦测距离如果有10公里,那就还有3公里的布设空间。
  想到这苏礼国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他要对马克3型雷达进行小型化、轻型化,如果能装在一辆卡车上就最理想了!


第1321章 超前
  王学新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叫来了跟琼一起学习的班浩林与陈杰风两人。
  之所以找他们俩而不是找图灵或琼,因为这是军事机密,任何一点都不能透露给日不落知道。
  当班、陈两人站在王学新面前时,王学新先是与他们宣暄了几句,然后就带着考考他们的语气说道:“两位,如果我们知道抛物线上的两点想计算出整条抛物线,用计算机可以做到吧?”
  王学新原以为班、陈两人会说“可以”,没想到两人没有半点犹豫的回答:“不可以!”
  “不可以?”闻言王学新不由眉头大皱。
  他还以为班、陈两人跟着琼没学到本领,不想班浩林犹豫着解释道:“团长,要确定一条抛物线的轨迹必须……知道三点!”
  王学新“哦”了一声,好像是这么回事儿……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但不能确定一条抛物线!
  只怪自己当初数学没学好,连这事都能搞错。
  苏礼国也不是数学专业的,再加上这时代华夏基础科学教育还没普及,所以一时居然没人发现这个错误。
  这么说雷达的转速还得加快,否则没法探测出三点……呆会儿要给苏礼国那边提个醒!
  王学新定了定神,略带尴尬的说:“那么,如果知道三点能算出来不?”
  “可以!当然可以!”这一回班陈两人就很爽快的点着头。
  王学新又问:“你们能做到独立接线了吗?”
  这与现代计算机略有不同。
  现代计算机是编个程序计算,而这时期的计算机却需要按一定的规则事先接好线。
  王学新这么一说就让健谈的班浩林打开话匣子了。
  “团长!”班浩林说:“说到这我们还得感谢您,如果没有您发明的‘C语言’,咱们还真是学得稀里糊涂的半天也找不着北,那时您如果问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咱们还真没把握!但是现在……这就是小问题!”
  “对!”陈杰风也很有把握的点头道:“能独立完成,顶多就是时间问题,多测试几遍,如果结果不对咱们再花点时间找找错,总会解决的!”
  “那就好!”王学新点了点头。
  这道题对编程而言的确没什么难度,王学新相信班、陈两人能做得到,否则他们也就不配称数学家了。
  接着王学新又提了一个问题:“那么,如果用电子管代替继电器呢?你们是否能做到?”
  用继电器计算机为炮侦雷达计处弹道不是不可以,实际上继电器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已足够用了,问题是继电器计算机体积大、重量重,随便一个计算单元都有十几平的房子那么大,这对陆地作战尤其是炮兵作战显然不合适。
  而且,计算机的发展早晚都要往电子管方向发展,华夏如果要在这方面占有技术优势就必须走在别人的前头。
  王学新这话当场就让班、陈两人愣住了,两人互望了一眼后就各自回答道:
  “团长,这是不是有些超前了?咱们继电器计算机还没搞出来呢!”
  “是啊,团长!日不落也才发展到继电器计算阶段,咱们就开始搞电子管了?”
  也难怪两人会这么想,此时的华夏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大到华夏的知识分子都不敢直视,结果时间一久就普遍形成了“只学不超”的思想,意思就是能跟在列强后头学会就不错了,还想着赶超?做梦吧!
  如果是以前,客观的说班、陈两人的说法的确没错,此时的华夏应该一步脚印一个坑的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继电器还没搞出来就想着搞电子管。
  但现在不一样,有王学新这个来自现代的人知道计算机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怎么发展……不超前发展才是傻瓜了。
  王学新认为此时应该建立起班、陈两人的自信心,于是他就不急不缓的说道:“两位,琼和图灵以及其它日不落的技术人员之所以没有跟你们说太多,是因为这个项目是日不落最高机密,这才会让两位误会!”
  “误会?”陈杰风听出了王学新这话的弦外之音,他疑惑的问:“团长,您这话的意思是……”
  王学新不答反问:“你们以为,日不落这些科研人员为什么来华夏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帮我军破译鬼子密码?如果只是破译密码的话,为什么图灵这个‘万能解码机’的发明家还要跑来?为什么会在华夏展开继电器计算机的研究而且愿意与华夏合作?你们想过这些问题没有?”
  班、陈两人这段时间专注于研究工作哪里会想到这些,此时听王学新这么一说才觉得的确让人费解。
  其中尤其是继电器计算机……日不落完全没有必要与华夏合作,因为全程班、陈两人都是在学习,研发上基本没帮上什么忙。
  日不落何苦要把这么先进的技术透露给华夏甚至还像带学徒一样带着班、陈两人呢?
  王学新等了一会儿,见班、陈两人对这些问题没有一点头绪……其实不是没头绪,而是他们根本就敢想像华夏在这方面能超过日不落。
  然后王学新就给出了答案:“因为,继电器计算机的技术是我们提供给日不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7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2/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