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只不过当时天黑,而且这谢保林又穿了一身伪军军服,一时半会儿没认出来。
  参谋长见王学新脸色不对,就把王学新带到一旁,问:“王学新同志,你是不是对谢保林同志有什么想法?”
  “参谋长!”王学新说:“您随便调来一些游击队甚至自愿参军的老乡也好,怎么能带伪军来呢?”
  “诶,他们现在不是伪军了!”参谋长回答:“他们在榆村有投诚性质,后来不是你带领他们杀回城墙打败鬼子的吗?榆村能拿下还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呢!”
  “可是参谋长!”王学新说:“那时情况不一样,他们是为了保命……”
  “王学新同志!”参谋长打断了王学新的话:“谁都有这个过程嘛,以前是什么情况我们不追究,只要愿意改过自新,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他们一个机会。你对他们抱有偏见,这样的态度就不对了!”
  王学新无言以对。
  道理王学新都懂,无论顽军、伪军还是土匪,八路军都釆取宽大处理、积极争取的态度。
  这一方面是八路军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个方针,另一个则是为了瓦解敌人士气突破敌人心理防线。
  试想,如果八路军能真正做到对投降、投诚的敌人既往不咎,那是不是有许多伪军、顽军在与八路军作战时会思考……要不投降算了,投降了就是八路军,老子可以重头再来!
  于是作战的士气和意志很快就瓦解了,战斗就更轻松,获胜的机率也就更大了。
  所以,虽然都知道伪军意志不坚定,他们今天有可能因为贪生怕死投降八路军,明天就有可能因为贪生怕死投降顽军甚至鬼子。
  在这方面甚至土匪都比他们好。
  谢宝庆他们至少还宁死不降鬼子。
  但即便如此,为了战略的需要,还是必须选择相信这些伪军……
  呃,不是伪军,是同志!


第258章 请罪
  训练釆用开放式,没有对外保密。
  主要原因是这种战术在不远的将来要推广到全军,无法保密也没必要保密。
  无法保密是因为八路军中有许多敌人的间谍和奸细,随便训练了哪支部队都会泄漏,更别提要全军推广了。
  其实全军推广和保密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强行保密,很可能不只达不到保密的目的,还会影响推广速度,反而得不偿失。
  没必要保密,则是因为顽军和鬼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战术……两者其实大都釆用德式基于机枪火力的链式队形,也就是步兵在机枪两侧展开以达到火力有效的发挥。
  其中顽军复杂一些,他装备有德械、美械和苏械,于是对应的战术也是五花八门。
  (注:主要是德式,其军事顾问于38年撤出,毛熊军事顾问组建的苏械师,最著名的是由杜聿明任师长的第200机械化步兵师,这是我国第一支机械化步兵师,后由戴安澜任师长入缅作战,亦即中国远征军)
  在这情况下顽军和鬼子当然不可能在知道八路军战术时就学习并全军更换。
  他们更可能是对八路军这种土战术的不屑,或者研究一番寻找其漏洞。
  王学新对新兵的训练尝试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七连的战士作为班排长直接分散到新兵中去,新兵只作为班下的战士。
  这方法的优点是速成,只需要在班一级进行必要的训练,很快部队就能组成各种进攻队形。
  缺点是需要老兵作为部队的骨干,比如四百名新兵班排连都由老兵支撑,至少需要六十名老兵才能撑起来。
  老兵多一些当然更好……多出来的老兵就可以担任副班长和组长,速度更快。
  如果老兵不足,就只能寻求另一种方法,也就是像王学新训练七连一样采用“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训练方式滚一遍。
  这些其实问题都不大,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战术需要进一步细化。
  比如进攻时再分为“一前两后”、“两前一后”,甚至还要使用迂回战术。
  防御时又要分山地反斜面工事及平原野战工事等等。
  如果继续细分,就有接敌、冲锋、突袭、夜间等等。
  这些其实部队在战斗和训练时都在做,只不过加入了“三三制”有序的进退,所以上手也很快。
  练着练着,谢保林就有些奇怪的问王学新:“长官,八路军以前也是用这战术吗?为什么我从未见过!”
  “别叫长官,叫同志或连长!”王学新正眼也没瞧谢保林一眼:“这里是八路军,可不是什么建国军!”
  “是,长……连长!”谢保林一时改不过来,显得有些尴尬。
  指导员代为解释道:“是这样的,谢保林同志,这是我们头一回使用的战术,正准备推广,你没见过也正常!”
  接着指导员就把王学新拉到一边,说:“连长,你的态度就不对了,对这些投诚的同志怎么能用这样的语气呢?这很可能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最终给革命工作造成很坏的负面影响……”
  “指导员!”王学新打断指导员的话:“我这已经算是客气了,难不成,我们还要把他们当祖宗供着?还跪着求着他们不要再投降不要再当汉奸?”
  “诶,我不是这个意思!”指导员回答:“他们要是再投降那就是我们的敌人。可他们现在是我们的同志!你把自己的同志当成潜在的敌人就不对了!这么做就是把自己同志往敌人怀里推,最后更多的只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你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些道理王学新何尝不知道。
  在华夏取得胜利的过程中,那伪军、顽军是一批批甚至成建制的投降、投诚。
  究其根本,就是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并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
  否则,如果还有一点点选择的余地,敌人凭什么会偏向条件更艰苦、装备更差、兵力更少的八路军一方?
  但这事真落到自己头上,王学新就发现凡事知易行难,面对这些“同志”心里总觉得别扭。
  “王学新同志!”接着指导员又语重心长的劝说道:“上级把这支部队交给你训练,那是对你的信任。你看,谢宝庆他们在独立团的带领下不也成了优秀的战士吗?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这时谢保林上来了,他在王学新面前挺身敬礼,高声说道:“报告连长,我知道您对我们有想法!我们手下的确有几条人命,欠下了血债。但我们是被逼的!如果要追责任……”
  说着谢保林就掏出腰间的手枪双手递到王学新面前,说:“请连长枪毙我,我谢保林绝无半句怨言!”
  不想谢保林手下的那些兵看到这状况,也一个个的上来了:
  “报告长官,我手下也有人命,也该枪毙!”
  “还有我!”
  “也算我一个!”
  ……
  谢保林诚恳的说:“连长,是我命令他们这么做的,他们只是执行我的命令,与他们无关!”
  那些兵却一个个叫道:
  “营长,不能全算你头上!”
  “我们也有份!”
  “要死一起死,不能让营长一个人扛!”
  ……
  王学新颇为意外。
  他原以为这些人不过是些贪生怕死的墙头草,随时都会再次倒向敌人,所以才心存芥蒂。
  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贪生怕死,又怎么会争相请罪?
  如果贪生怕死,又怎么会同生共死?
  如果贪生怕死,又怎么会有难同担?
  这难道不就是一支军队该有的血性吗?
  “叫什么叫!”下一秒王学新就冲他们喊道:“都反了是吧?这么想死,就把命留着打鬼子,到时谁他娘的当孬种,别怪老子不客气!都回去训练!”
  谢保林愣了一会儿,就挺身应道“是”,接着转身冲战士们喊:“继续训练!”
  指导员心下暗松一口气,他知道王学新刚才那一通骂,实际是接受这些新兵了。
  不过当然,越是这样的部队,思想工作就越重要,就越是不能有半点马虎。
  又是一场大仗啊!
  这可比在敌工部时强多了……


第259章 教育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谢保林是某师范大学的国文老师,他手下的这些兵大多都是他的学生。
  但因为学校在敌占区,这些师范生不再适合那里的教育工作……鬼子要求的是洗脑教育,这些师范生恰恰是他们排斥的对象。
  于是,他们就被迫加入了所谓的“和平建国军”。
  也就是说,这是一支有文化的部队,甚至是一支会教育的部队。
  有文化和会教育是两回事。
  有文化只是自己知道,却不一定会教。
  会教育,则会从教育对象出发,有逻辑、有思意识、有步骤的引导,让对方听懂、学会,最后应用。
  王学新想,这或许就是首长把这支部队安排到这训练的原因。
  因为他们有文化,所以学得快。
  因为他们懂教育,所以教得快。
  于是,王学新一旦把他们教会了,那就是教会了一个个老师。
  而且这些还是打过仗有战斗经验的老师,那就更是一批合格的教育人才。
  到时候,这些老师兼教官就可以把王学新的这套战术精准的带到各个部队去。
  这可是四百多人哪!
  八路军总共一百多个团,也是就是说平均每个团可以分到四人,那教起来当然比分批到总部学习快得多。
  首长这是深思熟虑。
  不过由此,王学新也知道自己和李云龙的打算要落空了,这些兵不可能补充进独立团。
  后来王学新一问参谋长,才知道首长果然是这个打算。
  “其它方面你不需要担心!”参谋长说:“我们都会安排,你更不能因为他们曾经是伪军就有什么想法甚至藏私,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倒出来,就像教自己的同志一样,明白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