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两个团,王学新在电报里跟首长商量过。
首长首先想到的就是主力部队,他说:“这个简单嘛,十三个主力团随你挑,那可都是一顶一的好兵喔,我估计这要是被挑走了,那一个个师长旅长都要心疼了!不过也不一定,谁都知道你小东北要挑兵,肯定是有好事嘛!”
首长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以为王学新肯定会挑主力团……主力团战斗强兵员素质好嘛,不挑它们还能挑谁?
然而,王学新却出人意料的回答:“首长,我不打算挑主力团,我想要新一团和新二团!”
这话不由让首长一阵疑惑:“新一团、新二团?你确定?他们的兵力可能都达不到你的要求喔!”
新一团、新二团可没有李云龙的独立团那么牛。
独立团凭着织布机做生意一路在运城招兵买马扩充到三千多人,兵员和实力比起主力团也有过之无不及。
新一团、新二团主要是靠战士们搞运输、做买卖艰难的维持着,同时还有战斗任务,部队能保持着原来一千人的规模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不可能扩充。
王学新却不在意,他回答:“没关系,兵不够咱们再征就可以了!”
首长不解的问:“你为什么放着主力团不选,反而选择新一团、新二团?”
王学新回答:“首先,新一团、新二团长年与独立团配合,互相之间已经有默契。其次,主力团已经完成春田式步枪的换装并形成战斗力,此时如果再让他们换装连发步枪马上适应另一种步枪和战术,是不是对整体战斗力的一种损失?”
首长点了点头。
王学新这么算没什么毛病,主力团的战斗力摆在那,其起点本来就高,换装连发步枪后战斗力的提升虽然也很明显,但从总体而言却没有新一团、新二团的跨度那么大。
此时的新一团、新二团甚至连春田步枪都没装备全,一下换成了连发步枪……这战斗力的提升就十分明显。
不过首长又有些担心:“王学新同志,有句话叫‘好钢用在刃上’,我不是看不起新一团、新二团,但是……连发步枪这种装备给素质好的战士用,是不是更能发挥它的威力?如果是素质稍差的兵甚至是新兵……”
“首长!”王学新回答:“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了:主力团长期使用拉栓式步枪作战,而且‘节省弹药’的习惯可以说是深入骨髓已经成为习惯,这种连发步枪给他们用,只怕大多都会被当作单发步枪使用,反而很难发挥出战斗力!”
这是王学新在这场战斗得出的结论。
独立团也一样有老兵、新兵,在战斗中常常出现新兵打得比老兵出色的情况……因为新兵敢于扣扳机敢对鬼子搂子弹,而老兵则多半用单发模式作战,这也是打了几天的仗下来独立团才用了六十万发子弹的原因之一,平均每人才用了两百发,这个弹药消耗量一点都不大。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就是老兵有省子弹的习惯。
而AK47这玩意相对于鬼子而言其优势就是在火力,如果玩单发……虽然射速比鬼子的三八大盖快,但精度没三八大盖高啊,这么一来就算在三百米的近距离也不一定能玩得过鬼子。
反而是新兵扳机一扣,子弹“哒哒哒”一片过去,一方面是火力能将鬼子压制住为已方争取先机,另一方面瞎猫碰到死老鼠打死打伤个把鬼子就已经赚到了。
因此,在王学新看来,对于AK47这种跨时代的连发步枪而言,反而是新兵更快上手更容易掌握。
老兵尤其是八路军的老兵,一路过来打了十几年的仗都是要求“节省弹药”,现在突然放开了,心理这一关要跨过去都得要些日子。
首长被王学新这么一说就明白了,他当即点头:“没问题,那就新一团、新二团!”
于是新一团、新二团就被调到了大青山,而且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兵力补充。
此时的八路军要补充兵力并不困难。
主要是因为有大批的难民进入八路军的根据地,虽说这些难民已经被顽军挑走了一批……青壮的拦下当兵,只有老弱妇孺才让走。
但总有青壮偷着逃到八路军这,再加上八路军在百姓中名声很好又给难民工作又给难民棉衣过冬,说是救了他们的命也不为过,因此八路军只需要振臂一呼,前来报名的新兵是排着长队络驿不绝。
因此,新一团、新二团直接扩充到了两千人的大团然后再调到大青山。
原本这两个团都可以扩充到三千人,但一来是新兵太多训练起来有难度,二来是连发步枪和半履带装甲车产能不足,兵力太多装备不过来,于是就先扩充到两千人再说。
对此新二团团长孔捷还有些不高兴了,他赶到大青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李云龙跟前诉苦:“我说老李,咱好不容易才换了几辆坦克,原本还以为可以好好过把瘾,没想到……这一发炮弹都没打出去,人就调到这来了!”
原来,新二团的重装备尤其是坦克也像独立团一样给留在运城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以T34的摩托时间要是从运城开到大青山,只怕都有一半趴在路上动不了了,何况运城也需要坦克防御。
李云龙却带着一脸邪邪的笑,回道:“唉,我说你这个孔二愣子还真是个愣子,怎么就成天想着坦克呢?你放心,往后有你的好东西,那几辆坦克能算啥?”
第1151章 汽车生产线
李云龙这话说的没错。
从某种程度而言,步兵的AK47比坦克还重要……虽说AK47单看远不如一辆坦克,其子弹更不可能击穿坦克。
但对于一支成千上万人的部队而言,装备几千把AK47对敌人形成单兵火力上的碾压,那种恐怖在战场上是无法想像的。
至于坦克……如果没有步兵的掩护和协同,也就是一发火箭弹的事。
此时的王学新也考虑过这一点,因此他抽了个空往汽车……确切的说是半履带装甲车生产线有宁北乡走了一趟。
宁北乡距离大青山钢铁厂五十几公里,这同样为了靠近资源方便运输。
但又不能靠得太近,如果靠得太近很容易被鬼子发现接着又被轰炸。
宁北乡是一个被鬼子屠村的乡。
鬼子打到这的时候,因为要在附近设置炮兵阵地,担心阵地的位置被八路军发现,于是将所有村民赶进祠堂关上门,然后放一把火烧了干净。
等八路军再次把这个乡夺回来的时候,这个乡已经成了一片焦土,全乡一千多百姓就只有十几个逃进山里躲起来的人生还。
八路军用宁北乡作为生产半履带装甲车的基地,主要是因为这里四面环山是一个盆地……对于盆地这种地形,尤其是中间平地很小的地方,敌人的轰炸机以及炸弹、炮弹都是很难命中的,这其中尤其是“人操飞弹”。
原因是“人操飞弹”飞行时速四百公里左右,而且还有鬼子飞行员在其中操作。
飞行员操作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人都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如果是轰炸一个机场那没什么问题,老远看到一片空旷地,做好心理准备再估算一下高度、距离,调整“飞弹”朝目标飞去……
但如果目标是一个小盆地,那在鬼子飞行员眼里就是一片山脉,然后还没看到目标飞弹就已经“呼”的一下过去了,很难找到目标不说,即便知道目标就在这里对于“飞弹”这种平稳飞行的飞行员也很难命中。
轰炸机也有同样的问题,除非是俯冲轰炸机。
火炮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盆地周围的山够高,盆地中内就是炮火死角。
这也是宁北乡之所以称之为“宁北”的原因……它在战争中几乎没有被鬼子的火力波及可以说是因为其特殊的地形而偏安一隅。
只是没想到,因为鬼子要在附近设置炮兵阵地,结果就出现了这起灭乡惨案。
王学新赶到宁北乡时,还能看到被烧得到处是乌黑的平房……这些平房是八路军有意留着的,一是留着鬼子作恶的证据,二是对汽车厂的一种伪装。
汽车厂则建立在靠东的山脚下,沿着山坡建了一片的厂房,房顶还铺上了土种再铺上一层积雪,从空中往下看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不知道下方别有洞天。
当然,地面的警戒也很严,周围的两里范围内的各个高地都驻守着部队,一重一重的警戒连只苍蝇都放不进来。
王学新在这里找到了阿列克谢。
阿列克谢看起来在这里工作得很开心,他一看到王学新就高兴的迎了上来,说道:“团长同志,好久不见!我正想给你看看我们的工厂呢,瞧瞧,它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
说着阿列克谢就把目光投向厂房。
王学新关心的不是厂房,他关心的是生产问题。
“能生产发动机吗?”王学新问。
“没问题!”阿列克谢很有信心的回答:“事实上,团长同志!我们已经用那些机床生产出五台发动机了,而且它们都运行得很好!”
王学新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上阿列克谢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因为之前就算有机床,但机床这玩意不是每个人都会用的,就算阿列克谢了解汽车生产的知识,在机床操作方面依旧属于外行……这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事。
但阿列克谢却找到了办法。
他从所有毛熊支援给八路军的那些技工里挑选人才……这些人才中有许多是多面手,其中还有些之前就干过汽车生产。
阿列克谢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再互相培训学习一番,最终才把这些机床整明白并用其生产出了发动机。
但这事还没完。
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但还有车轴、变速器等等。
这些零件不是说不能仿制,有阿列克谢这个行家在,仿制它们就只是时间问题。
问题也恰恰就是时间。
八路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
史上华夏在战后建立起一条汽车生产线,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才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而且其中有许多零件也一样依靠进口。
王学新没有多考虑,其它零件暂时先从毛熊那进口。
至于毛熊愿不愿意卖……
他们原本的确不愿意卖,因为汽车零件这玩意对此时的毛熊而言也是紧缺的战略物资,给了八路军就意味着他们会少了许多汽车。
莱蒙洛科夫是这么跟王学新说的:“团长同志,很高兴听说你们能自己生产发动机!但是,我军也需要汽车,我们没有多余的零件……”
王学新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莱蒙洛科夫同志,我知道你们需要汽车,但你们更需要X2,你说是吗?”
“什么意思?”莱蒙洛科夫脸色一变。
“莱蒙洛科夫同志!”王学新解释道:“之前,你们是用中间威力弹换X2,而且还用很便宜的价格。但是现在……”
王学新笑了笑,剩下的就不用多说了。
莱蒙洛科夫当然明白王学新这话的意思。
现在八路军已经能自行生产中间威力弹了,那还需要从毛熊那进口吗?
如果八路军不需要从毛熊那进口中间威力弹,那毛熊现在还可以用什么换X2呢?
X2可是个消耗品,一百枚X2只怕一场空战就用完了。
再多一百枚……不,应该说再多一千枚两千枚都不算多。
那么,相比起X2,汽车零件还显得那么重要吗?
莱蒙洛科夫无奈的点了点头:“好吧,团长同志,你们需要多少?”
第1152章 改进
于是汽车的配件就不成问题,只要毛熊还需要X2,八路军的汽车零件就永远不需要担心。
对此,莱蒙洛科夫还有些奇怪:“团长同志,你们为什么不干脆整车进口呢?这或许会容易得多也省事得多!”
莱蒙洛科夫这话倒是没错,王学新这么干的确增加了许多麻烦,比如八路军需要自己生产发动机,这发动机的质量还不一定能保证,零件运到华夏后还需要组装等等。
如果是整车从毛熊那运进来,那就是直接从生产线开下来的,它甚至不需要运力反过来还可以运些东西过来,比如八路军急需的一些药材之类的。
王学新轻描淡写的回答道:“我们总要学习的不是吗?如果整车从毛熊那进口,我们又怎么能在这折腾中学会生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