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把这一千三百人以排为单位分散布设!”王学新说。
“以排为单位?”莱蒙洛科夫吃惊的抬起了头望向王学新。
一个排只有三十几人,鬼子任何一支武装包括伪军都能轻易将他们围歼。
“是的!”王学新回答:“他们不带装备,或者只带手枪、电台和一些必要的轻装备,空降后马上将装备埋藏好,然后伪装成百姓或是伪军混入各个城市中!”
说到这王学新就收住了话,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就没必要告诉莱蒙洛科夫了。
不过想来莱蒙洛科夫也明白王学新要干什么。
王学新抬头问了声:“莱蒙洛科夫同志,我这么用,对他们不是浪费吧?”
“不不,当然!”莱蒙洛科夫忙不迭的回答。
很明显,王学新也是把抗联部队当情报部队和特种部队使用,这完全符合抗联部队的训练。
猛然间,莱蒙洛科夫意识到了什么,他抬头震惊的望向王学新。
如果八路军要在东北布设这支抗联部队,那是不是说……
第1173章 误判
抗联部队在三天后就在同一晚分三批空投到了东北。
之所以要“同一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主要是此时的鬼子对毛熊毫无防备……鬼子以为毛熊在专心对付汉斯没空也不敢在东线有什么动作,因此对毛熊几乎没有防备。
毛熊在这时实施空投就可以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分几次空投,比如第一天空投两百人,这时就会给鬼子提了个醒,下一次再空投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了,不仅运输机有可能被拦截即便空投下去也很可能会被鬼子抓获。
毕竟此时毛熊能派出的运输机就是TB3型运输机……
TB3其实不是运输机而是轰炸机。
之所以把它改为运输机是因为毛熊极度缺乏运输机就将老式轰炸机改为运输机……反正这些老式轰炸机在战场上起不了什么作用,如果用于作战的话毫无疑问会被汉斯的战机击落,还不如把它们改为运输机放在后方运送货物。
TB3型运输机曾一度被毛熊用在空投空降兵,但由于其速度太慢……最高时速只有250公里,因此在去年就已经被淘汰了。
这种在前线被淘汰的运输机很自然的就被派到了几乎不可能有战斗的远东,于是抗联部队的布设就恰好用上了。
其实王学新在这里使了一个小心眼:毛熊的运输机越过鬼子的防线,然后空投下伞兵……鬼子那边会怎么想?
虽然没有开战,但这也会被认为是在做开战的准备吧!
不管鬼子怎么想,怎么也不会想到八路军这边吧?
如果他们以为是毛熊准备在东线开战,是不是会进一步加强防线的兵力从而使内部兵力更加空虚?
毛熊那边对此倒是无所谓。
因为反正都是把抗联部队派过境了,是打过去还是用运输机空投有什么区别?
甚至可以说用运输机在夜里空投会更好些。
从刺激鬼子的角度来说,用运输机空投至少还没有引发战斗,如果是打过去的话……不管这支部队是谁是不是长着一副华夏面孔,只要是从毛熊方向打过来的那肯定就是违反了约定而且不可避免的还会有人员伤亡并留下证据。
现在用运输机空投,一是没有直接开战二是只要毛熊死不承认,鬼子那边也很难拿到证据。
王学新想的没错,毛熊这个动作果然触碰到了鬼子敏感的神经。
冈村宁次是三天后才得到情报的。
之所以会滞后,是因为鬼子关东军心高气傲,认为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发生的事不需要向别人汇报。
冈村宁次得到的这情报还是东京方面下发的电报:“冈村君,三日前毛熊在满洲组织了一次中等规模的空投,参谋本部分析,毛熊很可能乘着这时候对我军发起进攻,是以,我军对顽军的进攻是否应该暂缓?”
冈村宁次一愣,毛熊居然在这时候在满洲有动作?
也难怪东京方面会这么想。
要知道此时的鬼子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东南亚那边打了一堆的仗,甚至遭到华夏远征军的反攻,此时正节节败退;太平洋战场上鹰酱又步步进逼,鬼子海军已优势渐失;华夏这边又与顽军和八路军打得难分难解。
反观毛熊,他们却有稳住阵脚的态势(从鬼子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他们还不知道汉斯即将对毛熊的斯大林格勒和巴库发起猛攻)。
如果这时候毛熊从后方对鬼子发起进攻,那么鬼子很快就会崩溃。
但想了想,冈村宁次又觉得不太可能。
他问着身边的河野真太:“河野君,汉斯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河野真太一愣,他不太明白冈村宁次在这时候怎么还有心情关心汉斯的战局。
不过河野真太还是如实回答:“大将阁下,汉斯正在准备一次新的进攻,我相信,汉斯很快就会再次取得辉煌的胜利的!毛熊的末日不远了!”
接着河野真太又补充道:“只要能打下毛熊,那么八路军就失去了后方的支持,要打下他们就容易多了!”
河野真太还以为这是冈村宁次问这事的目的。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误会了。
冈村宁次“嗯”了一声,说:“所有人都知道汉斯将会再次发起进攻,这只是时间问题,毛熊难道会不知道吗?”
思考了一会儿,冈村宁次认为毛熊肯定知道。
既然毛熊知道,而且毛熊又不一定是汉斯的对手……事实上,毛熊在与汉斯的战争中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下风,除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那么,在这情况下,毛熊应该做的,难道不是集中所有力量对付汉斯?
他要傻到什么程度,才会在这时候两线作战将兵力投送到满洲?
但是……毛熊运输机过境是真实的,有空降兵空投也是真实的,虽然没有发生战斗,也没有找到毛熊空降兵。
这又是为什么呢?
思考了一会儿,冈村宁次似乎有了点头绪。
“知道满洲为什么没有战斗,我军也没找到敌人空降兵吗?”冈村宁次问。
“为什么?”河野真太好奇的问。
“河野君!”冈村宁次说:“如果那些空降兵是毛熊战士,他们能不被发现吗?”
河野真太迟疑了下,然后就“哦”了一声:“大将阁下的意思是,那些空降兵是华夏人?”
冈村宁次微微点头,说道:“他们很可能是抗联部队,这些抗联部队跟八路军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这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并不是毛熊想开战,而是八路军,或者是华夏军队,他们想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想着,冈村宁次马上就给关东军司令部发电,想提醒他们注意肃清内部的空降兵和特务而不是把重点放在针对毛熊的防线上。
然而……
关东军是谁啊?
这是一群连东京的命令都爱搭不理的战争狂人。
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收到电报只是瞥了一眼就把它丢到一边了。
在梅津美治郎看来,那些空投在内部的空降兵根本就不值一提。
重要的始终是毛熊……他们的火炮和坦克可不是开玩笑的!
第1174章 星星之火
这些算不上王学新的小动作,到此为此王学新还什么都没做。
王学新的小动作,是他给第88步兵旅(抗联部队)的第一个命令:“向百姓宣传毛熊不久后将进攻东北!”
对此第88步兵旅旅长还回电对此表示质疑:“可是团长,毛熊并没有出兵东北的意图!”
“我知道!”王学新回答。
“那么……”然后旅长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散步假消息让鬼子紧张?”
王学新默认了。
过了一会儿,旅长那边就回应道:“可是团长,这么做,会不会给毛熊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看得出来,旅长对毛熊有感恩之心,因此不太愿意散步这个假消息给毛熊增加压力。
应该说旅长有些天真。
国与国之间的事是不能用个人感情来衡量的,毛熊之所以肯帮助抗联部队完全是因为这对他们有利益,包括第88步兵旅现在做的对毛熊也有利益,如果没有利益或者不是王学新用情报交换的话,毛熊根本就不会让他们在这时回华夏。
因此,这是一种平等的互利关系而不需要感恩。
不过王学新还是回答道:“放心,旅长同志,我已经与毛熊那边通过气了,他们同意我们这么做。另外,你也应该知道,鬼子与毛熊开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王学新这话没骗旅长,王学新的确跟莱蒙洛科夫说过。
莱蒙洛科夫也把这事向上级报告了,所有人都认为……运输机都飞到鬼子上空并且空投下部队,再多一句“谣言”算不了什么,于是就没有反对。
其实是毛熊做过一次情报分析,他们认为以鬼子现在的资源情况尤其是燃油紧缺,不可能让数十万关东军对毛熊发起进攻。
在这情况下,一句“谣言”能起到什么作用?
然而,这“谣言”对八路军确切的说是对抗联部队却有很大的作用。
王学新这么做不只是让鬼子把兵力调空全压到边界线上,更是稳定人心为抗联部队造势甚至可以说打下群众基础。
东北的困难,在于鬼子侵占东北已经很多年:鬼子入侵东北是在31年9月,在顽军的“不抵抗政策”下,不到半年时间鬼子就占领了整个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果从32年算起,到现在也已经有十几年。
十几年的时间,那时刚出生的孩子都已经长大了。
鬼子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对东北实施日式教育,另外还编制详细的户口实行保甲制。
这一来就相当麻烦。
因为哪一户有多少人、出生几个、年龄性别之类的全都登记在册,鬼子一查就知道,整个村甚至整个城市的百姓都不敢随便乱藏人……随便多一个人出来,马上就会遭到盘问而且很容易查清楚。
一旦有藏着游击队的行为就会连累邻居十几户。
因此就算鬼子不查,邻居也会互相监督互相告密。
这也是之前抗联部队在东北基本被肃清的主要原因……抗联部队在村乡城里基本无法立足,只能躲在深山丛林里。
甚至躲在深山丛林里也不安全,碰到几个打柴的老乡,转个身就去鬼子那告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