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553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因此,王学新提出希望能独立生产的说法是天经地义。
  王学新下一句话就让孙尔威为难了:“我们在火箭弹方面的独立生产不存在问题,问题就在于‘导线’,我希望鹰酱能为我军提供一百万米的导线!”
  听到这个数据孙尔威就惊呆了:“一百万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们要这么多导线做什么?”
  “孙尔威!”王学新故作轻松的反问:“你以为一百万米很多吗?你知道这种反坦克火箭弹……它的射程是多少每枚需要多少米的导线?”
  孙尔威一愣,他倒是没认真算过,毕竟他只是一个情报人员,对这方面了解并不深。
  王学新马上就给出了答案:“每枚反坦克火箭弹需要一千米的导线,孙尔威!”
  火箭弹的射程只有五百米左右,之所以需要一千米,一方面是要为火箭弹提供更多的冗余射程……理论射程跟实际射程不一样,实际战斗中比如导弹居高临下发射,很可能会多走一些距离,到时如果因为导线不够长而在实战中无法发挥这优势岂不是亏大了?
  因为,为了实战有更好的表现,冗余出五百米的长度是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则是火箭弹的射程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比如增加火箭弹的发射药的装药量,很轻松的就能实现火箭弹射程的增加。
  到时火箭弹射程增加了而导线只有五百米,是不是马上就要全部返工并将旧款火箭弹淘汰?
  也就是从发展空间方向说,冗余五百米射程也有必要。
  王学新继续说道:“每枚反坦克火箭弹需要一千米导线,那么一万米导线只能生产十枚这种火箭弹,一百万米也不过生产一千枚反坦克火箭弹而已,一千枚这种火箭弹又能做什么?这只是我的首批要求而已,它只够我军打一场或者两场战役!”
  孙尔威被王学新这么一算,觉得也对,一百万米导线听起来挺吓人的,但转化成一千枚反坦克火箭弹……在战场上的确做不了什么。
  孙尔威不知道的是,王学新这种计算方法是针对鹰酱的火力习惯计算的。
  八路军在华夏战场上与鬼子作战……至少目前需要用到反坦克导弹的需求很少,此时鬼子的坦克状况,八路军用火箭筒完全能对付。
  因此,王学新首先考虑的是把这些导线用于X1。
  当然,反坦克导弹那边也要做好准备。
  比如生产个一百两百枚,产能要先出来。
  之后反坦克导弹射手也要训练出来,这样一旦战场需要时,八路军也不至于没有反坦克导弹可用。


第998章 弱点
  鹰酱那边在这方面倒是十分积极,他们甚至还没有装备自己的部队就首先将导线供应给八路军。
  这一方面是鹰酱希望用八路军当小白鼠……
  装备尤其是首次用于战场的装备,其缺陷会在将来的实战中渐渐暴露出来。
  使用这种不成熟的装备作战往往要冒很多风险,除此之外升级换代带来资金损失也相当巨大。
  因此,鹰酱总是习惯于“大公无私”的将新装备优先给其它国家的部队使用,等改善到一定程度安全性可靠性都大幅增加之后,再批量生产装备本国的军队。
  另一方面,则是海军上将考虑到此时的鹰酱没有太多的反坦克需求。
  此时的鹰酱依旧在太平洋上与鬼子争夺制空权、制海权,还没到进攻岛屿的时候,连敌人的坦克都很少看到……除了殖民军被鬼子赶跑时有见过坦克之外。
  在这情况下发展反坦克火箭弹没有多大作用。
  等需要时,凭借鹰酱强大的工业能力,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火箭弹装备部队。
  因此鹰酱不急于一时。
  海军上将反而担心八路军因为没有足够的反坦克装备而丢了运城,之后就会引起更多的麻烦从而损害鹰酱的利益。
  海军上将甚至很上心的提醒了王学新一句:“你们的确应该尽快升级反坦克装备,因为据我们得到的消息,鬼子很可能与汉斯合作并得到了汉斯的坦克的某方面技术,从而升级了他们的坦克!”
  王学新在听到这话时心下不由一惊。
  这事倒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为史上鬼子就从汉斯那购买过“虎式”坦克并希望能仿制。
  虽然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但那是“史上”。
  史上鬼子的坦克还在华夏横着走没有敌手呢?
  可不可以做这样的假设:
  因为鬼子的坦克在华夏乃至整个东南亚战场都没有敌手,所以鬼子就没有那么迫切的改进自己坦克的需求,而是把大部份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要对付鹰酱的联合舰队上?
  但现在不一样了。
  八路军从毛熊那引进了T34,又装备了火箭筒。
  这些使鬼子的各型坦克都屡次在王学新手中吃亏。
  如果是以前,鬼子在坦克方面处于弱势还不算什么,因为鬼子在航空兵和步兵上比八路军强许多,这些可以弥补坦克的短板。
  但现在八路军在航空兵上又与鬼子打得难分难解,甚至因为X1的出现还有力压一头的趋势?
  这是不是意味着鬼子在这种情况就会努力升级自己的装备寻找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会是坦克吗?
  王学新原本并不以为然,因为按照正常的思维,是坦克只有在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才有发挥的作用,否则就是敌人战机和轰炸机的靶子。
  然而,王学新往细里一想,却发现事实不尽如此。
  首先,是八路军战机严重不足。
  八路军战机只有五十余架……道格少校手里的战机只作为训练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参加战斗。
  这五十余架战机,能既对空又对地吗?
  如果鬼子战机和坦克同时出动,八路军这五十余架战机该如何分配?
  其次,八路军严重缺乏对地作战的轰炸机和攻击机。
  虽说八路军能把战斗机挂上火箭挂架当作对地攻击机使用,但挂上火箭挂架就无法空战,同时它们还需要战斗机掩护……到时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战斗?
  再次,最危险的其实还是空战。
  战斗机其实也可以对地实施攻击,比如鬼子的薄皮坦克,其顶部装备只有6MM到10MM左右的厚度。
  “霍克81”机头携带着两挺12.7MM的重机枪能轻松将其击穿。
  问题在于……
  如果战斗机对地实施攻击的话就必须超低空飞行。
  而“霍克81”与“零战”作战又要求时刻保持高度……“霍克81”对“零战”的速度优势并不明显,它脱离战场需要高速俯冲利用更优秀的俯冲性能摆脱敌机。
  可以想像,如果“霍克81”超低空飞行对敌人坦克实施攻击,那么在这没有高度的情况下,鬼子“零战”如果突然出现,那么八路军的航空队或许就只能死战到底了。
  因此,八路军航空队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空战的胜利,但依旧只能保证有限的制空权。
  简单的说,就是对鬼子的坦克基本没有威胁……不敢轻易降低高度攻击敌人坦克。
  反之,鬼子的“零战”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们的战机可以毫无顾忌的进行超低空飞行攻击八路军的T34。
  于是,坦克就成了鬼子的突破口。
  鬼子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八路军手中的火箭筒。
  如果有什么坦克能够抵挡住火箭筒的攻击,或者说减少火箭筒的杀伤力,再加上鬼子的步兵……运城防线就依旧有可能顶不住鬼子的进攻。
  想到这,王学新不由吃了一惊。
  他一直以为战局发展到现在八路军的运城防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一个这么大的漏洞。
  王学新想的没错,冈村宁次也是在几个昼夜不眠不休的思考之下,才找到八路军这个破绽。
  之前的冈村宁次始终想不明白,八路军的装备虽说拥有长足的发展,比如拥有了T34又拥有航空队,但这些装备不是太少就是不齐全。
  比如航空队只有战斗机却没有轰炸机,战车只有在运城的几十辆T34能称得上是威胁。
  那么,为什么这些不成体系的装备却能将帝国成体系的军队打得狼狈不堪呢?
  冈村宁次当然找不出原因。
  究其原因,是王学新是个现代人,他对鬼子的装备有相当的了解。
  所以,王学新整出来的装备虽说还没来得及成体系,但却是针对鬼子的弱点堪堪将其压制住。
  不过冈村宁次虽然没想明白这个,但他却想明白了一点:如果八路军的装备不成体系,那么就一定有其弱点。
  因此,他不应该总是像以前一样,总是想着争夺制空权,而应该想想其它方向的弱点。
  这么一考虑,就让他找到了战车这个弱点。
  这也是冈村宁次会向汉斯要求战车技术的主要原因。


第999章 改进
  在坦克方面,王学新并不是很担心。
  原因是反坦克导弹已经成型,斯金奈正在对其进行改进工作,实在不行,就用这种雏形紧急装备部队也可以用。
  到时,八路军手里就有一款射程比火箭筒远、精度也更高、穿透力更强的反坦克装备,鬼子坦克的质量就算有质的飞越,也抵不住反坦克导弹的轰炸。
  因此,王学新只是让陈松勇尽快开展反坦克导弹……八路军称之为反坦克火箭弹的生产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王学新的重点,此时还是放在X1上。
  这是因为王学新从莱蒙诺科夫那了解到一些关于“拉5”的基础数据:“‘拉5’的武器只有机头两门20MM口径机炮,装弹量两百发!另外,它的翼下可挂150公斤的炸弹!”
  王学新不由皱了皱眉头,旦凡战斗机一般都是有机枪又有机炮,而且机枪还有六七挺之多,比如“霍克81”就有六挺机枪,其中机头的两挺机枪是12.7MM的重机枪。
  会这么设置,是因为机头位置的命中率高,在空战中一旦咬住敌人尾巴时,机头两挺机枪往往就是与目标平行的,因此重火力一般布置在机头,这也是“拉5”把仅有的两门机炮布置在机头的主要原因。
  但“拉5”这两门机炮而且全部装弹量只有200发……似乎也太少了些吧?另外战斗机还有装炸弹的挂架,使它看起来更不像一架战斗机。
  但王学新往深里一想,又觉得毛熊这么做很聪明。
  原因是“拉5”这款战机不是以“质”取胜的战机,它的定位就是以“数量”和“产量”取胜的战机。
  简单的说,毛熊从来都不认为“拉5”在与汉斯的空战中需要太多的机枪和弹药……因为毛熊飞行员的素质与汉斯飞行员相比差距太大,如果这200发弹药打完了还没将敌机击落,那么“拉5”大概率也会被击坠了。
  既然如此,还需要它装几千发子弹甚至增加机翼命中率不高的机枪吗?
  还不如把这些“没必要”的重量省下来做成炸弹挂架。
  而“拉5”一旦有炸弹挂架,就意味着它不仅可以执行空战的任务,还可以执行对地轰炸尤其是摧毁敌人坦克的任务……而这也是毛熊急需实现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5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3/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