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连鹰酱都是它的竞争对手。
因为从目前来看,鹰酱是最有可能抢走“世界第一”这个位置的国家。
日不落的难处,在于此时与汉斯打得难分难解需要鹰酱的帮助,不能明着跟鹰酱翻脸只能暗中下绊子。
于是,在战场上才会出现巴顿被打压而郁郁不得志的情况……鹰酱军队眼看就要获得胜利了,却被严令停止进攻换日不落军队上去收割果实。
(联军司令虽是艾森豪威尔,但他这个司令只是协调两国关系没有指挥权,指挥作战的其实是蒙哥马利)
只不过日不落军队委实不争气,即便是作弊也屡战屡败让巴顿抢了风头。
外交官出身的史迪威当然知道此时鹰酱和日不落帝国之间这层微妙的关系,更何况将来进入阿三地界还需要跟日不落帝国合作,于是就强忍着没有发作。
他只是透过观后镜看了看车后气急败坏的亚历山大,自言自语的说了句:“如果你还想打,那就让‘英勇’的日不落军队表现一次吧!我看好你!”
接着,史迪威就不再浪费时间了,他思考着该怎么说服鹰酱高层,好让他们不受日不落外交方面的蛊惑还对这场战争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史迪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跟高层分析日不落的战略意图。
他说:“虽然我很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但从目前所有的战场表现看,我所说的都在一一变成现实。我们,包括华夏军队在内,正掉入日不落帝国精心编织的陷阱,他们岂图利用敌人来消耗我们的力量从而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放弃这里撤到阿三地界!”
接着他又给重庆方面发了一封电报,讨论将华夏部队撤往阿三地界的可行性。
王学新这边几天后才收到史迪威的消息。
史迪威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这是军事机密,身为司令的他不应该透露太多信息,他只说了几个字:“一切顺利!”
看到这几个字,王学新就知道事情八九不离十了。
王学新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如果华夏远征军没有走野人山,就不会再出现史上的惨剧吧!
另外,远征军往阿三那一撤,在阿三那的兵力规模就已经不小,对鬼子就能形成相当大的压力,也有可能会在更短的时间就再次形成战斗力发起反攻。
所以,王学新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对了,这对整个华夏战局的影响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事告一段落后,王学新就再次将目光转向运城。
运城纳入八路军的版图对八路军而言是个质的飞跃。
原因不仅是运城的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是以前八路军只能在吕梁山区与鬼子作战……以八路军之前的实力,很难在平原地区与鬼子正面抗衡,即便是主动出击在平原地区打了胜仗也无法长期防守,因为平原地区无险可守,后勤补给线也很容易被鬼子切断。
因此,就算之前打了百团大战甚至王学新还打下榆村等等,但基本就是打下之后缴获了物资破坏了鬼子的设施就要撤退。
这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八路军根据地绝大多数地区都在交通不变的山区。
这些山区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提升经济实力。
有了运城就不一样了。
运城往西一直到黄河全是平原,就像一把刀似的将吕梁山和中条山切断。
王学新认为,这片平原就是八路军工业化的基础。
第654章 小把戏
王学新这时突然想起之前向鹰酱订购的织布机,于是赶忙起身走向孙尔威的办公室。
是时孙尔威正守在电台前发着电报,见王学新进来就抬头问了声:“王,有事吗?”
“我想知道织布机是否顺利过了公路?”王学新问,如果此时织布机还没通过公路的话,就很可能再也过不来了,因为没人会用飞机运送这大玩意,而且也很不划算。
孙尔威“哦”了一声,回答:“你不问我还差点忘了这事了!”
说着孙尔威走到办公桌前翻了翻,找到了一份文件递给王学新,说:“这是织布机的型号信息,放心,他们半个月前就通过公路了,此时应该在运往这里的路上!”
听到这王学新一颗悬着的心就落地了。
不过孙尔威又觉得奇怪。
“它现在差不多应该到了才对!”孙尔威皱了下眉头,然后对通讯员说:“马丁,发个电报询问一下织布机的情况!”
接着孙尔威就对王学新投来抱歉的目光,说:“这是我的错,这段时间因为公路的事还有其它一些任务,以至于把织布机忽略了!”
王学新觉得这可以理解。
因为相比起军事上的事,这十台织布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王学新自己也差点忘了。
过了一会儿,马丁就抬起头来报告道:“上尉,他们说织布机被敌人炸毁了!”
“什么?”孙尔威一脸意外,接着又疑惑的问了声:“被炸毁了?在哪里被炸毁的?他们为什么没跟我们说?”
马丁将孙尔威的疑惑发了出去,不久就得到回复:“织布机是在十天前从公路运来的路上被敌人飞机炸毁的,因为忙于战事,因此未能及时向威尔逊先生报告,非常抱歉!”
孙尔威叹了口气,摇着头还着歉意对王学新说道:“王,看来你与织布机没有缘份,只好等公路打通那一刻再说了!”
王学新却并不这么认为。
他翻了翻手中织布机的资料,说:“这种织布机一台就有三吨多重?”
“应该……”孙尔威显然对此不太熟悉,他探过头来看看,不太确定的说:“应该是的!”
“那么!”王学新又问:“他们是用什么汽车运输这种织布机的?”
“道奇汽车吧!”孙尔威想也不想就回答。
这是鹰酱向顽军提供的中型汽车,总数达1.5万辆,顽军运输及运兵大多都是依靠这种汽车。
王学新接着问:“这汽车的载重是多大?”
孙尔威对此一无所知,就转头问了马丁一声,马丁倒是清楚这个,他回答:“2.5吨,上尉!”
“所以!”王学新将资料递给孙尔威,说:“他们肯定是将机器拆分成几个部份运输的,是吗?”
“当然!”孙尔威点了点头。
这是小学生都会算的事,载重2.5吨,而机器却有3吨多重,当然得拆分运输。
不过孙尔威从头到尾都觉得奇怪,王学新算这些做什么?
看着孙尔威疑惑的目光,王学新解释道:“这么说,他们用来运输这十台织布机差不多用了二十辆汽车,这二十辆汽车运的不是弹药,也不是汽油,它们同时被敌人飞机炸得一辆也不剩,这概率有多大?”
孙尔威这才反应过来,他吃惊的望着王学新,说:“你的意思是……我被他们耍了?”
“孙尔威!”王学新说:“如果是在之前,我相信他们不敢耍你,因为你代表鹰酱跟我交易,他们犯不着为了几台并不是那么值钱的织布机说谎。但是现在……”
孙尔威听到这就恍然大悟:“你说的对,王!现在公路被封锁了,所有的物资都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尤其是织布机,它能生产大批的衣物,很明显将会是华夏奇缺的机器。因此,他们就动起了歪心思!”
说着孙尔威脸色一变,骂了声:“这些混蛋,他们把我当成了傻瓜!”
接着孙尔威就走到马丁面前,他原本想用王学新说的这些话拆穿谎言,但一想,如果对方死不承认呢?
他们要是咬死了说这些汽车就是都被炸光了呢?
或者说还剩下一两辆,然后随便运上来一些,结果还不是对他们没办法?
想着,孙尔威就直接对马丁说道:“发报:被炸毁是你们的事,我只关心是否收到东西,如果被炸毁了,那么你们就应该凑出足够的织布机交到我手里。否则,我们会在其它方面扣下这批损失!”
王学新听着孙尔威这话就在心里暗赞了一声,这样一来顽军方面就再怎么玩也玩不出花样了,因为反正都要把织布机交到孙尔威手中,再遮遮掩掩的还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这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顽军如果想要圆这个谎,也就是用其它织布机替换,那显然也是不现实的……顽军的织布机应该集中在重庆,淞沪会战期间,他们就将工业尽可能转移到重庆了。
而且这些织布机此时应该在日夜不停的工作着。
如果要转移一下再发过来,只怕要耽误不少事,这要是在平时也许还能承受,但在这公路被封锁的困难时期就不能算是小事了。
王学新倒想知道顽军最终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结果王学新很快就见识到顽军的嘴脸了。
王学新与孙尔威在旁边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闲聊,还没半小时,马丁那就着不可思议的表情向孙尔威报告道:“上尉,他们回话了,说是之前是误报,他们查明这批织布机并未被炸毁,只不过是在路上耽搁了,预计十天后能送到西安!”
孙尔威翻了翻白眼,举起咖啡杯朝王学新扬了扬,说:“王,被你猜中了,这就是他们玩的小把戏。我差点被他们骗了!没想到,你不只是打仗精明,做生意也在行!”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这其实不关做生意的事,而是这时代的鹰酱还不像现在这样无耻,此时的他们还讲契约精神,而顽军这些军阀则是各种没下限。
第655章 选址
既然织布机已经在路上了,王学新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该把这织布厂设在哪呢?
设厂可不是打仗看地形。
打仗看地形要的就是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之类的,设厂要的其实就是一点:交通。
其实在现代工厂的选址更讲究,比如要考虑风景是否优美、是否会产生污染、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人工成本是否高昂教育程度是否及格等等。
但那是在有众多工厂竞争的情况下才要考虑的诸多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旦凡有一点小细节没考虑到,就有可能给生产造成麻烦接着就持续增加生产成本,其结果就是工厂在同类产品中被淘汰。
但王学新基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因为在八路军根据地的范围内还没有织布厂,就连晋绥军控制的运城也不例外。
这是由战争年代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阎老西之前在太原时是有几家织布厂的,太原被鬼子入侵后,带出来的是有军工设备而不是织布机。
其后由于战事紧张,旦凡有点资金就全都投入到军工建设上,对于织布这种事,百姓手工能织就一时没多大要求。
于是放眼整个晋西八路军和晋绥军控制地区都没有成规模的织布厂……确切的说,是没有以织布机为基础的织布厂。
在这情况下,王学新这个织布厂可以说没有竞争对手,那放哪都可以,只要原料和成品更容易运输。
如果只是考虑这一点,这织布厂设在运城就最合适了,因为运城的交通就很方便同时有百姓基础也更容易招到工人。
但想了想,王学新还是觉得不太合适。
原因是此时是战争时期,尤其此时华夏对外公路又被封锁物资会陷入另一个篑乏时期,织布厂很可能会遭到鬼子的轰炸或特工的偷袭。
该建在哪里好呢?
王学新打算去找李云龙问问,毕竟这家伙在这一带打游击已经好多年了,对地形熟悉。
此时的李云龙正在团部发脾气呢。
原来就在刚才,总部给李云龙发了封电报,说是独立团只负责运城的驻守而不负责管理。
李云龙没看懂,拿着电报去问赵刚:“我说老赵,这啥意思啊?驻守和管理有啥区别?咱们端着枪守在这,难道这地还不归咱管吗?咱还不能说了算?”
赵刚接过电报一看,然后就“哦”了一声:“上级的意思是,军事上咱们说了算,经济管理上另行安排!”
李云龙开始还是没听懂,“哦”了一声,暗道只要老子在这能做主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