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648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无数抗联英雄都是因为百姓的告密与手下的背叛而牺牲。
  此时,东北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百姓在鬼子的恐怖统治和奴化教育的洗脑下已经麻木了,甚至有些人不会说汉语只会说日语。
  抗联部队空降到这么一个地方,就算是见缝插针只怕都插不进去。
  但鬼子这种非人的控制并不是密不透风,它的弱点就在于鬼子不得“人心”。
  史上的抗联部队在抗战末期进入东北时,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组织起了一支为数四万人的自卫军。
  当然,这是因为百姓知道鬼子要完蛋了,只要有人带头就纷纷响应。
  现在,鬼子的形势虽说不太妙,但总体而言还没到“完蛋”的时候。
  甚至在东北的百姓还认为鬼子正在不断的赢得胜利……鬼子十分擅长封锁消息,就连本国的百姓都不知道他们在外打的败仗,何况是东北。
  所以这时抗联部队要动员起这些百姓并与他们打成一片齐心合力的跟鬼子斗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鬼子对内部如此放心的主要原因。
  王学新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笼罩在东北百姓头上的谎言。
  用什么来说服百姓呢?
  告诉百姓八路军要打过来吗?
  这显然是不行的,虽说这是事实。
  因为八路军在东北百姓的印像里还是装备十分落后的那支军队。
  那什么八路军有了飞机全歼了鬼子多少多少“零战”,击溃了鬼子几个坦克联队夺取了大青山钢铁厂等等,这些事儿东北百姓都是听不到的。
  但有一件事东北百姓却知道,那就是鬼子在诺门罕的大溃败。
  这事实在太大了,而且那是抗联部队还在东北活动,百姓或多或少都听说鬼子被毛熊打败这回事。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认为毛熊打败过鬼子就比鬼子厉害,他们就能打败鬼子。
  因此,要起到宣传效果就只有在这时候再利用毛熊一把。
  事实证明王学新是正确的。
  主要是王学新这个“谎言”的可信度也很高:毛熊的运输机把抗联部队一千多人空投到东北,这抗联部队全套的毛熊装备,鬼子还不断把兵力往边界调动,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
  然后抗联部队再一说:“毛熊要打过来了!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乡亲们,做好准备吧!咱们要把鬼子一口气赶出东北!”
  百姓马上就信了。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之前东北百姓不仅没反抗反而站在鬼子一边,那是因为抗联部队太弱小了,所有人都知道鬼子是胜利的一方,帮助抗联部队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现在不一样。
  现在对付鬼子的是毛熊,曾经打败过鬼子的毛熊。
  那还想什么?跟着抗联部队一起闹革命呗!
  于是分散在各地的抗联部队就像是一点点星星之火,引燃了东北这片冻土。


第1175章 后勤
  东北的队伍在抗联部队的动员下不断壮大,但整体还是处在相对隐秘的状态下。
  所谓的“隐秘”,指的就是抗联部队秘密发展队员建立根据地,除非是被鬼子发现,否则轻易不跟敌人起冲突。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王学新认为这时还是不要引起鬼子注意为好,否则他们很可能意识到内部的问题进行高压肃清活动,到时还没发展起来的抗联部队就会再一次被打压。
  就在王学新关注东北的情况时,张宗平就拿着一封电报到王学新面前,说:“团长,总部来电,说是希望你能拟一份作战计划上交!”
  “作战计划?”听到这话王学新就为难了。
  原来,首长那也感觉到了王学新最近就会有动作。
  往常,王学新旦凡有什么仗都会先把作战计划向总部报告。
  这样一来是加强与总部的联系,二来有需要其它部队配合的地方,总部在知道王学新的作战计划的情况下就能有的放矢。
  但是这一回,首长却左等右等也等不到王学新的作战计划,这让首长都有些着急了。
  “这个小东北!”首长说:“搞什么名堂嘛?都什么时候了,计划也不上报!万一打起来了,我们如果不知道他的作战计划,到时怎么配合?”
  参谋长帮着王学新说好话:“首长,这可能是小东北准备这准备那的,事情多了给忘了,我让人去催催!”
  于是就一封电报发到王学新的指挥部。
  王学新直接回答:“报告首长,我没有作战计划!”
  “没有作战计划?”这一回连参谋长都愣住了:“王团长,这么大的一场仗,做了那么多准备,居然没有作战计划?”
  “报告首长!”王学新回答:“此时说作战计划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是根据鬼子的进攻态势做出反击,到时根据实际情况指挥作战,现在制定计划……除非我们知道鬼子怎么打!”
  一听王学新这话首长就明白了,他微微点头说道:“这是无招胜有招啊,说得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嘛,一场要根据鬼子的进攻态势作出反攻的仗,的确没法制定作战计划喔!”
  这应该说是“闪电战”的一个特点。
  “闪电战”从大的方向上是可以给出一个作战计划的,只不过这个作战计划通常也没什么用,因为它在战斗时经常需要改变。
  在具体作战时就更谈不上什么作战计划了。
  因为“闪电战”的核心就是寻找敌人的弱点然后用集中兵力用最快的速度朝这弱点突破。
  在战前,敌人的弱点不知道在哪,这在战斗期间是一直变化的。
  比如原本重兵驻守的城镇突然被调成了一座空城,原本无人防守的城市此时却重兵把守。
  这也是汉斯作战时往往让前线军官自由发挥的原因……越是这样的仗就越需要军官的指挥艺术,需要他们灵活运用随机应变,而不是按照一份计划书或是指定的路线打……这通常是毛熊的打法。
  王学新深知此理。
  他准备的三个机械化团是准备打“闪电战”打穿插没错,但那是鬼子进攻露出破绽后再打的穿插。
  此时鬼子的进攻还没开始,王学新自己也不知道该往哪突破,于是这作战计划也就不知道从哪里拟起。
  不过王学新还是跟首长做了一番讨论。
  比如后勤保障的问题……
  机械化部队的确能快速穿插,但它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后勤,尤其这三个团用的还是连发步枪。
  燃油补给之类的还好解决,鬼子的仓库里到处都是,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那就是“谢尔曼”用的是汽油而鬼子坦克用的是柴油。
  不过这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鬼子的汽车用的也是汽油。
  也就是说这些都可以从敌人那缴获。
  同时可以预估一点,机械化部队穿插之后就进入鬼子的薄弱的腹地,到时这些补给都不会少……甚至不仅不会少,带都带不完。
  会缺的就是弹药,连发步枪的弹药。
  使用连发步枪的一个缺点,就是其弹药与鬼子的弹药不通用,就算攻陷了鬼子无数弹药库也无法补充弹药。
  这后勤需要其它部队为机械化部队提供。
  王学新说:“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几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是主力部队的跟进,虽然主力部队很可能跟不上机械化部队,但只要机械化部队一被敌人阻挡进作战状态,后方的主力部队就应该及时跟上并将补给送到机械化部队手中!”
  首长考虑了一会儿,就回答:“这个没有问题,机械化部队在前头当尖刀,主力部队在第二梯队跟进占领有利地形驻防,工兵运输弹药在后方跟进!只不过……如果把战线拉得太长,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兵力不足的问题喔!”
  首长说的有道理。
  如果是深入敌人腹地几公里十几公里,这样打还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是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而八路军在大青山方向的主力部队只有十个团……这是怎么也不够用来保障后勤补给线的。
  “所以还有第二个方案!”王学新说:“用运输机和战斗机运!”
  “用战斗机运?”首长不由一阵疑惑。
  用运输机运他理解,但是用战斗机……
  “是的!”王学新回答:“一旦机械化部队深入敌境无法得到补给,我军就只能开辟一个临时机场,到时运输机和战斗机可以挂载着弹药在临时机场降落!”
  接着王学新又补充道:“这是长时间驻守时有条件修建机场的情况,如果是紧急情况,就要求运输机和战斗机能空投!”
  首长点头道:“你们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吗?”
  “是的!”王学新回答:“利源机场已经在做空投训练了,空投其它装备或许比较困难,但如果只是空投连发步枪的子弹……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就好!”首长满意的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做!”


第1176章 穿插
  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战斗还是在一天夜里突然间就打响了。
  那天深夜刚过十二点,王学新还在宿舍的油灯下看着训练报告……利源机场的训练一点都不比其它部队轻松,他们既要训练“拉5”战机的驾驶和作战,还要训练“拉5”战机的伞降。
  伞降原本也需要些技术和经验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因为子弹这东西对碰撞比较敏感,如果是一般的搬运还没什么,但如果是从高空落下猛烈的撞击,很可能会被引爆,即便没有引爆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变形什么的也会给战场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但这个问题对毛熊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事……此时的毛熊甚至都已经在尝试空投坦克了。
  确切的说不是空投坦克,此时的空投技术几乎不可能空投坦克后还保证坦克完好。
  毛熊很有创意的把轻型坦克装在了滑翔机上让它可以起飞降落,但这个想法只经过一次试飞就放弃了,因为风险太大被认为不值得这么做。
  空投弹药对他们而言自然是小意思,马上就从毛熊那进口了一批用于空投的降落伞来。
  让王学新感到苦恼的是,“拉5”因为是木质结构的,这使其承载能力较低,机翼下只能挂载150公斤重的炸弹……过重担心在风阻的影响下会折断机翼。
  Ak47单发子弹的重量7.9克。
  150公斤就是不到19000发子弹。
  这听起来很多,一万多发子弹,但要知道那可是Ak47……以一名战士120发(4个弹匣)为一个基数计算,这19000发子弹只够158名战士打一场战斗,也就是只够一个加强连。
  这么计算,三个团7000多人,随便打一仗就需要44架“拉5”空投一批弹药,而且这还是保证每次空投都能投到位的情况。
  这效率有点低,尤其用的还是“拉5”……这不是说八路军耗不起“拉5”,而是耗不起飞行员。
  于是王学新就考虑一个问题:是不是该从毛熊那进口些运输机了,只是……毛熊自己也缺运输机,他们还将轰炸机改成了运输机,这情况从他们那进口运输机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6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8/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